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领之间的冲突最早就源于卢龙塞的马匪军官和幽州军官。拳头、胡子他们和鲜于辅、鲜于银过去都是战场上的对手,后来因为鲜卑人入侵才一起走到了李弘的帐下,其后又加进了冀州军官。而冀州军官又分为官军和黄巾降将,这些人过去也是战场上的对手。等到了西凉,情况更显复杂,西凉有边军、郡国兵和羌兵将领。李弘每次在大帐召集各部将领议事,看到他们按照各自的小派系坐在一起,心里就不痛快。他几次命令他们按照各部曲就座,但到了下一次军议,这些人还是我行我素,把李弘的话当耳边风。李弘说了几次后,自觉无趣,不说了,随他们坐在一起亲热去。
    这次到并州,李弘之所以不急于击败黄巾军北上幽州,其中就有这个原因。他要想办法处理一下这个问题,否则,下一仗可能要打败。
    至于李玮等人恃才骄纵的问题,李弘也是最近才察觉。离开洛阳的时候,李弘依照李玮的要求,从太学带出了一帮士子。早期在冀州的时候,他还没有感觉到李玮的号召力,只觉得李玮说话做事很有魄力,他的一帮小兄弟喜欢围着他转,对他言听计从,但这次李弘明显感觉到了李玮的影响力。李玮因为对李弘的提议信心不足,一直没有拿出什么意见,直到李弘强制下令,李玮等人才匆匆拿出了一个方案。这事本来应该是以左彦为主,召集众人商议,但李玮等人因为左彦曾经是黄巾军的首领,一直排斥他。李玮阳奉阴违,其他人甚至包括从冀州出来的宋文都跟在李玮后面出工不出力。左彦是个温和敦厚的人,他虽然知道李玮和宋文等人看不起他,不愿意听他的,但他还是豁达地一笑了之,主动邀请他们到帐中议事。然而,从李弘这个角度出发,他还是希望李弘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
    现在将领之间已有矛盾,但他们都服李弘,打仗的时候,没有人不听李弘的,他们之间的摩擦目前还没有影响到李弘的权威,左彦担心的是李玮和宋文等人。如果李弘在自己不熟悉的政事方面需要他们出谋划策的时候,这些人因为政见问题故意误导李弘的决策或者对抗李弘的命令,那问题就严重了。李弘在政事上的权威如果受到李玮等人的挑衅,可能会直接危急到他在兵事上的权威。
    对左彦来说,黄巾军内部斗争的教训太深刻了,无论是张角还是张牛角,花在这方面的精力都远远大于打仗的时候。许多时候,各方陷于争斗的不是权力而是政见不一。现在李弘好像处于同样的状况。招抚黄巾军,首先不是陛下同意不同意的问题,而是李弘的部下能否遵从的问题。
    大军已经逼近晋阳城了,但李弘一反常态,至今没有拿出一个致胜的策略。是李弘没有把握说服自己的部下还是他没有把握说服张燕?左彦认为是前者。李弘肯定担心自己的部下会拿着陛下的圣旨逼迫自己下令进攻。但庆幸的是,今天的大军有五万人是胡人,这些胡人都听李弘的,这是李弘得以掌控大军的绝对实力。部下的战功多了,官做大了,许多事都会改变的。李弘手下现在有三个中郎将。这三个中郎将都可以独自领军作战,虽然目前都受其节制,但只要天子一道圣旨,三个人中的任何一人都可以立即代替李弘统帅大军。左彦感到了危机,李弘也同样看到了危机。并州的事一个处理不当,祸患可能连番而来。
    当左彦把他的担心慢慢说完的时候,李弘搂着他的肩膀,说了声谢谢。
    左彦苦笑道:“这么多年,跟了几个故主,就大人你最愚钝。大人没有心机,坦诚待人,也舍的吃亏,虽然信服你的人多,但这样下去,终究不是事情。我看大人的性格和你失去记忆有很大关系,我打算派人到洛阳请几个名医来给你看看。”
