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凯申物流穿越者援助服务-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胜‘门’出兵,由安定‘门’班师,分别取“旗开得胜”和“太平安定”之意。

    德胜‘门’是京师通往塞北的重要‘门’户,素有“军‘门’”之称reads;。

    德胜‘门’在元朝为健德‘门’。明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攻入元大都,改称北平,随后将北垣西侧‘门’“健德‘门’”改为“德胜‘门’”。并在北垣南五里新筑土城垣,作为防止元军反攻的第二道防线。

    德胜‘门’箭楼雄踞于12。6米高的城台之上,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后出抱厦五间,楼连台通高31。9米。对外的三面墙体上下共设四排箭窗,总计82孔。

    洪武四年废元大都北垣,将新筑北垣加宽加高,开两‘门’,西侧‘门’仍称“德胜‘门’”。

    正统元年至四年修建包括德胜‘门’在内的内城九‘门’的城楼、箭楼、角楼、桥闸。此后,德胜‘门’历经修缮,才到了现在这个模样。

    自努尔哈赤这个恶魔在万历朝开始在辽东崛起,北京的百姓曾经见过许多军队从这个德胜‘门’出发去辽东讨伐,就再也没回来。

    猛将刘刘大刀,戚家军的戚金,白杆兵的秦邦屏、秦民屏,多少的名将强军战死沙场,让人扼腕流泪。

    这次领兵的是在五省平寇的左冷禅左督师,监军是九千岁的干儿子张好古,军队是年前在辽阳大捷里大放异彩的三千秦军和一万京营‘精’锐。

    最近几天,德胜‘门’真武庙的香火特别旺盛,京城许多百姓去焚香祷告,希望华夏的北方之神老人家能够保佑出征的大明将士将那些后金的鞑子打败。

    北京内城九‘门’都有瓮城,每座瓮城里边儿都有庙。其中七座是关帝庙,两座是真武庙。关帝关二爷就不用说了,真武庙里供的是真武大帝,因为真武大帝是北方之神,所以北边德胜‘门’安定‘门’两座城‘门’得靠他老人家把‘门’儿。

    趁此机会,许多道士信誓旦旦到处宣传,说左冷禅是天上星宿下凡,来保大明江山的,手持李小神仙传下来的宝剑,定能杀尽关外建奴。爱三清,爱大明,修道不忘爱国,爱国不忘修道,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老道方外之人,只是需要一些钱财来疏通天上神仙的关系……你懂的。总之这帮牛鼻子巨能说,把一些老百姓说得慷慨解囊来支援前方战事。

    每次出兵都会来那么几套戏码,这是惯例。

    而今天的气氛格外热闹,因为大明的第一份报纸在这一天发行了,对这种新鲜事物老百姓持欢迎态度。

    《大明人民日报》已经在清晨的时候分发下去,创刊号是8开三十二版,最重要的几版里,在朝鲜的消息被原原本本的报道出来,平壤里黄石和倭寇的‘花’样装‘逼’大战,在铁山‘毛’有俊雨化田和建奴的切丁丁大战,都是写的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妙趣横生,叫人看了‘欲’罢不能。还配有朝鲜的地图标有平壤铁山位置,以及建奴和倭寇进攻路线,还有四方军队数量的对比图。

    头版“大明人民日报”六个大字下面,有一段加粗字体的话说这份报纸由各地和海外的锦衣卫东厂收集素材,翰林院编辑出版,主编赫然写的是清都散客**星,一瞬间就立马高大上了起来。

    在每一篇报道的前面,都会附上在前线战地的锦衣卫记者名字和发布日期,还有是署名翰林院里哪一个编修整理撰写的,保证其真实‘性’。

    这可是特务机关和士林里的名人合作办的报纸,非常有权威,在前几个时事军事版面的报道里秉承客观中立的态度,没有煽情和喊口号,文字内容也够‘精’彩,让一些‘私’底下传播的小道消息没了市场。

    因为正好是左冷禅带兵出征的日子,时间刚刚好,从这份报纸一推出,创刊号免费发放开始,北京城里的官员士林百姓各个阶层人员全部都在谈论这份报纸报道的内容。

    除了在朝鲜的战事,也有其他的内容,比如第十一版有士林最近传得最广的叶向高和邹元标东方不败在杭州被古‘惑’仔袭击事件的调查和后续处理结果。

    第十四版有海外义民500人自南方仙岛回归,求皇上把仙岛并入大明版图,皇上龙颜大悦,赞叹其孝心,封义民首领文德嗣为“临高王”,世袭罔替。并且赐名南方仙岛为“朱雀大陆”。近日这个临高王要带着朱雀大陆的大量贡品来京觐见,

