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争大唐-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度来着。今日进宫一行之后,被杨淑妃一挤兑,饶是李恪素性坚忍,却再也无法沉得气了,也不去工部打理朝务,急急忙忙地赶回了自家王府,打算召集心腹谋士好生商议一下对策,却不曾想才刚回到府中,**还不曾落座,就见王府司马林河从外头匆匆而来,略带一丝慌乱地禀报道:“启禀殿下,内廷传来消息:陛下将高阳公主赐婚于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如今圣旨已到门下省。”
“嗯?”李恪立马坐不下去了,霍然而起,在书房里来回踱了几步,强自将心中的惊异压了下去,这才苦笑着摇了摇头道:“看样子父皇是不想再拖下去了,母妃她……唉,事已至此,当如何是好?”
李恪虽尚未提及杨淑妃所言何事,不过早已知晓此事的叶凌却已然猜出了杨淑妃究竟想干嘛,眼瞅着李恪大失常态,暗自在心中叹了口气,却并没有马上开口,反倒是林河率先道:“殿下您切不可听从淑妃娘娘之言,如今朝局将乱,我等论势论力皆不占上风,当以静制动,切不可盲目行事,一旦有差,万劫不复矣!”
“是啊,殿下,林司马所言甚是,我等当小心从事,切不可授人以柄,否则悔之晚矣!”录事参军陆有章也出言附和道。
“不错,某亦同意林司马的意见,此等宫中之事切不可轻举妄动,不若等越王那头先动手,我等看情况再定也不迟!”
“没错,是这个理儿!”
“对,正该如此!”
……
一帮子王府属官纷纷出言附和,所说的话或许不同,然而全都是主张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这也不奇怪,皇帝老子的后宫之事本就是个禁忌,绝非臣下可以过问得了的,哪怕是皇子也一样,谁也不敢建议李恪去为杨淑妃出头,在一片噪杂声中,唯有叶凌一言不发,闭着眼睛,默默地端坐在墙角边。
听着一帮子属官的建言,李恪不但没就此放下心思,反倒更加烦上几分——这起子谋士所言虽都有些道理,可他们所说的东西李恪在回来的路上早就都想过了,心里头已然认定此路行不通,之所以想听听众人的意见,左右不过是想看看众人能否有解开眼下之局的高见,却不曾想大家伙说来说去全都没说到点子上,哪能不烦,可又不好就此发作,无奈之下,在书房中踱了几步,皱着眉头思索着,突地瞅见叶凌正在闭目养神,心中立时一动,顿住了脚,挥了挥手道:“诸公所言甚是,且容本王思虑一、二,今日就先议到此处好了,诸公都先下去罢。”见李恪下了逐客令,诸属官就算还想再说什么也不可得了,只能是各自告退不提。
“松成,依你看来,此事该当如何?”待得一起子属官们全都退下之后,李恪走到叶凌的身前,很是客气地问了一句。
叶凌睁开了紧闭着的双眼,淡然地笑了一下道:“殿下以为呢?”
李恪没想到叶凌又将问题踢了回来,顿时愣住了,发了好一阵子呆,这才苦笑着说道:“时局之艰难本王并非不知,此次内侍省之事十有**是老四那厮起的头,其用心不外乎是要让本王与小八去闹上一场罢了,偏生母后却看不出其中蹊跷,生生逼迫本王出头,岂不知故皇后在父皇心目中的地位无人能及,这……,唉,明明已是乱局之时,偏偏父皇又来个赐婚,这下可好,老四那个蠢蛋声势必然大涨,本王若是再不出手的话,只怕也就不必再出手了。”
“说得好!”叶凌哈哈一笑,鼓了下手掌道:“殿下既然已知须得出手,那便出手好了,又有甚可迟疑之处?”
