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绝对权力-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6章 不祥的预感
望着桌上精心烹饪的几个小菜,再望望门外逐渐黑透的天色,赵歌脸上浮现起一丝苦笑之意。
看样子,范鸿宇不会来了。
原本也是壮着胆子托乔凤带话,请他来吃个饭。不管怎么说,人家帮了自己一个大忙,总得表示一下心意。实际上,赵歌心里挺忐忑的。
以前在厂里的时候,彼此之间就有差距。自己的半边户子女,人家是干部子弟。后来范卫国连连高升,直接成了县里的主要领导,范鸿宇又去了省城读大学,这差距就更明显了。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也不为过。赵歌其实已经做好了范鸿宇爽约的心理准备。
只是,眼见得范鸿宇真的爽约了,赵歌心里头还是十分失落。
原来,被人无视是这样的难受。
赵歌叹了口气,站起身来,端起桌面上的一碗菜,准备去厨房热热,自己吃饭算了。五点多钟她就做好了菜,现在都七点了,虽然菜都用碗小心地扣着,时间长了,依旧会凉。
便在这个时候,门口响起了单车铃声。
赵歌立即放下碗,三两步就跨到了门前,急匆匆地打开了虚掩的店门。
门外,一个年轻人长身玉立,脸带微笑,可不正是范鸿宇?
“怎么,今晚上不做生意吗?我特意晚点来,就是怕你太忙呢。”
范鸿宇将单车锁在门外的电线杆子上,笑着说道。
原来是这样。
想不到他那么体贴。
赵歌长长舒了口气,嫣然一笑,解释道:“小花回家去了,我一个人忙不过来,索性休息一个下午。”
这话一半是真,另一半,就有点言不由衷。其实赵歌是为了宴请范鸿宇,专门停了半天的生意。不然范鸿宇来了,店里面却人来人往的,自己手忙脚乱,都没人招呼范鸿宇,这诚意,那是半点都不剩下了。
“早知道这样,那我就该早点过来,给你打下手。停半天生意,损失可不小。”
赵歌就笑了,笑吟吟地说道:“这可不敢当,我哪里敢使唤你打下手?那也太不懂礼貌了……其实也没什么损失,钱赚不完的。这几天生意也就一般,停半天不要紧的……快请进吧。”
范鸿宇走进们去,店堂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两盏日光灯照耀之下,店堂显得十分明亮。范鸿宇不由点了点头,说道:“这个好。有些小店,晚上就弄一个很小的白炽灯,昏昏暗暗的,客人一走进来,就很不舒服。还是明亮一点好。”
赵歌笑道:“电费花不了几个钱,在这些方面太节省了,反倒不划算,客人印象不好……范股长,请这边坐。”
估计赵歌已经从乔凤嘴里听到范鸿宇“升官”了。
范鸿宇笑道:“股长这个称呼,就免了吧,这不是笑话我来着?”
赵歌正色道:“股长也是领导,这称呼可不能乱。”
一个小股长,便能毁她一辈子!
官本位国家,就是如此。
范鸿宇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歌儿姐,咱们从小在一个院子里长大,十几年的老朋友,你这样说,我心里可就不踏实了。”
“那好,私底下,我还是叫你的名字吧。来,鸿宇,你先坐着,我去热热菜,有点凉了。”
见了桌面上倒扣着的菜碗,范鸿宇就知道,赵歌怕是等了他好一阵。虽然就是两个人吃饭,赵歌也准备了四菜一汤,诚意十足。
“不要忙了,就这么吃吧。反正天气也不是很冷。”
赵歌犹豫了一下,随即点点头,说道:“那好吧,这菜一回锅,就不新鲜了。对不起啊,鸿宇。”
范鸿宇摇摇头,说道:“歌儿姐,咱们能不能不这样?你越客气,我心里越别扭,生分了不是?还像小时候那样,我经常向你要红薯干吃,一点也不客气,多好。”
赵歌的妈妈在农村,那时候经常会给她带一些炕干的红薯片,糯糯的,软软的,金黄金黄,又香又甜,可好吃了。范鸿宇那时节年纪小,贪嘴,总是会缠着赵歌要红薯干。赵歌多数时候不会令他失望。
一听范鸿宇说起这个事,赵歌也笑起来,鼻子微微往上翘,特别开心的样子:“你还记得这些事啊?”
