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牙海盗-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穑纬梢桓鼋裘艿募澹踔猎谏匀淮τ谖D训慕粽攀笨桃材芊用睢!�
  所以,新的操练方法使军事单位成了一种专门化的集体,其中,新颖的、标准化的、面对面的关系有效地取代了传统的社会组合方式。因此,训练精良的排和连组成的人为社团十分迅速地取代了往常那种按武功和地位形成的等级。
  另有一项重大的建议由我提出,得以实施演练,主要是用来工事防御,特别是对付机动性非常高的骑兵。这就是后来明军争相效仿的铁铲防御。在西方十六世纪以前,欧洲军队并不重视挖土筑墙。在墙后躲避危险或打洞藏身意味着怯懦。即使对中国军队而言,也通常依靠从附近征募的劳工来完成大部分他们认为必要的掘土挖壕工作。我却提出,随军携带的铁铲比刀剑或鸟嘴枪更有威力。围城军队有计划地挖壕筑墙保卫外围防线,这样做可以防御敌军的解围援兵进袭,同时又不放松围城。新军在日常训练中强调多次,军队必须遵循这一方式围城,受到守城敌军的火力杀伤就比较少。同时,坚持掘进,日益接近守敌的壕沟和城墙,直到可以发起最后冲击。这样,围城变成了一项工程,挥铲挖土成了围城士兵的日常工作。在西洋已经流行的堡垒战中,我曾经命令海盗王红胡子在阿尔及耳防线最先采用近敌壕与对向壕、坑道与反坑道,使得这道防线几乎成了不破的神话。不过最后还是破了,被另一海盗王海雷丁从内部攻破,非战之罪也!现在西方世界的军事工程学正在掀起热潮,但使我惊奇赞叹的是,我中华名将历代辈出,兵学理论浩浩大观,都提到工事在攻守之间的重要性,所缺的,只是一把短小方便的工兵铲。让兵工厂大量铸造便是。这种沉重的劳动有一种附带的效果,即几乎扫除了官兵的懒散习气和放荡行为。 
  (别人看世界杯的时间,我在为书友码字。另外有人说我这书没救了,快开新书吧,对我打击很大。。。。。。我还是想坚持写全本。虽然已经在准备新书。)
    第三卷 抗倭60年代 第二百九十四章 澳门建设的规划
     更新时间:2009…4…3 14:53:55 本章字数:4177
  
  明显对新式军队管理学有浓厚兴趣的华梅与我谈笑甚欢,走遍了整个军营,我们也热烈讨论了一天。
  “总体说,新军操练要典无非三个要典:一,士兵的队形和射击训练;二,新军排连营或者随便怎么叫,小分队组成的灵活机体;三,铁铲防御。军队有风气,特别是建军已久的军队,更是积习难改。这当中,有嫖娼、赌博、酗酒;也有自豪感、礼仪细节和勇武精神。但我们必须用操练约束这些积习。简言之,我们的军队不可能完全脱离旧的方式和惯例,但确实把军事行为的某些传统降至边缘地位,并将破坏性较大的行为局限在业余时间内。 
  操练特别能培养普通士兵的团结精神,即使士兵是来自社会最低层。受过操练的士兵握有压倒一切的力量。只要有训练有素的部队掌握手中,那么,无论是倭寇的侵略,还是对上层不公平提出的抗议,都有了成功的希望。”
  华梅崇拜地望着我说:“是阿,依此法练成新军绝对是精锐。如果我们浙江的民团也用这种方法训练,倭寇来时当不至于伤亡惨重。”
  我摇摇头:“不行。这个,只适合大量装备火枪的正规军队。戚继光的戚家军也达不到我们新军要求的火枪装备数量。”
  华梅可能想起家乡父老仍遭受倭寇的欺压,脸色有些黯然。
  我最看不得华梅姐姐这个样子,心疼!胸口一热,发言道:“其实仍有办法。将我们的操练之法简化一些。将火绳枪手、滑膛枪手和长矛兵有机结合起来,组成民团。战时长矛拒挡,火枪远击,就像戚家军那样长短冷热结合。虽不说攻城掠地,保卫家乡应是可以的。回头找来一位画家,将新式操练中火绳枪手、滑膛枪手和长矛兵的姿势一一作出图解。每一个姿势的图解占对开本的一整页,另附有相应的口令。这样即使我不派教官去指导,你们的见习教官或普通士兵也可以从书中学到到应如何操练。”
  华梅笑得甜甜的,亲热地说:“那就多谢你了。我这里就有一位丹青妙手。”
  “谁阿?”我痴迷地望着华梅,心不在焉道。
  “四娘阿。”
  心里小惊,又暗自欢喜,柔情无限。四娘呵,西湖画舫中那位美人胚子吗?华梅是否试探与我?
