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生要做的一件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明白妈妈的话,汤溪河的水到底咸与不咸和我没有多大关系; 反正,夏天我照样在水里嬉戏; 冬天照样在河滩上寻找那些五光十色的小卵石。
现在回来了,我再次捧起那感觉还是凉浸浸的河水,吞进了肚里; 真怪!嘴角边儿真的有了一丝咸味儿——凉浸浸的河水带着的那丝咸味儿,是桡胡子大颗大颗汗水掉落在河里带来的啊!
那些被岁月压弯了腰的桡胡子,背负着长长的蔑条编成的纤绳,光着一只只裂着深深血口子的脚丫,涉着汤溪河水,一步一步逆流而上,嘴里甩出一阵阵粗犷、震天的号子,在青山中回荡:
嘿唷、嘿唷、嘿——唷、嘿唷、嘿唷……
冬天来了,汤溪河的水枯了,哗哗哗地奔唱着更起劲了。
那叫做白水滩的宽宽的河滩上,一群群十八、九岁,或者更小点的少男少女——他们都是桡胡子的后代,高卷着裤脚,挑着一筐筐从岸上掏起来的沙泥,到滩头上冲洗,筐里剩下的全是小卵石,然后再挑着朝镇上一步一步走去。
他们的双腿浸泡在冰凉刺骨的河水里,仿佛一点儿也不感觉寒冷,被河水浸泡得白白的脚板,能撕下一块块厚厚的皮。
我打着寒颤问妈妈:“他们不冷么?”问的时候,我仿佛也浸泡在水里,身子发起抖来。
妈妈没回答我的问题,因为她不知该怎样回答才好。但我知道,镇上的楼房,全是靠他们这一筐一筐挑起来的。
汤溪河还是老样子,河水仍然常年不断地奔流。
镇西的那棵大黄桷树也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先前那样古朴、苍翠,好像一把大绿伞,勾唤起我儿时的无限遐想。
青石板铺成的街巷,变得光滑干净了,姑娘、小伙子穿起了蝙蝠衫、牛仔裤……时间在悄悄逝去,小镇在无声无息地变化,而我的心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汤溪河风情
汤溪河桡胡子
汤溪河的船工叫桡胡子。桡胡子好苦哟!
汤溪河的桡胡子一年到头从不穿裤子,哪怕寒冬腊月。遇上河边洗衣服的姑娘、媳妇儿,才用一块白布汗帕围住那不应该露出的部位。
酒成了他们的命根子,几口下肚,红堂堂的脸上泛着光,疲劳和寒气全跑了。
冬天,那中间有着席棚的鳅船里,偶尔走下一个赤着下身的桡胡子,穿着一件全没了纽扣、用一根草绳系住腰的破旧棉袄,领子、袖口和前襟乌黑发亮;赤着的脚丫,被刺骨的汤溪河水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子。在他的腋下,一边夹着裤子,一边夹着空酒瓶子,抱着的双手插进怀里,瑟缩着朝镇上走去……
夏天,暴雨倾盆,汤溪河上突发的齐桶水好凶猛呀。一瞬间,吞没了沿岸的房屋、庄稼、田地,齐桶水来得猛,去得快,河岸留下很深的烂泥带,像沼泽地一样,随时都会吞噬生命。
那些桡胡子们只好把纤绳拴在脊背上,抱一块木板子,扑在烂泥上,用木板向前刮一下,身子便带着纤绳跟着慢慢移动一节……爬出一段烂泥带,桡胡子躺在河滩上已变成一堆稀泥。细细看,会发现那堆稀泥中,有一双闪亮的眼睛和呼呼喘气的上下颤动……
一年一度的端阳节,是汤溪河最热闹的日子。那天,汤溪河的桡胡子们,要在小镇下游那个大大的白龙潭划龙船。
划龙船是桡胡子们的拿手好戏,他们喜气洋洋地分别裹着、穿着各种颜色的头巾和褂子:红色、黄色、青色、皂色……
“轰”的一声火炮震天响,只见一支支轻快的龙船; 在“咚、咚、咚……”的鼓声和“嘿唷、嘿唷……”短促、粗壮的划桡号子声中,贴着水面争先恐后地飞向插小旗的终点。
