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帝修仙-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凶手,以他的项上人头祭奠璟弟的亡魂!”李逸跟着上去先老叟欠身请道。
“这样最好不会,你二人一母同胞兄弟,也是我崆峒山最优秀的子孙,只可惜璟儿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走了!你从小和他一起长大,对他最为了解,肯定知道他的喜好,平时又得罪了哪些仇人!以你的修为,即使遇到哪些和我一样的老不死,也能全身而退!”老叟点头道!
“据探子所查,你弟弟最后留下的气息是在那函谷关不远处的一道山谷处!那里还留下天雷神罚的气息,肯定是璟儿遇到强敌,不得不用老祖所赐的那道人剑合一剑术和敌人同归于尽!逸儿切记也早去早回,你的修为却也不能落下,毕竟三江论剑还有一年的时间。你此行下山正好顺道去云梦山一趟,找张掌门,把你和张微的婚期定下,听说她已经从海外筑仙基成功归来,修为只怕不在你之下!也是一年后三江论剑你最大的敌手!”李刚又对去俊俏青年嘱咐道。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五十章 千年帝王都 多少饿殍民
函谷关附近漫山遍野都是银甲骑兵,因此林易丝毫不会任何吹灰之力,刚出洞口就被银甲骑兵发现,请回了军营。刘卞治军果然名不虚传,虽然半天多的时间没有见到主帅,他早已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比任何人都急,可是丝毫不影响整个军营依然有条不紊地运转。许超、士猗等莽夫却不得不对他由衷佩服。
多则半年,少则一两月的时间,只怕这刺杀失败的消息就会传到洛阳贾府之中!贾后若是知道修仙者竟然行刺失败消息后,那林易在镇守关中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反而途生事端,让林易收买天下人心,建功立业的好机遇,因此贾后必然会下旨令其火速回洛阳。林易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此次只所以能大胆放心给予其军政大权出镇外出,主要是借机把林易推出洛阳城后方便其派刺客暗杀,而当他们发现此计划失败后,必然会改变原计划,下旨把林易请回京,在他们的眼皮底必然惊不起多大的风浪。
林易自己本来的计划现在也必须提前,以应对生变,他必须在圣旨下令其回京之前改变长安城的政治格局,把长安城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造成无法扭转的局面。他本想在函谷关稍作调整等到后方大部队赶来后一起出发,可是现在时间不允许了,于是林易更是快马加鞭,马不停蹄地带领银甲轻骑往长安城赶去,仅仅三天多的时间就到了长安城。
“长安城”始建于西周时期,在西周时称为“沣镐”。“沣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沣京和镐京的合称。“沣镐”所在地区称为“宗周”。秦时称“内史”,至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定都关中,西汉高祖5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长安县属地修筑新城,名“长安城”,意即“长治久安”,改长安城所在地区为“京兆”,意为“京畿之地”。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大乱,至此长安城毁于战火之中。
东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东汉建立时,国家残破,特别是都城长安所在的关中,大量的物资需要从外地运进来,为了减少人民物资运输之劳,所以没有建都长安,而是建都洛阳,因为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地理位置好,有漕运,更利于物资的运输,而且社会生产没有受到特别破坏。因此这才定都洛阳,称长安为西都。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东汉末年到晋代曹魏统一三国的百年的时间,长安却没有遭到多大战火灾害,而都城洛阳却处于战乱之焦点,各方势力几易其手,整个城池更是毁了又建,建了又毁。因此经过这数百年的生养休息,长安城虽未恢复西汉之时的鼎盛时期,但当今长安城喧嚣繁华已不下于都城洛阳多少,整个城池的幅广及雄伟甚至都还在洛阳城之上。
只是林易踏进这长安城中,却是大吃一惊。林易从朝廷这几年的奏章之中,早已知道关中这几年来灾害不断,民生疾苦,想不到真是情况却远超过他的意料之外。
元康二年11月(292年),发生了全国范围的传染病,据说此病就是源于关中地区;
元康三年4月(293年),在关中地区的弘农郡倒春寒,下大雪,深三尺;
元康四年(294年),发生了全国范围的大饥荒,关中地区乞讨流民数万。
元康五年(295年),中原和东南地区发生洪水灾害,而关中地区赤地千里,渭河见底。农民欠身,饥荒更加严重。
今年以来,荆州和扬州继续发大水,而关中地区新年以来又是滴水未下,林易进入关中以来已经见过路边禾苗已晒焉,只怕今年又是颗粒无收!关中地区不仅发生了更加严重的饥荒,元康二年的那场传染病又死灰复燃。
只是连续这多年灾害,长安城繁华依旧,街边商贾鳞次栉比,公子王公穷奢极欲,一掷千金。只是这繁华街道不远处那一排排等待善人施舍的乞讨队伍,却是如此不和谐。
这些人如此之多,却不敢走到大街上乞讨,只能簇居在条条小巷口,期待路过的王公贵族偶尔大发善心。小孩几天未进食的饥嚎声,老人奄奄一息的乞讨声,还有夹杂着旁边不远处商贩的吆喝叫卖声,混杂在一起。林易一时竟分不出这是虚幻还是现实,这关中最大的城市洛阳城就如此饥荒,那其他城市更是难以想象!