    李弘摇摇头,笑道:“俊义,我脑子虽然有点问题,但还不至于影响到打仗,请什么医匠啊?算了算了。其实,有你们这些兄弟在身边就行了。你想想,我一个人能干什么事,还不是要大家一起干。我笨一点没关系,只要你们聪明就行。”
    “以李玮、宋文等人的学识,他们征募来的人手一定比朝廷送来的好,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这事还是请他们去办吧。至于说到将来,你可以这么想。如果并州稳定了,幽州叛乱平定了,大汉国就没有战祸,到时候,你也好,仲渊也好,羽行也好,不是到朝中为官,就是在地方州郡为官,和我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我这个将军没有仗打,自然也就不是将军,到时候陛下可能让我戍守边关。所以,再过两年,大家就要各奔东西了,过一天是一天吧。”
    左彦坐在那里发了一会呆。他想来想去李弘说的也对。自己可能在黄巾军时间待长了,总是想着将来如何生存,反倒忘记了自己现在的身份。李弘是朝廷重臣,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就像皇甫嵩一样,立了战功就是左车骑将军,得罪了陛下,就是罢官回家,无须理由的。不像自己,官小,不想干了,找个借口就可以辞官回家。李弘就是再有心机,将来无非也就是混个中两千石的九卿干干。但看他那样子,他也不想干,大概还是想到卢龙塞做个边关武将逍遥快活去。李弘既然胸无大志,他当然不会象张角一样,事事都要算计个万无一失了。想想张角,神一般的一个人,怎么就没有算到自己会在黄巾军最危难的时候死去呢?如果人人都象李弘这样随遇而安,张角当然也就不会创建太平道举兵反叛了。说到底,李弘不过就是一个武夫而已。
    左彦正在那里胡思乱想,李弘又说话了。
    “俊义,你到兵曹营老伯那里去一趟,叫老伯派一个亲信到长安去。”
    “到长安干什么?”左彦不禁奇怪地问道。
    “把云天的兄长请来。”李弘说道,“仲渊他们虽然想出了办法,但他们没有经验,具体如何操办他们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我们要请一个商人来。这营商的事当然要问问商人了。”
    “大人,这并州的事还没开始,我们连晋阳城都没看到,你就……”
    “并州的事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解决的,还是先赚钱吧。”李弘笑道,“仲渊他们胆子小,人也太过正直,总是想着这事朝廷能不能同意,那事是不是违背大汉律。他就不想想,朝廷里的贪官如果都这么想,这大汉国还有贪官吗?我在西凉肃贪的时候算是看透了,这年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敢干的。你到洛阳看看,那里的官僚一个月才拿多少俸禄,但他们哪一个不是锦衣玉食?哪一个没有豪宅田产?哪一个家里没有几十的侍婢奴仆?这钱都是从哪里来的?我就不信这都是他们祖上留下来的。”
    左彦心里忐忑不安,他望着一脸愤慨的李弘问道:“大人想私下……”
    “对。”李弘轻拍案几,小声说道,“还是文龙说的好啊,与其赚点小钱,还不如私下倒卖,赚个大钱。”
    左彦脸上变色。
    “你不要怕。”李弘笑道,“反正这钱都用于安置流民,用于国事,只要我们自己不贪就行,没什么可怕的。”
    “大人,这要是让陛下知道……”
    “你以为我不倒卖,就没人诬告我倒卖吗?”李弘摇头笑道,“洛阳想杀我的人多了,我要是缩着脑袋做人死得更快。没事,我自有应付之法。” ()
    手机访问:!
