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虎山行-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理由有很多。杂粮适应范围广,很多像荞麦之类的杂粮耐活不比杂草差,撒了种子就可以收,而且生长周期短。而小麦种植则需要花费农户大量的时间,少收小麦,农户就有更多的时间去种杂粮,从而让粮产上升。而且现在发的俸禄也不再是粮食,国库不需要收取那么多麦子,有每年三四万石的稻米,就足够士贵们的需求。
但把卢望砸晕的理由却不是以上那些,而是蒋卫说出的茶、糖、酒的本月利润。(小说)
“两、两千两?!黄金?!一个月?!”卢望呆了:如果每个月能有两千两黄金,这足以让虎山国的盈余比得上蒋家一直以来在实质上所服从的东渤海鲁公!
蒋卫看老头有点发傻知道没问题了,他一边介绍说以后可能还会更多,一边又道那利润最高的酒需要大量粮食酿造,而酿酒也是可以用杂粮的。
“改!一定得改!!”卢望眼神放光,这严肃的老头都要手舞足蹈了……
******
置顶贴讨论各种问题,大家可以去看看。
………【第九十一章 帝使】………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而这时代也进入了祥成十三年。
虎山国的春耕开始了。
蒋卫也装作个大头蒜,假模假样跑去田间地头视察一番。事实上却是带着老婆去踏青罢了。这一举动被连怜拆穿,蒋卫被迫携俩电灯泡一起跑出去放风筝玩儿。
虽然是“被迫”,但到了地头上蒋卫还是很乐呵。春天湿润的空气虽然有些让人烦恼,但那刚露头的点点绿色却是异常可爱,看起来舒坦得很。他带三个女孩放飞了自扎的风筝。蒋卫小时候也自己扎过风筝,手艺还不错。那六角风筝飞得得很高很高,然后,线断了……
回到了城中,在大街上蒋卫就被卢望、齐汉俩老头逮住了。
看着面色严肃的两个老臣,蒋卫有些心虚,暗想不是因为玩风筝让他们生气了吧?但是明明刚刚才去的,俩老头也太神通广大了点……
卢望严肃的话语打断了蒋卫的胡思乱想:“主上,快回侯府。有帝使到了!”
“帝使?”蒋卫听到这个词,想了想才明白:“天子派人来了?是回复上次我家递上的文书么?”
“应该不是。”卢望脸上的皱纹越发深了,“对那些文书,朝中最多派个小吏传书回复。可这回却是一名肆师下大夫(礼官,大宗伯属下的中级官僚)亲自前来,恐怕事情不小。”
听了这话,蒋卫心里不知怎么得一沉,想起断了线的风筝,他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回了侯府,蒋卫随卢望在议事厅焚香接帝使。
这个名叫唐恪的肆师面色白皙,鼻正梁直,长得倒是一副好模样。但他的脸色因为一路奔波还有不适应北方寒冷,看起来不太好。他捧出一卷龙纹帛书,在蒋卫等人跪下后,展开读了起来。
跪在地上的感觉比较憋屈,但是蒋卫也没什么选择。虞帝的威严在北方还是很作数的,公然无礼肯定没好果子吃。
这篇诏书的文字水准已经超过蒋卫所能理解的,他只听了两句就已经浑然不知南北。他看看边上跪着的齐汉,那老头也是一副云里雾里的模样,蒋卫不禁有些安慰——粗人不止俺一个啊。但是他又瞧瞧卢望,发现老头的脸色竟然大变,而且越来越阴沉……
好容易等这么一大篇锦绣文章念完,安顿了帝使,心中忐忑的蒋卫冒着被批驳不努力习文的危险,立刻问起卢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卢望并没有像以往一般罗嗦进谏,去追究蒋卫没听懂诏书的问题。他已经有些魂不守舍,直到被蒋卫连唤了好几声才回神。而他说出的话让蒋卫也大吃一惊:“天子要亲自远征鲜卑!”
……
在这个皇帝的影响力一天不如一天的时代,虞祥成帝突然要征伐异族,这究竟为了什么是不难猜测的。无非是想借对外族的大胜重新确立虞朝的权威。
但祥成帝怎么可能亲自远征鲜卑?!
