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虎山行-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咸甫那老脸看起来则是苦得像刚死了全家一般:“是啊,我那里两个月的酒都被河北州的各豪贵订了,若是毁约……这下臣实在是担不起啊!”
伍恒这时道:“两位,我家愿意把价钱提到四倍,一定要一百石虎渊酒!”
“如此高价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不待俩商回话,蒋卫就“啪”地拍案“逼”他们答应:“我也用四倍价买二十石!这要是还不行,你们以后也不用在虎山国做生意了!”
卢望在边上扯扯蒋卫的袖子,示意他“不能如此”。蒋卫保持了一脸怒气,心内却暗笑这老头也挺会演戏的。伍恒却不禁有些感动:这位国侯是好人啊!都怪蒋位那时代的商场太能磨练人了,演戏忒像。
山平、咸甫听价钱翻到四倍,心里早就乐得要发疯。接到蒋卫的眼色,他们知道差不多了。但面上还是装得极苦,才委委屈屈地答应下来。
……
两商人说要去加紧准备货物,告辞走了。
伍恒连连向蒋卫致谢:“多亏了国侯相助!这谢礼我家马上便送来!”
“哪里哪里,这些商人也是太不听话了,竟然害得我两家出那么多钱财!司徒不怪我就好了……至于谢礼什么的……”蒋卫很大度地摆摆手,“我家和鲁公世代盟友情谊深厚,哪能要这些?”
伍恒忙道:“这是应该的!在下擅自提价,害国侯也多出了那么些钱……”
“一定不收,不然便是看不起我蒋家!”
……
最后蒋卫“勉勉强强”收下了一半,以补充“损失”。
见蒋卫真的只收一半,伍恒这面上的笑容也增了许多,暗自感叹这位虎山侯为人实在是不错,但在这动乱的时代也稍嫌……
接下来两人还有卢望讨论起对这次天子亲征的看法。
……半个时辰聊下来,虽然没有明说,但蒋卫听出伍家也是极不看好此行。所以他们非常紧张地开始准备,马匹、粮草、兵甲、器械都在抓紧时间凑集。
而从言谈中,蒋卫还知道了鲁公伍佑的打算和自己差不多:裹带一批不太听话的家伙一起出征。
大家都不傻啊。蒋卫心中滋味非常古怪……
两家又谈了些今年的盐务(蒋家每年都专门送给伍家一批盐),约定了出征时互相协助的一些事项。
这次会谈,蒋卫为了给伍家留下一个“虽然变聪明了点,但又不至于威胁到我家”的印象,可是费尽了心思。但还好,有卢望在边上帮衬着还是比较成功的。
……
伍恒带着“蒋卫是个好人”的感慨,很快回鲁国去了。
而蒋卫开始召集各处武士。有了在虎山大武馆的那番大义之言,没有一个士族敢冒着名声扫地的危险推托征召。名义上得到了一个赎罪机会的蒋亭一党自然没理由不来;蒋虎的林武士军也踊跃异常;至于虎山卫、总武士队、各处镇守士族更是争抢名额。
确定好人选,蒋卫又购了批战马给一向步战的林武士,让他们符合祥成帝的条件。至于其他装备就免了……
不多时日四百武士就聚全了,在蒋城外扎营。虽然已经决定由齐汉统领集训,但蒋卫自然要去看看。
四百武士平均分成了五队,挽了马齐齐列阵于城下,等待蒋卫的检阅。他们虽然不是都如虎山卫那般装备精良,可也大多武具齐整,盔甲鲜明。
四百武士中,虎山卫和大部分的原蒋城武士编在了一起,其他的武士都打乱编制,混编成四队。
出战的带兵将领都站在队前,除蒋卫自带一队,其余四队的小司马分别是:蒋无风、齐柱、田泓、卢陵。
蒋家的三叉大旗下,蒋卫看着四个严肃或激动的将领,默默想着他们的情况。
