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夺清-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是否还记得朝鲜甲申之乱?”
光绪不知道这老头为什么扯那么远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朕记得。那次是倭人乘我大清与法兰西在云南、安南激战之际发起政变。亏了袁慰亭当机立断怒斥长官率四哨官兵驱逐倭兵。力保朝鲜国王不失住了我大清这个属国。免除了我龙兴之地地威胁。”
朝鲜甲申政变发生在九年前(1884年12月)。日本驻朝鲜公使绣添进一郎率日本兵劫持朝鲜国王屠杀亲中地朝鲜官员。在竹添进一郎地逼迫下国王很快颁布了新政纲领。任命了新地官员。英国美国等西方列强地使节晋见了国王。视大清在朝鲜地军事力量如无物。
就在众人都以为朝鲜大局已定地时候常驻朝鲜地小小四品同知袁世凯力劝自己地顶头上司吴兆有、张光前出兵平叛。吴、张二人当时都是一品、二品大员。他们坚持以等待国内命令不挑起战事为理由力阻袁世凯出兵。袁世凯最后以一句“……如果因为挑起争端获罪。由我一个人承当。决不牵累诸位”勉强说服他们仅四哨人马(每哨一百人)与占据朝鲜王宫地日本人和朝鲜卫兵开战。经过一番血战。赶跑了盘踞王宫地竹添进一郎。从日本兵手里抢出了朝鲜国王。从而使朝鲜没有落入日本人之手。
翁同苦笑了一下。说道:“袁慰亭战事取胜。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记得少在事发九天之后下发了一道‘目前办法定乱为主。切勿与日人生衅’地密令。哎当时电报不能直达汉城。有什么指令须先得用电报发到旅顺口用兵舰送递汉城。实在是误事之极。”
少是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字。
光绪明白翁老头说这话明里是感叹通信的不畅实际是告李鸿章一状,说他对日消极。但此时光绪不想听这些,只想听到自己关心的答案。他心里甚至有点厌烦这个说话哆嗦的老头了。
翁老头自然知道光绪此时的心情不佳,但他就是想卖一个关子,就是想让光绪的印象更深刻。他接着说道:“战事是胜利了,但我们大清在这事的最后处理上却大大的失败了。可以说我们是大胜而败,而日本人是大败而胜,这个甲申政变给大清和日本之间的战事埋下了一个伏笔。日本人也有了一个引我们上钩的诱饵,可悲的是我们大清不得不上钩。而且他们随时可以利用这个来开启战事。”
光绪很不认同这个嗦老头的话,问道:“此话怎讲?翁师傅以前怎么不说?”
翁老头拱了一下手,说道:“老臣也是看了《风雨报》才知道日倭的狼子野心的。皇上,请听老臣详说。”
光绪脸上的神色稍缓。
翁同说道:“甲申政变之后,日本先和朝鲜签订了一个《汉城条约》,明确规定朝鲜以国书向日道歉、赔款、缉凶等,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日本有权增加
的驻军。不久之后,日本又和我大清谈判,对付开:是:清军撤出朝鲜、惩处参与事变的清军将领、抚恤事变中日方商民。此事错在日方,我方谈判使者据理力争,此三条迟迟没有谈成。但少担心谈判破裂引发战争,故建议朝廷‘议处营官、赔恤难民两层,纵不能悉如所请,须求酌允其一,捭得转场而固和局’,并说‘日人最贪小利,……即使加恩优恤,谅不过数万元’。谈判的最后结果是我方答应对日方商民‘酌加抚恤’。”
这事光绪自然知道,他问道:“这是朝廷诸公商议而定,难道有什么问题?”
翁同叹了一口气,说道:“朝廷诸公不清楚万国公法,自然不如少明白其中的诀窍。我方所出的银子‘谅不过数万’这话不错,我大清也确实不在乎这点点小钱。可是,这不过数万的钱赔偿出去就让泰西列强以为袁慰亭平叛之事是错的,表示我大清在向日本人道歉。”
光绪大声说道:“岂有此理!我方出钱不是为了早日解决双方之纠缠,早日恢复朝鲜的安宁吗,好心难道错了?泰西人可恶之极!”
