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战神-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者说很多普通民众,已经完全倒向了中华民国的阵营。在他们看来,什么社会主义,没有自己能不能吃饱肚子重要。

    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只知道,谁要让他们吃不饱肚子,谁要抢走他们的家园,他们就反对谁。

    所以二战过程中,苏联的宣传实际上就是宣传德军将抢走一切,所以才让整个苏联的人民都打了鸡血一样。

    中华民国通过向高加索空投粮食的方式,让高加索各族民众相信,中华民国不会抢走他们的家园,也不会抢走他们的粮食。反而能让他们摆脱苏联的残暴统治,并且建立一个新的制度。

    实际上这些少数民族,最受不了的就是当前的这种制度。

    这些少数民族实际上他们内部矛盾并没有那么高,什么商人、地主、贵族,他们都很少,原本的私有制过得好好的,结果一下来个集体制,让他们都吃不饱,自然不会拥护这种制度,所以这些少数民族,普遍想要改变当前的制度,只是他们的力量太过弱小,没有办法实现这一目标。

    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高加索的人民都在期盼着中华民国国防军早日到来。

    第二天,盼来的是持续的空投。

    这下高加索各族人民淡定了许多,但是对这些空投下来的粮食还是发生了一些哄抢的现象。

    尽管这些粮食分配得不够平均,但是这些粮食还是解决了高加索人民的燃眉之急,很多快要被饿死的高加索民众总算是有了一条活路。

    而苏联政fu对高加索也基本失控了,当地的苏军都乱了。中华民国国防军的机动速度极快,直接越过了高加索东北部山脉,悍然攻入了高加索地区。

    沿途高加索人民,热烈欢迎中华民国国防军的到来。

    中华民国国防军士兵也待人礼貌,不抢劫,不弓虽。暴妇女,也不顺手牵羊什么的,纪律非常良好。

    良好的纪律更加获得了高加索人民的信任。

    而让这些高加索人民更加热泪盈眶的是,中华民国国防军还沿途向各族人民发放粮食,让各族人民能吃饱肚子。

    各族民兵基本上是望风倒戈。还摇身一变,变成了带路党。

    国防军确实淹没在了苏联人民的汪洋大海中,但确实欢迎的汪洋大海。在各族民众的配合下,西北国防军势如破竹,刚攻入高加索,一天之内就推进了八十公里,连下数城。

    后方第二批梯队也迅速跟上,使得中华民国攻入高加索的兵力达到150万的规模,接这迅速在高加索地区展开。

    高加索苏军基本上也就是瓮中之鳖了。

    中华民国国防军的速度太快,直接把高加索北部给封锁了。高加索西边是黑海,东边是里海,成为了天然的包围圈。

    至于南边,那里是波斯和土耳其的地盘。

    波斯和土耳其自然不允许苏军跑到他们的国土上,特别是波斯,波斯现在是中华民国的小弟,自然要配合老大的军事行动,另外波斯境内还有中华民国的驻军。

    至于土耳其,选择了两不相帮。

    尽管土耳其是战败国,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英法,但是英法并不是完全掌控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皇帝倒台后,新政fu已经在对外战争上变得非常谨慎了,基本上是不打仗就不打仗,安心的过日子。

    土耳其的军事力量实际上也比较渣,不过相比原先历史上的那种渣法,如今的土耳其的军事装备还是大大改善了。主要还是因为中华民国将铁路修到了土耳其。一战当中,中华民国是通过这条线路向同盟国出售物资的。土耳其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装备有所改善。

    同时土耳其也知道此时中华民国的厉害,不敢帮助英法来围堵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依旧可以通过土耳其境内的铁路运输货物。战后,这条铁路归属了土耳其。土耳其经济有这条铁路的带动,发展环境大有改善。

    高加索的苏军有的干脆投降,有的则发疯一般的朝西边跑,那里有港口,只要等上船就可以逃离高加索了。

    然而结果却是让他们感到奔溃,因为高加索西海岸的那些港口中已经没有船只了,全被中华民国空军的轰炸机给炸了。

    不过一些苏军还是发挥出了极为坚韧的一面,直接跳入海中游向对岸。这地方距离对岸的刻赤地区海岸线可有20公里,那里是乌克兰的地界。
第358章 高加索战略
    高加索地区的惊变,让苏联政fu为之震惊。这下才让苏联高层突然意识到了内部的剧烈********。

    “再打下去,我们就要完蛋了。”列宁惊出一身冷汗。之前列宁等人根本没想到少数民族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就像是定时炸弹,此时反应过来,自然是快被吓尿了。

