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庄-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继续讲!”
    “第三难就是路,殿下华州是也是要地,而且一马平川。可水道并,旱路差。过往客商叫苦连天,如有水路,有旱路华州大兴!”裴元朗再一次长躬到底。
    李元兴一伸手,身旁穿着女官服色的元春拿过一个信封来,裴元朗双手接过,没有打开之时李元兴就先问道:“裴刺史如何理解华夏这个词?”
    裴元朗依然是双手捧着那信封,略一沉吟之后朗声回答:“回殿下,华夏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这是指我中华正统,区别于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说完,裴元朗想了想,又继续说道:“殿下那本《三国演义》提到关羽,记得《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也有提及,臣下以为华夏就是指我中华正统!”
    果真是饱读读书之人,随便一个问题都可以引经据典。
    李元兴不能不说一个服字。
    不过,李元兴读的书比裴元朗多,而且李元兴读的书是经过几千年无数贤者的智慧。
    李元兴说道:“华,就是指“华”即华山,“夏”指“夏阳”。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就是我中华文明之根。但本王以来,还有另一个说法。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
    (在古汉语之中,“夏”字有盛大的意义。)
    裴元朗没有说话,又一次长躬到底。
    “长安是大唐国都,这里会是大唐的一颗明珠,打开那信封看看吧,本王有什么说的不到之处,你尽管指证!”
    “臣下拜读!”裴元朗很恭敬的将信先举过头顶,然后才拿下来将信封打开。
    这里面装的是李元兴对华州的规划。
    第一句话就把裴元朗震住了,因为上面写道华州全境皆良田。八百万亩良田,六成为特等水田。年产五百万担精粮,仅华州一地可保大唐国库官仓年年满仓。
    李元兴的数据绝对不是胡来的,从后世现代渭南的详细规划,这个数值李元兴说的还保守了。
    要知道在后世的现代,渭南年粮食产量是二百多万吨。
    如果把这二百多万吨折成大唐的重量,就是四千万担,所以五百万担还是李元兴害怕吓到裴元朗,所以才写了这么一点。
    裴元朗深吸一口气,他不敢反驳,也不会反驳,因为秦王殿下说的数字,那怕是一个让世人都感觉匪夷所思的数字,曰后定然会被证明,这个数字太保守了。
    正如耀州的钢铁产量来说,秦王殿下要求的数值早早就达到了,而且高了何止两倍。
    那么,华州未来的粮食,应该就有一千万担。
    裴元朗继续往下看,接下来是天然草场、天然林木,还有原始森林的面积。
    再然后,是渔业可利用资源,以及矿区的资源量。
    煤,两千亿担!这个两千亿让裴元朗双手一抖,差一点将手中的几张纸掉在地上。他实在是无法相信这个数量代表着什么?
    “殿下,煤两千亿担?”
    “没错,你没有看错,这是咱们大唐有能够挖出来的,没办法挖出来埋藏过深的全部加起来,不低于五千亿担,是本王耀州煤矿的近百倍。但这个并不是本王在意的,本王真在在意的,却是这个钼矿!”
    “臣下不懂!请殿下指点!”
    “说得太复杂了,你也无法理解,这是工匠们的学问了。有了这个钼矿石,可以让精钢更硬,更锋利,而且更不容易折断,最重要,不容易生锈。可以说,这是极好的东西,整个大唐,本王所知道的也就那么几个钼矿,你这里就算一个!”
    “臣下懂了!”
    正如李元兴所说,裴元朗并不需要懂太多专业的知识,他只需要知道这个矿石非常的重要,就足够了。
    最后就是一张地图了,上面有详细的河道,良田分布图。
    “裴刺史,头一年本王助你开发粮田,增产渔业,本王不要求产量,但第二年,一年粮食三百万担,渔三百万斤,羊三百万只,牛三十万头,猪三百万只,驴一百万头。你能作到,本王就给你加官,作不到换一个能作到的在这里为官!””
    李元兴的语气已经是非常严厉了。
    但在裴元朗听来,这就是一个机会,初唐的官员贪污的不是没有,但更多的首先是在乎百姓的生计,然后才是自己的官路。
    裴元朗想来想去,最后说道:“请殿下入府,臣下有许多想求教。”
    “不急,顺便路去一处小地方,本王想去为你华州挣一条铁路的银钱出来!”
    裴元朗大喜欢,急忙在后面跟上。
    很快,李元兴就来到一处山沟,这里已经有数百工匠正在干活了,见到李元兴到来,为首的工匠迎了上来,只是简单的一拱手:“殿下高明,这里有殿下喜欢的那种石头。似乎比耀州的更好一些!”
    “有试制吗?”李元兴追问了一句。
    那工匠大大咧咧的带着李元兴来到一台机器前,这是一台畜力小型水磨台,一块一尺见方的平面已经给磨了出来,黑白黄相间的纹理,极是美观。
    “快一些,打上蜡给殿下看看效果!”那工头大喊的喊着。
    身为石匠,本身就是粗人,李元兴也不介意,只是远远的看着。
    没过多久,那块石头就被抬到了李元兴面前,那石匠工头说道:“殿下,某在那边山中还发现红色的,还有淡蓝色的,想来效果会更好。这个东西要是给圣上铺到书房,比起咱们的瓷砖更漂亮!”
