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5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襄阳人忍不住了,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刘表忍不住了,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曹操忍不住了,居心叵测意图坐收渔人之利的孙权和周瑜忍不住了,时刻想打进长安的刘备也忍不住了,一艘艘特使的快船在长江上往来飞驶,一张张慷慨激昂的面孔在襄阳城里进进出出,进攻,北伐,一统社稷……激动的叫喊声响彻了江淮、荆襄和巴蜀,各方势力都在厉兵秣马,北伐的洪流已不可阻挡。
    五月上,襄阳的刘表出兵了,蔡瑁、蒯良、文聘、徐庶、马良等荆州大将率六万大军杀向了鲁阳,杀向了颖川。
    五月上,益州的刘磐、刘备出兵了,两人在阳平关下会合,集结了五万大军向陇南发起了攻击。
    五月上,孙权、周瑜亲自统率江东大军北上,和曹操会师于九江郡寿春,三人集结了八万大军,沿着涡口(涡水入淮处,在安徽怀远东北方向)北上,直杀豫州。
    三年光阴,对长安来说,弹指一瞬间,什么事都没做好,时间就没了,但对南方各州郡来说,却是漫长的三年,他们在这三年中竭尽所能,想方设法恢复元气,扩军备战,时时刻刻提防着北疆军呼啸而下。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们终于找到了机会,他们向强大的敌人发起了反攻。
    然而,正如李玮在麒麟殿军议上所说,自袁绍死后,天下再无雄主,刘表、曹操、刘备、孙权、周瑜之辈威望不足,谁都无法驾驭各路诸侯,败亡不过是迟早之事。
    五月中,荡寇将军雷重起七万大军南下,于蒙乡(今蒙城)一战击败孙权、周瑜的江东大军,斩首八千级。孙权、周瑜急速撤过淮河,再不敢前进半步。
    征南大将军钟繇指挥高顺、臧霸、魏续三路大军戍守徐兖边境,曹操不敢越雷池半步。
    五月中,右卫将军赵云、武卫将军陈好、中垒将军于毒率北军四营赶到陇南,会合了华雄、司马懿、魏延,集结四万大军与叛军决战于河池城外。
    武卫将军陈好、厉锋校尉郝昭率前锋营三千悍卒奋勇突进,撕开蜀军中阵,斩十二将,砍倒蜀军大纛,重创刘磐。
    赵云、司马懿挥军掩杀,一战而胜。
    刘备率军撤至西亭死守。当夜,刘磐重伤不治而死,军心涣散,刘备无奈撤军而还。张任、张松、黄权、黄忠、诸葛亮、庞统等巴蜀、荆州文武劝说刘备坐镇成都,稳定军心,免得被北疆军乘势而下,拱手丢掉整个益州。
    五月下,刘备留下张飞、张任、庞统、刘琰、李休等文武大吏镇守汉中,自己统率大军南下成都。
    平南将军袁耀率军三万大军戍守广阳关、鲁阳和昆阳一线。本来他指望雷重击败江东大军后,能急速回援,谁知江东大军待在淮河一线,曹操屯兵于徐兖边境,一个都不撤,把北疆军十几万大军拖住了。
    蒯良指挥大军猛攻鲁阳,豫州告急。
    车骑将军杨凤领三万大军出武关,直杀南阳宛城,实施围魏救赵之计,迫使荆州军回撤。
    荆州军回撤了,但杨凤却拒绝撤军,三番两次上奏朝廷,要求率军攻打宛城,收复南阳。平南将军袁耀随后也上奏,说现在孙权、周瑜的大军被拖在淮河一线,他们想撤但又担心汉军顺势渡河而下,所以进退两难。荆州失去了江东的支援,根本无力抵挡我大军的攻击,请朝廷慎重考虑,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此刻北疆叛乱未定,朝廷的策略就是防御,大司马徐荣和太尉张燕坚决拒绝了杨凤、袁耀的恳求,但李玮在这个关键时刻说了一句话,“朝廷有足够的财赋支撑车骑将军收复南阳。”
    丞相大人既然支持打,那这一仗肯定打得起,所以太傅刘和、御史大夫荀攸和朝中众多公卿大臣随即纷纷上奏,要求大军继续南下攻击,但徐荣和张燕的态度非常坚决,撤,立即撤回关中。
    大臣们上书长公主。
    在兵事上,长公主不敢随便做主,现在大将军不在,当然要听徐荣和张燕的,所以长公主打算下旨命令杨凤和袁耀撤军。这时,丞相府长史贾逵日夜兼程赶到了晋阳宫,向长公主递交了李玮的一封密信。
    李玮在信中说,距离陛下主政的时间还有三年,三年内,大军如果不能平定南方叛逆,大将军会离开朝堂吗?三年后,天子只有十三岁,按照惯例,殿下还要继续执掌权柄,要一步步移交权柄。这个时候天下未定,大将军他敢离开天子走吗?就算他愿意离开,但军心怎么办?谁敢保征军心不乱?谁敢保证军中没有像董卓、李傕、郭汜那样十恶不赦的奸佞?