    原本还以为,有欧美的援助。加上苏联庞大的版图可以做战略缓冲,加上发动人民战争,可以将中华民国的拖进战争泥潭,从而使中华民国不得不退兵。

    但如今,情况却是恰恰相反。

    此时的春季,冬季还还等很久。而这场战争过程中,中华民国国防军所展现出来的机动能力和进攻能力,已经彻底的打破了堑壕战的格局。

    战争已经不再是消耗战,中华民国的进攻就如同闪电一般,跟本就难以抵挡。

    如果少数民族再跟着中华民国反了苏联,那么苏联的局势更是雪上加霜。本身就刚稳定下来没多久,生产还未彻底恢复,这个时候又要面临一场大战,加上少数民族的反水,苏联根本就撑不住。

    想到这里,斯大林也一阵惊恐。

    如果苏联完蛋了,他们好不容易到手的统治利益将付诸东流。加上他们搞的是社会主义,欧美资本国家是不会容纳他们去政治避难的。如果他们还用的时候,就会对他们称兄道弟,什么援助、呐喊助威。然而一旦他们是去了利用的价值,谁还会理会他们?

    面对残酷的现实,列宁和斯大林等人不得不做出妥协了。

    “我们必须要尽快停止这场战争,不能让这场战争继续进行下去了。”列宁表态道,对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等人问道:“你们有什么办法?”

    斯大林半天没想出什么办法,但还是抓住了脉络说道:“这场战争应该不会持续太久,中国人现在没什么内部矛盾,而且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他们本来是不该发动这场战争的,只是因为我们在边境布置了太多的兵力威胁到了他们的国防安全,所以才会向我们苏联开战。只要我们承诺不再部署大量军队在边境,中国人应该会停止战争。”

    “真有那么容易?”列宁怀疑道。

    “当然,我们可能要割地或者赔款。”斯大林小声的说道,托洛茨基非常愤懑的说道:“当初的决定本身就是非常错误的,我们苏联正在一个需要发展的时期,却要去惹怒中国人,事实已经证明了一切,我们当前的力量根本无法和中国人抗衡。我们要是向中国人割地赔款的话,我们有多少钱可以赔?我们又能割让多少土地出去?”

    列宁一阵不舒服,这是在指责他吗?不由的咳嗽了两声。

    不过托洛茨基的观点确实也有道理,苏联根本没什么钱赔款,苏联的商品没人买。而且也没有多少产能。

    另外,割地太容易引起内部矛盾,极易导致民心尽失。一旦控制不住,那就是灭亡。当初沙皇俄国不久是因为接连的对外战争失败才导致灭亡。

    在这样的情况下,实在让人头疼。

    要怎么样才能让中国人停止这场战争呢?

    “现在更严重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还能保住高加索地区。一旦我们是去高加索,那么我们的石油产出将丧失掉,我们将缺乏燃油,而且我们也缺乏大量购买石油的外汇。而且从前线传回的情报,中国人意图将高加索各国分裂出去。一旦被他们成功,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将会动摇。”托洛茨基接着说道。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局面,但是我们如果不去谈判的话,就没有解决这个困境的途径。中国人很可能会和我们耗到底。”斯大林说道,“就算是高加索各国分裂出去了,只要我们加大对少数民族的镇压力度,我们就能让敢于动摇的联邦稳定下来。”

    托洛茨基很反感斯大林这种粗暴的性格,但是列宁却是点头同意了,说道:“谈判是要谈的,立即让外交部和中国人谈判。但是,另一边,我们要加大对欧美援助的索取。并且做好抗争到底的准备。”

    另一边,沈凝云也在商讨对苏政策的问题。

    “我们之前制定的制裁苏联的计划已经出现了偏差,局势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好许多。我们不仅成功制裁了苏联,让苏联损失了大批的有生力量,同时还发现了苏联内部剧烈的********。从前线最新消息来看,高加索各个民族对于我们中华民国国防军的到来非常欢迎。基本上我们分裂高加索已经成为定局了。”

    沈凝云在会议上对众人说道,“不过我们的高加索战略却是还未制定。大家有什么看法。”

    众人看着手里的资料,高加索人口应该在1500万到1700万之间,资源方面也很丰富,有不少石油。还有铜矿、锰矿。

    农业方面的资源也比较的丰富,北部是产量区,南部是经济作物区。

    而这个土地上,民族数量达到七八十个,就相当于中国的云南一般。

    “报告总司令,属下认为高加索的殖民利益确实比较大,这里人口首先就比较多,有足够的劳动力资源可以压榨。而在资源方面,这里有粮食和石油,如果我们要深入欧洲大陆作战,那么建设起来的高加索可以成为我们最方便的军需供给区域。”王东升说道,“而在高加索的殖民战略方面,我认为财团不应该剥削得太过严重。”

