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血战中华-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敢的话,我们也不强求!”

    “我们不会打死你的,只会切磋一下而已。”

    “嘿!”何晓峰被逗乐了,“好,你们只管放心大胆的出手,我接受你们的挑战。”

    在场的新兵,都赶忙退后几步,腾出一个更大的比试场地,也不知道新兵中哪来的好事的主,喊了一句,“三兄弟加油!”

    顿时,点燃场面气氛,孙嘉雄一看,这可不行,拉过一名士兵,“把野豹、耗子他们叫来,给团长加油!”

    一会儿功夫,场面就变的异常火爆,分为两个阵营,一边是新一团的兄弟,一边是新兵连的战士。

    “团长,揍他狗日的!”

    “三兄弟好好打,打赢了,我请客。”

    “来来来,赶快下注,一比六的赔率。错过这村没这店了。”

    “我买团长赢。”

    “我也买。”

    “别挤,别挤,我买三兄弟。”

    ……

    何晓峰一听很是无奈,竟然,这群家伙借这个机会开设赌局,把自己当成赌具,看来这帮小子精力还是太过旺盛,得好好的加码操练才行。

    虽然,何晓峰一通胡思乱想,并没有减弱他的警惕心,三兄弟各站一个方位,将他围在中间,三兄弟都在寻找最佳的出手时机。

    由此看来,三人身上都有些功夫,而且还不弱,就是不知道与德武比起来,谁会更强一些。

    何晓峰故意卖了个破绽,上身向左偏移几分。

    果不其然,三兄弟迅速向前一滑步,同时欺身靠近何晓峰,并分别从上中下三路出手。

    “咦!”何晓峰眼前一亮,都说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像他这样通晓军中拳法的高手,自然能够很快的辨认出三兄弟的套路。

    “嘭,嘭,嘭。”三声闷响,何晓峰瞬间出手,以一化三的招式,轻松化解三兄弟的攻势。

    三兄弟都感受到拳锋处传来的疼痛感,他们没想到看上去文雅柔弱并不魁梧的长官,竟然有如此厉害的身手。

    三人沉声一喝,用气劲绷紧住双拳,再一次杀意满满的,围攻上来。

    这一次,兄弟三人改变了进攻策略,相当默契的乱换着出手,他们不放过任何空挡破绽,错落有致,而且每一招都直逼何晓峰的要害而去。

    四人你来我往,斗的不亦乐乎,何晓峰也感到三个方向带来的压力逐渐倍增,仅用起初那五成力道,已经明显抵挡不住三人的联手围攻,不得已他又加了两成力道,逐渐将劣势反转了过来。

    三兄弟刚刚以为拼尽全力,就已将何晓峰逼的毫无还手余地,胜利之光就在眼前之时,发现何晓峰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一下子将三人的攻势给压制下去。

    围观的士兵们,看的津津有味,也都忘记了叫喊吵闹,他们从来没讲过团长打的这么尽兴。

    德武也在一旁观摩四人的战斗,他与何晓峰平日都会进行一些切磋,深知头儿的本事,内心比较了下,如果三兄弟对上自己,恐怕是毫无胜算,但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德武还是很自信能够胜过他们。

    何晓峰觉得差不多了解三兄弟的底细,也就不在继续缠斗,一鼓作气势如虎般将三人击倒,“你们三人的功夫还欠些火候,虽然足够纯熟,但对战经验不足,还有就是力道散发太多,看似威猛,实际上威力已经打了折扣。”

    三兄弟被何晓峰击倒,都受了点轻伤,三人抹去嘴角的血丝后,听到何晓峰的一番点评,都惊讶不已,因为这番话的意思,正是三兄弟出师时师父曾告诫过的话。

    这如何让三兄弟不吃惊,师父是手把手教会他们拳法的,知根知底,可眼前年轻的长官仅仅只通过一场对决就看出弱点所在,三兄弟中的老大客气的拱手说道,“我三人自认学艺不精,不敢奢求什么了。”

    “慢,”何晓峰立刻叫住三兄弟,“还没问你们叫什么呢?”