    朝廷的财赋的确很紧张,但大将军在大漠上的威望太大了,自从他到了北疆后,到目前为止才打了几仗?北疆的形势按这样发展下去,要不了多久,鲜卑人自己就会把问题解决了。大将军陪同陛下巡视辽东,正是为了给鲜卑人时间,所以朝廷的财赋完全可以支撑南阳大战。如果今年打下南阳,明年大军一定可以横渡长江。
    长公主怦然心动,下旨攻打南阳。
    这仗一打就是三个月。北疆军无法攻克宛城,也就无法收复南阳。
    八月下,天子和大将军平定北疆,骠骑将军鲜于辅病逝,大将军病重,长公主执意要亲赴幽州看望大将军的消息先后传到了各军统帅手上。
    此时征南大将军钟繇接到了外甥郭援的一封书信。郭援是袁耀帐下的校尉,现正在南阳攻打宛城。他在书信中稍稍说了一下长安形势,然后问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今大将军病危,而朝中奸佞擅权祸国,社稷摇摇欲坠,我欲拯救大汉,但路在何方?”
    钟繇脸色大变,奋笔疾书。打南阳,需要整个南方战场的配合,独自一路攻击宛城,胜算甚少,极耗财赋。此时正值朝廷改制的关键时刻,以丞相大人的行事风格,绝不会同意车骑将军攻打南阳。但此次丞相大人一反常态,积极支持,其中必有深意,你切切不可听信馋言,误入歧途,祸害九族。
    此信送出之后,郭援再无消息。钟繇焦虑不安,书告雷重,密切注意南阳,必要时秘密抽调一部军队回屯许昌,以防万一。
    钟繇没有细说原因,而雷重竟然想都不想,急调三万大军回屯许昌。
    “大人,我们到了……”
    贾逵的声音惊醒了陷入半梦半醒之间的李玮,他猛地睁开眼睛,望着车窗外漆黑的夜空,眼里露出了一丝狰狞杀气。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二章旌旗未卷第二节
    屋内的烛光很昏暗。
    大司马徐荣坐在角落里,两眼盯着刚刚走进来的李玮,脸色阴沉得可怕。
    太尉张燕背负双手,正在屋内走动,看到李玮后,猛然挺直身形,一股杀气喷涌而出。
    尚书令田畴神情悲愤,悄悄递给李玮一个无奈的眼神,转身走出了书房,轻轻掩上了房门。
    “如你所愿……”张燕俯身拿起案几上的急奏,冷声说道,“该死的都死了,该叛的也都叛了,该杀的现在也要杀了。”
    李玮狂喜,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站在原地也没动,极力抑制着内心的兴奋。成功了,南阳战场终于出事了。
    他看看张燕,又看看徐荣,然后接过了急报。
    车骑将军杨凤在新野中伏,其本人身受重伤,丁波、林捷、薛兰等十几员大将全部战死,两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武猛将军梁百武、骁骑将军寥磊率军强行突围,于穰城再度被围。
    龙骧大将军王当率一万大军急速支援,突破湍水河,救出了杨凤、梁百武和寥磊,但本部一万大军折损过半,仅带三千人马逃出了重围,于顺阳又一次被围。
    平南将军袁耀放弃回撤鲁阳,率三万大军东进支援。双方在丹水河大战,武牙将军李云等四员大将和六千多将士血战而死。后荆州军主动撤退,袁耀顺利救出杨凤、王当等人,后撤到武关。
    到了武关后,黄猗、荀正、陆勉、子率、郑宝、刘询、郭援等人突然叛乱,挟持了杨凤、王当和袁耀等人,举起了“除奸佞,清君侧”的大旗,率军直杀长安。