“当然了,童年的记忆,总是特别深刻。那薯片,确实好吃,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
“你要喜欢,我让我妈给你做些来,正是出红薯的季节了。不过做红薯干,要把红薯先收一段时间,等软一点再炕,味道才好。”
“行,那我就等着。”
范鸿宇也不客气,笑着应了。
赵歌小心地揭开了盖碗,四色菜肴还有丝丝的热气。回锅肉,爆炒鸡丁,煎鸡蛋,爆腰花,都是油水比较重的菜,赵歌这是专门照顾范鸿宇的口味做的。范鸿宇年轻,身高体壮,胃口铁定很好,应该喜欢油腻重的食物。按照赵歌自己自己的口味,当然是愿意吃清淡一点的菜肴。
果然,范鸿宇脸上便露出了喜欢的神情。
赵歌将一个玻璃杯摆在范鸿宇面前,拿起啤酒就起盖子,说道:“鸿宇,喝点啤酒啊。你们做干部的,都能喝酒的吧?”
赵歌的言语之间,依旧透露出“隔阂”的意思,总是不经意的将自己和范鸿宇分为两个不同的“阵营”,一个是官,一个是民。
千百年的官本位文化,早已经深入国民的骨髓,一时半会,可不好改。
范鸿宇也不好总是出言纠正,不要搞得赵歌太紧张,每句话都要三思才出口,那就没意思了。
“喝点啤酒没事。”
范鸿宇的酒量,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不过干了多年的刑警,对于喝酒,范鸿宇比较节制。一个总是醉醺醺的刑警,恐怕不会被上级和同事们信任。
赵歌手脚麻利,很快就倒好了两杯啤酒,朝范鸿宇举起杯子,说道:“来,鸿宇,我敬你一杯。那天真是谢谢你了!不然,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呢。”
明亮的灯光下,赵歌皓腕如玉。
所以说,有些女人就是天生丽质。赵歌开饭店也有一年多时间了,天天围着灶台油烟打交道,皮肤却依旧如此白皙,充满青春活力,似乎艰苦的环境,丝毫也不能影响到她的美丽。
范鸿宇举起酒杯,和她轻轻一碰,说道:“歌儿姐,咱们是朋友,不说客气话。那天是碰上了,换任何一个人,都会打抱不平的。”
赵歌抿嘴一笑,说道:“那可不见得。现在啊,很多男孩子,你让他打架,偷鸡摸狗,他敢。让他打抱不平,他可就不乐意了。也就你和夏言,还是老样子,有血性。”
“这个表扬我接受了,来,干一杯。”
范鸿宇仰起脖子,咕咚咕咚的将一大杯啤酒喝了下去,赵歌也不含糊,一样喝干了杯中的啤酒,朝范鸿宇亮起了杯底。
“鸿宇,我听乔凤说,好像是有个地委的大领导,对你有意见,是不是啊?”
喝了两杯酒,吃了些菜,酒桌上的气氛渐渐融洽了许多,赵歌一边给范鸿宇斟酒,一边试探着问道,脸上露出十分关心的神色。
范鸿宇微微一笑,说道:“歌儿姐,这些事,你就别关心了。机关里头的事,谁也说不清,风向总是变来变去的。”
“也是。你那么聪明,这事肯定对你造不成太大的影响。一个领导对你有意见,没关系的。其他领导总能看到你的能力,一定会重用你的。”
那可不见得。
当年的范鸿宇,和现在的范鸿宇,智商是一样的,怎么就不见其他领导来重用呢?