    “我叫郭元福,这是我二弟郭元寿,和三弟郭元康。”郭元福大方的将兄弟介绍一番。

    “福,寿,康,好名字!”何晓峰念叨一番,“你们三人的形意拳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行,否则,平白浪费了你们一身本事。”

    “这么说,你愿意让我们当正式的士兵了!”郭元康已听出来何晓峰话里的意思。

    “恩,你们三人先跟着德武。德武!”何晓峰冲着人群喊了声。

    德武拨开人群,走了出来,“头儿!”

    “这三人安排到你的突击组,你负责教导他们基本的战斗要领。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来新任务。”

    “是,头儿!”

    “好了,都散了,”何晓峰挥手驱散开人群,不过他的最后一句,让新一团所有弟兄都变为一张苦脸,“新一团立即操场集合,马上进行第二轮训练。”

    这可真是,人生不如意十之**。
第九十六章 浦口失守 兰陵遇袭(上)
    初春的景色,映着夕阳的红晕,呼吸着清新绿芜的空气,让人觉得万物生机勃勃,而一群身着军装官兵,却整齐列队站在一个大坟包前,而这处坟包是新一团的官兵为在港上镇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修建的。

    几乎有一人高的墓碑上,密密麻麻刻满了人名,那红兮兮的碑文仿佛鲜血一样鲜红。

    碑上刻有一幅挽联,“光辉齐日月,身影耀河山,杀敌在前方,英明留后世。”

    站在最前面的人是何晓峰,他面露悲切神情,沉痛无比地说道,“兄弟们,我没有食言,之前就说好请你们喝的好酒,我带来了,你们只管敞开了喝。”说完,他拧开瓶盖,将酒水全部倾洒在石刻的墓碑上,酒水沿着墓碑向下流淌,最终渗入土里。

    在何晓峰身后站有孙嘉雄、吴二葛、野豹、耗子及德武等新一团的骨干们,也纷纷将手里攥着的酒瓶打开,一声不吭地将酒水倾洒在埋葬袍泽兄弟的土地上,顿时,整座墓地飘荡起一股浓浓的酒香味。

    最后,何晓峰又拿起一满瓶白酒,对着墓碑朗声说道,“兄弟们,你们的仇,我们一定会报的,也请你们在天上保佑我们,一路走好,干!”

    何晓峰一仰脖,嘴对着瓶口,一口气“咕咚咕咚”地灌下整瓶白酒。

    “干!”他身后的众人,也随后抄起满瓶的白酒,一口气喝个底朝天。

    口感辛辣无比的酒水,不断刺激着他们的味蕾,但此刻,在他们心中莫名的悲痛,更是刺痛着他们炙热的心。

    何晓峰等人将空酒瓶用力的掷向地面,摔倒四分五裂,用这种沉默无言的行为,表明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

    ……

    第二天一大早,新一团就接到军部下达的命令,将开赴兰陵与来犯的日寇第五师团步兵第21旅团进行作战。

    经过一番休整及人员补充,新一团又成为一支能打硬仗、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虎贲部队。

    鉴于新兵的加入,何晓峰要求每一名老兵必须带一名新兵,决不能让新加入的有生力量平白的消耗在战场上,这也成为新一团的一种传统。

    “报告,收到军部急电。”通信兵从行进的队伍后方急匆匆追上何晓峰,立即交给他一封电文。

    电文写的很简单,但电文中的每一个字都让何晓峰感到气愤不已,无从发泄的他,一把将电文撕碎,“这他娘的一群没用的软蛋。”

    孙嘉雄很奇怪什么事使团长这般怒火滔天,“头儿,发生了什么事?”