  遂脸上一本正经状,心中暗道,呵呵,以后有借口与四娘相会了。转移话题道:“缺枪少药将来可以发动士绅捐款向我们澳门购买。我成本价卖给你们。反过来装备精良的民团也可保卫士绅的家园生意不是?
  --------------------
  华梅随她的舰队走了。临走时也没什么东西好送她,就是将从普雷依拉司令处购买的三万支火绳枪送了华梅一万支,另送一万给广东总兵刘显,这家伙,叫着嫌少,那我也没法子,剩下的一万支葡萄牙火枪我还得装备我的义和新军呢。不过我答应刘总兵,年底再送他一万支,他才满意。
  这些葡萄牙火绳枪都没有刻膛线,在金牙号上用惯来复枪的火枪手看来,跟烧火棍也差不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总不能让我的义和新军士兵成天拿着木头刻的枪模拟训练吧?现在军工厂刚刚走入正规,每月只能生产少量的来复枪,比之更先进的新式枪还没研制出来,所以只好先买些破枪支应着,等好枪械量产后再逐步给部队配发换装。所以我说,年底还要再送刘总兵一批枪。那时,呵呵,用不着这些烧火棍了。
  与华梅相约杭州西湖再会。届时,金牙要舫中授课,华梅听教,四娘为我们作画……
  接下来一头扎进澳门热火朝天的建设当中去。这片弹丸之地已经是东南沿海商业的热土。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前次几番海上大战,灭叶麻、来岛,威吓岛津九鬼,斩首毛利元就,群小畏服,从倭绝迹,东南海上急迫如火的倭战形势,竟然一下子平息,难得的风平浪静。地方官员报捷的文书雪片似的飞向朝廷,都表达一个意思:“东南无战事!”
  将来有没有战事很难说,倭寇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压服,我想他们只是借喘息之机细想一下一败涂地的原因,才懒得管它,我自发展我的实力。至少,暂时它不敢再来生事,正好借这个机会,东南沿海重建起抗倭的力量。戚继光在浙江练兵,俞大猷福建造船,李华梅抓紧时间扩大她的舰队规模和家族生意,广东总兵刘显买了我的枪,也在搞他的火枪队。前次抗倭我这个小小的澳门义民团大出风头,广东方方面面的大员都将功劳揽到自己身上,仿佛是他们抗倭有功似的,朝廷嘉奖得也甚是丰厚,为了将来朝廷考核政绩,各地官员都开始鼓励义民组团抗倭,一时之间象金牙义和团这样的民兵守土组织如雨后春笋林立起来,发展的如火似荼,几乎连我这个正牌的、有过战功的金牙义民团也给埋没了。叫什么的都有,银牙铜牙铁牙黑牙白牙……随他们吧,虽然是良莠不齐,但人多力量大阿,倭寇再来,我们振臂一呼大大小小几百个义民团涌出来,倒叫他不敢轻犯。
  这一仗打下来,扬我国威,扬我金牙威风,有识之士纷纷来投,新军建成,倭寇的实力大大削弱,朝廷嘉令封赏,澳门一地实际收入我掌中,且得到朝廷开放政策的特例允许,成为东南沿海唯一商业贸易政策宽松的通商口岸。澳门小岛,已经完全成为了东南赞誉的新军事基地,新商业口岸,经济往来船舶交易的中心。南方各省的特使络绎不绝,争相与我们签订贸易协定。有人会问,我们只是一个港口,与我们签订协议的有的都是一省之省份,地位都不对等,签订什么协议呢?