只是这些话,范鸿宇自不会和赵歌谈起。
“歌儿姐,这店子生意还行吧?”
范鸿宇打量着店堂,随口问道。
“一般般,比在工厂做临时工强点。一个月下来,除去人工水电这些开支,能赚个两三百吧。”
赵歌实话实说。
范鸿宇点点头,说道:“歌儿姐,我有个建议。开这小饭馆,不是长久之计,又很幸苦。我建议你啊,想办法转行吧。还有那个张大宝,我估计他不会善罢干休的。”
“这不有你吗?”
赵歌展颜一笑,脱口而出,可见在她的心目中,已经将范鸿宇当作是靠山了。
范鸿宇双眉微微一蹙,轻轻摇头。
前几天梁光华专程召见了他老子范卫国,范鸿宇心中就有了不祥的预感,估摸着梁光华可能要拿范卫国开刀了,这个常务副县长,只怕不大靠得住。
张大宝是个典型的卑鄙小人,一旦得知老范家失势,必定会转过头来找麻烦。范鸿宇自然不怕他,可赵歌和她的小饭馆,那就难说了。
但这些事,又怎好向赵歌挑明来说?
见范鸿宇皱眉,赵歌顿时吓了一跳,意识到范鸿宇是真的在担忧了。看来官面上的事情,自己确实搞不大明白,也不好问得太深入,连忙说道:“好啊,那你说说看,我怎么转行?除了会炒菜做饭,我可没别的本事。”
范鸿宇随即舒展眉头,微笑说道:“没关系,任何生意都是人做的,谁也不是生而知之。再说我想让你去做的这生意,挺简单,一点就会,很容易上手的。”
“啊?那你说,是什么生意呢?”
赵歌马上来了兴趣,将身子略略往前凑了一点,仰起头问道。
PS:那啥,本书才上传几天,书友印象那里,竟然就有人在刷“索然无味”了。说实在的,小样,不是大爷瞧不上你,你丫有种就给刷到第一去!瞧你那躲在阴沟里的贱样!!!
第17章 国库券交易
“国库券。”
范鸿宇倒也没卖关子,直截了当就说了。
“国库券?”
赵歌喃喃地重复了一句,完全不明所以。
范鸿宇就笑。
国库券是各国中央政府为弥补财政或国库资金的不足而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最早问世于十九世纪后期的英国。随后各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发行了国库券。由于国库券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保障,信誉高,流通性强,收益率也较高,因此在西方金融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国库券是证券投资的主要对象,也是各国中央银行介入资本市场公开操作业务的重要手段,在证券交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作为重生者,范鸿宇对国库券很熟悉。
但在八十年代中期,在我国,尤其是内地,绝大部分干部群众对国库券没有什么认识。
其实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开始发行国库券了,那时叫“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单位是“分”,第一期公债发行总额为一亿分。后来又陆续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但在五十年代末期,受政治风向的影响,国家停发了国家公债。
改革开放之后,八一年开始,国家恢复了国库券的发行。但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禁锢了大家的思想,很多人对国库券和最初发行的股票一样,认识不清,潜意思里,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绝大部分人对国库券可以说是闻所未闻,连续几年,国库券的发行都是采用摊牌的形式。主要有国家干部和工作人员以及企业职工认购,直接从工资里扣款。
部分人还对这种方式很有意见,压根就不知道国库券能够流通,只是收在那里。购买国库券数额不大的个人,几乎都忘记有那么回事了,甚至到期的国库券也想不起来去兑现。