再看这街道另一边那条条巷子中,这些人虽然依旧衣不遮体,面色饿殍,却每个人无论大人小孩都精心装扮了一番,安安静静,身前还挂一个牌子,只有那不懂事的孩子偶尔哭啼两声,却立即被家人制住。路边不时有三三两两衣着艳丽的公子妇人在转来转去,挑挑拣拣,如同选取货物一般。林易终于明白了,这原来是卖儿卖女,卖身为奴!林易不忍心再继续看过去,忍不住加快了身下的马速。他的国家、他的子民竟然如此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感到深深的自责,终有一天他要改变这种现状。
人遇到荒年,为了活命,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于以农耕为生的汉人来说,虽然严重,但是并非致命,来年风调雨顺,老百姓又能生活;而对居于内地,以畜牧为主的匈奴、羌、氏等少数民族来说,严重的雪灾会造成大量牲畜死亡,这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恢复元气的。一路从东向西而来,路上的饥荒虽多,流民却并没有长安城中这么多。接二连三的饥荒,使得下层的牧民根本无法生存。难怪长安城中乞讨的人群中以杂胡为多,特别是卖身为奴的人中更绝大多都是杂胡!
天作孽尤可怜,自作孽不可活!自古官逼民反,老百姓的要求其实很低,只是要有口饭吃。除了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野心投机分子,只有那些忍无可忍,对官府怀有血海深仇之人才会起来造反。郝散、郝度元兄弟二人无疑是那第二种人,而齐万年就是那第一种人。
元康元年(291年)9月,朝廷中宗室中流砥柱秦王司马柬死亡,于是贾南风把驻守关中的梁王司马肜召回中央,而又把刚刚上任为征东将军,都督徐州、兖州诸军事的赵王司马伦,派往地位相对更加重要的关中地区,做征西大将军。
就在司马伦到了关中之后,关中发生传染病,又加上连年自然灾害,真是饿殍满地。赵王司马伦不学无术,无智庸才,崇信佞臣孙秀,孙秀狡黠小才,贪淫昧利,所共立事者,皆邪佞之徒,惟竞荣利。司马伦在其亲信孙秀的唆使下,不仅对灾民不赈灾,反而变本加厉、横征暴敛。
于是,就在元康四年的5月,匈奴族的郝散聚众反叛,进攻上党郡,击斩了郡首。郝散在攻克上党以后,转兵西向,渡过黄河,与散居在陕西北部的匈奴人联合,并占领关中地区,那里的灾荒饥民众多,很轻易就招揽了数万兵马。叛乱在进行了3个月以后,以郝散率领部众归降而宣告结束。
但是,奇怪的是:在郝散归降以后,冯翊郡都尉却诛杀了郝散。杀降,历来为人所不齿,只有在十分特殊的情况下,杀降才多少有一点必要性。在郝散投降以后,朝廷已经分解其步众,他已是孤家寡人,再进行诛杀,就显得负面作用更大了。
诛杀郝散的行动不仅没有起到震慑作用,反而使得心底单纯的胡人对于朝廷这种狡猾的、背信弃义的做法气得发疯,再加上这两年关中一直大旱赤野千里,牧民无法生存,导致了随后的郝散弟弟郝度元的叛乱。
这次,郝度元兵势更甚于郝散,他联络冯翊郡、北地郡的马兰羌部落、卢水胡等部落,一齐起兵叛变,击斩了北地郡守张损,击败了冯翊郡首欧阳建,接着便紧逼长安,朝廷大振。
雍州刺史、扬烈将军解系,此人素来清正不屈。武帝时,和贾充狼狈为奸的荀勖得宠的时候,荀勖的儿子对解系说:“我和你是朋友,你见到我爸爸了,应该行拜礼。”荀勖也说:“我和你爸爸关系不错。”解系正色回答:“我爸爸没说过这事。如果您和我爸爸关系好的话,我爸爸去世的时候,应当接到您的慰问信。因此,关于和我爸爸亲厚的说法,我不敢承当。”说得荀勖父子无地自容,此次解系的大名也名扬天下。