“嗯?这话何意?”一听叶凌之言不像是在开玩笑,李恪满脸子诧异地看了看叶凌,疑惑地说道:“松成,这明明是个圈套,本王岂能去钻?且不说父皇有无立后之心,即便有,本王这一出手,小八又岂会不动,一旦如此,两败俱伤之余,岂不是白白便宜了老四?依本王看来,只消本王与小八一旦闹起来,只怕老四那头的人立马就会群起公推老四入东宫,这又该如何应对?”
叶凌不答反问道:“依殿下看来圣意可是在魏王身上?”
“这个……”李恪迟疑了一下,缓缓地摇了摇头道:“恐怕未必,不过……”
“那就对了。”叶凌眼中闪过一丝亮色,沉着声道:“李承乾早已是阶下囚,东宫之位已空了月余,陛下可曾放话要遴选太子?”
李恪像是察觉到了什么,可又不敢确定,皱了下眉头道:“那倒不曾,只是这又如何?”
“陛下只不过是在等罢了。”叶凌冷静地分析道:“按我朝旧例,立嫡不立长,故此,李承乾一倒,嫡长子就是魏王了罢,若是陛下有心要立魏王,原也无须多费事,一道诏书足以,至不济也会放出风声,令众臣们上本言事,可现如今又如何呢?陛下始终无动于衷,这就证明了陛下心目中的太子人选其实并不是魏王,而是另有其人!”
李恪击了下掌,长出了口气道:“不错,松成之言大善,只是父皇究竟看中了谁?莫非是小八那厮?”
“不好说。”叶凌迟疑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可到了末了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摇了摇头道:“姑且不论陛下究竟中意何人,就目下这个局面来说其实是个局,不过布局的人却有两个,一个是陛下,另一个就是魏王!,二者所布之局虽不相同,可要的局面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乱局!”
“乱局?这……”李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口中喃喃地念叨了一句。
“不错,就是乱局!”叶凌笑了一下,接着道:“先说魏王之局罢,魏王如今是势大,可并无绝对的优势,故此,他也不敢轻动,当然,若是能得到长孙司徒的期许,魏王自不会再沉默,而他所布下的这个局,最关键的就是要造成与长孙司徒同仇敌忾的局面,而后挟百官之威势逼迫陛下就范,至于陛下所布的局,其目的自然也是要乱,唯有乱了,陛下才能借此机会平息朝臣们之间的分歧,从而实现大乱必有大治!”
“嗯,这一条本王先前也想到了,只是故皇后乃是父皇的逆鳞所在,本王若是上本言事,岂不是自取其辱?”李恪先是点了点头,紧接着又摇了摇头,很是犹豫地问道。
叶凌浑然不在意地说道:“那就要看殿下如何运作了,若是能与越王殿下配合得当,未必不能成事。”
李恪被叶凌的话吓了一条,忙不迭地说道:“小八?这怎么可能?本王若是推出母妃,小八岂能不争,一旦闹将起来,那……”
一见李恪如此吃惊,叶凌顿时笑了起来道:“殿下,某能看得破此局,越王殿下自也能看得通透,似此局面,殿下固然败不得,越王殿下又何尝能败得?陛下既是要乱,那就乱好了,只不过事情却未必要像陛下所设想的那般乱法。”
李恪皱着眉头在书房内走了几步,沉思了片刻,这才开口问道:“即使如此,这个乱又该怎个乱法?”