第七章 山雨欲来 第十一节
    天子下旨,令少府出三十亿钱填补大司农府国库,以做平叛军资。
    宗正刘虞去职,诏令其以秩俸中两千石的九卿身份领幽州刺史,督领幽州军政,即刻动身前往冀州安平国的信都城集结各州郡兵马,北上平叛。同一天,天子下旨迁河内郡太守刘廷为光禄勋,迁度辽将军刘博为卫尉,迁光禄大夫袁滂为大司农,迁侍中张颢为宗正。一日之间,天子连迁两位宗室成员为九卿,震动朝堂。
    众臣本以为刘虞去职后,宗室势力将有所减弱,没想到天子不声不响,连三公和大将军都没知会一下,当廷就宣旨钦定两位宗室重臣回京任职,这顿时让诸位大臣们手足无措,目瞪口呆。
    天子的这个任命立即就遭到了以三公为首的外廷大臣们的激烈反对。
    如今鲜卑人的大军陈兵于雁门关外尚未退去,度辽将军刘博正在关隘坚守。黄巾贼于毒的叛军更是猖獗,在河内郡攻城拔寨,势不可挡,河内郡太守刘廷正在苦苦支撑。天子在这个紧要关头,却抽调两位正在战场指挥作战的重臣回京,实在有点胡闹了。
    天子根本就不睬大臣们的劝谏,反而吹胡子瞪眼,大骂朝堂上的众臣们食君之禄,却不知忠君之事。
    “看看如今在边关作战的是谁?是朕宗室刘博。看看主动请缨到幽州平叛的是谁?是朕宗室刘虞。看看在河内平叛的又是谁?是朕宗室刘廷。你们呢?你们有谁在边疆为朕戍守关隘?你们有谁愿意到幽州平叛?”
    大臣们毫不示弱,群起而攻之。刘博是度辽将军,他负责看护南匈奴,戍守边关,他不到雁门关打仗谁去?刘廷是河内郡太守,他自己管辖之地发生叛乱,他当然要义不容辞地领军平叛了。象刘廷这样的大臣本该受责重罚的,现在不但不罚反而回迁京城,陛下明显就是赏罚不公。刘虞和鲜卑人有勾结,这个流言在京中广为传播,他此时主动请缨再返幽州平叛,无非是想洗脱自己的嫌疑而已,说不上什么忠心为主。
    大将军何进的反对最为激烈。他说:“陛下,此时抽调刘博和刘廷,会导致两个战场上的将士们士气大减,将士们会认为陛下这是在偏袒自己的宗室子弟。陛下可以让成千上万的士卒牺牲在战场上,却不愿意让自己的宗室子弟坚守在战场后方指挥,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对前线将士所造成的伤害是致命的。将士们闻讯之后,必定会士气低落,满腹怨言,军心涣散,那这仗还打不打了?”
    太尉崔烈也进言道:“陛下,自光和二年护匈奴中郎将张修擅自斩杀南匈奴单于呼征之后,朝廷遂废护匈奴中郎将,重建度辽将军部,看护南匈奴。今南匈奴形势复杂,其左右部落不和,屠各族蓄势谋反已久,此时抽调度辽将军回京,可能会激发匈奴内部矛盾,引发叛乱。”
    刘博曾经是前度辽将军耿晔的手下悍将,后来又随度辽将军皇甫规和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多次出塞抗击胡人,屡立战功,名震北疆。北宫兵变后,他因为是太傅陈蕃的门生受到牵连,被罢官回京,后迁任北军中候。护匈奴中郎将张修因罪被诛后,天子直接任命他为度辽将军到北疆戍边。此人乃宗室大臣中唯一一位精通兵法的武将,如果他回到京城掌管南军,护卫南北两宫,则天子无忧也。而且以他的军功和资历,对北军将士也是一个威慑。
    随即司空丁宫也说了一大堆反对理由,无非就是说匈奴可能会趁机叛乱,假如他们联合朔方的东羌,塞外的鲜卑一同南下寇掠,则北疆危矣。大臣们先后出奏,异口同声反对征调刘博回京。他们担忧刘博一旦回京,洛阳的南北两军可能陷入对抗,那样一来,京师就无安宁之日了。
    天子冷笑,对站在身后的蹇硕挥挥手。小黄门蹇硕随即再出一旨。
    天子料到众臣会强烈反对自己征调两员宗室回京,所以早就备有后招。这道圣旨一出,朝堂上霎时间哑雀无声。
    天子下旨,迁李弘为行镇北将军,平亭侯,持节钺,督并州、河东、河内三地之军,主掌征伐。
    撤销度辽将军部,重建护匈奴中郎将部,护匈奴中郎将受行镇北将军李弘节制。
    迁平虏中郎将鲜于辅为护匈奴中郎将,关内侯,令其领一万铁骑速往西河治所,看护南匈奴,以防胡人趁机作乱。
    令讨虏中郎将徐荣领一万铁骑,速往雁门关御敌。原属度辽将军统领的度辽营归讨虏中郎将节制。