    “这就是改制的代价,是吗?”张燕看到李玮泰然自若,不由得大为愤怒,厉声质问道,“我说过,这一仗不能打,不能打,你为什么不听?难道修改刑律,出钱赎罪就能平息他们的仇恨?三万多将士,二十几员战将,就这样死了。这都是你的罪过,你的罪过。”
    “如果不改刑律,恐怕豫州早就乱了,那时死去的不是三万多将士,二十几员战将,有可能是整个豫州,甚至包括洛阳都有可能丢失。”李玮慢慢卷起竹简,平静地说道,“历朝历代的改制,哪有不死人的?这很正常。有人因改制而受益,有人因改制而受损,利益受损的一方做些极端的举动很正常,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过……”他看看坐在黑暗中的徐荣,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如今天子和长公主都不在长安,大将军又在幽州病重生死未卜,这么好的机会,恐怕不仅仅是黄猗和陆勉一般人举兵叛乱,应该还有更多人要跳出来……关中热闹了,血雨腥风啊……”
    李玮的嚣张态度顿时激怒了张燕,“只要把你砍了,什么事都能解决。”
    李玮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太尉大人,过去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的死亡,对你来说都不屑一视,今天怎么为了区区三万人失去了理智?把我砍了,能解决什么问题?社稷能中兴?新政能实施?百姓能温饱?叛逆能授首?另外,话又说回来了,难道你们不想杀人?如果你们不愿意看到今天的局面,凭两位大人的实力,难道还不能劝阻长公主?不能阻止杨凤攻打南阳?既然我们目的相同,今天应当同舟共济、共度难关,而不是互相埋怨和指责。”
    张燕被李玮这番话气得火冒三丈,“是你要杀人。你秘密派贾逵到晋阳干什么?你以为我们不知道?贾逵到了晋阳,长公主马上下旨,你让我们怎么阻止?虽然朝中有人要杀你,但形势还在控制之内,完全没有必要非要推波助澜,把对手都给逼出来。如今黄猗在前,袁耀在后,公开举兵反叛,形势随时可能失控,你想过后果吗?”
    “哈哈……”李玮笑着连连摇头,“殿下为什么离开晋阳?还不是你们怂恿的,否则以朝中大臣们的劝谏,她怎么会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晋阳?殿下远赴幽州,风云铁骑随即出塞。风云铁骑为什么出塞?北疆的叛乱已经平定了,风云铁骑还要出塞吗?我想问问太尉大人,如今风云铁骑在哪?是不是已经秘密进入了萧关,正在顺着泾水河南下?还有,凉州镇西将军姜舞的铁骑是不是也已经秘密进驻上邽?”
    “这都是给你逼出来的下下之策。我们就怕发生叛乱,谁知越怕什么,它就来什么,罪魁祸首就是你。”张燕恼怒不已,“你为什么非要这么干?难道大汉将士的性命在你眼里一文不值吗?你能有今天,都是谁给你铺的路?你还有人性吗?你的良心在哪?”
    “南阳大败的责任难道应该由我承担吗?南阳为什么大败?杨凤将军为什么新野中伏?为什么接着又在穰城、顺阳两次被围?背叛,有人已经背叛了。这次我们即使不打南阳,但下次呢?下次打南阳,也许我们损失的不是三万人,而是六万人,十万人,甚至可能丢掉洛阳,丢掉长安,丢掉社稷。”李玮反驳道,“叛逆们要杀我,要毁掉改制,要南北分裂彻底倾覆大汉,而襄阳人巴不得我们内讧,巴不得南北分裂,以便给自己赢得反攻的时间和机会。难道我们小心翼翼地避过这次叛乱,朝廷就稳了?叛逆们就改邪归正了?”
