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燃烧的海洋-第6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此之外,空军与海军还投入了大约七十万官兵。
也就是说,队的参战总兵力在两百万左右。
对面,布鲁希洛夫手里有五个方面军,还有三十六个美军师,美俄联军总兵力超过了八百万。
可惜的是,在兵力四倍于对手的情况下,美俄联军仅坚持了一个月。
到七月二十六日,伏尔加格勒被队全面占领,战线推进到柏里索格利布斯克附近的时候,美俄联军已经丧失了将近四百万军人,其中一百二十万阵亡、四十万失踪、二百三十多万被俘。
现实是,在七月二日,即队攻占了米哈伊洛夫卡,完成了对伏尔加格勒的战役包围之后,美俄联军就战败了。大文学
从七月三日开始,美俄联军的目的不是守住伏尔加格勒,而是让被队围困的四百六十万军队突围。
在这场持续了二十多天的围歼战中,只有不到七十万美俄联军成功突围。
能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围歼战。
美俄联军在这场战役中阵亡与失踪的一百六十万军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在突围的时候死于火力打击,特别是炮火打击。
从七月八日开始,中国陆军前线部队每天消耗的弹药都在八万吨以上。
也就是说,火力打击、特别是炮火打击是队的主要作战手段,而那些分布在敌后的机场就是炮火打击的支撑点。
在炮火封锁下突围,几乎就是让军人去送死。
别说徒步作战的步兵,就算是坦克战车,也不可能在炮火封锁下突围。
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美俄联军的士气迅速归零,大批部队选择了投降,不然也不会产生将近二百四十万的战俘。
七月十四日,俄军伏尔加格勒方面军第十七集团军集体投降。
这是自开战以来,第一个投降的俄军集团军。要知道,即便在哈萨克斯坦会战中,被包围的俄军中,也没有出现整个集团军投降的事情。当时,该集团军的二十七万名官兵,在遭受了长达三天的炮火打击之后,剩下的二十二万名官兵在绝望的情况下,向驻扎在绥拉菲莫维哥附近的队投降。当时,驻扎在该地的只有两支突击集群与四支火力支援集群,兵力才一万多人。
打到七月二十六日,伏尔加格勒方面军总司令,也是俄军前线总司令,在七月二十四日才获得元帅军衔的乌里扬诺夫让一名上校参谋,向包围了司令部的第三十八集团军的一支突击集群的上校军官投降,随即下令全体俄军投降。在俄军上校把乌里扬诺夫的佩刀交给中国陆军上校,也就是意味性的宣布投降的时候,乌里扬诺夫在司令部的一间地下室里,用一把镀金的马卡洛夫手枪了结了自己。
到此,第二次伏尔加格勒战役宣布结束,伏尔加格勒会战也就此宣布结束。
在乌里扬诺夫吞枪自杀之后,大约有一百六十万俄军放下了武器,向最近的队投降。
此外,还有十四万美军投降。
当时,最特殊的一支投降部队,是来自墨西哥的一个炮兵营,而这也是墨西哥军队初次在战场上向队投降。
打到这个时候,俄罗斯已经战败了。
当时,由俄军控制的地区,仅为俄罗斯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人口也仅有俄罗斯战前的三分之一,其中还有数百万逃离战场的妇女儿童。也就是说,俄罗斯即便征召所有适龄妇女服役,也仅有不到一千万兵力了。
现实上,在伏尔加格勒会战中,就有大量俄罗斯女兵参战。
根据中国官方的战报,仅在第二次伏尔加格勒战役中被俘的俄军官兵中,就有九十万俄罗斯女兵。
为了安置这些女性战俘,中国还特地修建了几十座女性战俘营。
有趣的是,俄罗斯女性战俘在战争期间遭到的待遇普遍高于男性战俘,只有不到五分之一被迫参加劳动,而且获得了较为充足的生活物资,也很少发生**战俘的事情,大部分都活到了战后。
大概,这与方的一项措施有关,即看管女性战俘的也是女兵。
最初的时候,看管女性战俘的是男性军人,结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发生了数十起性侵犯案件,导致几百名军人被送上军事法庭。虽然大部分都被宣判无罪,主要就是没有形成犯罪的标准,但是这些现象很快就引起了中国当局的重视,随后牧浩洋特地成立了一支负责看管女性战俘的娘子军。现实上,促成此事的是杜小蕾。在最初的时候,牧浩洋并不是很重视战俘营里的事情,因为需要他操心的事情太多了,直到杜小蕾找上门来,牧浩洋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杜小蕾为女性战俘提供庇护,一是她也是女性,二是对战俘进行性侵犯属于外交丑闻。
可惜的是,俄罗斯当局并不相信俄罗斯已经战败。
结果就是,俄罗斯不但没有抓住这个机会退出战争,还变本加厉的动员了更多的平民参军,以至包括很多只有十二岁的少年。当时,俄军的动员标准非常简单:只需身高超过装上刺刀的步枪的长度,就在动员范畴之内。结果就是,很多发育得比较早的少年,就这么被强行征召服役。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俄罗斯不是在作战,而是在自我毁灭。
现实上,在伏尔加格勒会战结束后,俄罗斯就有机会退出战争,因为中国当局在七月二十九日,通过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与瑞典,向俄罗斯发出了一份外交照会,只需俄罗斯肯接受中国提出的条件,中国就允许俄罗斯退出战争,并且许诺在俄罗斯解除武装之后把军队撤离到伏尔加河东岸。
能够说,这是一个非常宽厚的停战条件。
要知道,这等于把欧洲地区归还给了俄罗斯,保住了俄罗斯的基础,而俄罗斯需要付出的只是在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的对外扩张中,从其他国家与民族手里掠夺的土地,回到最初的状态。
非常可惜的是,俄罗斯当局认为这是不可能接受的条件,拒绝在这个时候停战。
第二百零八章毁灭之路
第二百零八章毁灭之路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T!~!
