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日出厓山-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由武关出南阳,以分楚军之势。后来这种态势更发展成为:北面,韩信破赵、降燕、下齐;南面,促英布背楚归汉,令汉之势力延伸到淮南,从而形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接下来,就算项羽能躲过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甚至厚着脸皮回了江东,也改变不了什么了。
咳咳,说下,昨天激愤之下,写下了“岛民”的字眼,这是我的不是,给受到伤害的人说个对不起了。本人绝无偏执狭隘的大陆意识,也对那个事件中得利的人没有偏见。小白愤懑,是因为他破坏了程序正义,而不是他的统独倾向。事实上,作为草根阶层,某人不仅仅是台湾梦,台湾之子,甚至是华人圈里一个奋斗的典范。当然,其贪腐是另外一码事情。
总之,台湾是大中华的灯塔,大陆人民是爱台湾的,台湾要做的,就是厚植民主,落实人权,改善民生,相信09,海峡两岸都能振衰起弊。
第三卷 布局天下 第一百二十三章 变徵(1)
更新时间:2009…3…22 1:19:50 本章字数:2254
如果从历史的经验教训来说,汉初娄敬、张良、田肯等人,皆可视为国士,他们对于天下山川格局形势的判断和关中地位的认识,就算是到了今天,也对宋廷的决策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昔日刘邦初定天下,在选择都城时,娄敬建议入都关中,并且慷慨陈词,说出了那段注定将要载入史册的话:“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
在刘邦还在迷糊时,另一个人站了出来,这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他旗帜鲜明的支持娄敬的意见,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田肯说:“秦,形胜之国也,带河阻山,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在张良都说话的情况下,刘邦不再犹豫,马上下定决心。虽然说刘邦个人的水准很一般,可是他最大的优势知人善任,最要害的是善于决断,这也是他能战胜霸王的根本缘故。
如果是古人,自然会把张良等人的说法用“神机妙算”来形容。可是萧统不一样,他可以很明白的知道,娄张二人在考虑时,取得战略主动上的考虑是主要的。将东方潜在地反叛视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力制天下”、“东制诸侯”的思路在后来汉朝的政策中有着相当的烙印。汉文帝时,贾谊上书,念念不忘“山东之忧”,苦心积虑防备东方“大诸侯之有异心者”;汉武帝时,还在武关、蒲津关设关官以讥行旅;汉成帝阳朔二年。关东地区发大水,成帝下诏“流民欲入函谷、天井、壶口、五阮关者,勿苛留。”这说明,这些关卡平时还起着限制东西部人口流动的作用。西汉时,已是“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对于东西部之间的人口流动尚有一定地盘查和限制,在秦代就更不用说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显示出秦、汉的统一中还包含着相当的脆弱性。东、西方之间的隔阂并未完全消弭,一有机会便显现出来。西汉前期的异姓诸侯王叛乱、中期的同姓诸侯王叛乱便是这种隔阂的显现。秦、西汉的统一主要是靠武力完成的。至于历史更深刻的整合,则是在后世地历史中不断完成的。那么,在这种整合最终完成之前,对于天下的统治,仍有藉武力加以控制的必要,也仍需凭借关中的地理条件。
在以关中为政治重心的时代。在战略上居枢纽地位地是一个以关中为重心、向两翼展开地弯月形地带。这个弯月的内侧。北起燕山山脉与渤海的交汇处,向南循燕山山脉南麓、太行山、嵩山、方城山、大别山,接长江,直至东南的京口,弯月的外侧,循燕山山脉北麓、沿山西北部、接关中西北外围高地、陇山、岷山、经四川盆地、转过巫山、再沿长江南面的低山丘陵而抵京口。从目前宋廷的情况看,这个弯月的大部分已经进入掌握之中,而剩下的部分,除了幽云一代是目前元廷地统治中心外。基本已经触手可及,进入了宋军的计划之中。
而宋廷的另一个优势,是宋军乃是重新登陆然后略取各地的政权,基本不存在东西冲突,只有南北矛盾,因此向心力和控制力甚至还要好于秦汉,从格局上来讲。天下重要关塞基本上都位于这个弯月的内外两侧的边线上。如燕山一线的山海关、居庸关。太行一线地,紫荆、倒马。井陉、滏口、天井诸关塞。嵩山一带地虎牢、伊阙、广成、辕诸关隘,大别山上的武胜、平靖、黄岘等义阳三关,均处在这个弯月地内侧边缘线上;陇山北端的萧关、南端的阴平关,四川盆地北部的阳平关、剑门关,巫山丛中的江关等,均处在这个弯月的外侧边缘线上。
如果综合从全局来考量,西汉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天下,又以关中为基础统治天下,其实值得每一个王朝参考,而这一次,让张世杰镇守关中,萧统也是有考量的,目前虽然宋军也算是人才济济,可是真正有能力独当一面的,也只有久经考验的张世杰了,这一次,襄阳方向的大获全胜和成功的在邱寻的配合下夺取了关中,更让萧统坚定了信心,加上张世杰毕竟和自己关系还非同一般,张芷嫣毕竟是早就定下了的人嘛,因此萧统将会让张世杰独立负责整个战略方向。
这样一来,邱寻将率军直趋汉中,确保关中和荆襄的侧翼,下一步自然会是夺取蜀中天府之国,然后进一步南下,夺回大理,消灭元军在南方的最后一个重兵集团,控制整个西南。
这样一来,考量到和蒲寿庚之间的沟通也见了成效,宋军有望在重挫鞑子的基础上彻底统一南方,将双方的战线重新推到渭水,桐柏山,苏北一线,从而为江淮防线获得了极大的战略纵深。甚至一度,萧统有了舍江南而迁都长安的考虑,毕竟在这个年代,江南的经济地位还不能决定性的改变地缘政治,以关中为统治中枢还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正当萧统正在推演下一步的计划时,台湾方面却送来了急疏,居然是马南宝的奏章。
打开奏章,萧统只是粗略的一看,脸色当即就变了。
原来,在马南宝的奏章里,开宗明义就写道:“当天下将定,大局初安,鞑奴将要远遁,吾皇英明神武之际,臣斗胆进言,我朝当定国本,迁都长安!”