八十年代中期,一些思维比较活泛的人,开始做国库券生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比较正规的,以略低的价格,向私人手里收购零散的已经到期或者即将到期的国库券,集中起来去银行兑换。一般来说,现金收购的价格,和票面价值相等或略高。比如面值十元的国库券,付给持有者十元或十一元左右,收购者再去银行兑现,赚取利息价差。通常五年期的国库券,年利率百分之四,十元国库券五年到期,连本带息可以兑现十二元。
听起来价差不大,但算比例,却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纯利润。运作得当的话,一千元本金,很快就能赚到一两百元。
也有生意做得比较大的,未到期的国库券也一样收购,不过收购的价格,比票面价值略低。面值十元的国库券,收购者只出九元或者八元,等到期之后,去银行兑现,就能赚到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润。这样做的缺点是要求资金雄厚,可以将国库券在手里留存一两年的时间,等到期兑现。
另外一种非正规的方式,就是直接纂改国库券的到期时间。用很低的价格,比如七折甚至六五折从持有者手里收购未到期的国库券,然后用药水改掉券面信息,冒充已到期的国库券去银行骗取本金和利息。
八十年代初期,市场经济才刚刚开始有一点概念,连雏形都还谈不上。整个经济社会的风气非常良好,坑蒙拐骗之类的案件,几乎从未发生过。一切都是公对公,大部分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很正统,经济诈骗案是一个极其新鲜的名词。当时国家发行的正式货币,防伪水准都不高,更不用说国库券了,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防伪措施。
所以搞这种非正规国库券生意的人,最开始居然能频频得手,国家蒙受损失之后,才逐渐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采取了一定的打击措施和防范措施。
当然,范鸿宇不可能去搞这种类似诈骗的“生意”,他想做的是正规的国库券交易。利用思想解放和信息优势去赚点钱花。
据范鸿宇所知,八十年代中期,股票市场第一批股民中著名的“杨百万”,最初就是做国库券生意发家的。以十万元本金,连续滚动,很快就赚到了一大笔钱。在另一个世界,九十年代时,范警官闲来无事的时候,看过有关杨百万的“传记”,对此印象十分深刻。而他在地区公安处上班的时候,在八十年代末期,也曾参与处理过国库券诈骗犯罪案件的处理,对其中正规和非正规的操作手法都很清楚。
当下,范鸿宇仔细向赵歌介绍了国库券生意的基本流程。
赵歌的头脑十分聪明,范鸿宇这么一说,她马上就明白了个大概,只是还有点顾虑,漂亮的黛眉微微蹙了起来,曲起手肘,托着自己白皙纤巧的下巴,望着范鸿宇,犹豫着说道:“鸿宇,这生意,人家怕不愿意吧?已经到期的国库券,他去银行跑一趟,十块就能变十二块,为什么要原价卖掉?”
范鸿宇微微一笑,说道:“总还是有人不明白的。再说,多数人都怕麻烦。机关工作人员,一般手里的国库券也不多,也就十元左右,多也不过二三十元的样子,利息才几块钱,这点钱,他们一般都不愿意去银行跑一趟,上门收购,等价交换,或者多给一块钱,通常他们随手就换了,也不耐烦多跑。这生意,关键是基数比较大,十个人之中,有五个愿意和我们换,那就发财了。”
赵歌想了想,轻轻点头。
她沉思的时候,秀眉轻蹙,小巧的鼻子微微往上翘,红艳艳的双唇紧紧抿着,在灯光下显得秀美难言,范鸿宇看得有一瞬间的发呆。
这瞬间的失态,却也未曾逃过赵歌的眼神,不由浅浅一笑,说道:“鸿宇,我听着你说的是有道理。不过,这生意本钱要得大吧?”
尽管已经大致明白了这国库券生意里的门道,但人都有固定的思维,赵歌总觉得,拿钱来生钱,要的本金肯定不少,心里比较忐忑。毕竟这种“金融交易”,于她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范鸿宇笑道:“本钱大有大的做法,本钱小有小的做法。眼下咱们只能先从小处着手。歌儿姐,你给我个实底,真要做这个生意的话,你能拿出多少本钱来?”
“我?我能有什么钱啊……这店是租的,当初置办这些家具灶台,花了一千多。我爸和我所有的积蓄都投进来了,还借了点钱。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