    “在浦口换防我们的两个师,竟然被鬼子轻易的给击溃,使得日寇打通了自南北上通道,用不了多久就会对徐州形成合围之势,这一群饭桶,难道忘记之前邓将军交代的事了吗?”何晓峰一怒拳打在树干上。

    “头儿,我忘记告诉你一件事。”

    “你说。”何晓峰还在头疼后续一旦被围后,如何选择突围路线。

    “你还记得之前救回来的孙元良吗?”

    孙嘉雄的提问让何晓峰有些诧异,干嘛提起这个怂货,“记得。”

    “据得到的消息,他回到武汉后,就向蒋委员长负荆请罪,希望能够将功补过,委员长看他态度诚恳,认错积极就重新安排了个职位给他。”孙嘉雄没头没脑的讲诉听来的故事。

    “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何晓峰不明白孙嘉雄想说什么,那个飞将军能不被委员长拉出去枪毙,也是一种本事。

    “有关系啊,他被安排的职位就是暂十七军军长职务,而替换第83军浦口防务的就是暂十七军,也就是说,孙元良是浦口防务的主官。”孙嘉雄噼里啪啦,如同倒豆子一般,一气呵成讲完。

    “什么?”何晓峰不敢相信,这确实是他始料未及的事。

    当初,他将孙元良救出来,并不认为这个胆小的怂蛋,还有机会上一线战场指挥战斗,可偏偏命运之轮总是喜欢开玩笑,竟然,会是由他为主官替防了浦口这么重要的据点。

    何晓峰很想问一句,难道李宗仁的脑袋被驴踢了不成,明知道孙元良不是带兵的合格人选,还会派来防守重点防线。

    实际上,何晓峰看到的东西表面化,这才使得他想的太过简单。

    自孙元良回到武汉后,第一时间就找到老上司俞济时,希望为自己说情,求得机会见一见蒋委员长。

    而俞济时面对孙元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恳求,外加上几根小黄鱼的打动,最后同意帮他找个忙。

    于是,孙元良就如愿以偿的见到了蒋委员长,也就是,蒋委员长接见何晓峰的前一个多月。

    孙元良煽情的表演简直炉火纯青,几乎将死的说成活的,并胡编乱造将自己被鬼子逼迫围困的事情讲了一遍,最后还诬陷“鬼狐”的不人道,幸好蒋委员长当时对“鬼狐”有所了解,这才没有糊涂听信孙元良的狗屁话。

    蒋委员长很严厉的批评教训了孙元良一顿,孙元良自知编排没有奏效,也就赶紧闭嘴不谈此事,转而大呼愿回到一线战场,与日寇殊死战斗,以求将功补过。

    蒋委员长也被孙元良的话给打动,但新溃败下来的将领,安排在何处较为妥当,也成了蒋委员长头疼的事情。左思右想就安排给了李宗仁,让李宗仁安排孙元良的具体岗位。

    当时,李宗仁正为第五战区节节败退的事情,搞的焦头烂额,已经面上无光。可蒋委员长却偏偏这时候甩给他一个“飞将军”,李宗仁站在第五战区的立场上,决定不让孙元良去一线,免得这家伙给自己添麻烦,就将刚编成的暂十七军交给了孙元良负责。

    而暂十七军新成立,人员是满编,主要负责的就是在一线部队战斗减员后,能够及时提供人员补给。

    孙元良得知这个位置是闲缺,高兴的不得了,这样,平日连大战前的会议都可以不用参加,于是,又开始回归本性,到处玩窑姐,快活自在,用孙元良的话说,在家里母老虎管的太严,还是出门在外闲当官来的舒服。