萧统固然恼恨如此激烈嚣张的措辞,不过,成大事者一般不能喜怒形于色,萧统真正感到不对的,是他们的目标也几乎是直指腹心,迁都!
第三卷 布局天下 第一百二十四章 变徵(2)
更新时间:2009…3…23 17:31:06 本章字数:2181
迁都,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能动的。原因很简单,一个国家的核心力量,自然都在都城附近,而将统治机构迁到其他地方,则等于很大程度的放弃了原有的积累,而选择了新的地方,在新的地方,旧有的势力,关系,山川,民风将完全不同,可以说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历朝历代,迁都多半是因为军事威胁之下万不得已之举,可以说,一个王朝一旦迈出了迁都之举,恐怕大多数人都认为国祚将尽了。
和宋朝有血海深仇的金国就是这样,原本蒙古人南下,虽然势如破竹野战不可挡,可是,汉化很深的金国死守燕京,铁木真多次猛攻皆不能下,而由于蒙古人烧杀淫掠,让燕云一代的汉人暂时放下了和女真人的矛盾,团结起来共御外侮,而守城军民也是士气高涨,加上燕京城高池深,粮草充裕,形式并非不可挽救。
可是,完颜永济却被吓破了胆,居然不顾众人反对迁往汴京,此议一出,众人心气顿丧,不到二十年,金国灭亡。
当然,迁都也有成为善治的,比如远有盘庚,萧统还知道后来有朱棣,可是归根到底,此时迁都,并不符合宋廷的根本利益。毕竟宋廷海上力量强而陆上稍弱,主要经济来源是海外贸易而不是地租,统治力量核心在江南而不是关中,就是任用官员也是主要以淮泗和苏杭人为主,可以说前往关中,宋廷没有任何基础。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明知不可行的动议,一向乖巧。善于揣摩上意的马南宝,不但提了,还不是一个人,奏章的后面。是密密麻麻的名字,陈明文,苏起,王炳辉,等等,不单马南宝主台湾府时的班底,基本上萧统大量擢拔地原住民官僚,也全部在册。可以说,马南宝及他周边的大小官员。这一次都联署了。
更让萧统感到很震惊的,是司徒不群的大名也赫然在列!
在祥兴初年,刚刚迁台地那段日子,司徒不群一度很是活跃,对很多新政也多有不满。不过等到东印度公司把源源不断的金银运回来,又从各地运来了花鸟鱼虫字画典籍等等奢侈品以后,司徒不群也就闭嘴了,事实永远比道理更有说服力,因此嗣后的军制改革,土地重分等等措施,司徒不群也都没有唱反调。
不过,由于萧统重新开科取士,这下子也让司徒不群找到了新的着力点。毕竟他侄子司徒致远是昔日榜眼,如今已经官拜高雄令,乃是如今台湾政坛新一代中的佼佼者,而盐茶司如今则被昔日探花,台南大族黄家家主黄主文把持,可以说位卑利厚,加上萧统为了遴选人才。特地将科举考试次数加多而每次录取人数减小。因此目前台岛之上,是三年四次大比。当然每年只选十个人,从人数上来看其实没什么变化,不过由于次数多了,广大的士子们看见了机会,自然都是奋力读书,以求一逞,把持着礼部的司徒不群又多次被任命为主考,因此其影响力也不可小觑。
萧统思虑再三,这次迁都动议,也只能解释为台湾官僚集团对自己的一个试探了,虽然说当日誓师北伐之时,所有人都信心满满,可是一年之间,能夺回大半个江南,这样地战果还是让众人,尤其是还在台湾岛上只能通过塘报获取消息的人感到意外,而多年来,丰沛地贸易收入和台湾良好的气候,以及百万军民的奋斗,已经把台湾建设成为物富民丰,鸡犬相闻,道路四通八达,社会治安良好的美丽岛,在这里,生活富足而轻松,舒适而安定,虽然说他们不反对光复大陆,可是真的到了光复在望地一天,问题也就来了。
台南毕竟是行在,宋廷的根,在大陆,在江南,真正完成驱逐鞑虏的那一天,断然不可能还把都城留在台南,到那时候,台湾的人怎么办?