“借力打力,殿下与越王有着共同的敌人,这便有了合作的基础,先从宫内着手,斩断魏王的手脚又有何妨,至于后头的事能办则办,不能也不必强求。”叶凌笑了一下,淡然地说道。
李恪本就是个灵醒之人,眼珠子一转便已明白了叶凌的意思所在,眉头一展,笑着道:“好,就这么办,本王即刻去跟小八好生聊聊。”
“这倒不急。”叶凌笑着摇了摇头道:“某料定越王殿下此刻也在等着殿下前去,就先让他多等等好了。”
“哦?哈哈哈……”李恪先是一愣,旋即会意地放声大笑起来,笑声里满是喜悦之意……
魏王府宽大的书房里静悄悄的,除了王府司马苏勖一人独自端坐在棋盘前,皱着眉头打棋谱之外,便是连个侍候的下人都没有,这也难怪,今日魏王李泰大宴宾客,整个王府上下全都去侍候了,这书房自然也就空了下来,连个倒水的书童都不曾有,不过苏勖似乎一点都不介意无人服侍的冷清,只是一味地低着头摆弄着棋谱。
“姑父,您可算是来了,走,喝几盅去,今日本王心里痛快,怎么着也得喝个高兴才是!”被下人们唤回了书房的李泰一脸子兴奋状地冲进了书房,丝毫也未因酒兴被打断而有所不满,当然,他有足够的理由兴奋,任是谁得到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都免不了心情爽快的。
苏勖丝毫也不为李泰的兴奋之情所动,头也不抬地盯着棋盘,慢吞吞地说道:“棋势未明,尚不到高兴的时候,殿下失态了。”
“呵呵呵……”热脸贴到冷**上,李泰不由地尴尬地傻笑了几声,接着不以为意地道:“姑父,事情不都按您的计划展开了罢,还有甚好担心之处?”
“不见得罢。”苏勖从棋盘上抬起了头来,略带一丝不满地看了眼李泰,淡淡地说道:“若真是按某之计划展开那便好了,唉,陛下突如其来的这一手只怕要坏了殿下的大事了!”
“啊?”李泰一惊之下,嘴巴张得简直能塞入一枚鸭蛋的,愣愣地看了苏勖好一阵子之后,这才犹豫地问道:“姑父的意思是……”
苏勖轻轻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憾色地道:“陛下赐婚房家看起来对殿下大为有利,其实不然,须知过犹不及,陛下此举一出,吴王、越王势必警觉,二王联手怕已成了定局,事情要起波折了。”
李泰最怕的就是李贞、李恪联起手来,此时听苏勖说得如此肯定,猛吃一惊之下,原本半醉的酒意立时全吓没了,恨恨地跺了跺脚道:“该死的,这两个混球!姑父,现如今该如何是好?若是老三真与小八勾搭起来,本王,本王这便抢先发动起来好了,左右如今形势在我,大不了大家伙朝堂上见真章好了!”
“那倒不急,殿下还是坐下来说好了。”苏勖边说边比了个请坐的手势。
“唉!”李泰跺了下脚,重重地坐在了椅子上,一双眼死盯着苏勖道:“姑父有何见教便直说好了,本王一体照办便是。”
“殿下言重了,某说过,此时局势尚未明了,殿下切不可自乱了阵脚。”苏勖说到这儿,顿了一下才接着道:“二王联手归联手,然其道并不相同,这联手自然就不可能天衣无缝,互相算计倒更有可能,殿下实不必太过担心,只须心中有了提防,却也不惧二王能如何勾搭。”
“姑父说得是。”李泰大松了口气,这才接着道:“姑父,依您看来,这两个混球会否提出立后之事?”
“难说。”苏勖皱了下眉头道:“按理来说二王都已被逼到了墙角上,出手是必然之事,只是此二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就算要出手也未必会依常理来做,某一时还看不透其中的关键,不过,他们不提,殿下不妨找个人出来提,只要这层窗户纸捅破了,二王不动也只能动了。”
“嗯?”李泰一听之下顿时愣住了,疑惑地看着苏勖道:“本王来提,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苏勖不动声色地说道:“殿下误矣,这上本之人绝不能是殿下,也不能是亲近殿下之人,何不动动那枚棋子?”
“棋子?您说的是……”李泰脸皮子一抽,有些子不舍地问道。
“棋子本就是用来舍去的,该用自然得用!”苏勖不以为意地接口道。
李泰默默地想了片刻,咬了咬牙道:“也罢,那就这么定好了,回头让万重山派人去通知一声,明日一早就让他具本上奏好了。”
苏勖眼中闪过一丝狠戾之色,沉稳地说道:“不急,本可以先具,上奏暂缓,等二王动起来之后再上不迟,总得断了他们的退路才好!”
