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帝修仙-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羧狻W雎蚵羰保茄蚴杏忻摹耙坏肚小保闼狄蛉馊铮坏犊诚伦际侨铮涣讲欢啵涣讲簧佟9丝鸵蚣附铮坏断氯ゾ褪羌附铮皇且坏叮永床焕吹诙叮嗣俏薏痪龋浦晒媚铮蚝簟岸习濉薄

    庖丁解牛,孰能生巧,巧姑娘的“一刀切”绝技就是长年累月,废寝忘食,手不释刀磨练出来。现代来讲这专业技术准够评为劳动模范的,或者参加什么“达人秀”电视节目。按照正常剧情发展,不论她刀技如何神乎其神,最终肯定是找个普通男人嫁了,可能是个书生,可能同样是个屠户,持家生子过日子。可怎么最后谢玖又和皇宫、司马炎和司马衷联系到了一起呢?

    原来是谢玖十四五岁时,出落得亭亭玉立,姿容娇美,经过肉店的公子哥儿,不论想不想买肉,都要进店来,请巧姑娘砍下一斤,两斤,名为欣赏她的“一刀切”绝技,其实多是欣赏巧姑娘的美貌。因此肉店生意也一直兴隆。

    只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天抛头露面的一个娇滴滴的小美女难免会让地痞流氓眼馋。这不,有天就遇到个泼皮无赖,他自持是贾充相爷府上的师爷,无法无天,公然要调戏巧姑娘。谢屠户当然不让无赖欺负自己女儿,无奈对方人多势众,他即使有杀猪刀也不是对手。这恶霸见调戏谢玖不成,就杀了她父亲谢屠夫泄愤,

    天子脚下,光天化日之下杀人夺女,自然引起了轰动。正在这时,正好被镇北大将军,菑阳侯卫瓘路过,听说是贾相府的师爷强夺民女,惨杀了谢屠夫,不禁怒道:“岂有此理!你贾充专权朝政,又放纵家奴行凶,这场命案,老夫非管不可。”

    只是此案涉及贾相国府上,为了为父申冤泄恨,谢玖不得不和卫大人同入宫中,一起面奏面奏武帝司马炎。

    司马炎再仔细一瞧谢玖,不禁心中暗喜:“好一个忠烈孝女、绝色娇娃!虽说满面泪痕,却似雨打芙蓉,艳丽异常。”司马炎本就是一个十分好色的人,便将她留在了**,封为才人,并为谢屠夫追封了一个官职,厚礼安葬。

    人证物证俱在,最终谢屠夫被杀一案,卫瓘大获全胜。晋武帝司马炎下诏,命将贾相府的师爷斩首市曹示众,并把贾充召去好好训诫了一顿,差点相位不保。贾充和卫瓘平日本就政见不合,互相看不惯,经过此事,贾充对卫瓘的积怨也更深了,也为将来卫家一夜九命冤死埋下了祸根。

    司马炎在弱智儿子司马衷婚前,担心他不通男女闺房之事,就让谢才人前去传授,由此有了司马遹。入主东宫之前,贾南风就知道这谢玖差点使其父相丢官罢职,使得贾相府名声扫地。偏是冤家路窄,贾南风嫁与太子为妻时,得悉皇上早已将谢才人赏给太子为妾了,且还怀孕在身,更是恨上加恨,暗自咬牙切齿,定要将谢才人碎尸万段。不过当时武帝尚在,贾南风尚不可胡作非为。在武帝庇护下,把谢才人从东宫迎入西宫,派人防护,她才得以平安地生下儿子司马遹。这一而再、再而三一串事连在了一起,贾南风和谢玖母子就成了世仇,对她恨之入骨,恨不能食其肉饮其血。

    谢玖这可怜的娘俩在宫中自从武帝死后,就失去了依靠,如水中浮萍,东倒西歪。她们娘俩被贾后分开,不允许见面,竟然已经有四五年没见面了。

    林易回忆起司马遹这段往事,这司马遹母女真是一对可怜人,司马遹对贾后自然是是恨之入骨,只是赶上个白痴父亲,大权旁落,他虽是贵为太子,却无能为力,连普通人家的孩子都不如,自己的亲娘都无法相见,心中充满无奈。没了亲娘教育的孩子,这再经贾后派人唆使,这就慢慢堕落下来。

    司马遹也继承了他娘入宫前,在羊市卖肉那‘一刀切’绝技,迫于贾后的淫威之下,东宫大市成了他忘记自己,发泄自己的地方,在这里他忘记了自己还是大晋当今太子,此时他只是一个卖肉的屠夫,所有的一切令人不快的,厌恶的事物都在“一刀切”下消失殆尽,他找到了心灵归宿。

    林易此时也算明白了司马遹的苦衷,只是司马遹无论如何想不到的是,在外人眼中只是他用来玩乐的地方,林易竟然想到用这来赚钱。不过林易是换了种方式,在这宫中办大市,不仅容易被皇后和大臣拿来攻击他的借口,最主要的是宫内虽然有几千的人口,但这市场毕竟还是太小,宫女太监虽也算是白领阶层,但毕竟都是包吃包住,他们的消费潜力很小,哪有民间市场空间大。