    令讨逆中郎将麴义领两万铁骑火速南下,赶往河内郡平叛。原河内郡武猛都尉丁原部受其节制。
    众臣无不大惊失色。
    天子这一招让所有的人都感觉到天子不但已经完全控制了李弘,而且还完全控制了洛阳的局面,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抗衡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了。
    李弘在三个月之内连番升迁,其已位列上卿,权势蓦然膨胀,如今他掌控黄河以北三个州郡的军队,统兵十万。李弘节制下的三个中郎将,全部开始独自领军作战,现在他的军队不但可以北上御边还可以南下拱卫京师。
    天子竟然在大汉天廷内忧外困,大汉社稷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甩开外廷的阻挠和北军的掣肘,反手一击,牢牢掌控了皇权。如今天子外有李弘和刘虞统领大军,内有刘焉、刘博、刘廷为九卿,手上还有尚书台的兵事权。其皇权在不知不觉之间骤然猛扩,这让所有的大臣始料不及,人人皆有大祸临头之感。
    天子的冷笑现在看起来不但阴森恐怖,而且还略带血腥了。
    朝堂上的气氛突然变得肃杀而凝重,压抑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皇甫嵩瞪大眼睛望着卢植,既惊骇又气愤。昨天半夜,天子把卢植叫到了御书房,然后卢植就没有回来,直到早上上朝,皇甫嵩才见到他。天子一宣旨,皇甫嵩就料到这都是卢植的主意。他已经开始玩火**了,只是不知道这把火最后会烧成什么结局。
    走掉一个宗室重臣,统兵到北疆平叛去了,却调回来两个宗室重臣,一个职掌皇宫门卫屯兵,一个主管宫内警卫事务。宗室势力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强大,而且天子在洛阳,算是无忧无虑万无一失了。
    天子为皇统之事调兵遣将,力图自保,这本无可厚非,但重用李弘,其后果却难以预料。以李弘的才智,平定黄巾蚁贼只是时间问题,不足忧虑,但平定蚁贼之后呢?其以行镇北将军之职统领大军,在外无鲜卑之患,内无蚁贼之忧的情况下,要么从天子意,坐镇黄河以北,挟重兵以助小皇子继承大统,要么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为祸大汉社稷。
    李弘乃北疆行伍出身,不习经文,*累累军功在三年之内跃升为将军,他的军功和他的血腥暴戾相辅相成。就这种野蛮无知,桀骜不逊之人,谁能了解他的内心?他当真忠于大汉国忠于陛下吗?胡人一贯讲究胜者为王,有实力就有权势,这种危险而粗鄙的想法是不是在李弘的心中根深蒂固?李弘就如同他的鲜卑名字,是一头待人而噬的豹子,不论对大汉国还是对陛下而言,都是一头嗜血猛兽。对待这种人只能小心防备慎重使用,而不能象这样毫无约束地把他放在京畿之北予以重用。
    李弘如果是一头温驯忠心的豹子,则大汉兴;如果是一头狡猾贪婪的豹子,则大汉危。他就如同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伤害对手,用不好却能伤害自己。天子为了皇统之争,已经不顾一切,饮鸠止渴,但卢植怎么也这样糊涂,行此险招?难道为了大汉国,为了铲除奸阉,他也有饮鸠止渴之念?
    皇甫嵩知道卢植的心思,他无非想通过加强皇权来逼迫大将军何进图谋不轨。大将军何进在这种风雨欲来的情况下,退,绝对是死路一条,进,尚有一丝生存的希望,所以他为了皇统,为了自己家族的性命,只有奋起一搏。目前削弱皇权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铲除奸阉,以此来换取门阀士族的信任和支持。一旦奸阉除,何进在门阀士族的拥戴下极有可能赢得皇统之争的胜利。
    但这期间的斗争非常残酷,血雨腥风是免不了的,因为老奸巨猾的奸阉们肯定也看出了其中蕴涵的无限杀机,天子利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