但若是虞帝亲征,则必然需要调集大批兵力护驾。可虞朝不是一直对抗西面的羌和西北的匈奴么?何况南方的诸侯也一向不怎么买虞朝的账,三面都需要军队镇守的情况下,祥成帝怎么可能抽调得出兵力去远征东北的鲜卑?
而卢望接下来说的另一句话更让蒋卫如遭雷击:“天子令所有涛江以北的诸侯备战,准备随军出征!”
这很明显是要借这次战事削弱北方诸侯的实力!而虞帝若是胜了,更是可以挟势令衰弱的北方诸侯完全听令。
要知道以前的虞帝也曾经让北方诸侯消耗实力,出兵去和鲜卑、匈奴打仗。可那时诸侯都狡猾得很,兵是出了,但不过是到塞外晃了一圈就跑回来说“取得大胜,斩获无数”,再随便上贡点破烂兵器啥的。而虞帝派去的督战官就全部不幸地“战死”了。可这次祥成帝亲征,诸侯不去的话……
蒋卫急问:“不去会怎样?”
卢望低声道:“天子亲征,大义所在。北地诸侯都是太祖功臣后代,怎能不去?再说,此次天子调集的兵力……”
听了这话,蒋卫知道四人以前关于平静生活的一切打算恐怕都要被推翻了。因为,只要这件事是真的,那么无论祥成帝是胜还是负,这个天下都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一定会变得波涛汹涌起来。虞胜,蒋家这样的小诸侯今后则必将听其勒索调遣,大量上贡不说,还得东征西讨各方虞朝之敌;虞败,则其实力、声望大跌,本就蠢蠢欲动的大诸侯们再也没有人压制,天下大乱。而这次出征,蒋卫更是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卢望早就明白这件事对蒋家的影响,所以他的脸色一直就没好过。而齐汉作为有几十年经验的老臣自然也明白这里面的厉害,面上也变得和卢望一般。
蒋卫则失魂落魄。
这情况变化得太快了,刚刚还和女孩们快乐地放风筝,可现在竟然说要……
浑浑噩噩间,蒋卫长吸一口气,转眼间,前所未有的怒火涌了上来:“我x你祥成老儿的妈……!”
他那咬牙切齿的声音像狼嚎一般,而左掌也猛拍在地上,把议事厅铺地的石板震成数块!
卢望和齐汉被蒋卫的怒吼吓了一跳。这句中国名骂他们听不懂,但和现任皇帝的母亲联系起来,再加上那愤怒至极的表情,两人很容易明白这句话不会是什么好听的。
卢望忙拉住蒋卫,轻声急促道:“主上不可啊!帝使就住在府内,若是让他听了去就不妙了!”
蒋卫现在就想拿狼牙棒砸人,乱世要来了,幸福的生活要完蛋了,这都是皇帝的错,都是那个白痴皇帝的错!!
……但蒋卫还是冷静下来了。
事已至此,愤怒没有任何作用。关键是如何应付过去这件事。他才刚结婚没多久,可不想就这么扑街在战场上。蒋卫强迫让自己的大脑运转起来,思考该如何动作。
很明显,首先应该取得关于这件事的足够情报。他开始向卢望询问起诏书中的详细情况。
卢望也知事情紧急,立刻详细解说起来:祥成帝将在夏至后携虎贲以及三师中的豹、狼二师,前往信阳国,在那里等诸侯们集结了兵力再一起商量具体战事……
“如此多的兵力!”齐汉听了惊得直吸冷气地打断道。
蒋卫虽也知那兵力不少,可他对虞朝军制知道的不详细,急忙追问了一句。
原来虞朝的虎贲有三千武士,而三师不算工匠杂役后勤,各有八千能战之兵。虎贲是不下于虎山卫的精锐侍卫部队,三师则相当于武士队。豹、狼二师都是骑士,一向是用来对付羌和匈奴的。而留下的貔师则是骑步结合的重装武士,用来镇着南方诸侯。天下也只有独占富饶的蜀东、蜀西二州,并接受大量诸侯上贡的虞帝,能够养得起这么多部队。
光从军力上来说,祥成帝调动的力量是惊人的。三千侍卫,加上一万六千武士,超过了虎山国全部军力的二十倍!