蒋无风是最早跟从蒋卫的将领之一,也是最受蒋卫信任的。他的武技是虎山国第一——除蒋卫外。这人虽然因为小时候被教傻了,但脑子并不坏,所以统兵能力也在水准以上。那场争夺城门的战斗里,他所表现出的武勇和智慧都让蒋卫很赞赏。而之后征讨土豪等战事中也都有不错的表现。
齐柱三十多岁,是原蒋城的城兵小司马。他的各项能力在虎山国只算中上,资历是当时所有平级武士中比较低的,在蒋城的武士里一向以爽直憨厚闻名。蒋卫击败蒋亭后,为了提拔两个心腹,把齐柱封到收回来的咸浦城做城兵司马。收回常备兵权后,蒋卫看中他的实心眼和低资历,又把这个人弄到正兵中做了三个军司马之一。至于其他军司马级的,都给丢到齐汉手下当那有名无实的司马了。
正兵是由各城城兵组成,加上招募的少量壮丁,共有七百余人,正好九队。能成为统领三队重兵的正兵军司马,让资历不高的齐柱对蒋卫感激涕零。而蒋卫虽然没把这人当成心腹,可也比较信任。这次出征,蒋卫把最信任的将领留给了女孩们(要不是蒋无风死活不肯,他也会被留下),于是便让齐柱统率了一队武士。而齐柱看中了出征鲜卑的“荣誉”。这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就没办法了。
田泓、卢陵都三四十岁,而面上的风霜则让他们看上去像四五十岁。这是因为他们都是长期戍边的林武士军小司马。蒋卫之所以选择这二人,最重要是因为出征的武士中有两队林武士。这二人的底细蒋卫自然也摸清了:他们都是非常爱惜羽毛的人,对名声荣誉看得比命还重。
曾经有破胡领的山民请求田泓去杀死一只孤狼。在不知其习性的情况下他答应了,并夸口说一个人便能处理。而之后田泓晓得了其中的危险,竟然还独自一人前去。虽然他终于将孤狼格毙,但也身受重伤。
而卢陵的好名不在田泓之下,他也有一段轶事。这人曾与卢裕打赌,赌的是用水平伸直的食指究竟能不能提起五十斤重的东西。很明显他被骗了……可他竟然宁肯手指折断,也赢了卢裕。
这样的两个人,蒋卫还是比较放心的,所以把他们放到了统兵位置上。
蒋卫再次做了番经过琴歌润色的激昂讲话后,开始检阅武士们。他和每个人都聊了几句,鼓舞这些本就兴奋得要命的家伙。当然,他也不可避免地碰到了蒋亭一众人等。
蒋卫与他们挨个谈话时自然假惺惺地说了番“辛苦诸位随我出塞,若是立下功劳,一定重新启用”之类的话。听了那些,蒋亭、蒋勋、田昭、蒋逸还有蒋亭原属的部下可称得上是神态各异。有恭敬的,有感激的,有冷淡的,还有暗藏愤怒的。
而蒋卫自然特别关注了一下蒋亭:他虽然有着立功赎罪者的那种谦卑,但是眸中深藏的恨意还是瞒不过蒋卫。
………【第一百零一章 喝奶】………
繁杂的各项准备进入**,整个虎山国都乱得昏天黑地。
蒋卫最近忙着提高硝石产量。黑火药武器对付骑兵有多重效果,作为保命的绝招来说自然不能带少了。虎山国硫硝不缺,而硫磺好采,硝石就稍麻烦了些。
蒋卫一边通过商家从外地购买,一边让宰和又买了一批奴仆,请了会提炼硝石的师傅,圈了一大片盐碱地自己干起来。
虽说那片地硝石产量算是国中最高的,可一石土也不过能提炼斤把,木柴人工成本不低。但钱并非最重要的,效率才是蒋卫关心的东西。他整天泡在那儿,运用自己那半拉拉的管理水平制订试验各种制度和工序,总算将产量提高到每天三十斤,暂时是够用了。
忙完那个,他又跑到墨家去监工,顺便察看那投石车是否如自己想象般合适。墨家没让他失望,东西造得轻巧灵便,拆卸安装都很容易。而蒋卫还在墨家的杂物堆中发现了另一样好东西:一种三轮的风力、马力两用车!