    第十五十六版有朱雀大陆的详细介绍,上面有半个版面刊登朱雀大陆的地图,地图比例正确,最北边是大明的琼州岛,标明大明各个港口到朱雀大陆的距离。文章最后告诉读者不日将有来自朱雀大陆的神奇动物袋鼠和考拉鸭嘴兽展出,大家千万不要错过。

    第十七版是报道不久前南海佛郎机和大明海商的大海战,郑芝龙临危不惧,面对强敌绝不畏缩,即便形式不利也死战到底reads;。接着重点报道海战最后力挽狂澜的‘女’海商龙王李华梅,称赞她为巾帼英雄。表示朝廷水师坚决站在大明人民一边,维护大明海商的合法权益,强烈谴责佛郎机人这种强盗行为,希望西夷能够悬崖勒马,否则勿谓言之不预也。

    第十九到二十一版详细叙述了佛郎机人一百年来侵略和殖民南洋,迫害在南洋华商的历史,并且和大明郑和下西洋的作为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西夷与禽兽无异。歌颂了以林凤为代表的大明海商不畏弓虽。暴,英勇为了南洋人民解放事业和大明人民利益对无耻的佛郎机殖民者的军事斗争行为。揭‘露’了朝廷里一小撮被佛郎机让收买的官员欺上瞒下丑恶嘴脸,致使英雄‘蒙’难,倒在自己人和佛郎机的刀下。

    还有五个版面专‘门’来刊登翰林院里一些庶吉士的几篇诗词和文章,这是**星这老家伙特别关照的,他也登出来近一个版面的得意之作。

    剩下的版面是介绍在北方五省种植的新作物‘玉’米马铃薯和地瓜的情况,从它们的出生地,到生长特点,和注意事项,比如发芽的马铃薯是有毒的之类,非常详尽。

    其内容丰富,绝对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读物,而且很有教育意义,接近口语的文字让一些不识字的百姓通过别人念也能知道讲的是什么。

    京官一些职位较高的人里是有特别发放的,这属于体制内的福利。国子监也发放一些,数量不够被哄抢一空。天子脚下有钱人多得是,这报纸是时髦货,才一个时辰,市面上有人就把一份报纸炒到五十两的价钱,拥有者还没人愿意转让。

    “我觉得,报纸的价格定的太低,十文钱的价格是保守了,要充分了解顾客的心理,让看报纸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逼’格的典范。‘逼’格这东西能便宜吗?起码要三十文,就算订一年也不能打折,谁敢打折就是砸了报纸的招牌。”

    作为《大明人民日报》的大股东之一的陈修看到报纸的火爆程度,恶狠狠的说道。

    由于有了报纸的关于朝鲜的报道,民众知道这次出兵的目的和严重‘性’,自发出来为大明军队送行的人比以往更多。

 ;。。。 ; ;
第189章 丙寅年冬月十四(二)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这是首先从德胜‘门’出发的大明京营军队在迈着整齐步伐高声歌唱,曲子是另一个位面屠洪刚代表作《‘精’忠报国》。访问: ;。

    《‘精’忠报国》是歌手屠洪刚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陈涛作词,张宏光作曲。收录于屠洪刚2005年出版的《风云》专辑中。歌曲内容反应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戎马一生,歌颂岳飞‘精’忠报国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辽东建奴年年让大明难堪,百姓急需一位岳武穆那样的英雄来振奋士气民心,现在来唱正是时候。在某只狼的作品里,没有这首歌来当背景音乐,你都没动力出去打仗了。

    在一身戎装的左冷禅和秦军将领苏宁带领下,一群小伙子昂首‘挺’‘胸’,‘精’神饱满,万人的军队齐声歌唱,声音洪亮。

    人如虎,马如龙,刀枪闪烁着寒光,衣甲鲜明。

    尤其是左冷禅这个出征军队的最高领导,身着一身金灿灿的黄金铠甲,如果有21世纪位面喜欢老谋子电影的人,一定会发现这竟然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里东尼大木老师的那身经典土豪金人民币玩家装备。凯申物流为了让出征的演出更有视觉效果,特地从片场里借来,对外宣称是皇上御赐的金甲圣衣,据说是武当山由张三丰老神仙开过光的reads;。

    黄金圣斗士有木有?!

    霸气有木有?!高大上有木有?!

    增加各种属‘性’有木有?!立马能闪瞎众人的狗眼有木有?!