汤溪河的桡胡子划龙船很讲究。岸边搭起了很大的龙王台,台上摆着许许多多的贡品,除了糯米粽子外,还有猪头和整鸡、整鸭。台上的香火一直燃着,专门有人经佑,是不能断的。
划龙船的优胜者,把由各家各户筹集起来的“百家粽子”用大竹筐装着,抬上龙船,划到白龙潭最深的地方,全倒进河里,让那些葬身于汤溪河的老辈桡胡子们尝尝晚辈们孝敬的粽子,共享端阳节的乐趣。
他们好不容易,一年才盼来这么一个短短的端阳节……
小镇上的每个桡胡子家里,都有一只泡着药酒的大瓦罐,常年没有干过。这是桡胡子的妻子,为桡胡子准备的唯一的一件礼物。
桡胡子什么都可以不要,唯独这酒是离不了的。每次回家,妻子总是想方设法弄几个下酒菜。
几杯酒下肚,桡胡子的眼睛开始打起架来。这时,妻子打来一盆滚烫的热水,让他好好洗个脚,去去寒。在这个当儿,她又为他收拾好了铺。洗完脚,他便一头钻进被窝。稍会儿,如雷的鼾声响了起来,白天的一切忧与愁都跑得光光的。
第二天一早,没有打一声招呼,桡胡子就走了。妻子站在门槛边,目送着他背影。
这只有桡胡子的妻子才做得到。
丈夫随船去了,永远也回不来了。妻子默默地、没有眼泪,抱着那只大瓦罐,投进了白龙潭里。
然后,再默默地养育着桡胡子的儿女。
儿子大了,送去当桡胡子。
女儿大了,嫁给桡胡子。
……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代一代都是这样。
只是在河边,一个高处,那里默默立着一尊青石条砌成的贞节坊,人们会从中找到过去的……
桡胡子的儿子的儿子,他们似乎有了一种盼望,觉得应该干一番前辈们没有干过的大事业。
终于有一天,几个年轻的桡胡子跑到山外去了。十几天后,他们回来了,抬着一台机器,还请来一个城里的大胡子师傅。
几个月后的一个清晨,薄雾笼罩着河面,突然一阵突突突的轰鸣,打破了汤溪河的宁静:一只小巧的机动船的晨风中前进了,船尾掀起一片片白浪。顿时,河两岸挤满了人,比任何那年划龙船都要热闹。
几个年轻的桡胡子站在船头,都穿着长裤子,得意地向两岸的人群招手。
从此,他们不再叫桡胡子了,改叫水手和船长。
桡胡子茶道
汤溪河的桡胡子有三大嗜好:烟、酒、茶。用吴大叔的话说,抽烟是桡胡子的风度,酒是桡胡子的命根,茶则是桡胡子的精神。
吴大叔是个驾长,他最爱喝茶,喝的都是青茶,说这种茶才过瘾。青茶不是绿茶,它与绿茶不同的是要待清明后嫩芽长出三四片后才采摘,揉捻时用力也很轻,青香味儿特浓,泡出来的茶汁很酽,呈褐色,如同桡胡子的皮肤。其味苦涩,但回味余长,并能释躁平矜。
每天清晨,吴大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泡茶。有了一杯热茶,他便坐在船头悠然自得地打望,连早饭都免了。长年不吃早饭,使吴大叔得了胃病。
吴大叔泡茶,要放上半盅子茶叶。盅子里面被泡上了一层厚厚的黑黢黢的茶垢,就是不放茶叶,冲进去的开水照样有茶味儿,颜色也是褐色的。吴大叔特别看重那又黑又厚的茶垢,这是他喝茶资格的凭据。
吴大叔还掌握了一套贮藏茶叶的经验,他装茶叶用的是瓦罐,瓦罐不会跑了茶叶的原气。吴大叔喝茶量大,用一般的瓦罐装茶叶太小,而瓦缸又太大,他便买了个瓦尿罐装茶叶。每逢落雨天,吴大叔的斗笠和蓑衣从不拿进船舱,衣服被雨水打湿了,还要换上干的,并且连手上的雨水也得擦干。不然,雨腥味会冲淡茶叶的清香。
吴大叔遇上感冒咳嗽、牙痛和患火眼这些小毛病,他只要在茶汁中放上点食盐,每天喝几次,很快就好了。他称这方法为茶疗,他的茶疗单方很多,醋茶、糖茶、蜜茶、枣茶、萝卜茶、丝瓜茶等数十种,全记在他心头。