当然,这只是大多数普通人的考量,萧统很清楚,某些人,可就没有这么单纯了。
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踱了几十圈,萧统终于下定了决心。
走进密室,摇动了门口处的铃铛,两长一短三声响,一个高大挺拔的汉子进来了。
“属下参见陛下。”来人一丝不苟的行礼。
“灵甫。”萧统还是略微迟疑了一下,才接着说道:“朕说过,朕该完全的,彻底地信任你,如今,到了朕委你重任的时候了。”
“属下当粉身碎骨,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张钟麟有些激动的看着萧统,脸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只是,这次萧统却没有和以往一样说上一大堆鼓励的话,然后派活,毕竟,这次的任务实在太过艰巨,可以说自从山海战后,萧统从来没有这么犹豫过,这一次,他在赌,赌的就是自己的江山!
思虑了下,萧统淡淡问道:“灵甫,若是朕让你为了朕去死,而且会让你身败名裂,但是朕保证让你地家人生活地富足安乐,你说怎么样?”
张仲凌震惊了,他有些不敢置信的抬起头来,可是那个被自己视若神明地少年天子,却冷冷地看着自己,那双锐利的眼睛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陛下……”张钟麟还是有些不死心的问了一句,却被萧统径自打断。
“回答朕,你会怎么办!”萧统几乎是用吼的。
张钟麟顿时觉得,浑身都塌陷了一番,再也没有任何力气,不过,君命不可违,他深深吸了口气,勉强稳定住情绪,徐徐说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既然陛下有诏,臣不敢不奉。”
第三卷 布局天下 第一百二十五章 变徵(3)
更新时间:2009…3…26 1:09:16 本章字数:2278
“你当真这么想?”萧统淡淡问道。
“灵甫不敢有他。”张钟麟嘴角**了一下,还是坦然应道。
“好!”萧统也没有再说什么,走上前去,轻轻拍拍张钟麟的肩膀,“你没有让朕失望,放心吧,此次任务虽然不是很简单,不过危险也不算大,起码不出意外,你不会有性命之忧。”
“陛下!”张钟麟有些惊喜的抬头看了一眼。
“你且听朕说完”,萧统摆摆手,“说是没有生命危险,不过,你做的事情一点也不轻松,做什么,过一会你自己看,不过朕必须提出,他们会考验你,会诱惑你,会迷惑你,甚至可能折磨你,不过,你必须相信一点,朕不论如何,光复中华的心没有变,驱逐鞑虏的志没有变,甚至还可以给你掏心窝子说句,起码现在还没到鸟尽弓藏的时候呢吧。”
“属下惶恐!”张钟麟见皇帝说出了诛心之言,身为人臣的他,自然不能不表明下态度。
萧统却没有说话,而是静静走到里面,不一会,手上拿着一个大大的纸包出来,他低头看了下,然后走到张钟麟面前,伸出了右手。
“拿着。”
张钟麟双手接过,正欲拜谢,却听萧统轻声说道:“你可务必拿好了,此物虽然单手可举,分量却重过山陵,朕,把国祚兴衰,全部交到了你的手上了,你可不要负朕那。”
见少年天子说的情深意切。张钟麟也忍不住眼圈微红,他却不擅于说豪言壮语,只是用力点头,来表示他地忠贞。
萧统又交代完一些细节后,才让张钟麟迅速前往。不过张钟麟刚刚谢恩,正要转身时,萧统却又突然叫住了他。
“陛下还有何吩咐?”张钟麟有些不解的问道。
“灵甫,朕知道你已成家,这次去台湾,就把你妻子等都带上吧,路途遥远,也好有个人在那照顾你的起居。”萧统和颜悦色的说道。
“陛下!”张钟麟这一次是真的惊讶了,谁不知道,胁制外臣最好地办法。就是控制他们的家眷,尤其是对于张钟麟这种从事秘密工作的人,更是见不得光,他们唯一在乎的,恐怕也就是亲人了,此时就是萧统开口提出要留下自己新婚妻子作为人质,张钟麟也不会有任何反感的,毕竟这也是为君者之常情,而从皇帝的只字片语中。张钟麟也隐约捕捉到。这次让他做的事情,很可能会翻天覆地!既然这样,人家有所提防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此从输诚的角度来讲,张钟麟也会把妻子留在金陵。
可是这一次,皇帝居然开口让他带走妻子,其中意思自然是一目了然,那表示皇帝对他的绝对信任!连人质都不留了!而且皇帝也清楚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本身就具备极强地隐匿和反刺杀技能,如果真想要背叛的话,张钟麟也自信没有人拦得住。
可是。如今皇帝区区几句话,却几乎让自己愿意剖腹心以报!虽然以常理来看,天子这么做,不是没有故意输诚的可能性,可是,就算这样,张钟麟也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