..
第二百零九章 停战条件
第二百零九章停战条件
战后,中国在二零五四年七月底向俄罗斯提出的停战条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大文学
首先,因为是中国主动提出俄罗斯退出战争的条件,所以很容易让人认为,是中国打不下去了,希望俄罗斯退出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俄罗斯当局后来拒绝接受中国的提出的停战条件的主要原因。
明显,这是个巨大的错觉。
伏尔加格勒会战结束后,大陆战场上的总体局势已定,俄罗斯战败不再是悬念,唯一的疑问就是俄罗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战败。中国在这个时候主动向俄罗斯开出停战的挑战,肯定与长远战略有关。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此举与仍然摇摆不定的欧洲有间接关系。
虽然到二零五四年七月,法德意已经统一立场,开始向中国倾斜,但是仍然有很多欧洲国家保持亲美立场,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欧盟已名存实亡,分成了以法德意为首的亲华集团与以英西葡波为首的亲美集团。两大集团的明争暗斗,已经导致欧盟内部出现裂痕,使欧洲的未来变得很不确定。
在此情况下,中国完全击败俄罗斯,明显不是明智之举。
别的不说,在俄罗斯完全战败之后,所有东欧国家都面临着选择难题,即到底是投靠中国、还是投靠美国。对这些保持中立的国家来说,队占领俄罗斯的欧洲地区,等于形成了军事压力。就算黄瀚林早就许诺,绝不主动入侵中立国,也不会强迫任何中立国家选择阵营,可是这种口头上的许诺,明显无法抵消大兵压境形成的要挟,也就会形成一个政治上的难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俄罗斯完全战败,必将成为英国等亲美欧洲国家参战的间接原因。
道理很简单,在俄罗斯战败之后,法德意等亲华欧洲国家将加快参战的步伐,法德意也会利用这个机会,向仍然保持中立的欧洲国家施压,让这些国家选择阵营,从而排挤英国这样的亲美欧洲国家。大文学在边缘化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英国等亲美欧洲国家将别无选择,只能把赌注全部押到美国这边。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谁都说不准。
只有一点能够肯定,如果英国等亲美欧洲国家加入西方同盟集团,那么法德意等亲华欧洲国家很有可能保持中立,以至会倒向美国。
也许,很多人都很难理解。
只需要看清楚法德意表现积极的根本目的就能明白,不管是亲华、还是亲美,法德意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欧洲统一大业,组建一个联邦制的欧洲国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得避免欧洲分裂。
别忘了,法德意与中国的关系,远没有达到结盟的程度。
如此一来,在英国等亲美欧洲国家选择了阵营之后,如果美国做出适当让步,比如支持法德意的统一行动,并且承认法德意在统一后的欧洲有足够大的话语权,那么法德意就极有可能加入西方同盟集团。
毫无疑问,在俄罗斯战败之后,美国肯定会拉拢欧洲,也就会向法德意妥协。
只需能够达到大一统的目的,法德意就不会在乎与谁结盟。现实上,即便到了二零五五年,美国也不是没有取胜的机会,而欧洲的加入,必然会增大美国取胜的概率,而且将成为西方同盟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下,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欧洲加入东方同盟集团,能获得什么好处?