汤溪河流域的山、雨、雾、土壤适宜茶叶的生长,这里的人都爱茶,每年的清明要举办一次新茶节。吴大叔是茶节的第一个品茶客,他说好的茶,多半会评上本届茶节的名茶。汤溪河的媳妇儿们纷纷拿出自制的新茶,让吴大叔品评。
当汤溪河上开始有了机动船、机动船上有了一批年轻的驾长和水手后,渐渐地汤溪河的新茶节不再是每年都办,喝茶也不再属桡胡子的三大嗜好了,那些年轻人更喜欢汽水、啤酒和易拉罐。
不再做驾长了的吴大叔还是喜爱喝茶,从早到晚都蹲在茶馆里。他不要茶馆的茶叶,自己天天带着那只还舍不得丢的瓦尿罐里的青茶。
蓝花土碗
汤溪河的人为满八旬的老人祝寿很讲究,舍得花本,这是表现孝道的好时机。
汤溪河的人给过了八旬的老人办丧事也很讲究,也舍得花本。老人归天是好事,汤溪河的人称为“白喜”。
祝寿和办丧事的场面颇为热闹、壮观。这之中最气派的场面,要数在席上用的那些“蓝花土碗”。凡是遇上这种红白喜事的人家,事先就同窑场联系,专门烧制整整一窑的蓝花土碗。
祝寿用的蓝花土碗; 上面写着“家父某某大人喜逢八旬崇寿志庆儿女孝敬”等文字。办丧事用的蓝花土碗虽说写有文字,但属“白喜”,也得专门烧制。
这些专门烧制的蓝花土碗只能排上一次用场。红白喜事办完之后,几百只蓝花土碗会不翼而飞; 全被那些坐席的人悄悄揣回了家。对于揣碗的举动,主人毫无一点责怪之意; 碗被揣走得越多,越是表现对主人的尊重,主人越是高兴。
揣回去的蓝花土碗是给家里的小孩子用,小孩子用这种碗吃饭会消灾免病、赶上老人的寿龄。因此,汤溪河长寿的人特别多; 每家每户都有一摞这种蓝花土碗; 老人们觉得,是蓝花土碗使他们代代长寿。
有一年,一位记者发现了汤溪河这里的自然风光非常秀丽、独特,写文章介绍到了外界,渐渐地汤溪河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区,外面来旅游的人很多很多,汤溪河的人一边做着游人的生意,一边觉得很是自豪。
有一天,来了个中年游人,他对汤溪河的风光不感兴趣,倒是看中了汤溪河人常年饮用的那股鱼泉井水。他喝了一肚子不算,走时还带了好几大瓶。这事被汤溪河的人当成茶余饭后的笑料传了许久。
但有一天,汤溪河人不再笑话这事了。
那位中年游人是一家饮料公司的老板,他和镇政府签了合同,投资在那口鱼泉井旁边建起了饮用水公司。
汤溪河的老人们这才知道,是鱼泉水使他们长寿,使他们很少得病。汤溪河的女人们也知道了,鱼泉水使她们的更龄期至少推迟了二到三年。
蓝花土碗现在仍然有,可愿揣走的人却少了。
黄山人(三章)
石 匠
黄山石匠在峡谷中整天“叮当、叮当”地敲打着,那单调枯寂的声音传不了多远,没有多少人听得见。
黄山的石梯,用黄山石匠的汗水和虎口流出的热血,一级一级铸成。踏着一级一级整齐的花岗岩石梯,就踏上了黄山石匠那满是铁茧的掌心。
黄山“本无路”,“走的‘游客’多了”也成不了黄山的路。黄山石匠创造了黄山路。
黄山石匠老了,总忘不了叮嘱:要埋在山上,枕着黄山。
做不成了黄山石匠,便铸成了黄山魂。
妹 子
黄山妹子有着城里姑娘没有的结实,黄山妹子有着城里姑娘又嫉妒又羡慕的俊秀、水灵的脸庞。
背着游客行李爬山的黄山妹子,连城里穿登山鞋的小伙子也撵不上,掉在后面气喘吁吁。一路上,响着她银铃般的笑声,笑得“气喘吁吁”的小伙子抬不起了头。
黄山妹子叹羡:城里姑娘穿着低裆低腰的牛仔短裤和露背的吊带衫,真美。
其实她也有一套,不敢穿,害怕做了一辈子黄山石匠的爷爷那双混浊的眼睛。
去城里考导游证的那天,黄山妹子终于带上了那套牛仔短裤和吊带衫。
挑 夫
大巴山称挑夫“背二哥”。黄山人给挑夫叫什么?