翁同见光绪发怒,越发平静地说道:“因为我方已经认输,谈判也就顺利起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当时少的心情很好,在与日酋伊藤博文共进午餐时,说了下面的话:‘……,吾知贵国尚无侵占朝鲜之意,以后若有此事,我大清必派兵争战。若是大清有侵占朝鲜之事,日本亦可派兵争战。若他国有侵占朝鲜之事,清日两国全都应当派兵救护。因为朝鲜关系清日两国,是紧要的藩篱,不得不加以顾虑。目前无事,姑且讨论撤兵即可’。日酋大喜,实在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还等获得一份大礼,能够取得在出兵朝鲜问题上达到与大清平起平坐的资格,而且享有了出兵朝鲜的主动权。可以说,当《天津条约》签订之后,我们大清就将在朝鲜的一半权力拱手送与了日人。”
光绪完全傻了。为一个皇帝特别是一个志大才疏的皇帝,他哪里会知道这么多细节?哪里会去查看李鸿章在吃饭时与别人的闲谈。
他也完全明白了翁同的话。过了好久,他才说道:“翁师傅是说只要朝鲜内乱一起,我大清就要与日本交战?”
“是的。日本就借口他们的藩篱受到威胁而出兵。为了我们龙兴之地受威胁我方相应地也必然出兵,清日二国战事的爆发时间就由朝鲜来决定,我们大清只能被动应付。除非我们不要朝鲜,放任日本兵在鸭绿江边虎视眈眈我大清的龙兴之地。”
光绪大怒:“不可能!我泱泱大国岂坐视自己的属国落入他人之手?休想!”
翁同马上接口道:“所以我们大清应该早做准备,早日做好战争的准备。”
光绪犹豫地问道:“朝鲜只是些狂妄之徒在小大小闹,难道真的会酿成滔天大火?万一我们大张旗鼓地与日本打仗,而日人没有准备或者只是象征性地出兵,我们是不是也要大打出手?会不会又引来泰西列强的抗议?”
翁同回答道:“做好打仗的准备并非现在就陈兵于边境,我们可以从整顿内部入手,提高我大清军队的战斗力入手,这样泰西列强自然没有借口干涉。皇上,要将乾坤握于一手,皇上一定要做一件大事给某些人看看,要让天下人明白皇上才是天下共主,才能杜绝一些人的疑虑啊。”
未等光绪思考清楚,翁老头又说道:“老臣恳请皇上下旨严查军中作奸犯科、懈怠训练、贪污走私之人,严查烂国帑多年无果之人,如日人一样将有限的财税集中起来由皇上掌握。只有这样,我们大清才能与日本一战,才能不会如《风雨报》所言大清必败。此大清振兴之机,此皇上立威之机,乾坤扭转在此一举!”
说到这里,翁同往下一跪,大声道:“皇上!请当机立断!
听了翁同慷慨激昂的话,看着跪在面前不断磕头的老头,光绪刚开始发热的头脑一下冷静下来,背上甚至出了一层毛毛冷汗。眼睛从翁同的身上移开,看着幽暗的大殿上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心道:翁老头,您这话扫落的人太多了。不但扫了位高权重的北洋大臣李鸿章,扫了湖广总督张之洞,还扫了那个万万人之上的老妖婆啊。
得罪这么多人,我还想不想活了?
第一第165章 【慈禧的心思】
夺清第165章【慈禧的心思】
淡淡的说道:“翁师傅。先起吧。这事还从长一张《风雨报》也只是一张报纸而已。朕就不信朕的军队糜烂至此。”
翁同想不到自己造了半天的气氛落的一个如此下场。他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的到李鸿章和伊藤文的谈话。思考了好久才想好怎么打李鸿章在世人面前强悍的假象。可他的意见竟然还是不被接受。“从长计议”听起来很好。实际上是“现在不议”。什么时候再议只有天知道。
他心里不甘。只好来直去的说道:“皇上亲政已久。可大权旁落。如果不趁此机会奋。一旦中日战我大清真的如《风雨报》所言而战败。那皇上的大收回来就更难了。”
光绪脸上灰败。叹了一口气。起身将翁同扯起来。问道:“翁师傅。清日战事一开。我大清的胜算如《风雨报》所言?”