    东宫的属臣众多,元康初年,中书监何劭、卫尉裴楷、吏部尚书王戎、太常张华、卫将军杨济、尚书和峤,曾称“东宫六傅”,他们都是当时德高望重的老臣,司马遹名义上的师傅。

    这六人中,裴楷是贾后的表亲,去世的最早,元康初年就去世了。和峤性至俭,甚至有些吝啬,元康二年也已经去世,杨济是杨骏之弟,因为杨骏之事,被诛灭三族。

    现在还活着的四人中,张华是朝中支柱,首辅大臣,也是被人认为是贾后的心腹,他每日日理万机,有心却无力过问东宫之事。王戎就是那个竹林七贤中最小的那个,也是活的最长的一个,可惜只有才气,却并无嵇康、阮籍、刘伶的骨气,和山涛、向秀一样投靠了司马氏政权,最终还谋得了高官,可惜这人和他堂弟王衍一样,心思不放在朝政上,在其位不谋其政,整日就知道清谈,不过也就因为如此,贾南风这才容得了下。何劭这人只知道和稀泥,周游于各方势力中,谁也不得罪。不过同样是混日子,他却比王戎潇洒多了,每日各式各样的山珍海味换着吃,十分骄奢,从不亏待自己肚子。王戎虽富甲京城,好利而又十分俭吝,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日夜不辍,自己生活也十分节俭。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欲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王戎之女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有归还。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现在看来何劭、王戎或许只是乱世之中保全自己性命的障眼法。

    因此司马遹虽贵有这么多著名的师父,要么去世了,要么就不问世事,要么就没时间。东宫的主要文武大臣是太子舍人杜锡、王敦、杜蕤、鲁瑶,太子洗马江统、潘滔,詹事裴权、左卫率刘卞等人,这些人中都还好说话,只有江统、杜锡二人虽然非常正直精忠让人敬佩,但又过于迂腐,死认书理,开办大市之事他二人肯定是致死坚决反对。虽然林易可以凭太子的身份命令下去,但这却会伤了两位忠臣的心,得不偿失。这才深夜把他们二人过来,先给点甜头,然后略施小计,让他们钻进套子里,让他们对开通大市之事口不服至少心要服。

    不过,到底选谁来管理这大市呢,林易心中一时却十分犯难,东宫的人才虽多,但“轻商”的思想在中国读书人心中是根深蒂固,更没人愿意学这些经商的“贱学”。
第七章 办大市 不拘一格选人才
    林易虽然前世没学过什么经济学、管理学,但是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吗。所以只要了半个多时辰,他心中的大市就有了大概的轮廓规划。但是他身份特殊,肯定不能走在前,到底找谁来管理这大市呢?

    对!就是他,一个熟悉的人名映入了林易的脑海中——太子舍人王敦。

    此人出身当今显赫无比,数一数二的豪门大族——琅琊王氏,琅琊王氏开基于两汉,鼎盛于魏晋,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家族之一。从东汉末年到现在数百年来真是名人辈出,数不胜数,卧冰求鲤的“王祥”,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当今尚书令“王衍”、以及后来和“王敦”一起奠定东晋基础的“王导”。

    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孝感动天,此为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之典故。汉末天下大乱,王祥于是扶持着母亲带着弟弟王览到庐江避乱,隐居二十多年,不受州郡的征召。母亲去世时,王祥由于过分悲痛而致病,扶住拐杖才能站起。王祥年过半百才出仕为官,一生清廉高洁,德行高尚,位列三公,高寿无疾而终。

    相比同父异母的哥哥王祥,王览当时名声仅次于他,品行也十分优秀。王览与兄长感情要好,生母朱氏憎恨王祥,非但在丈夫面前中伤王祥,更经常施以虐待;但王览始终站在王祥一边,更劝生母不要虐待和针对王祥。后知道朱氏有意毒杀王祥,更不顾可能误服毒药危险去抢毒酒和先行试菜。王览官至光禄大夫,封即丘子,最终也是高寿无疾而终。若论后代兴盛,王祥后代大多默默无闻,隐于山林,而王览其后代之中多贤才,在东晋时期尤为兴盛。王导、王敦都是他的孙子,王羲之是他的重孙。

    王戎和王衍也是一个爷爷的堂兄弟,他们的祖父王雄,曾任曹魏幽州太守。王雄和王览也是一个爷爷的堂兄弟,他们的爷爷叫王仁,曾任东汉青州刺史。因此从族谱上了来看,王戎、王衍、王导、王敦等当世名士都是未出五湖的堂兄弟。

    从亲情上看,王敦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女襄城公主驸马,也就是司马遹姑父,还有一层关系,按照正常历史轨迹发展,司马遹将来的太子妃王惠风,正是王衍的小女儿,因此无论怎么算,王敦都是外戚身份。此人不仅有才还有大胆,正史上此人后来权倾天下,是东晋开国第一个个权臣,最终身败名裂,开了东晋南北朝权臣谋反夺位的先河。