“好,那就这么定了,这回看那两混球如何过得了关!”李泰霍然而起,龇牙咧嘴说了一句,话音里满是阴恻恻的寒意……
第一百八十五章二王私会
等待无疑是件很折磨人的事情,无论对于等的一方还是被等的一方都是如此,若是有可能,没人会愿意去忍受这等难耐的煎熬,只不过面对着京师里诡异的局势,各方虽都等得很辛苦,却也没人敢率先发动,毕竟一旦动将起来之后,就再也无法收手,倘若败了的话,那就是满盘皆输、万劫不复的下场,故此,尽管各方势力都等得心焦无比,却也只能等着契机的出现。
或许是命运使然,也或许是上天不忍让众人多等的缘故,契机出现了,而且很快,快得令人有些子意想不到——贞观十六年四月十三日,门下省侍中魏征以“阉人低贱,非阴非阳,不可授予专权”以及“阉人执掌后宫与礼不合,与法无据”为由,将李世民所下之“由内侍监执掌后宫事”的诏书封回,帝弗许,再次下诏,再次被门下省封回,如是者三,朝堂为之震动。
大唐官制承袭隋制,尤其是在贞观以前,大唐之官制与隋朝并无二致,采用的都是三省六部制,具体来说,中央政府主要分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门下负责审议中书之立案、草案,以决定实行与否;尚书省为行政官署,其下尚分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置尚书(正三品)及侍郎(正四品上),此为三省六部制。
按体制,天子只和中书令共同商议政务;行使立案。立案所定的敕命原稿;在经过门下省同意后;方能交付尚书省实施,但与隋朝不同的是:大唐的门下省握有真正的实权,可以而且经常将皇帝所下的诏书封回,而不是像隋朝那般仅仅只是个摆设,尤其是在贞观七年魏征出任门下省侍中一职之后,更是如此,以魏征的耿直个性,但凡他认定与法不合的诏书,基本上都坚决地打了回票,丝毫也不给李世民留面子,此次亦是如此。
凭心而论,李世民是个很能纳谏、从善如流的开明君主,只要他认为臣下所上的谏言有理,哪怕是再与他的本心不和,他都能接受下来,也从不因个人的好恶而对上谏言的臣子进行打击报复,这在历朝历代的君主中是极其罕见的,也正是因为此,李世民才能成为“千古一帝”,才能成就一代霸业,但是,此次这道明显违背了大唐体制的“由内侍省执掌后宫权限”之诏书,李世民却并没有采纳内侍省的建议,固持己见地硬要逼迫着门下省认账,若是换个人当侍中,事情到了此等地步,诏书只怕也就只能通过了,不幸的是此次偏生遇到了魏征这个认死理的主,说什么也不肯在诏书后头盖上同意的大印,李世民连下三旨,魏老爷子就连上三本,死活不同意此诏书,如此一来,事情可就闹大发了。
别人或许不清楚李世民此举的目的,可李贞却是心里有数的——老爷子不想等了!究其用心,倒不见得是一定非要通过此诏书不可,而是在逼迫各方出手,只不过明白归明白,李贞却也无可奈何,道理很简单——内侍省如今是把控在胡有德叔侄手中,而这两人全都是老四的人,一旦此诏书通过了,内廷可就从此把握在李泰的手中了,就算李贞能忍,后宫诸妃子也不能忍,尤其是杨淑妃那头绝对会忍不住出手的**,若真要是这等没有章法的乱将起来,事情只怕就得彻底失控,一旦如此,还真有可能让李泰得了手去,那等结局绝对是李贞无法承受之重。
乱可以,但必须是有目的的乱,否则一切都得玩完,这一条是明摆着的事儿,说不急绝对是假话,可问题是急也没辙,如今的事态已经不是李贞所能完全把握的事情了,要想在这场乱事中保持不败,唯有与吴王李恪配合起来行事方有扳回的可能性,这里头就牵涉到一个谁来主导的问题,故此,李贞就算再心急也只能强自忍着,当然,李贞也有忍的资本——李贞在军中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