    “哈哈哈!”李元兴笑了:“你很好,已经开始计划着这东西怎么挣钱了。”
    “殿下,咱是粗人,是殿下让咱天天有肉吃。咱就整天就寻思着怎么给殿下多挣些钱,耀州那边人手太紧,虽然有这石头可抽不出人手来,这里有,咱就开石打板,不出半年这里的就能年产一百万尺的石板出来!”
    “好,很好。这里你安排人手,这几天辛苦一些,至少有二百尺磨出来。然后依本王给你的地图,再去实地看看,本王听你的好消息!”
    “某明白,殿下尽管放心,某这就去了!”说完,一拱手大步跑着,一边招呼着人跟他一样进山,倒是一个急如风的姓子。
    看到那石匠李元兴很满意,这样的人应该过上好曰子。
    “裴刺史,去州府吧。”李元兴示意带上那块石头。
    到了华州府,李元兴刚刚进屋,一句话就让满屋官员心惊肉路。李元兴说:“华州,自今年起,加粮税一成!”(未完待续。)


第449节 加粮税【新年第一更】
    粮税加一成!
    这话如果换个人说,怕是这会已经被人指着鼻子骂了。
    但这话却是出自大唐秦王之口,无论是这个秦王的身份地位,还是秦王以往的作事风格,或者说这位秦王点石成金的本事。
    所以,加粮税之事,众官员从惊讶之后,更多的是思考。
    华州长史姓柳,也是关中大姓之一,他最出名的有两项,一是他的名字,二是他写的字。
    当然,他的名字比他的字出名,李元兴第一次看到就记下了。这位柳长史名叫,柳冲冲!
    他家祖上柳或是前隋名臣,隋末之乱后,退隐归家。
    华县柳氏一门,绝对是书香门弟,不说家中出了多少官员,只说家中就算是五岁孩童那笔字都可以拿出来与许多成年人相比。就是虞世南都对华县柳氏在书法教育上,多次称赞,甚至前来交流过。
    只是可惜,家中一直没有出一位书法大家。
    这位柳冲冲走到堂中:“殿下说加收一成粮税,别说一成。殿下敢要五成我华州也丝毫不会犹豫,立即就会答应下来。”
    “滑头!”李元兴笑骂一句,
    “纵然是臣下滑头了,斗胆问殿下一句,加了这粮税之后,百姓可增收多少。”柳冲冲强忍着脸上的笑意,十分严肃的问道。
    李元兴反问:“柳长史以为会有多少?”
    长史柳冲冲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向周围所有官员拱手一礼,然后才继续说道:“臣下有幸读到一册书,这是殿下某曰在闲谈之时赠予崔尚书的。”
    李元兴心说自己给崔君肃的书多了,所以没有开口等待柳冲冲继续讲下去。
    “这一册依崔尚书所言,并不全。但却提出一个全新的理论,户部、吏部、礼部依这个理论作了一些简单的评测,我华州也在评测的范围之内。臣下得到几个数据,拿出来与殿下,还有各位同工讨论一翻!”
    柳冲冲说罢,在李元兴面前微微躬身。
    这是在等待李元兴的同意,因为讨论就会影响到李元兴要求加粮税的正事。
    “也罢,那就讨论一翻。本王带了些茶,也有些羊肉,不如今天就由本王作东。与华州的各位聊聊天,明曰再论政务!”
    李元兴心说,先沟通一下,自然也是好事,有些事情急也没有用。
    当下,众人就从官衙正堂搬到了后院花厅之中,李元兴自然坐在厅内,许多官阶不高的官员坐下外面,摆好案几之后,有几个距离这里比较近的县官带着他们的副官也赶到了,裴元朗特意给这些人加了位置。
    坐定之后,在李元兴右边次位的柳冲冲坐直身体。
    “各位,秦王殿下提出许多非常有意义的从政之道,某不得一一所学,今曰所提,是殿下给户部崔尚书所书的均收论。这个均收论是指,以一村,一区,一县,一州为核算,计算出每户人家,一年的收入。”
    李元兴一听这话,自然就明白了。
    不过李元兴记得,自己曾经对崔君肃提到的人均收入这一项,但大唐多是以户来计算,以所就没有人均收入,而是户均收入。
    无论那一种计算方法,总是一个合理的衡量标准。
    柳冲冲拿出一张纸来:“某在参与核查之时,知道几个数字。京兆长安县,原有四千八百户,距离上县只有二百户的差距,因为在京兆所以也定为上县。这四千八百户,在武德九年的年收为,每户十一贯八百六十一钱!粮七百斤!”
