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第二圣人-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由和董明忠见王素说这话的时候底气很足,脸上的笑容也都浓了起来,望水诗会,虽然比拼的单元多样,但归根到底比的还是诗词,王素诗名因为一首《春日》在道济府无人不知,二人当然更希望看到王素能否做出好的诗词来。
王素已经开口,二人便直接带着王素穿过了第三条船舫进入了第四条船舫。
比起前面第四条船舫无疑是最热闹的,船上至少有数百名才子佳人,不时有佳人吟诵新鲜出炉的诗词,赢得一阵又一阵的叫好声……
王素几人本打算先看清楚情况再说,故而进来时比较低调,可还是被有心人发现。
“表哥,考中案首之后几月不见你如今的风采更胜往昔啊……”王素没想到最先过来跟他打招呼的居然是李家的那对兄弟,李观山和李观海。
他们的声音不算太大,可刚好能被附近的人听到,众人齐刷刷的把目光投了过来,王素三人只得拱手跟在场的读书人见礼。
王素也对李家兄弟拱了拱手,刚才明摆着是这对兄弟想要跟王素过不去,他们打招呼太别有用心,不过他们都是小孩子,王素并未记恨在心,毕竟从刚开始他们就已经落在了王素的身后,和落后于自己的人计较,只会降低自己的格局。
“王四甲,百闻不如一见,武宁第一才子果然仪表堂堂,人中龙凤啊。”这时那些虚伪的学子们也都上前来打招呼。
王素一直陪着笑,礼貌的回礼,好不容易才在前排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
王素的到来让原本不温不火的斗诗会瞬间热闹了起来,本来诗会就是一些文人团体间或明或暗的较量,只是王素名头过高,这才成了众矢之的,众人见他身上并无嚣张的气焰,原本那些就不是太合拍的文人们开始针锋相对起来,但凡题目出来,总会有人开口:“小生这里倒有一诗,各位……”
八船连舫,每条船都被才气笼罩,散发着银色光芒,八条船中又尤数第四条船帆才气最盛,今夜必将是一番龙争虎斗。
熟话说,文无第一,可诗词的好坏如果差距实在太大,一眼还是会分辨的出来,再者,真正的好诗都会有才气显化,好坏一目了然。
今夜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已经连续做了五首诗,而且其中还有两首出县,一首达府的钱景钱大公子的胜算最大。
“立仁贤弟,早就听闻你的诗词乃是一绝,三月前一首《春日》让我辈望成莫及,两月之前更是凭借一首残诗出县,坐实了武宁第一才子的位子,今夜你一直不曾言语,难不成是看不起我等……”
(求收藏,求推荐)
第035章 同仇敌忾
“对啊,听闻王四甲诗词乃是一绝,我等苦等王四甲几月,今日终于得见真人,王四甲难道就不赋诗一首?”
“王兄的诗词那可是上过《国经》的,诸位兄台有谁能作出这样的诗词来?咱们这种诗会在王兄眼里恐怕只是小打小闹……难入他的法眼……”
“武宁有传闻那首《春日》乃是王兄师长所作……”
不知是谁有意无意的挑起话锋,一场蓄谋已久的集体讨伐瞬间爆发,看似散乱无章,实则可笑不已。
王素自问自己并没有得罪过在场的任何人,但他的名已经出了,他不想踩人,可想踩他上位的人却不在少数。
这也不难理解,在场众人败了是败给了一个天才并不丢人,赢了则肯定会被大肆宣扬,大名鼎鼎王四甲不过如此,赢了的人必将套上一个耀眼的光环,力压王四甲,勇夺诗魁!
再者无论是出于质疑还是嫉妒,在场不少的人更愿意相信谣言所说——王素只是浪得虚名!
这一届的诗会在一如既往的激烈氛围中带了些新的色彩,剑拔弩张。
王素想要笑,事实上他也一直在笑,笑魇如花,温暖又灿烂,让在场的才子们很难琢磨出他在想什么。
“立仁贤弟舟车劳顿,今日身体不适,诸位兄台就饶了他吧。”纪由看王素一直坐在桌旁微笑着喝茶,也拿捏不准他究竟是什么心情,于是站起来对在场的才子拱手抱歉道。
“子凯兄这是何意……”其中有些才子不满的起身反驳。
“呵呵,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息,在下现在已经没什么大碍了,谢子凯兄的好意,不过我王素既然站在了这里就理应和诸位兄台切磋一番。”一直没有说话的王素终于站了起来,拍了拍纪由笑着对众人说道。
“立仁贤弟若是身体不便倒也不必强撑,诗会本就是大家一起玩乐,伤了身体可就不好了。”说话的是文院残阳诗社的社长蒲益阳,他本来就是和钱景不对头,刚才煽风点火让王素参与斗诗的正是钱景授意身边人所为,今晚他在诗词上准备不足,一直被钱景压制,此时他好心过来说道,主动向王素示好。
“益阳兄好意立仁心领了,入门不赋诗不是交友之道,立仁在几月前刚取得童生位,算是初入儒道门槛,还有许多东西需要诸位指导。”王素这番话说的丝毫不显做作,可听起来还是有些不对味。
“我等也皆是仰慕贤弟诗才,贤弟不要误会才是,如今你诗名满天下,今晚若再留一篇大作,他日必成佳话。”钱景也拱手说道。
王素心中冷哼,就凭你也想给我下马威,不知好歹,今天就好好陪你们玩玩!
