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战神-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属下看来,北洋军是可以镇压滇军的,从实力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李载光说道,沈凝云笑了笑,说道:“你只考虑了军事实力,而没有考虑人心。”

    “人心?”李载光楞住了。

    沈凝云说道:“北洋集团中,同样貌合神离。段祺瑞、冯国璋与袁世凯都已经开始不对路了。他们都盼着袁世凯死后,他们能继承总统宝座。这次北洋军的镇压行动,很可能只是出工不出力,以此向袁世凯逼宫。”

    李载光这才恍然大悟,然后对沈凝云问道:“少帅的意思是?”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场战争的背后,不过是利益分得不够均匀。而我们西北,则是这次称帝风波中获利最大的一方。这个时候,我们打压西南军阀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光打压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分化他们。不仅要分化西南军阀,还要分化北洋派系。打压一批,拉拢一批,孤立一批。自然可将西南派系和北洋派系的抱团彻底瓦解。”沈凝云微笑道,“你去整理下名单吧!”

    “是,属下明白。”李载光敬了个礼,转身离开。

    沈凝云看着地图,目光锁定了西南。此次他对西南志在必得,他做好将手彻底伸入西南的准备。

    尽管此时西北政fu和中央进行了重组,但是西北国防军和北洋军两大派系并未进重组。除此之外,中国还有各个派系的军阀。

    西南军阀是一大派系,这个派系的军阀在军官素质上甚至超过北洋派系。云南讲武堂毕业出来的军官,都是受过严格军事教育的。

    北洋派系,此时还未分裂,但是可以想象,袁世凯一死,必然也将四分五裂。

    “袁世凯活不长了,军阀混战的时代即将到来了。”沈凝云叹了口气,他一直想要进行和平演变,减少内部战乱,从而避免国家元气的损耗。

    不过此时山雨欲来风满楼,也许一场混战已不可避免。

    北洋派系一旦分裂,就会出现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冯国璋为首的直系,阎锡山为首的晋系,以及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此时的阎锡山盘踞山西,把山西经营得像铁桶一样。阎锡山在山西,大力发展官僚资本,热衷工矿兴办。山西煤矿丰富,大量出口给西北各省,阎锡山接着西北的东风,资本愈加雄厚。尽管这些资本相比中国民族资本财团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是在北洋各军阀中,算是经济实力最强的。

    而且阎锡山大力发展工业,其中军工业占了不少。因为山西可以买到西北的工业设备,大量工厂被兴办了起来,铁路也修得到处都是。阎锡山的晋军在军阀混战中因为有军工支撑,是很占优势的。

    皖系和直系则是北洋核心派系,一旦北洋集团分裂成军阀,这两个派系占据关内大部分省份。经济实力不错,但军工业薄弱。

    剩下一个就是奉系军阀张作霖了。

    张作霖在1914年只是一个小小师长,袁世凯把段芝贵派到东北当督军,不过段芝贵在东北没待多久就被张作霖等人给排挤回家了。张作霖由此上位。

    东三省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潜力很大。

    但是张作霖此时地位尴尬,因为中国民族资本财团大举在东北投资。东北大量的土地、工厂、商铺,大部分都是沈凝云掌控的财团资产。

    而此时日本人被沈凝云扫出中国大陆,张作霖也无法像历史上那样获得日本人的支持,从而发展起中国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历史上日本人对张作霖,更像是在养猪。先支持张作霖在东北发展工业,等工业发展起来了再吞掉东北,这些工业就全变成日本的了。

    日本在吞并东北之前,国力还是很弱小的。直到吞并东北之后,奉系给日本留下了丰厚的家底,才给日本侵华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此时上位的张作霖,在东北的地位就很尴尬了。发展工业、商业、农业,都争不过沈凝云的中国民族资本财团。在政策上,张作霖敢动手脚?不在政策上做倾斜,技术上争不过,经营经验也比不上。张作霖在东北,只能在中国民族资本后面吃灰。

    西南军阀则是最穷的,工业也最为薄弱。但是西南地处偏远,一时半会还真没人光顾。

    不过沈凝云现在却把目光盯上了西南。

    他所考虑的,是趁着这次机会,一举吞并西南军阀,从而将手伸到中南半岛去。

    中南半岛物产丰富,法属殖民地(越南、老挝、柬埔寨)、暹罗(泰国)、缅甸,这些国家就像是一块肥肉。

    此时沈凝云刚打下北朝鲜这块经济殖民地,初次尝到了经济殖民的甜头,自然开始谋划着进一步的资本扩张。

    中南半岛,是一个极为理想的扩张方向。

    在这个方向上,英法不足为虑。英法远隔万里之遥,打了他们的中南半岛殖民地又能如何?

