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自己的菩提树-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个男同学,在我们医院妇产科,可以说是男实习生的“禁地”了,大凡以前妇产科实习的男同学,要么分了大夫晃两天便不上班,要么干脆就不去而转到别的科室了。

  果然,第二日妇产科报到后,科主任先给女同学分了大夫后,见只有我一个男生傻乎乎地站在那儿,因为其他三个男同学连报到都没有来,主任便走到我面前问道:“你是小组组长吧!怎么其他男同学没来报到呢?”我回答说:“昨天我是通知过他们几个的。”接着主任又问道:“你打算在妇产科好好实习呢,还是也象以前的男同学一样晃两天就走呢?”我观察得出主任的话是极严肃的,我看了看主任,又看了看大夫们及女同学,大家都在望着我,大概是想听听我作什么样的回答吧!“我要好好的实习。”便脱口而出了,听了我的回答后,主任随即给我分了大夫,“那你跟着赵大夫学习吧!她身边只有两个学生。”主任说道。我向大夫们那边望了望,不知哪位是赵大夫,“主任,请问哪一位是赵大夫呢?”我声音不大的问道,主任转过头来,开玩笑地说:“咱科里最漂亮的那个就是,现在知道了吧!我又下意识的向大夫们看了看,心里有个人选了,赵大夫坐在那里,手里握着笔正在写着什么,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当我把目光停留在她那里的时候,赵大夫向我点了点头,她象是在示意她便是我要找的人。的确,赵大夫很美丽,而且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气质呢!在她身后的窗台上,一盆绿幽幽的吊兰,正开着几朵粉白色的小花,走上前去,仿佛还能闻到兰香呢!

  第二天是我们的主班,我便早早的来到医院,交接班完后,主班的大夫及实习生按惯例是要查病房的,赵大夫穿好了白大褂通知我们三人查病房。这是我一直担心的事儿,这里毕竟是妇产科病房,不同于其他的科室,在这里病人、大夫、护士都是青一色的娘子军,而只有我一个男同学,我心及其的矛盾,到底进不进去呢?我也拿不定主意。“走了,查房去。”一位女同学提醒着木呆的我,我心里很不舒服的跟随在她们身后,进病房的时候,我也是最后一个别别扭扭的进去的。刚一进病房,我的脸扑的一下红了起来,像喝了烈酒似的,心砰砰的跳,我紧张及了,一直没有向病人那边走去。真的是过去不是,出去也不是,我是左右为难,一百个不舒服。你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多么的尴尬,最后还是拉开了门走了出来。

  这是我实习期间最说不出感觉的事儿,当时想,算了吧!不在这个科呆了,去别的科室实习吧!但又一想报到时主任问我的话,便不再多想什么了。待大家查完病房,把该做的工作都作完了在办公室闲坐的时候,我正拿着水壶给窗台上的花儿浇水,赵大夫把我叫了过来,温和的对我说:“刚才查病房时你为什么进去了没有过去。”我看了看赵大夫,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油然而生。“我……我……”反复的说了几遍,也没有说出什么头绪来。我孩子般的眼神看着对面坐着的赵大夫,接着她又对我说:“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你是男同学又是第一次去妇产科查病房,心里有想法是很正常的。妇产科是一门学科,尤其是对于妇女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的科学,如果你能持正确学习观的话,我想也是没有什么的。”听了赵大夫对我的谈话,加强了我在妇产科学习下去的信心。在晚上交接班的时候又要去查病房,我已是全副“武装”了的样子,头戴白色卫生帽,嘴上挂着口罩,身穿白大褂,这次我是豁出一切的随大家到了病人的身边。赵大夫询问了病人一些情况,并给我们讲解了一些病况及治疗方法,还提问了我一个问题,当时我心里仍有些紧张没能回答上来。接着赵大夫又讲解了问题的正确答案及处理原则,后来又查了其他的病房。那天是要值夜班的,回到办公室在同一个女同学的闲聊中,我得知赵大夫今年二十九岁,毕业于省医科大学。