巴山背二哥是普通的巴山人,是贫穷而善良的巴山人。他们是用双脚和双手,从那莽莽苍苍的大巴山的悬崖边捱过来、捱过去。
黄山挑夫没有昔日巴山背二哥的那种痛苦与贫困,他们的担子里也不再是山里人急需的盐巴、白布和针线。黄山的挑夫们一队一队的,唱着欢快的号子,那里面充满了欢快,悠闪悠闪的肩上里是啤酒、桔子水、巧克力和闪闪发亮的折叠钢椅以及家用电器。
他们挑去了游客的惊异和黄山人的渴盼……
相 册(外二章)
相 册(外二章)
装运新兵的船离开了码头。他的眼睛潮湿了。母亲站在沙滩,默默地向他注目。
网兜里,装着喷香的苹果,装着妈妈的一片爱心。还有一本空白相册。他知道,他应该怎样去塑造自己的形象,让母亲能收获一个醉心的微笑。
纪念册
家乡的同学要举办一次“绿色的希冀”联欢会,用挂号给他邮来了请贴。
他激动了,真想马上飞回同学们的身边。
可他不能离开哨卡。只好给同学们写了回信,谢谢他们盛情的邀请。
他二十岁生日那天,收到一只包裹,是参加联欢会的同学们寄来的,那里面是一本精美的纪念册。他看着签在上面的一个个名字,像读一个个有趣的人生故事。
最使他兴奋的是扉页上的那句话:
“我们都拥有一个绿色的希冀!”
记录册
我的朋友,一位年轻的妈妈,刚刚满月的儿子,是她心上的肉。
我羡慕地从她身边捧起精美的《宝宝成长记录册》,轻轻翻开,扉页上印着一个脚印,一个蓝色的脚印。哦,多么细心的妈妈。
我不解地问:“怎么印蓝色的?”她深情地微微一笑:“大海的胸怀无比宽阔,我的儿子留给世界的第一个脚印应该和它的颜色一样!”
我知道,她隐瞒了真正的意味。
镜框里,嵌着孩子父亲的照片。在年轻的海军军官身后是无边无际的蔚蓝的大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红叶与黄手绢
――写给阿艺
我想送你一片红叶
你记得么? 那个春天; 那成片成片的柑子树。绿的山坡,蓝的天空,白的云朵……
暖洋洋的太阳照着暖洋洋的我们。你脱下厚厚的棉袄,那件鹅黄色的毛衣紧紧罩着你轻盈娇小的身姿,戴着眼镜的小圆脸润出微微红波。
你狠狠地白了呆呆望着你的我一眼,从柑子树上摘下一片嫩嫩的绿叶,插进我的上衣口袋:“给你一片绿叶。”
我望着你:“我们也是绿色的。”
你哪里知道,这时我心里,正期待着金色的果实。
夹进笔记本里的那片绿叶干枯了,你也走了,连头都没回一下。
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个春天。这是一个梦幻的春天!
每每这个时候,我都独自躺在那棵梦中的柑子树下,或者望着远天,或者望着远山。久久地,心里一片宽阔,从来都没有过的。
有一天,那个小山坡,那遍树遍坡的红叶吸引了我。我突然感到一种充实。于是,我从树上摘下一朵彤红彤红的叶片。
我想寄给你,可你早忘了那片绿叶啊!因为那个时候,你还不知道我的期待。
飘扬的黄手绢
那个秋夜里,月亮又圆了。我叩开了你的门。
我记起了一个哲理故事:当你敲一位老太太的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