诗会继续进行,随着王素的加入,诗会的气氛也逐渐高涨起来。
道济城西,翠竹园。
在望水诗会举行的同时,位于城西的翠竹园中的竹园诗会也在有序的进行着,相比起八船连舫的热闹,这里多少有些安静,能够参加康王举办的竹园诗会的人不是官府与文院的要员就是道济府各界的名流。
竹园诗会虽说是诗会但总体说来他更像是一场高层的聚首,诗词倒成了摆设。
“近来凉州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暴雨,下游已经出现了逃荒的迹象,不出意外十天之内大批的难民应该就会涌到道济府辖区内,到时候你们可要做好难民安置工作。”说话的是康王,康王六十岁左右的年纪,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身子骨倒是很硬朗,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眉头微微皱起。
“还请王爷放心,我等今日中午已经在商讨对策,天威难测,我们只能严阵以待。”望着外面又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知府程鹤玖开口回道。
“天威的确难测,恐怕这次不仅仅是天威的问题,最近道济府辖区内的山河中妖孽泛滥,武宁西侧的山脉中妖气冲天,天空中积云如此之厚恐怕是有大妖将要渡劫!”犹豫了半天的驻城将军李晨恺还是把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
“先前我还在疑惑,李将军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天空中的这么积云有些怪异,恐怕真有大妖要渡劫,而且这妖还不是普通的妖,这件事必须上报才行。”程鹤玖点头表示赞同。
赵志文只是举人出身,等了多年才等到补缺当上了武宁的知县,没想到自己这才刚上任两年自己的辖区内居然有大妖要渡劫,他在边上听的冷汗连连。
“现在上报恐怕已经为时已晚,不过既然是一名即将渡劫的大妖想必灵智也不会差到哪去,武宁有它不敢惹的人,它应该不敢把雷劫引到武宁县城,赵知县回去之后立刻发布政令,近一段时间内所有人不得靠近西面的山脉,山下之人皆向东撤离二十里!”穆尔德跟康王耳语几句之后抬头说道。
赵志文如临大赦,忙点头领命,心思也开始活络起来,武宁居然还有会让大妖畏惧之人,哪会是谁?难道就是三番两次救下王素性命的那个神秘高人,应该是这样。
“都怪老朽,好端端的诗会又提起了政事扰了诸位雅兴了,你们继续,我到进屋休息休息……”康王摇头笑了笑,就准备转身离去。
这时他看到一名府上的老仆急匆匆的赶来,双手还捧着一张宣纸,不由停下身来笑着说道:“来福,望水诗会那面可是有好诗传来?”
康王也是读书人,虽然心系苍生,可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还是情有独钟,来福就是先前他吩咐到望水诗会那面去的,现在见他小跑着回来就知道应该会有惊喜。
“你先别说让我猜猜,嗯……达府?”
来福摇了摇头。
“鸣州!”