明显,在俄罗斯战败之后,中国取胜的概率大大提高,而且已经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正在向最终胜利迈进。
问题的答案就是,在东方同盟集团之中,欧洲并不是最重要,以至不是重要成员。
由此可见,即便加入东方同盟集团,欧洲获得的好处也非常有限,而加入西方同盟集团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大文学
当然,承担的风险也就更大。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欧洲就算不会完全倒向美国,倒向中国的可能性也非常苍茫。
这里,涉及到了杜小蕾在巴黎与法德意政府首脑达成的秘密协议,即队在二零五四年底攻入莫斯科,法德意就将支持中国。
在这份秘密协议中,法德意并没明确许诺参战。
也就是说,法德意的目的,只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推进欧洲统一,终究在俄罗斯都迅速战败的情况下,统一是欧洲在未来世界中获得一席之地的唯一途径,到时候将有更多的欧洲国家支持统一。
至于法德意能否参战,明显还是个未知数。
由此可见,中国在这个时候给了俄罗斯一个体面退出战争的机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不希望欧洲出现严峻变故。
其次,就是中国提出的停战条件。
在中国开出的条件中,最为苛刻的一点就是俄罗斯只能保留乌拉尔山与伏尔加河以西的欧洲部分。
现实上,这也是中国提出的唯一条件。
当时,中国没有提出让俄罗斯赔款,也没有提出让俄罗斯割地,更没有提出让俄罗斯交出战犯等等。只是提到了一个附加条款,即在战争结束之前,俄罗斯必须解除武装,在战争结束之后才能重建国防力量。这个附加条款,也主要是为了防止俄罗斯再度参战,而不是为了防止俄罗斯在战后成为新的要挟。
能够说,这已经是较为宽松的停战条件了。
早在战争迸发的时候,黄瀚林在“三项战争准则”中就明确提到,中国不会借这场战争吞并、或者侵占任何国家的领土,中国没有任何领土上的野心,将在战后以合理的手段处理所有占领区。
问题是,在如何处理占领的俄罗斯国土的问题上,中国并没给出个明确说法。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很有可能通过所在地居民投票表决的方式,以民族为基础,把俄罗斯的亚洲地区拆分成几十个小国家。要知道,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总共有一百六十多个少数民族,作为主体的俄罗斯族只占人口总量的百分之四十,而且有百分之八十居住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提出停战条件的时机很不恰当。
处置后的角度来看,如果推迟几个月,到年底的时候,也就是在队攻到莫斯科郊区的时候,再提出停战条件,俄罗斯接受的可能性肯定更大一些。如果辅以其他手段,比如许诺不占领莫斯科,俄罗斯就极有可能退出战争。
在二零五四年七月底,俄罗斯当局还没有感遭到**的压力。
现实上,当时很多俄罗斯人也抱有同样的观点。
虽然这场战争已经形成上千万俄罗斯人伤亡,还有上千万官兵被俘,但是在美国的大力援助之下,绝大部分俄罗斯人除了因战争导致亲人遇害之外,还没有体会到战争所带来的其他影响,比如食品匮乏、药物奇缺、社会基础设备遭到破坏、工作艰难等等,因而并没有间接感遭到战争的残酷性。
要知道,当时俄罗斯只推行了十二小时工作制,而且工人每周有一天休假。
结果就是,不管是俄罗斯总统、还是大多数俄罗斯民众,依然认为俄罗斯没有战败,仍然有反败为胜的希望。
当然,这也与政府的战争宣传有关。
比如,在伏尔加格勒会战结束之前,俄罗斯就宣称再次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消灭了数百万入侵者。现实上,受宣传蒙蔽,几乎所有俄罗斯人都认为,俄罗斯正在走向胜利,前方的溃败,主要是中国人口太多,动员了几千万军人,俄罗斯必须进行战略撤离,并且在撤离中消耗敌人。明显,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百多年前的卫国战争,也就很容易让愚蠢的俄罗斯民众相信,战略撤离能够把俄罗斯广袤的国土利用起来,利用巨大的战略纵深拖垮敌人,最终击败敌人。
当然,几个月之后,这些谎言就不攻自破了。
关键就是,在七月底的时候,连俄罗斯民众都不相信已经战败,俄罗斯当局还会接受中国提出的苛刻条件吗?
换个角度看,也能发觉,俄罗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投降。
这就是,投降对俄罗斯高层政治领导人、军队领袖、既得利益集团、亲美份子都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不用怀疑,很多俄罗斯人都有极为强烈的民族情怀。
问题是,在大战面前,在生死攸关的问题上,民族情怀肯定顶不上切身利益,也就不可能发挥作用。
所幸的是,黄瀚林对这次“招降”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来看,主张让俄罗斯体面退出战争的是杜小蕾,所以说牧浩洋等军方领导人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当时,黄瀚林让杜小蕾在外交上进行尝试,也多半是为了欧洲。
通过主动向俄罗斯开出停战条件,至少能让法德意相信,中国没有进军欧洲的野心,也不会干涉欧洲人的事情。
在大战结束之前,欧洲肯定会做出选择。
至于欧洲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黄瀚林决定不了,他只能想办法让欧洲做出对中国有利的选择。
可惜的是,他在二零五四年七月底做出的努力失败了。
第二百零九章停战条件
第二百零九章停战条件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T!~!
..
第二百一十章 莫斯科易主
第二百一十章莫斯科易主
俄罗斯拒绝了中国伸出的橄榄枝,战火就还得烧下去。大文学
当然,七月底发生的这件事,对战局也产生了严峻影响。
首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