听光绪问诚恳。同连忙站来。很恭顺的道:“皇上。《风雨报》说的自然是;言耸听。说法偏激。老臣相如';清日两国真正的战斗力。我大清的胜算至少有八成。老臣担心的是有人不听皇上之令。有人将国家军队据为己有。战场上出工不出力。消极避战以求自保。那么我大清的战斗力就会大大折扣。最后的结果确实很难说。”
光绪断然说道:“。难道朕的屠刀不利。就不怕朕拿他们的脑袋试刀?”
翁同为难的说道:如一人懈怠。皇上自然可以挥刀除孽威慑宵小。若千万官员将佐如此。又如何能斩绝?”
光绪自然不信有千万人会此那不是大清从根上烂掉了吗?你翁同说的比《风雨报说的还偏激光绪知道翁同与李鸿章有私仇。刚才的话无一不是对李鸿章而言。他不敢当面说翁同的不是而是转换话题道:“师傅。如果集全大清国之力。咱们君臣全力以赴呢?如果朕将国库所有银两全部拨给李中堂的北洋军。先生说结果会如何?他日酋可以一天只吃一餐。朕也只吃一餐。我大国难道比不过日本生番?”
翁头脑袋一炸急忙说道:“皇上。绝非银两的问题。《风雨报》上例举了日本的海军费开支。实际上我们大清在北海舰队的投入还大于日本全国海军的入。日本每年投入海军的白才二百三十万两。而我大清的北洋水师从咸丰十一年筹建到光绪十四年成军的二十七年间朝廷一共投入水的经费超过一亿两白银…年多达三百一十万两之巨。日本的费用只有我大清北洋师的六成!从光绪五年以来到今天。北洋水师单就北洋海防协饷收入基本稳定。每年就有一百三十七万两之巨。如果不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朝廷就是拨最多的银子下去也只是养肥了几个贪官骄将已。”
“是啊朕也收到了份弹。朕都不知道如何办才好。”
“老臣以为当前最主要的不为洋水师购买军舰枪炮。而是设法将北洋军变为皇上的军队。倘若支军队只是某个人之私人武装国家投入越大。他们要挟皇上之本钱反而越多。越会尾大不掉。
如此发展下去。我大清国危也。”
“翁师傅可有办法教朕。该如何才能少荃的北洋军完全听命于朕?先生以前也曾说过贸然行事反祸端。”
“皇上。老臣以为采取分化之策最佳。插入一批提拨一批。”
“官佐选拔之权皆彼手。翁师傅叫我如何分化?”
“老臣愚鲁。一时不出什么万全之策。”
“哎。……”光绪很是低沉的叹了一口气。然后自己给自己鼓气道。“朕相信事在人为想朕之先祖。崛起于穷山恶水。仅仅几十人起家。不一样将';大的明朝翻了一个朝天?”
……
光绪和翁同君臣京城里措手无策的时候。在皇宫内的另一处的方。一个保养很好的女把玩着手上的指甲套。声音很柔和的说道:“这报纸妄议朝政。诬陷朝廷大员。实属大不敬。为何就能在京城。在衙门。甚至在我禁卫重的皇宫都畅通无阻呢?”
站在下首侍候的李莲英低眉顺眼。他没有接慈禧的话。不是他不想回答。而是这话是在思索是自言自语。但是。李莲英心里在快速的组织词语。以应付慈禧可能问到的头上。
果。禧放下了。说道:“李莲英。”
“老奴在。”
“坐下。随意聊聊。可查清楚这纸;
”
“据奴才的人调查。是一个美国被开职的记者所办。
”
“实际上呢?”