    “代价太大了。”徐荣说话了,嗓音低沉而悲恸,“当年他们借着诛杀董卓的名义,背叛了大汉,攻杀洛阳,导致社稷败亡,今天他们又来了,他们再一次背叛了大汉。我真不明白,朝廷已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为什么还不知足?难道他们个人利益当真比社稷利益更重要?没有了社稷,个人的财富和权势从何而来?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如果他们懂得这个道理,大汉怎会有倾覆之灾?”李玮嗤之以鼻。
    “董卓之祸,距今不过十七年而已,至今犹历历在目。”徐荣仰天长叹,“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可惜……可惜……”
    张燕怒气冲天,指着李玮还想痛骂,徐荣轻轻拍了拍案几。“飞燕,算了……人死不能复生,或许早点把他们逼出来也不是坏事,大汉中兴,总有人要付出代价。当年董卓进京,本意也是除奸阉,清君侧,重振社稷,但结果呢?结果是谁把他逼上了绝路?董卓之祸就是前车之鉴,今天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
    “河南尹立即换人。”张燕长叹,“命令右将军文丑领河南尹,原河南尹司马朗即刻回朝。叫文丑即刻起程,日夜兼程赶往洛阳,驻守八关。”
    “命令武锐将军张绣领弘农太守,拱卫京畿。”
    “命令威虏将军臧霸领青州刺史,原青州刺史许靖即刻回朝。”
    “命令镇东将军高顺领青兖两州兵事,征南大将军钟繇即刻回朝。如果发现钟繇有谋叛之举,无需禀奏朝廷,即刻诛杀。”
    “拜雷重为镇南将军,领豫州兵事,如果豫州郡县有人叛乱,无需禀奏,立即予以诛杀,绝不姑息。”
    “命镇军大将军燕无畏,镇西将军姜舞各率铁骑急速赶到长安,戍守京师。”
    “慢……”李玮突然打断了张燕,“以我看,这两支援军不要急着赶到长安,再等一等……”
    徐荣脸色微变,心中不禁一阵战栗。张燕瞪大眼睛,几乎要吃了李玮,“你还想干什么?”
    “还有人没出来……”李玮笑道,“不要急,千万不要急……两位大人态度硬一点,给我强有力的支持,这时肯定还有人要背叛……既然杀开了头,那就不要留下后患,一次杀个干净。”
    “仲渊……”徐荣摇摇手,“适可而止吧。”
    “如果大将军听到这个噩耗,坚持不住,一命归天了呢?两位大人是不是有绝对把握控制全局?”李玮突然激动地冲到徐荣面前,大声叫道,“要杀就杀干净,不要象董卓一样自取死路。当年董卓如果狠狠心,把该杀的都杀了,何至于有败亡社稷之祸?他最多不过象梁翼一样做个骄横跋扈的权臣而已,但现在呢?现在倾覆社稷的罪责都是他的,而真正应该承担倾覆社稷之责的袁绍、曹操、刘表之流却成了挽救社稷的英雄?告诉你,这个世道没有公理,只有战刀,谁的刀锋利,谁赢了,谁就是公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杀!”
    屋内霎时静寂,只有三位大臣急促的喘息声。
    南阳大败,黄猗、陆勉举兵叛乱,挥军攻杀长安,一时间朝野震惊。
    叛军势如破竹,连克商城、上洛、蓝田三城,直逼杜陵,距离长安只剩下一百二十里了。
    黄猗以袁耀的名义传檄天下,列举了李玮十八条罪状,号召各地州郡共同起兵,讨伐丞相李玮。
    大司马徐荣、太傅刘和、太尉张燕、丞相李玮惊慌失措,一面命令左将军、卫尉卿颜良领一万南军进驻杜陵,阻击叛军,一面派御史大夫荀攸招抚叛军。
    公卿大臣们在朝议上争吵不休。有的上奏弹劾李玮,叫他立即滚蛋,免得引发内乱,败亡社稷;有的振臂高呼,要捕杀李玮,砍下他的人头以平息叛乱;吕布、赵云、张郃、刘冥等大臣却夷然不惧,要求征调各地兵马进京,平定叛乱,戍卫京师。
    大司马徐荣犹豫不决,太尉张燕茫然无措,两个人一改往日的沉稳,迟迟没有做出任何决定,甚至都没有报奏远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