    其他士兵的装备也是道具,光是造型就让不明真相围观群众们两眼放光。

    真是一支正义之师、文明之师、威武之师。

    先别管战斗力怎样,那阵势当真是好看,让围观群众喝彩声不断,觉得这样的勇士出征,什么敌人都可以打败。

    “王师之威武,一至于斯!”一个老大爷听着听着竟然感动得热泪盈眶起来。

    “左督师!!!这次出征,一定要打败建奴!把那老奴一家献俘午‘门’啊!”那是一个大嗓‘门’的后生在一边跳起来,一边对着队伍前面的左冷禅大喊。

    “还有倭寇!还有倭寇!倭奴狼子野心,决不能轻饶了他们!”一个看上去像读书人的中年人,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下得意的挥舞着一份报纸朝大军喊话。

    “倭人伊达忠宗此人还不错,能活捉最好!”这是被伊达忠宗装‘逼’行为感动的脑残粉。

    百姓们有着乐观的态度,和左冷禅苏宁万年面瘫形成强烈对比,不过人们一般认为这是左督师在装酷。

    左冷禅对此战持悲观态度。打仗有那么容易吗?数十年来,埋骨在辽东的大明名将强军不知道有多少,如果是以这种方式出去和建奴倭寇打,只怕要糟。

    最近这些要出征的士兵,什么都不做,也不训练,就是整天练歌和走正步。我们到底是戏子还是战士?

    尼玛我们唱歌能把敌人唱死?走正步能把敌人踩死?

    这一个多月来发生的事情让左冷禅和苏宁两人心中充满了忧虑,在马上被热情的京城群众吵得脑仁子疼,但这是皇上和九千岁的命令,就算不能理解也只能执行,在这么多人面前又不好发作,只好保持这副面瘫的模样。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据说是由皇上老师张无忌作曲填词的歌曲非常好,朗朗上口,百听不厌,具有提升士气的效果。那些学唱的士兵们没有抵触,反而投入极大的热情。

    “好铠甲!左督师这副甲胄只怕价值万金!”

    “好耀眼!都说铁甲有几十斤呢,这些大明将士穿上后还能健步如飞,果然是强军啊!”

    “真是一群好汉!此番出征绝对能胜!”

    许多百姓兴致勃勃的讨论起明军那套看上去非常豪华的装备,这叫左冷禅和苏宁更加蛋疼,因为他们穿的那些玩意儿是电影道具,全都是pvc和eva制作的,外面喷一层金漆银漆,只是看着像而已,根本没什么防护的功效。

    这些假道具铠甲在身上轻飘飘的,让所有穿上的人都心里发虚,没有一点安全感。

    尼玛不要只是‘弄’些表面功夫好不好,这玩意儿闹不好可是会死人的,我们可不想当第二个萨尔浒之战倒霉的杜松。

    《‘精’忠报国》唱完,万人大军接下来唱的就是左冷禅最喜欢的一首歌。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辽东。

    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

    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

    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1985年)的主题歌,歌曲原唱:骆‘玉’笙词作者是林汝为,作曲雷振邦雷蕾、温中甲。

    其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的。其旋律‘激’愤、高亢、悲壮,节奏自由;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也符合现在大明百姓的心情,毕竟建奴这些年在辽东祸害了多少汉人,京城里就有从数次屠杀里逃难的幸存者,听到这首歌想起遇难的家人,不由得悲从中来,嚎啕大哭跟着唱起来reads;。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辽东。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个辽东来的老者唱得泣不成声。

    “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另一个也是逃难来的中年人气愤难平,血灌瞳仁,恨不得和大军一起去厮杀。

    “此曲堪比屈原的《国殇》啊!”一些秀才模样的人击节叫好。

    因为京营的官兵都是北京城的人,家眷全部在这里,也算是四九城里的子弟,唱起这首歌时,和围观的本地百姓很有共鸣。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

    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

    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是中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木板大鼓即“怯大鼓”,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叫过很多名称:在北京曾称“京调大鼓”、“小口大鼓”、“音韵大鼓”、“文明大鼓”、“平韵大鼓”,在天津曾称“卫调”、“卫调大鼓”、“文武大鼓”、“京音大鼓”。

    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北京成立曲艺公会后,遂正式统一名称为“京韵大鼓”。

    虽然这种唱法出现的时间比原本早了点,可是既然后世能在这一带流行起来,那一定是根据京津这里老百姓喜好而逐渐发展而来的。

    这调子以前没听过,可是京城里的百姓也怪了,为什么就是听着觉得有这么一股子皇城根儿下的神韵,虽说没有从辽东那里逃难来的人有感同身受的仇恨,也随后有人跟着调子哼起来。

 ;。。。 ; ;
第190章 丙寅年冬月十四(三)
    因为真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