    沈凝云点了点头,示意王东升继续表述他的观点。

    “之所以不能过分压榨高加索的这些夷狄,主要是因为我们在欧洲方向的主要敌人就是苏联。苏联是一个社会主义体制国家。但是我们要成功的分裂掉苏联的那些联邦国,就必须树立起一个榜样。如果我们能让高加索人迅速的富裕起来,过上比较好的生活。那么苏联的那些少数民族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特别是高加索的统治阶级,因为苏联会进行封锁,苏联普通民众未必知道高加索人的生活状况,但是苏联各国的高层却是瞒不住的。”王东升继续表述道:“只要我们能让高加索地区的统治阶级过上更加奢侈的生活,那么就能够吸引到苏联各国的统治者。让他们感觉,只要投靠我们中华民国就能够富裕起来。同时我们让高加索人民一定程度上过上比较好的生活,则能在分裂苏联的过程中,对苏联的民众进行宣传。从而使得苏联的那些统治者可以堂而皇之的,在人民的支持下放弃社会主义而投入我们中华民国的怀抱。”

    沈凝云听完王东升的想法后不由陷入思索,这不就是穿越前美国的日航政策吗?

    日航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不就是美国佬为了给其他国家一个表率,让其他国家认为只要投靠美国,就能够像日韩那样迅速的繁荣起来,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为此洗脑了不少年轻人,使得大陆出现了大量思想不成熟的亲美青年。

    而且美国这个政策总的来说是很成功的,导致和平演变后的天朝也倒向了美国,后来也加入了世贸组织,成为美国制定的规则下的国家,成功的使得天朝每年要被外资剥削掉相当于60%gdp的财富。

    有点脑子的人就会明白,日韩的发达是美国支持的结果,一旦美国不让日韩卖汽车和电子产品,日韩马上就会变成狗屎。

    当资本足够饥饿的时候,日韩也可能会被吃掉。

    日韩作为制衡天朝的国家,所以天朝对美国一日有威胁,日韩的发达就也能持续下去。一旦天朝对美国没有了威胁,那么日韩很快就会被国际财团连皮带骨的吞下。

    最可怕的不是武力入侵,而是观念的入侵,文化的入侵。

    “属下也赞同参谋长的观点,我们要分裂苏联,一定要给出能够吸引到苏联各联邦的画饼。从而利用他们的********,分裂苏联。”

    “我们让高加索人先富裕起来,过上不错的生活水平是没问题的,大不了在苏联被我们消灭之后再把高加索的发展成果吞下。”

    在做的参谋人员和财团人员纷纷发表观点,都比较赞同王东升的建议,游浩澜也建议道:“我们不妨将在高加索也建立一些重工业,这些工厂建设起来之后,则用高加索地区的工人进行生产,只要我们向高加索地区提供足够的订单,那里的人就能迅速富起来了。”

    “这个策略非常好。”沈凝云点头同意道,这个策略能有效的欺骗苏联各国,接着说道:“既然做戏自然就要做全套,我们在高加索不仅要发展工业,还要让高加索人有不错的收入。不过高加索的国家貌似有点多。”

    “我们可以在把高加索分化成**个国家的同时,再让他们组建一个高加索联邦的,以对高加索全境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再让高加索那几个小国自己拥有一些地方自治权,然后让高加索联邦连忙加入亚洲联盟。”
第359章 苏联妥协
    高加索各国一旦组建成为高加索联邦,并加入亚盟,意味着彻底的投入到中华民国的的怀抱当中。

    这个计划若是实现,苏联就将要面临一个威胁很大的掣肘,高加索联邦地区如果组建军队,以其人口,组建个一百万的军队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更何况此消彼长之下,中华民国一旦进攻苏联,就能搞从高加索获得很多补给物资,特别是石油。

    当然,给予高加索人更多的财富,并不意味着中华民国要贴钱给高加索人,只是对他们的殖民力度小一些,但并不意味着不对他们进行殖民。只是让高加索人有更高的生产力,这样一来生产出来的更多了,中华民国剥削一下,他们还有可观的收入。

    这样的政策制定下来后,下面就是施行的时候了。

    中华民国国防军已经兵临高加索,当国防军进入高加索后,高加索地区顿时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高加索各族人民纷纷前来迎接国防军的到来,而中华民国国防军也沿途对高加索各民族发放粮食等物资。

    这就是一场狂欢,拿到粮食的高加索人民欢欣鼓舞,对进入高加索的中华民国国防军更加欢迎。

    在诸多带路党的带领下,中华民国国防军迅速攻占高加索各个城镇。

    北高加索率先宣布解放。

    随后达吉斯坦、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等国陆续宣布独立,脱离苏联。

    这些小国的统治者们极为兴奋,因为中华民国开出了让他们很是心动的条件。中华民国将支持他们组建一个独立的高加索联邦,在这个联邦内各个国家地位平等,共同组建联邦国会。

    中华民国将对他们进行粮食援助和卫生援助,同时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并帮助他们抵御苏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