    琅琊王氏也是魏晋时最著名的美男家族。世说新语记载,有人去拜访太尉王衍,还遇到了王戎、王敦和王导在座,在另个屋子,又见到王诩和王澄。出来后,他对人说:“今日太尉府一行,触目所见,无不是琳琅美玉。”成语“琳琅满目”即源于此。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门阀士族最讲究的时期,做什么事情都要比出生,不仅要比爹比妈,还有比爷爷比祖宗。王敦虽然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二代,此人虽然在文学上没有什么建树,更不喜欢溜须拍马,自持出身,“我王敦是什么身份,你贾谧又是什么身份”,他心底下根本就看不起贾谧之流,或者说根本不屑于加入贾谧的“二十四友”这个圈子,但也是当今举世闻名的名士。

    据说王敦刚娶襄城公主时,上厕所见漆箱中装着干枣,本是用作塞鼻防臭的,王敦却误以为公主府上解手也吃果子,于是一股脑吃了个精光。出来后,侍女举着金盆盛着水,用琉璃碗装着洗手用的澡豆,王敦却把澡豆倒进水中喝下当饭吃了。众侍女见状都掩口而笑。

    石崇家的厕所修建得华美绝伦,准备了各种的香水、香膏给客人洗手、抹脸。经常有十几个美女侍候客人上厕所,客人上过厕所以后,这些婢女要把客人身上原来穿的衣服脱下,给客人换上新衣。凡是上过厕所的衣服,即使再华丽,也不再叫客人穿了,很多客人害羞,都不好意思如厕。而王敦在石崇家上厕所,一群美人把自己脱光换衣服,王敦却跟没事人似地,神情还十分傲慢,侍女们私下说,“这个客人性情可以做贼!”

    石崇每次请客饮酒,常让美人斟酒劝客。如果客人不喝酒,他就让侍卫把美人杀掉。一次王导和弟弟王敦一道去石崇家赴宴。王导向来不能喝酒,但怕石崇杀人,当美女行酒时只好勉强饮下。王敦却不买账,他原本倒是能喝几杯酒,却硬拗着偏是不喝。结果石崇连杀了三个美人,他仍是不喝。王导责备王敦,王敦说:“他杀他自己家里的人,跟你有什么关系!”

    可见王敦性格上是不拘小节,风流不羁,但却没有当世名人雅士优柔寡断的性格,可以说他是心狠手辣,果断异常。如果按照当今世俗标准从东宫属臣内选三好学生,肯定是江统、杜锡等人,可现在并不是选三好学生,三好学生并不一定适合做大市的市令。

    果真如林易所猜测那样,王敦一听林易的想法后,十分拍手赞同,不等林易说完就毛遂自荐,愿做这个市令。不过林易也不把宝都压在王敦一人身上,毕竟王敦这样的人才不会一直都在东宫干下去,将来肯定是出京为封疆大吏。现在是创办初期,需要王敦这样有家族背景八面玲珑的人才,不过他相信有他在背后指导,只需要王敦在前台出面,以他的能力肯定能搞好各方面关系。等到一切走上正轨后,找到熟悉的人接班,王敦就可脱身。

    林易现在所规划的大市和以前的东宫并无两样,但是具体结构却明显不一样,以前是零零散散分别在一条街道上,各自为售。他现在想把洛阳官民所需要的肉、禽、蛋、蔬菜、粮油等农副食品,布匹、铁具等日用品、和酒楼、茶馆等消费服务场所统一放在一个大市场经营,明码标价,顾客自由挑选商品,既方便了洛阳百姓购买,也节省了管理成本和采购成本。这其实就是后世所说的超市。

    “这大市里的各行各业专业人才却不缺乏,从东宫大市直接搬来即可,伙计、走卒可从宫女太监中直接选拨。但是都要经过统一培训后方可上岗,市场内要统一着装制服,树立良好形象。东宫一下子空出来这么多的宫女太监,而大市一时也吸收不了这么多人,若他们选择留下来,东宫依然会留下他们,月俸和以前不变,只是暂时让他们在后园种菜、饲养牲畜。毕竟西市只是林易最初的计划,最后还要建立遍布京城各地的卖场连锁店,甚至延伸到生产、运输等一条线上。”王敦认真记录下来林易的一言一语。

    “所以不管如何,我们的质量要童叟无欺,价格要全城最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尊重和信赖,最终占有更多的市场。”林易把这重点又对王敦强调了一番。

    “价格全城最低?若如此,殿下所为真是京城百姓之福,只怕我们不仅没有利润,本钱也会很快亏空!”王敦疑惑道。

    “即使现在未有利润并不代表将来没有!况且有没有你试一下就知道了”林易心中十分胸有成竹。

    “不知殿下给这大市起什么名字!”王敦想到一个关键的问题问道。

    “圣人云,‘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名利是罪恶之源,而耍小聪明谋取名利则是人的劣性所致,名利与小聪明是两大凶器。抛弃聪明智巧,百姓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百姓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无利就是利,无利才是有利,我们所办之大市若要放眼长计,不能以利为第一目标,那就叫弃利平价大卖场吧。”林易早已想好了大市的名字。

    “如此费尽心思,办大市就不是为了盈利吗?”尽管林易解释了半天,王敦并没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毕竟这是20世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