蒋卫明白了:难怪卢望那么说。在这种军力压迫下,再加上所谓的大义,没有统一阵营的北方各家诸侯,是不敢违抗祥成帝之命的。
可是能调集这么多兵力还不如直接压服北方诸侯听命,然后再攻打南方一统天下就是,搞什么重振声威远征鲜卑?!
卢望接下来继续解说诏书中的命令。祥成帝要求所有诸侯必须亲自随帝出征,任何理由也不能让其他人代替——除非死了;报重病的,祥成帝会让天官冢宰属下的医师亲自“探望”。更毒辣的是,祥成帝还顺便下令,这一年不允许诸侯让位于他人。对诸侯随帝出征的军队人数、质量也有要求,像虎山国就必须出四百人,还一定得是有马匹、装备精良的正规武士……
蒋卫听得肚子一抽一抽的,那该死的皇帝想得还真周到啊!北方的诸侯想找替死鬼是一点可能都没有!
诏书中提到的有用东西也就这么多了,蒋卫听完和两个老臣相对无言……
………【第九十二章 消息】………
“必须得取得更多的情报!”这事情的疑点太多,蒋卫努力振奋精神,送走两名老臣后,他立刻找来了卢裕。(小说)
“主上何事唤我?”卢裕一脸笑容。前些日子打土豪时,蒋卫又给了他不少好处。这段时间他悠闲得很,又正逢一件喜事,可谓是春风得意。
蒋卫瞧这眯眯眼的模样虽然不太爽,但现在可也顾不得那么多。他立刻就把刚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卢裕。
“祥成帝亲征?!”
卢裕很明显也没想到会出这么一茬,面上大惊失色。
蒋卫没好气道:“帝使就在府内,你要不信可以自己问去。”
卢裕正容沉思,好一会儿才道:“主上,下臣久仰那闲云野鹤、悠闲自在的山林生活。近日又感青春不在,垂垂老矣,这身上……咳咳……也是不大好了,下臣欲辞太史之职……”
这王八蛋想跑?!蒋卫大怒,一把拎起卢裕的衣领,狠声道:“一年期限还远得很,不要妄想了!”
“主上莫急,下臣不过是说笑罢了……”卢裕被折腾得差点喘不过气来,连忙求饶。
“哼!”蒋卫重重放下卢裕。
卢裕缓过了气,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他淡笑道:“看来主上真是心急如焚啊。以前下臣这般说笑,主上都不会怎样的……”(小说)
“别废话了!”蒋卫的心情可说是不爽到极点,哪有闲工夫和卢裕罗嗦:“今晚你和宰和去把帝使唐恪请到青楼,务必把他灌醉,从他嘴里掏点东西出来!这事情你们应该最拿手吧?!”
要不是蒋卫不太会喝酒,他就自己去了。现在他身边擅长这种事的,除了卢裕那就只有宰和了。
“主上有命,下臣照办就是。不过招待帝使,花费恐怕不薄啊……”
“拨银二十两给你,够了吧?”