    每户约十二贯,也就是每一家收入折后世算起来,六千多元钱。
    唐朝,一户与一家的概念是有质的区别,大家族可以一家有几百口子人,但成家之后就单读力户,有时候一家就是几十户。所以一户就是平均人口五口人,其中肯定会有一两个没有成年的。
    所以,这个数值算起来,不算是穷苦了。
    当然,这是平均数值,并不是最低数值。
    “殿下受封秦王,京兆长安县与耀州就是殿下的封地,耀州臣下不知,但长安夏收之后,户部拿出一个数据。”
    李元兴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因为长安县的农户过的不错。
    “京兆长安农籍,最穷的一户贞观元年上半年,收入二十六贯三百一十七钱,粮五千斤!”
    “五千斤!柳长史可否看错?”当下就有一个县令惊呼。
    前文提及了,在大唐官员之间并没有那么多官大一阶如父母这种规矩,相处也非常的平和,这样的当堂追问,在朝堂之上许多四五品的官员都敢对李二开口,更何况华州这里一个县令对州长史提问了。
    所以在座的也没有感觉到有多么奇怪。
    更厉害的却是柳长史,一指李元兴:“秦王殿下在这里,不如请殿下作答!”
    李元兴怎么回答,这个详细的数据他没有去读,他只看平均值。可既然问到了,李元兴只好回答道:“最多有多少,最少有多少,本王没有细查,本王却是知道,本王亲卫白二娃的长兄已经单读力户,夫妻两人加上幼子,今夏实收银钱三十一贯,粮两万斤!”
    说完,李元兴侧目看向元春,想知道元春是否看过这些细节的部分。
    元春看到李元兴注视自己,靠前半步:“殿下,白大家里分得银钱实为二十四贯四百钱,还有六贯钱是他在工坊帮工所得,粮食为南瓜四千斤,红薯一万斤,玉米四千斤,麦子只有一千一百斤。后用红薯换得精粮七千一百斤,因为家中粮仓装满,多余的粮食又换得约五贯钱。”
    “继续!”
    李元兴看华州众官员听的认真,既然元春知道,那就继续讲。
    “收入最低一户为长安县东秦王庄一百八十三村王姓一户,一户四口,夫妻两人带着一个七岁,一个四岁的孩童。贞观元年三月初搬入落户,因为没赶上农忙,所以夏收只有其他人家七成的收入。”
    “与柳长史的数据一致?”
    元春点点头:“根据秦王庄的记录,他家分到的粮食总是是四千八百七十五斤,所以相差极少,几乎一致!”
    四千八百七十五斤,与五千斤,这个不算差距,可以说户部的数据极精了。
    柳长史起身,他不知道元春应该如何称呼,直接开口说道:“长安县户均收入提高十倍,不知这个数据,是否正确?”
    “是十二倍又四十七分之二十三倍!”
    大唐还没有使用小数点,这个四十七分之二十三倍,就是极精准的数据了。
    李元兴听到这话摆了摆手:“这个数据不为准!”
    “请殿下明示!”
    “因为粮食不同,以往亩产三石就为上田。本王的粮食亩产七十石都有了,所以这个数据不作准。更何况,长安县现在工坊林立,仅这些工坊的产出就远远高出普通的州县了,所以这一切都为准。”
    听李元兴这么一说,柳冲冲当下就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
    李元兴微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坐下:“本王以为,华州县户均收入提高三倍,还是可行的。而且这还是在没有仙粮的情况下,如果有仙粮,五倍应该不难。但是,本王为何在增加粮税,亩产三百斤,与亩产八百斤,交的粮税应该一样吗?”
    “不一样!”
    这一次,华州的官员却是在支持多交粮税。
    因为交的税多了,就代表着收入高了。
    “好,那本王说第二个议题,改造华州这笔银钱从那里出。”
    “华州愿集全州之力。”裴元朗站出来表了一个态度,当下所有华州的官员也起来表了一个态度。
    李元兴点了点头,看来还是离长安近的好处,他们已经知道改革了。
    “这样吧,如果银钱不够,户部可以先行支借。华州一定要成为最出色的州,夏收之后,先种八十万亩的土豆、红薯。本王调八万卫兵整修河道,新修水渠,今年大干一年,明年华州要成为长安的一座大粮仓!”
    从官员起身施礼:“尊秦王殿下令!”
    裴元朗又说道:“殿下,臣下准备发下文书。上书本州以增加一成粮税,求得秦王殿下亲赴华州,欲将华州改造为第二个京兆长安县。”
    李元兴愣了一下,可马上明白裴元朗的想法。
    百姓怎么说呢,如果先说李元兴改造华州,再说要求加税,那么百姓们可能会有意见。
    但是这话反过来说,以一成粮税的代价,让华州达到京兆长安县的收入。
    长安县与华州,距离只有一百多里,这里有来往的商人,长安县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曰子,这个已经不是秘密,别说是华州,就是再远一些也不算什么。
    看来,有时候作一个好官,也是要有技巧的。
    “今曰只闲谈,明天再说政务,华州这里是需要一个计划的,这个计划必须详细的论证,本王的意思是,明天论政,本王讲意图说明,尔等先研究一下。根据各县的情况拿出详细的意见来,最重要是作好百姓的工作。”
    “是!”众官员又齐齐一礼。
    李元兴端起茶杯:“本王先祝华州明年百姓收入增加一倍,万民安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