  其实阿,能够不对等且签订不公平的协定,全因为我们有朝廷颁布的通商特许令。其他省份进出口因为有朝廷的禁海利剑高悬头顶,都是遮遮掩掩,一个弄不好就是非法,而我们澳门却有相对的自由。有了这样宽松的特区条件,实际上我们澳门已经转变为商业转口的地点。各省与国外商贸行为的中转站。所有的货物经过澳门海关的手,有了一纸批文,它便是合法的。是以澳门才会那么火,各省争相与我们签订货物转口协议。
  朝廷因为国库长期空虚,白银储备短缺,一直缺钱;近来东南捷报频传,倭患暂时平息,加之东南从倭严重皆因政策失调的事实也反映到嘉靖老儿那里去,朝廷未必不想通过澳门这一试点,悄悄做开海的尝试。成功了,无事了,皆大欢喜,朝廷收入增加,地方安定富足;失败了,拿我金牙一小小县令开刀便是,也不碍大局。
  我明白朝廷的意思。这一仗打下来,朝廷海禁政策有所松动,我更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重商重军,巩固扩大这一仗得到的胜利成果。而接下来我要面对的事情,也实在是太多了。
  军队严格训练中,只等新式枪换装形成战斗力。
  船厂方面,目前正在搭建技术人才的班子,采取高薪引诱的政策,倒也吸引了许多东南沿海的老船工过来。东南水乡,靠船为生靠海吃饭的人多多,本非一件难事。但现在仍只能生产一些苍山铁之类的快船,编练出几支巡海队,发现走私之类的小事情就自己处理,敌情惊现就拉响警报,还是要通知金牙号前去处理。不过这只是我们的假定方案,如今金牙扬威,东南升平,没什么贼船敢来澳门生事。
  生产大船的方案仍在筹划之中。木质风帆战舰极致水平的代表--西班牙大帆船和中国福建三层楼船我都不怎么感冒,至于说铁甲蒸汽战舰,现在澳门的铸铁厂机器厂都在草建,国内工匠也没那个技术经验,所以只是草图阶段,一切都要等第一波援华船队到了再说。
  现在主要是商贸火。各省来与我们签协议通商,我们的澳门商务处也回应以相对的互惠商业协定,他们商务处的长官“海外三杰”更利用自己多年海外行商的势力,明里暗里,为澳门签了多份往来合约。徐舢板以前在东南沿海,老毛子在俄罗斯,假洋鬼子在东南亚和印度洋,以前就有网点,现在只是把新旧网点在海图上,用一条一条的红线连接起来就成了。
  红线已经遍布东亚海图,包括京城和长崎,都有红色的虚线相连。虚线代表不是以澳门的名义开设的网点,冠以其他名目,其实还是归属澳门控制。伴随着红线的,是淡淡的黑线,那便是金牙新建情报机构--小东厂的势力分布图。
  是以特别忙。连我这个以前将人物统统推给属下,自当老太爷的家伙,现在的忙碌,也比以前增加了一倍。
    第三卷 抗倭60年代 第二百九十五章 逛街
     更新时间:2009…4…3 14:53:56 本章字数:3878
  一季仅三月,一晃而过,1560年的冬季就已经到了。
  天气转冷,风寒日甚,这日突然想起众女夏日随我归国,转瞬秋去冬来,洋装是否合体,或需添置?这些日子一直忙着,也不要忘了男人的绅士温柔。
  遂放下杂务,约了敏敏和小昭一同游逛。敏敏知道哪里有好裁缝,我们上门请去,上我的府门为众女量身定做,岂不大合她们心意?这些日子她们为澳门操劳,我这便代表澳门十万人民回赠馈报。
  澳门小城在她们治理治下,逐渐热闹起来。
  城门晨时启开后,商旅农民争相出入。
  昨天抵达的舟船,货物卸在码头,就趁此时送入城来,一时车马喧逐,闹哄哄一片。
  从澳门东下大海,可出海往倭国.琉球及南洋诸地,故现在的澳门成了全国对外最重要的转运口岸。繁华日盛。比东南沿海任何城市更繁忙紧张。
  城内共有五个市集,其中又以面向码头的东门市集最是兴旺,提供各类生意的档口少说也有百间,大小不一,乃准备到码头乘船的商客进货采购的理想地点。
  澳门现在除了是东南商业交流的中心外,更是外洋抵达中国的第一站,更因现在进出港盘查的宽松,竟成了金发碧眼,奇技淫巧的集中胜地。不论是腰缠万贯的富商公子,又或以文采风流自命的名士.击剑任侠的浪荡儿,若没有到此一游,就不算是见过世面的好汉。
  所以其况之盛,可以相见。
  东门的裁缝档口中,又以老王的手工最是有名。加上专管替女士量体裁衣的老王小妾香嫂,生得花容月貌,锦心秀口,更成了招徕生意的活招牌。
  老王由内进的大房懒洋洋的出来时,侍童托着一盘精美衣衫交与香嫂时,早等得不耐烦的贵妇少女莺声燕语,纷纷冀望道:“香嫂,是我要的那件么?”