独轮、二轮车是中国古代最普及的车辆。三轮、四轮车也有,但由于马匹、地形等因素应用不广,一般都是礼仪用车。而墨家这种车的先进之处在于应用了优质的弹簧钢制作车轴,让其使用寿命比现有车辆多了三倍以上;而且那车轴装置也设计得非常合理适用,特别省力;最重要的是,能够使用风力。
墨家对空气动力的了解早在墨子时期就非常出名了。据说,墨子就曾经制造出一只可以在天上飞一天的木鸟。虽然这个传说不知真伪,但可以看出墨家对风力的研究早已开始。他们造出的那三轮车,整体模样就和蒋卫穿越前在电视上曾看过的风力车非常相像。那风帆可以随时调整角度,而车头的主轮则是两用:用马拉的时候就是固定的;而使用风力时,主轮则可以灵活转动,调整车辆行驶方向。
这种三轮两用车对墨家来说,本来只算是一种研究用的试验品。因为虞朝内部的地形多样,有足够风力而又平坦的地方很少,那车的应用没什么前途。可是鲜卑地域就不一样了:那里是荒原高地,阔野千里,土质坚硬,风力又非常充足。这种车到了那儿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蒋卫立刻向墨升要求紧急制造一批这种车辆。墨升却说实在没办法,人手不够了。蒋卫咬咬牙,又道钢弩每月可以少五十具,弩车也可以少些,但是这车在出征之前一定要弄出三十辆来——哪怕是简易的,要人要物都没问题!他是铁了心要把山平店里给搬空了。
耐不住蒋卫的死缠硬磨,外加“大义”相招,墨升最终无奈地答应了。蒋卫得了允诺满心欢喜:又了了一桩心事!
虽然祥成帝的诏书上说,这次远征的辎重,完全由天子供应,可蒋卫怎可能完全依靠那个?何况钢弩独特的箭矢、火器还不都是得靠他自己运输,万一出点事情,哭都来不及!
他购买匈奴母马就是为了这个,那马既可以提供马奶,又能拉辎重车、弩车、投石车,解决了极大的后勤问题。而有了风力车——那东西不用马载重至少也有六七石,可以节省大量马匹,提高塞外生存能力。
当然,这东西一开始就先当四马大车使了,风帆收起来藏着,必要时候再用——为了隐藏实力。
……
疯狂的忙碌中,日子一天天过去。各种情报也通过祥雀军慢慢递了过来:虞朝征调购买大批粮草北运;天子的先锋人马到达南武城;靠近蜀东、蜀西的滇、中、江中、鄂四州大部分诸侯开始出兵;一名愚蠢的小诸侯装病,被戳穿后,虞军讨伐,全家斩灭;更多的诸侯渐渐开拔向信阳聚去……
前次去招募刺客的人传来回报:没有一家门派肯答应。这蒋卫早就估计到了,马上就要远征鲜卑,这时候投靠蒋家,谁不怕被拿去当炮灰啊……
山平、咸甫开始向前去信阳的诸侯们大肆兜售虎渊酒。这东西的好处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尤其是那些北疆各州的诸侯们,在鲁公的介绍下,他们买酒就和抢似的,根本不问价。而这又带动了其它州的诸侯。
亏得三个女孩日夜督促赶工,又造出了四个蒸酒器,两个商人也拼命收购原料粗酒,这才把月产量提高到四百石。但就是这样,一番抢购下来,竟然还是把那酒炒到了原来的六倍价钱!
两个商人现在见到管事的琴歌比见到亲娘还恭敬,他们这次可是已经各赚到金一千五百两!而这钱还在不断上涨,预计把这两个多月的酒都卖完后,至少还能赚同样多的数!而蒋卫的利润是他们总和的四倍……国库又能满了。
诸侯领兵云集还带来另一个好处:其他新产品不用打广告了,雨花茶、雪糖(改得好听些),还有紧紧赶出来的一些香水样品,都在诸侯之中产生了轰动!