……
叫来了宰和作了同样的吩咐,蒋卫心情沉重地向后院走去。
“这件事必须得快点告诉她们,自己的出征估计是免不了了,那时家里必须得有人顶起来才行……”虽然不忍女孩们伤心,但除了她们,蒋卫不敢完全相信任何人。他这般想着,来到了后院。
“怎么了,垂头丧气的?是不是因为咱们出去玩又被老人家教训了?”琴歌看见蒋卫的模样轻笑道。她正和梁雨在悠闲的品茶,连怜则抱着笔记本在一旁玩游戏。
但很快琴歌就发现自己丈夫的脸色阴沉得可怕,她不由担心起来:“是不是……出什么事了?”两外两个女孩也发觉了异样,奇怪地看着蒋卫。
蒋卫长吐一口气,低声说出了消息。(小说)
真是如晴天霹雳一般的噩耗,本以为再挺过信阳那一关就可以悠哉悠哉过日子的女孩们被打击得脸色苍白。琴歌手一颤,那剔透精致的茶杯落在了地上,碎了……
无声的一夜。
……
蒋卫一早就把宿醉的卢裕、宰和拉了起来,仔细询问起他们昨晚打探的情况。
“究竟是怎么回事?祥成帝怎么能够抽调那么多兵力远征鲜卑的?”蒋卫阴着脸,有些迫不及待。
“主上莫急,这样会坏事的。”卢裕低低地笑着,不急不慌地品着茶。
蒋卫一夜都没过好,就光想着这事呢,怎么可能不急?但他看到卢裕那细长的眼睛里闪出一丝嘲讽,顿时感到像被冰水迎头浇下。
蒋卫深吸几口气,让笑容浮了上来:“子丰果然不凡,这时候还能心平气和。”
“反正下臣无牵无挂,想要弃职而逃,方便得很……”
听卢裕这么说,蒋卫差点想掐死这个眯眯眼……但他最后也不过苦笑一声罢了。(小说)
宰和在一旁倒是不用蒋卫吩咐就说了起来。这家伙虽然人品欠佳,但着实是个机灵人。他昨晚上和卢裕一同在蒋城最大的青楼招待了帝使。酒精和美色的重重打击之下,那人把知道的几乎全漏了出来。
当然,这唐恪在朝内也只是个中级官僚,得到的消息大多只是风闻,准确性很不好说。不过有些朝堂上讨论的事情却是无法作假的。例如祥成帝能抽出兵力的原因。
“天子已经决定与羌和匈奴暂时和解?!”
蒋卫觉得这个消息简直可以用荒谬来形容:若是真能和解,那这两三百年都干什么去了?
“听说是地官大司徒卿董遥主张的。并且羌与匈奴也都答应了……”
凭什么?!蒋卫想哭,这年月真***出鬼了!
“据唐大人说,羌与匈奴去年秋后因两国交界处新发现的盐矿而争执不休,不久便同盟破裂,甚至大打出手。而到了今年,两国战事愈演愈烈,各抽调原本用来应对我朝的大量兵马参战。他们都怕大虞趁此机会出兵讨伐,知道我朝愿和的消息正是求之不得。”
难怪祥成帝有那么多兵力却不直接压服北方。因为若他向对北方诸侯动手,那么天下的诸侯都会叛乱。虽然天子实力足够,可大义就勉强了许多,要想平定叛乱必然会花去大量时间,就是五、六年也不一定足够。
诸侯为什么都会叛乱,而不是服从?想也知道:祥成帝和羌、匈定约之事很快就会传遍天下,而羌与匈奴谁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和好?到时候祥成帝能应付得过来才见鬼!诸侯们当然能想到这一点,会顺顺当当投降才怪。
所以祥成帝才用借讨伐鲜卑这一手来挟持北方诸侯就犯:一方面大义在手,抗命的诸侯可以随意征伐,其他诸侯还不敢有意见;另一方面鲜卑的人口、地盘比诸侯们加起来少多了,胜利会比较快——至少祥成帝该是这么想的。(小说)
天有不测风云啊……想着这些,蒋卫无语:自己四人都能穿越,这天地间又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以前也太过乐观了些……
“那这些消息怎么没早传来?”
“朝内一直隐秘此事,便是帝使也是不久前才知。”
蒋卫又问:“那诏书中所说的兵力可是无误么?”这年头都讲究个虚张声势,再说把那么多的兵力全部抽调了,祥成帝也太放心了点!
不过宰和的答案让蒋卫失望了:“应是无差。据帝使说,豹、狼二师都已开始调集,虎贲也加紧汰换出塞装备,夏至前便要发兵向北。那时天子亲自为帅,王子孤、王子武、束发公主、天官冢宰卿于碣、夏官大司马卿冯越鹤及一众大虞名将都将跟随……”
……
虽然心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