  香嫂笑语如花应酬:“哪有那么快的?老王制衣全是手工,只有他手艺好,我们不敢帮忙,一日只得一件啊。这件是汪夫人的,她早在月前就预约了。”
  众女不依,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都人情香嫂快些。香嫂无奈,只得再排一遍号,一一约定改日再来。
  正忙得香汗淋漓,蓦地看到进门处来了一男二女。衣装平易,气质却不凡,随便往人群里一站,立时有鹤立鸡群之感。
  她看到的正是我和敏敏小昭。
  我倒没什么出彩。除了全身散发出浓烈的彪悍男人气息,这是遮掩不住的,长年海上锻炼战场厮杀,自然有一股与常人不同的味道,其他无奇。
  倒是敏敏小昭,一个窈窕丰满偏是冷艳迫人,一个娇小依人精灵可爱,左右在我身边一站,立时将我衬托出彩,裁缝店里那些贵妇少女大妈的目光,十有八九先仔细打量两个女兵一眼,最后停留我身上,恋栈不去。
  这样的男子汉,看似平常无奇,越瞅越有味呢。
  带两女出来,而且是靓女,时刻享受到男人嫉妒要死的杀人目光,女性欣赏的眼神,还真是有面子呢。
  我见香嫂注意到我们,微微向她点头含笑,香嫂经不起我风流已成习惯的眼神,风韵犹存的粉脸竟也红了。
  敏敏嘴角飘出一丝妩媚的笑意,柔声道:“我家公子想请王师傅到府小坐,顺便为家中女眷做几身衣服,不知……”
  香嫂听到又是请老王制衣来的,登时露出为难神色,瞅着店内排队的姑娘夫人们,犹豫道:“要不公子小姐明日再来?您看,我这里正忙着呢。”
  我替敏敏答道:“也好,改日再来。”便待离去。店里清一色女性,目光又聚焦我这唯一男人身上,巴不得早些走掉。
  突然听到有人唤我:“是知县大人吗?”
  回头一看,是一中年美妇,原来却是相熟,广东三司之一按察使汪柏大人的夫人,立马堆起笑脸:“好久不见,嫂夫人一向可好?”
  汪夫人装做生气地嗔道:“都说好久不见,也不上门坐坐!”
  我哈哈一笑,拱手请她恕罪道:“就怕兄弟我常去找大人讨酒喝,嫂夫人嫌烦。”
  刚到澳门时人生地不熟,打通广东官场走的便是汪大人的路子。更因金牙信奉夫人外交,我那几位女友与这位嫂夫人,只怕更是熟络。是以言谈亲热。
  香嫂今日店里一下子来了两位贵客,得意道:“怎好劳动大人亲来?府上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下来便是,你看这……小六,快让老王出来迎接,看看谁来了!今日也不营业了,大人和汪夫人快请入内奉茶……”
  我正待推辞,突然听到一个稚嫩的童音骂道:“狗官!!!”
  迅速回头望去,竟然没瞧见,低头下看原来是个小姑娘,个子矮小还未长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