  以后的日字里,我第一次查病房的感觉一点儿也没有了,病房里,产房里,手术室里我常随赵大夫出现,作妇科检查及正常分娩工作的时候,我还是赵大夫的助手呢!记得有一次在手术室,有我们主管病人的手术,是子宫切除术。手术室的参观衣仅有五六件,其他科的同学拿走了几件,只剩下了两套,因为我下去取病历来的稍晚了一点儿,那两件参观衣被另外跟随赵大夫学习的两个女同学每人穿了一件。没有了参观衣,这次参观手术的机会可要泡汤了,何况子宫切除术还是不多见的呢!怎么刚好就缺一件呢!我心里抱怨着,这时赵大夫已穿好了隔离衣,从手术室出来取东西,我把情况给赵大夫说了说,她找了手术室的王护士说明了情况,王护士便为我取了一套一次性隔离衣。“快去穿上吧!手术马上就要开始了。”赵大夫边说边向手术室走去,我赶紧穿好了隔离衣,也急忙向手术室奔去,我打心眼里感激赵大夫对我的细致关心。那天的手术非常成功,而且还是赵大夫主刀的,后来患者还送了一面锦旗呢!赵大夫对病人也是同样的热情关怀,记得有一名患习惯性流产的病人来住院治疗,患者心理素质差,赵大夫常去病房同病人聊天,作病人的思想工作,后来,那个患者顺利的生下了一个男婴,我有时去病房,病人及家属常常在我面前夸赵大夫的好。我常常在想,一个好的大夫说的好固然重要,但还是须要有实际行动的,在这一点上赵大夫真的做到了。

  妇产科的学习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我的收获是很大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方面,而且还悟出了许多的人生道理。在这一点上赵大夫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如果没有她对我的谈话,我不知能否在妇产科呆下去。小时侯常听村子里的老人讲,生小孩是女人过鬼门关的事儿,这一点我是有所感悟的。的确,生育是一个女人一生中及具危险、痛苦、难以忘记的事儿,要不是亲眼所见,我也是不会明白的。由此,我联想到现代人们过生日的时候大庆大贺,又有谁能想到我们亲爱的母亲,在这一天所受的痛苦呢!难怪有哲人主张把生日改称为母难日,来纪念母亲受苦难的日子,及无私的把我们带到这个多彩的世界。我想,这也是极有意义的,至于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在这一点上也是能够充分的得到体现。

  时间过的飞快,又要转科了。赵大夫还在忙于病人之间,只是对我说了一声要好好学习,我都没来得及向她道别。在离开妇产科的时候,我又特意拿了水壶,给赵大夫身后的那盆吊兰浇了水,发现那株吊兰又新添了几朵粉红色的小花,在那秋日的阳光照耀下,是那么的清雅与美丽,还散发出缕缕的清香呢!这时,让我想起了赵大夫如同这吊兰一样,人美,心更美。

  实习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能从事医务工作,但我常常想起在妇产科实习的那段生活。赵大夫对学生的关心及对工作热情负责的敬业精神,永远是鼓励我日后工作、学习、生活的精神动力。最后,祝愿赵大夫及普天下在医疗一线辛勤工作的人们事业顺心,一生平安。

一段衰败的古城墙
首都北京的三月,天气仍如冬日般的寒冷。这样异常状况的气候,是我在故乡怎么也想不到。看着它那老是阴着脸子的天空,人也就不由得多了几份郁闷,套句当下社会上流行的词儿,这大概就是那名副其实的暖冬寒春吧!