    一旦撕破脸,西北国防军就可以迅速拿下中南半岛,将整个中南半岛变成中国的经济殖民地,从而攫取中南半岛丰富的农业资源,及各种矿产和丰富的林业资源,同时还能获得大量劳动力资源。

    这些劳动力资源中,以越南人最为能干。

    越南是中南半岛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家,越南农民也很能吃苦,是优秀的劳动力。

    而泰国、缅甸的男人很多都很懒,比越南的劳动力差上不少,不过也可以进行压榨。

    拿下中南半岛后,还可以进一步向马来半岛扩张,拿下马来西亚,又可以继续以马来半岛为跳板,进攻印尼群岛、菲律宾群岛,进而拿下整个东南亚,将整个东南亚变成中国的后花园,或者说是中国的热带种植园。

    东南亚一旦拿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不成问题了。

    丰富的农业、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也还算丰富,还有不少渔业资源,更有众多人口,东南亚的每一种资源,都可以为中国源源不断的创造利益。

    西南军阀作为挡在西北国防军向中南半岛扩张的挡路石,必须灭掉。灭掉西南军阀的手段,自然也就是拉拢一批,孤立一批,打压一批,就可以让西南军阀土崩瓦解。

    袁世凯的称帝登基,并未因为西南军阀‘造反’而停下脚步,袁世凯在北京按照计划完成了登基仪式,改元‘洪宪’。

    登基期间,花费了三千多万元。不过这点钱,对于目前的********来说,也已经不算什么了。袁世凯要花这笔钱,中联储也乐意借,反正财富也未外流。

    登上皇帝宝座,袁世凯很兴奋。

    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做到一国皇帝,袁世凯坎坷又充满机遇的一生,终于达到了他的巅峰。

    当了皇帝后,自然要封赏从龙功臣。

    西北派系自然是不用说,一口气封出了三个最为尊贵的一字王,地位可谓超然,袁世凯都不敢在西北派系面前摆谱。

    先封的是孔子后人,封了个衍圣公。然后封了龙济光、冯国璋、姜桂题、段芝贵、倪嗣冲为一等公。

    其中段祺瑞因为关系闹得比较僵,不支持袁世凯称帝,没有在封赏之列。

    接着又下诏讨伐蔡锷。

    北洋军立即挥师南下,进攻西南。

    而此时,双方的战场则放在了四川。

    西北军情局派出代表,向蔡锷发出了警告,警告西南军不要踏入四川,否则后果自负。

    四川是西北工业布局的重要省份,大量工业都转移进了四川。此时的四川因为工业迅猛发展,五千万四川人的生活水平迅速改善,百姓安居乐业,沈凝云也不允许战火烧入四川。

    然而蔡锷接到警告却后置若罔闻,滇军依旧继续向四川挺近,很快就将战火烧到了川南地区。
第208章 釜底抽薪
    四川,天府之国。哈

    这块肥肉向来被人惦记,这里四面环山,农业资源丰富,且人口众多,人力物力皆是非常令人垂涎的。

    自民国初年孙俊平就任四川都督开始,其后四川经济发展简直可以用坐火箭来形容,四川人口为五千万人,西北崛起后陆续向西北移民了一千五百万人,还剩下三千五百万人口。

    四川此时已兴建了大量的工业,就连军工业都不少。西北国防军将很多军工业也放在了四川。

    四川农业这一年已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工业人口,四川除了拥有军工业等重工业外,还是西北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西北所需的轻工业商品,此时基本上都是在四川生产的,大大减轻了西北生态压力,同时四川轻工业商品不仅向西北输出,还向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份输出,成为西部经济大省。

    西南军阀对四川垂涎已久。

    蔡锷刚起兵反袁,就接到了西北的警告。一时间西南派系内部直接出现了分歧,唐继尧主张道:“西北不让我们进军四川,四川就是绝对不能碰的,否则恐怕要召来灭顶之灾。我们如是反袁的话,可以改道湖南,没有必要为了进入四川而得罪西北军。”

    “西北不过是与袁世凯狼狈为奸,我们就算是改道湖南,西北未必不会打压我们。与其如此,还不如拼一把,直接攻入四川。”蔡锷目光炯炯的说道,他的猜测没有错,就算是改道湖南,沈凝云同样要对付西南军阀。

    但是蔡锷可谓胆大包天。

    “如果我们拿下四川,那么我们西南就赚大了。四川此时无比富庶,且四川易守难攻,我西南以四川为根基,可成问鼎天下之势。”蔡锷很快编织出了一幅美好蓝图,“至于西北虽强,但帝制毕竟不得人心。胜负还是五五之间。”

    听了蔡锷的话,一群西南军官顿时热血沸腾。只有唐继尧心里很是担忧,不过蔡锷心意已决,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支持这个决定。

    唐继尧说道:“四川督军孙俊平经营四川多年,恐怕不容易对付。”

    “孙俊平重民生,整个四川只有两个师的兵力,应该不难对付。”蔡锷却不认同唐继尧的观点,从情报上看,孙俊平经营四川期间,只拉起了两个师的兵力,在他看来这个兵力还是比较容易对付的。

    “川军装备精良,不可轻视。”唐继尧奉劝道,蔡锷楞了下,问道:“难道川军也像北洋军那样?”