爱好风花雪月的高级士贵们对这些东西由好奇,到欣赏,再到追捧,花的时间连一个月都没有。
其实很好理解。
经过琴歌用名人诗词和茶艺精心包装的炒茶,对于这时代艺术文化水平不高,却又特别追求各种名望的士贵们来说,简直就是填补了文化生活的空白!
雪糖那晶莹剔透的样子看上去就比红糖强了许多,而梁雨更为雪糖的宣传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教会了几个仆妇数样糕点的做法,然后派给两个商人,来宣传白糖纯正的甜味。这时代烹饪水准之低前面已经说过,那些美味的糕点自然让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的士贵们疯狂!雪糖很快便成了糖中极品的代名词。
再说香水。虽然贵妇们随军出征的不多,但还是有一些贪花好色的诸侯带了妻妾。香水对女性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何况不止女人,就连许多爱洁的男性士贵也对这东西大起好感:想想,这年代虽然还称不上乱世,但战事也比较频繁,整天和马打交道这身上的气味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有了香水这么一洒,什么味道都盖过了。
虽然产量暂时不多,可名声打了出去。看着各地士贵的狂热追逐,完全可以想象出将来市场的火爆。两个商人对蒋卫所能带给他们的利润充满期待……
……
离定下的出征日子还有大半个月,山平咸甫总算聚齐了五百匹匈奴母马,顺便还拐了几个匈奴蛮仆来,教授如何喂养,如何让母马多产奶等等事情。三千两黄金花出去,实在让蒋卫有些肉疼。但从蛮仆那里,他得到了一个不错的消息:一匹匈奴母马在半年哺乳期内可以产奶十石以上(每天有两公斤)!
这简直就是奶妈呀!蒋卫乐得直打滚!
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解决:他必须得让那些从没喝过马奶的武士、丁夫适应这种新食物才行。
北疆的人们是很能吃苦的,这一点蒋卫毫不怀疑。但是北疆人同样很保守,这一点比前面还要突出。
从南北对待贵妇的不同情况就可以看出了:南方物产丰富,士贵奢靡淫逸,贵妇人出外游玩几乎从百年前就已成常事;可北方的贵妇人,除非是随丈夫、父亲出征,平时完全不离家门,这么多年都没被南方影响。当初蒋卫为了让三个女孩能够自由出门、主管家中事务,可是花了老大力气劝说俩老臣,虽然最后成功,但还是加了许多限制。
还有那奶油问题。按理说北方马匹和其他牲畜比较充裕,奶油、黄油之类的奶制品早就该发明了。可事实上被视为胡蛮的羌、匈奴、鲜卑早早便掌握了这项技术,可北方汉人还是不会——或者说不愿学。
要劝服那五百人喝马奶,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蒋卫决定以身作则,当众表演一下。
他把武士和赶车的丁夫都聚到城下,开始了演讲。
“诸位,我家不日便要随天子远征!这一路必定是艰难困苦!虽然天子说供给全部的用度,可塞外转运艰难,诸位都是知道的!万一出点差错,我等便要万劫不复!若是仇还没报便饿得无力作战,岂不是让鲜卑人嘲笑!”
武士们开始交头接耳,不时有人点着头附和蒋卫之言。而丁夫虽然也恨鲜卑人,但自己的小命无疑比报仇更重要,所以一百多人议论的声音反而比四百武士还要大。
蒋卫看效果不错,继续大声道:“为了不让诸位有那般危险,我特令人用重金买了一批可以在路上把野草变为军粮的东西!”
………【第一百零二章 血脉】………
野草变军粮?诸人面上都露出了惊讶之色,这事情可从没听说过啊……
众人议论纷纷下,蒋卫示意侍从墨延去办事。不多时,一名蛮仆牵了匹母马来,在众人面前站定。
马?吃肉?武士和丁夫们觉得自己明白了。但他们马上惊讶地发现,那蛮仆竟然蹲下,给母马挤起奶来!
众人眉头大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