  从故乡来京已有数日,为了谋得一份自己比较满意的差事,我每天在这个人流如织的大都市里,孤身一人穿梭于各个招聘单位的写字楼间。繁忙劳累的一日,就这样打发在了行驶于各个方向的公交车上了。

  天气依然阴沉的一天,我乘坐公交车前往建国门附近,去看望一位在京已很有成就的故乡学兄。当车行驶至建国门南大街时,隔着车窗玻璃的我,忽然眼前一亮,一种特别的建筑——古城墙,撞入了我向四处张望的眼帘。那时候尽管公交车还在继续前行,但我的注意力,早已被那抛在车后的古城墙深深的吸引住了。幸好故乡学兄的单位,就在这古城墙的附近,公交车也没有再向前行驶多远,便缓缓的进了站。

  随着拥挤的人流,我疾步下得车来,凝神的双目透过马路上来回穿行的路人,向已抛在身后的古城墙遥遥望去,此时心中的那份按耐不住的兴奋之情简直叫人无法言表。随着脚下焦急步伐的前行,这段古城墙的身影离我已越来越近了。面对着眼前那斑驳伟岸的古城墙残体,我似乎感到在冥冥之中,有一种神秘莫测的神奇力量,时时的在向我召唤着什么,受这种神奇力量的驱使,我的脚步不由得又向古城墙一步快似一步的迈进了。

  近了!近了!更近了!整个残缺敦厚的古城墙就在自己的脚下了,我胸腔中那颗火热的心,又不由得加快的跳动了起来。这种无可名状的情感冲动,源自内心深处对古城墙残缺身资的莫名挚爱。这也许是前世造化所安排的因缘吧!让我注定在今日与这段历尽数百年风雨沧桑的古城墙相见。

  心灵兴奋的慰籍之余,我迎风站在古城墙的脚下。当抬头向它周围附近望去的时候,那里所展现的情景,却让我大失所望。在古城墙正前方四周偌大的地面上,随处可以看到随风漂浮的破碎垃圾——诸如已不知废弃了多久的可乐塑料瓶,破絮烂布碎草,枯树上被风吹落掉的残叶断枝,黑白相间杂色不一的食品袋子等等。数棵粗细不匀高低错落树种不同的树木下,满地遍布着形状怪异的垃圾废土“小山包”,“小山包”和“小山包”交接处的尺寸不一的缝隙里,一丛丛去岁冬日的枯蓬衰草,在这般气候变化异常春风的吹拂下,有气无力地摇曳着那一丛丛弱不禁风的瘦弱身躯,随时入耳的是一阵阵低拂地面的“簌簌”声,此种情形,仿佛是那些生命已不复存在的苍枯衰草,在向我这个陌生人诉说着这方城墙故地的现世凄凉。

  我一个人身感孤独的站立在这段古城墙脚下的寒风中,当自己亲眼注视着这段高低起伏、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古城墙残体,又低头俯视自己脚下所踏的这片让人心碎的凄凉之地时,这一切让我从内心深处悲痛的感受到,它与抬头所能望见的四周现代化的高大建筑,是多么的极不协调和格格不入,这让我不得不怀疑自己,现在所站立的地方——是否是我们的首都北京之地。

  我习惯性地掏出手机瞅瞅时间,离与故乡学兄相见的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那就多同古城墙相处一会儿吧!”我一个人自言自语的对自己说道。位于离我所在地的不远处,一个年龄与我相仿的年青人,倚坐在这段古城墙北端的石质附栏上,手里随意的翻阅着一份报纸,看他那神情有几份的关注,时不时的还会偶尔抬起头来向古城墙望去,那样子像是在沉思着什么似的。我缓缓走上前去同他客气的打着招呼,并向他询问着关于这段古城墙的各种情况。年青人沉思片刻后用手习惯性的扶扶架在鼻梁上的眼镜,随后声音低沉的指着古城墙告诉我说,这是明朝古城墙的遗存,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了。“这里所能看见的这独立的一段,是现存明朝古城墙中最衰败的一部分。”年青人见我十分关注的样子又补充着说道。这话他刚说完就站起身来合起了手中的报纸,伸手用手指指南边不远处的一座非常显眼的高大精致古建筑说,那就是整个明代古城墙的东南角楼。我顺着年青人手指指引的方向遥遥望去,一座高大雄伟的中国传统式古楼阁建筑矗立在不大远处的阴沉天空下,尽管天公今天有几分的不作美,但暂时的阴沉却掩饰不住那高大雄伟角楼的庄重身资。站立于此地远观那东南角楼可谓飞檐峭壁,棱沿重叠,“凹凸”字型的防卫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各个角楼的侧面上,都规正有序的布设有大小相同的防御射箭垛口,整个东南角楼的上下左右里里外外,处处都显示着我国古建的精、奇、绝、美等民族特征;数只灰白相间的鸽子展翅盘旋于整座角楼的上空,声声“咕咕”的鸣吟,更是别有悠扬古幽之风韵;那防卫墙之上,数面安插于内的鲜艳红旗,在性格嬗变的春天风姑娘的吹拂下迎风招展,让人观之大有“战旗招展助军威”之气势。眼前的此情此景,使我的耳边仿佛有那震耳欲聋的百万雄师的呐喊声和滚滚如雷的战鼓声,此时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古时那金戈铁马两军威武对阵的宏大场景。