    蔡锷到北京了两年,对川军情况并不是那么清楚。

    “相比北洋军有过之而不及,甚至是赶上了西北军的装备。”唐继尧说道,作为邻省,唐继尧更加了解川军情况。川军尽管没什么名气,但是装备绝对不差,很早就装备了大量机枪和重炮。

    四川省被孙俊平经营得两个土匪毛都看不见,那些乱七八糟的土匪全被孙俊平用那两个师的川军给平了。

    “打仗从来都是靠人,就算装备再精良又如何,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必然可以打败川军。”蔡锷此时根本不管那么多了,一个字——赌!

    在这种赌徒心理下,蔡锷挥师攻入川南。

    北洋军行动也很迅速,第一批部队也到了川南,双方在川南展开激战。只是,刚一开打,北洋军就节节败退了。

    北洋军不是打不过滇军,而是北洋军前面一边打,后面一边写信给蔡锷,双方串通着演了一场战场闹剧。

    冯玉祥带领一个旅的北洋军参与作战,但是他做得更绝,直接把炮弹往山沟里倒,结果这些炮弹莫名其妙的就跑到滇军的手上了。

    滇军一路打到宜宾郊外。

    滇军高层此时非常兴奋,北洋军根本就是来打酱油的,并不是真的要和他们打。这意味着,北洋军也是他们的盟友。

    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

    现在就是双方表演一场的时候了。只要能把袁世凯拉下皇帝宝座,西南军事集团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

    可惜,天不遂人愿。

    2月16日,孙俊平率领两个师的川军直扑宜宾,三天前孙俊平在成都召开了誓师大会,历数滇军进入四川后的行径。

    破坏、贩卖鸦片,阻碍工商……

    “帝制不帝制,不关我们四川的事,但滇军却打着这个旗号,公然入侵四川,意图将我们四川拖入战乱,我们能答应吗?”孙俊平在誓师大会上大声问道。

    “不答应,不答应。”现场的百姓及川军上下大声呐喊,百姓听了十分愤慨,川军誓师大会上也发誓要将滇军赶出四川,还四川一个安宁。

    孙俊平担任四川都督以来,四川经济迅猛发展,百姓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而且四川的地方制度率先与西北接轨,此时的四川,实际上就和西北治下省份基本一样。四川百姓对于这位爱护百姓,发展民生的孙督军非常尊敬。

    此时孙俊平登高一呼,整个四川都团结了起来。

    四川作为一个物产丰富之地,平日老百姓不需要太忙碌,生活节奏较慢,这样的环境也养成了四川人淳朴的性格,一旦出了什么事,马上就是一群人,是中国各省中最有纪律性的。

    誓师大会过后,川军之扑宜宾。

    2月18日,川军到达宜宾,与滇军发生交火。滇军拥有兵力三万左右,而川军兵力则为2。5万。

    此次川军出动的两个师并不全,有些部队还留守地方。川军两个师是西北乙种师编制,所以只出动了2。5万兵力。

    不过双方刚交火,滇军就杀得节节败退,第一天滇军主力被川军一个团的兵力从宜宾郊外撵出了二十多公里。

    蔡锷在后方直发火,难以置信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这么点川军都挡不住。”

    “报告督军,川军火力太猛了,他们一个团就装备了几十挺机枪,比我们整个军还要多,而且子弹好像不要钱一样。”前线败退下来的军官哭丧着脸报告道。唐继尧补充道:“而且这些机枪还都不是马克沁重机枪,而是西北军最新装备的民2式通用机枪,不仅火力猛,而且非常轻便,一个人就能提着走。”

    “不是说民2式连北洋军都没有装备吗?”蔡锷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说道。

    “谁知道呢!川军虽然名声不显,但是与西北走得非常近。”唐继尧叹了口气道,“川军有西北的最新装备也不足为怪了。”

    川军突然加入这场战争,让滇军一时间骑虎难下。滇军现在穷得要死,为了筹集军费,甚至在沿途贩卖鸦片。这样的行为,为孙俊平阻击滇军提供了口实。

    如果撤退,这场豪赌就彻底失败了,而且赌本都没了。什么改道湖南,那是不可能的。

    蔡锷此时就如同一个赌徒,红着眼继续和川军在宜宾一线继续作战。

    好在川军第一天将滇军撵出二十多公里后便不再主动进攻,而是在宜宾郊外构筑了一道防线。

    蔡锷亲自指挥着滇军对川军防线发动了两次冲击。

    结果滇军刚冲上去,就被狼狈的打了下去。川军的火力实在太猛了,机枪、铁丝网连绵十多公里,一冲上去就是猛烈的弹雨呼啸而来,滇军上下哪见过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