李莲英一愣。不由头看着慈禧。后低下头。自然的从凳子上溜下来跪在的上。双手扣的回答道:“奴才该死。奴才没有查到他有其他后台。”
慈禧大度的笑道:“家说过今天是随便聊聊。起来吧。”她用聊家常的口气说道。“哀家也是瞎猜猜。一魄的流浪汉哪里有钱能在短时间内办一张这么有影响的报纸?一万两银子打赌在现在偃旗息鼓很大方的宣布同意与张之洞的赌约期。给张之洞改善的时间。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李莲英爬起来。屁一悬空。:“听说这打赌之人是南洋之人。家里富可敌国这人肯定是一个花钱如水的花花公子。”
“糊涂!一个能写锦绣文章的一个懂退不穷追猛打的人。能有你说的如此不堪?”
“太后圣明。老奴钝。”
“不是你愚钝。是你没把心思在这上面。·…。唉。哀家不大不小也是一个太后。可哀家也不敢将一万两银子当一堆泥土。一个园子修了这么多年。还是那么多大臣嘀咕咕。说哀家动用了国家多少银子。”
“太;应该动用雷霆手段。让那些整日无事生非的人明白一些事理。”
“现在这群清流又事做了。报纸上不是说倭皇每天只吃一顿饭把剩下的钱都交给海军舰吗?哀家可是一天吃几餐的。”
“太后。这报纸完全是哗众取一派胡言。一个人某天只吃一餐饭可以。长期只吃一餐怎么可能?就是普通老百姓也不可能只吃一餐。日本的大臣怎么敢让国王只吃一餐。这不是大逆不道无君无父吗?连他们倭都只吃一餐。那他手下的臣子是不是吃半餐或者干脆不吃?依老奴看。即使有这事。也倭皇故着姿态骗取臣民的感情而已。可谓狡猾之极。上海的官府应该取缔这家妖言惑众的报纸。”
“是啊。明显有漏的事别人就是要听。就是要对人说。就是以为人家倭皇是一方圣主。不过。这报纸时还的留着。也要让有的人恶心恶心敲打敲打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让他们知道天有多高的有多厚。不要以为手里有权有就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了。他们该已经明白。他们做的事也不会是铁板一块。以为朝廷不能对他们怎么样就没有人敢动他。哼。钱少了船少了炮少了。哀家倒要看看他是么用的船怎么用的炮。北洋难道真的就姓李了?”
李莲英不解的看了一眼慈禧。见慈禧也看着他。只好说道:“太后。这……这只是书生的胡言乱语。大清所有的军队都是太后您的啊。”
“书生?你是小看了这个书生。这个书生已经把某些人的心看的清清楚楚。”慈禧停顿了一会。说道。“这报纸提供了么多把柄。清流们现在高兴的睡不着觉了吧?也让那位不甘心位置的人头疼去吧。”
因为慈禧的话隐射光绪。李莲英不敢搭话。
慈禧看着李莲英说:“哀家有一点看不透的是。这家报纸到底是为了我大清国好。还要拆我大清的台?”
李莲英不敢擦额头上的汗珠。说道:“太后多虑了。不就是一家报纸吗?随时可以封了它。最起码可以不让它们流出洋人的租界。看了这么多份。老奴发现这纸虽然在不断的揭办洋务之人的短处。但其心还是完全站在洋务一边的。报纸说的虽然都是一些不光彩的事。但似乎都在帮助洋务派改错误。报纸里也明显看出有强烈希望我大清国加强军力之意。希望我大清国在今后的中日之战中取大胜。所以。老奴现在还看不出它的好坏来。”
慈禧看着窗户外面。小声说道:“。哀家也有点把握不定。是敌是友还需要等。”
李莲英表功似的说老奴已经派人暗的里查了。”
慈禧低下头。嘴巴对着指甲套吹一。说道:“现在还不是查它的时候。就让姓李的姓翁的他们去斗吧。姓李的抓了我大清一半以上的军队。朝廷一直不敢动他。姓翁的一直看我老子不顺眼。还不让哀家过一个顺心的六十大寿。这纸也算是帮了家一个忙。”
李莲英连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