  那会儿站着向我指引东南角楼的年青人,仿佛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事,他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了手机,用拇指在晶莹的数码键上熟练的按动了起来。我没有再打扰的同他搭话,而是自己一个人默不作声的向眼下这段衰败的古城墙根走去。就在这一瞬间,我的心中微微一颤,一种想同这段古城墙更亲近些的想法便油然而生,这时候我又似乎感觉到那种冥冥之中的神奇力量,又在向我做出神秘的召唤了。

  顺着这段古城墙的北端循步向前,我张开的右手亲密无间的触摸着层层重叠的古城墙墙体,这些构筑了古城墙雄伟墙体的一块块古砖分子,其体积和重量都要比民间传统的手工古砖大得多。循着上下一行行错落有致的古城墙大砖看去,它们所构成的几何图形,给人以厚重古朴之美感。在我肉眼所能看到的古城墙的正侧面,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风化和诸多历史事件的人为破坏,它现在所呈现给人们的是自身已经伤痕累累满目疮痍的残缺墙体。有些时候,我甚至不忍心也不愿意直视这段高低起伏、千疮百孔的古城墙墙体,尤其是看到它那赤裸裸的“内脏”暴露在外的时候,我尚不太麻木的内心深处,时时都能感觉到处于如此厄境中的古城墙,在向我悲痛的诉说着自己惨遭不幸的血泪史。每当此时,我的内心深处总是隐隐的感到有种痛彻心肺的感受,现在回想起来,也许自己真的是有些杞人忧天了。顺着古城墙根循行的脚步,不知什么原因无论怎样都快步的迈不起来,地面上的脚步时行时停,所行的是这里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难行路,停的原因是心中时时涌现出关于这段古城墙的沉重思绪。

  当我的注意力沉溺于思绪中不能自拔的时候,一个神秘乞丐的神秘出现,才把我从沉思中解救了出来。这个衣着褴褛双脚赤足,面部肮脏且带浮肿的男乞丐的言行举止,让我深深的感到吃惊。只见他双手合十脚步快捷的从我的身边悄然“漂”了过去,而且还是口中念念有辞,我仔细的听了,虽然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但我还是能够听辩清楚的,让我更惊奇的是,他居然念叨的是同一句:“城墙,城墙,给我一块砖……”因想再听听他还念叨些什么,我也本能的加快了自己的脚步,紧随于这位神秘人物的身后。没有想到的是他却没有“漂”向很远,而是在这段古城墙第一个墩座的拐角处停了下来,接着便是盘腿打座坐在了满是脏乱垃圾的地面上,双手仍是合十的“修行”了起来,那种有些滑稽可笑的姿势倒是极像虔诚的佛教徒。我从他的身边轻盈的经过的时候,他居然“修行”得如同我不复存在一般,口中仍念念不忘的念着那像是佛教经文的“城墙,城墙,给我一块砖。”

  我又向前行走了几步,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个神秘的乞丐,他仍在静坐在那里做着属于他自己的“修行”。此时,我的脑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