    可高兴劲没持续多久,就接到李宗仁的命令,暂十七军的两个师全部调到浦口换防第83军的防务任务。

    这可让孙元良恼火不已,浦口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哪里找得到什么姐儿妹儿的,大老爷们倒是一抓一大把,可他又不是龙阳之好,自然也不会菊花满地残的变成向日葵。
第九十七章 浦口失守 兰陵遇袭(下)
    而当时,何晓峰正巧又赶赴武汉,蒋委员长私下接见了他,等他接到第83军邓光龙下达开赴第五战区作战的命令后,第一时间赶回浦口,并又没太在意换防部队的是谁担任主官,谁都会以为,如此重要的防线,一定是会安排位可靠善守的将军来固守,要是当时何晓峰知道是由孙元良率部前来替防的话,他一定会让强烈要求邓光龙向李宗仁提出换人意见。

    第83军撤出防线后,暂十七军机会是很散漫的进驻防线,没有明确的指示和要求,看上去浦口防线上布置了更多的士兵,实际上战力还不如第83军的一个旅的作战能力。

    而自从日寇占领南京后,不断在此囤积兵力,分别聚集几个师团的兵力在此,由于之前试探性进攻浦口遭受到重创的第114师团第150联队,几乎全灭,使得日寇对浦口防线的战斗力进行了重新评估。

    一向本着绝不打无把握之战的第三师团和第九师团再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向运兵舰队发出支援请求,在重炮舰艇的护卫下,主动发起了对北岸浦口的肆虐进攻,尤其,第三师团长藤田进中将,一直认为只有攻占下浦口,才算彻底获得浦津线的主动权,更是在进攻浦口之战中投入了近乎一半师团的兵力。

    而此时,孙元良都快无聊的发疯,一边埋怨李宗仁的安排,一边咒骂第83军布置在浦口的防线不合理。可当他接到手下慌不择路的汇报时,彻底吓傻了眼,因为,日本鬼子已经打过江来了。

    跑,又成了孙元良拿手的大招,也没留下任何抵抗或撤退的命令,一溜烟带上几名亲兵直奔定远而去,因为那里有新改编而成的由刘士毅将军率领的第31军驻防。

    整个浦口防线再次陷入混乱,加上暂十七军基本上是由新兵构成,没有系统训练及经历过大战,那可怜的战力根本就拿不出手,第83军辛辛苦苦构建的三道防线,很快就被日寇第三师团先头部队攻占第一道防线。

    虽然,暂十七军的士兵们找不到将领,将领找不到统帅,彻底乱成一锅粥,使得他们根本无法组织有效力量抵抗日寇进攻,但却反而让第三师团藤田进感觉不可思议,怀疑的认为可能是敌人故弄玄虚,布置陷阱,想**第三师团深入,然后再一举歼灭。

    藤田进一贯的谨慎领军作战风格,使得他没有立即下令再次进攻,反而命令部队盘踞在第一道防线,要求部队观察清楚后,再做定论。

    这也给了暂十七军新兵们逃命的机会,新兵们见日寇的进攻停止了,全部慌不择路向后方撤走,没有具体方向,没有具体目标,只有一个想法,逃命要紧。

    暂十七军的举动太过异常,加上藤田进从不认为敌人军队会不堪一击,他所参加的淞沪之战让他深刻的领教了中**队的顽强。

    于是,史上一大军事奇观出现了,战力占绝对优势的日寇第三师团,竟然因为疑心病,放跑了暂十七军毫无组织的撤退,这也成了孙元良之后夸大其词,表述功绩的参考依据。

    最终,浦口防线丢失,沦为日寇的占领区,这也使得之后徐州之战,变得更加艰难。

    ……

    “头儿,事情已经成这样了,你再着急也没有用。”孙嘉雄劝慰着何晓峰,要是能早告诉团长,以团长在第83军钧座那里,甚至蒋委员长那里都能说上话,或许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子。

    “事已至此,多虑无益。现在,我们的目的就是协助第三十师,抵挡住进攻兰陵防军的鬼子,必须尽快赶赴到位,命令,全团将士全速前进。”何晓峰想明白浦口离现在实在太远,远水救不了近火,还是先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