来福还是摇头。
康王皱起了眉头,既然不是达府也不是鸣州,那肯定更不是仅仅只是出县,难道?康王根本不敢想。
“王爷,小人一句话两句话也说不清楚,你看看这个就知道了……”来福见康王皱眉,也不再卖关子,将手中的宣纸递了过去。
第036章 定风波
“立仁表哥你看这诗会已经接近尾声,你可是我们武宁读书人的骄傲,既然已经答应参赛,你一直这样是不是……”诗过五巡,佳人口中不断吟诵出一众才子的诗词,王素一直沉默微笑,偶尔鼓掌祝贺一番,自己却并没有拿出一首诗来,别人也多有指点,认为他方才的话只是一时冲动,实则没有多少才能,武宁第一才子的名头恐怕只是浪得虚名。
对于这样的事实很多人事前也都想过,并没人出来点破,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家两兄弟再次过来跟王素打了招呼,似乎是深思熟虑很久李观海才开口说道。
黄鼠狼给鸡拜年的事无时无刻不再上演,王素面对这一对小兄弟的“好意”不置可否的一笑,兀自喝酒并没有搭理他们。
一杯酒下肚方才缓缓起身,他虽然低调了一整晚可依旧是众人眼中的焦点,见他起身在场的才子们都纷纷侧目,王素对四周拱了拱手微笑着说道:“小弟不才,见外面细雨又起,偶有一词涌上心头,不妨写来劳烦诸位指点一二……”
王四甲要赋诗了!在场的才子们心情都颇为复杂,他们面色精彩,对接下来的事情充满了期待。和他们比起来台上的佳人们可能更多的是好奇,一个个表演的都有些心不在焉,不时朝这面偷瞄。
王素的声音不大,却清晰的传到了在场众人的耳中,语毕他朝前走了几步,在钱景旁边的案几旁停步,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奋笔疾书,毫不拖沓。
王素动笔伊始他的身后便有几位才子聚集了过来,钱景和蒲益阳自然也微笑着漫步过来。
只出第一句二人脸上的微笑便都显得有些僵硬,随着王素笔走龙蛇,他们的脸色也慢慢精彩了起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康王从老仆来福手中接过笔墨未干的宣纸,一字一句看了下去,在看的同时他也吟诵起来。
在场诸位几乎都是文臣,文位最低都是举人之流,就连驻城将军李晨恺也是文官出身,后进入了军部,他们只听第一句就知道这应该是首不错的诗词。
面对众人的咄咄相逼,王素今晚一直示敌以弱,他表现的太过随和甚至懦弱,以至于很多人都认定了那个谣言。
因为王素没能及时到文院报道,更没能参加此前在道济府举办的才子之间的交流会,道济府各路才子都纷纷认为此人太过狂妄,丝毫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故而在文院的时候便商讨过要给王素一个下马威,今晚他们可谓是布了一个很大的局,没想到还是在诗词上被王素反戈。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上阕读完,康王的目光慢慢变得炙热起来,然后他闭上双眼,感受着一下诗的意蕴,仿佛看到了诗人雨中漫步的狼狈和洒脱,嘴角不由得有笑意浮现。在场众人之前还有议论,做些赏析,上阕听闻声音近绝,只有个别人沉浸其中兀自低声念叨几遍……
八船连舫第四间船舫里的氛围此时有些凝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大家都是读书人,没有一个是白痴,此诗应景更应情,王素虽然说的洒脱实在诛心,让在场几人有些微微紧张,与此同时他们极其渴望看到词的下阕,心情矛盾而复杂。
整个大厅中只有一些**的侍女们还在走动倒酒,或者是一些离得远一些的才子还在低声讨论,台上那些表演的姑娘们也有些心不在焉,她们很想看看王素到底写的是什么居然让一众才子哑然,几名在道济城名头响亮的才女也在踌躇,既想上前一看又要刻意保持着矜持。
纪由和董明忠二人先前还表现的比较淡定,各种坐在桌前喝酒,此时二人对视一眼之后也笑着走了过来。
王素停了停,他抬头看了看四周众人的反应,不经意间瞥到船舫的角落中似乎又有幽暗的光点闪过,不过他并没看清,摇了摇头把毛笔在砚台中转了转沾了些笔墨记着写了起来。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王素再次停笔,角落中的那道光点似乎有闪了一下,可惜他还是没能捕捉到,王素想要过去看看究竟,可眼下诗词还没写完,于是再次提笔:“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句话还没有写出的时候钱景便已经发出了惊叹之声,此句一出他紧紧的闭上双眼,不用看都知道这首诗无论是从立意还是技巧上都要全面压制他,在这首词面前他所做的那几首最多只能算是小孩子过家家,拿出来都是丢人现眼。
“出县……达府……才气还在上升……鸣州了!”半响之后金色才气从宣纸上浮现出来,王素头顶金光,才气再有精进。
一众书生哑口无言,然而让他们无言的事依旧在发生,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才气还在上升,三斗……四斗……”
才子们的从最初的不屑到现在的震惊,再到现在变得怀疑起所见是否属实上来,感觉荒谬不已——才气还在攀升,难不成要奔着镇国上去!
终于还是稳固了,才高六斗,王素也松了口气,虽然他如今炼体已经取得小成,可还是不能胡来,以后还是要小心才好。
“呼……”
松了一口气的不仅是王素,在场众人同样如此,蒲益阳眼神复杂的看着那首词,叹息一声:“真好!”
“真好!”
竹园中康王用了很长的时间去平复自己激动的情绪,再次睁开双目之后他放声大笑,这首词无可挑剔,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词人豁达的胸襟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于质朴中见深意,品格比诗词更让康王喜欢。
“敢问王爷,这首词乃是何人所作?”一片盛赞与惊叹声中穆尔德开口,他语气迫切,隐隐中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赵志文和他对视,两人目光中皆是惊喜。
“王素,字立仁。”
第037章 永济弗如
“这首《定风波》可是武宁那个作出过《春日》的四甲童生的王立仁?”众人一听只觉这个名字有些耳熟,程鹤玖站起身来追问道。
这句话说与不说其实已经没有大多的意义,道济府除了武宁的王立仁还有哪个年轻人能够作出如此佳作,在沉默片刻之后不少人开始向赵志文祝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