解系素来看不惯赵王司马伦和孙秀的为人,军事上也发生激烈争执,互相向中央控告对方。最重要的是贾谧的亲信欧阳建也指控司马伦孙秀等人的种种罪行。于是这朝廷才撤换了司马伦,改派曾经驻守过关中的梁王司马肜,只有梁王早已年过六旬,只愿在京城养老。此次林易以太子之尊出镇关中替换梁王回京,因此听到此消息后,梁王甚是感激,每日翘首以盼林易早日到达长安。
第五十一章 揽三秦侠客 招流民从军
就在梁王司马肜很不情愿地上任时候,连吃败仗的晋军没能挡住郝度元的叛军,就连解系本人也吃了败仗。叛乱像滚雪球一般不断扩大。放眼望去,关中地区遍地皆反。朝廷也为此焦头烂额,各派系间争论不休。
匈奴人接连的大胜,刺激着本来不曾谋反的关中氐人和羌人,他们也都加入到匈奴人反叛的大军,一时间,关中处处烽烟,一片混乱。战胜了解系以后,郝度元等联络各部帅,推举氐人豪强齐万年为主,共同对付晋朝。
齐万年虽是氐族人,但是其先祖已隶属郡县,和关中汉人混居在一起,形同内地汉人。因此齐万年是高度汉化的氐人,齐万年起事后以陇山一带为中心,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阴平六郡氐、羌等纷纷响应。一时拥兵十万,兵势甚重,关中莫不能挡。
齐万年受深受汉家思想影响,是个一心为帝的野心家,刚被各族推为主起事不久,屁股还没做热,就自立为帝。为何郝度元自愿称臣,主要原因还是五部匈奴大部集中在并州(今山西)地区,而在秦陇居住的匈奴数量上远远少于氐、羌,兵力不如齐万年,这也许就是郝度元甘心认齐万年为王的一个重要原因。
林易进入长安城中,看到长安城中如此惨象,马不停蹄地直奔梁王司马彤征西大将军府上。按照梁王的推算,太子至少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达到长安,想不到林易不到一半的时间就到了。因此他的那些探子还没有反映过来,林易就到了其府上。
梁王司马彤是林易的爷爷辈分,司马懿庶子,母张夫人,此张夫人是司马懿后来讨的小妾,同司马懿的原配张夫人,后被司马炎追封为穆张皇后的张春华非同一人,但是张夫人和张春华情同姊妹,向来走得很近,一向都敌视那司马懿最宠爱的柏夫人,因此他们的孩子走的也很近,张春华生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平原王司马干,司马干就是那个传说喜欢奸尸的老变态,此人却是高寿善终。柏夫人生子赵王司马伦。
有长辈的恩怨在此,因此司马昭这一支应亲近司马彤,疏远司马伦,可无奈司马伦十分善于谄媚,中宫反而更崇信司马伦。司马伦虽是被征召回京,不久拜为车骑将军,掌管禁军,手握重权。
司马彤此人虽然和其同同父异母弟一样不学无术,但此人为人恭慎、清修,好清谈。虽不务正业,碌碌无为,除了周处那件事,却没做过什么坏事。因此对他好感甚强于司马伦。林易宣读过圣旨后,司马彤行过君臣礼,林易也对他见过长辈礼。经过几日的忙碌后,司马彤和林易终于完成了军令政务的交接,司马彤就急忙忙地带上歌姬爱妾、万贯家财和亲军护卫赶回京都洛阳。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这司马家的王爷,果真如世人所形容那样。本无将相之才,却因为姓司马,投胎投的好,都给予高官厚禄、封疆大吏。这样的王爷碌碌无为,把地方治理得一塌糊涂都算是好的了,若是野心家必将天下大乱,后果不堪设想。八王之乱这种同室操戈的悲剧,他绝对不允许历史再一次重演。
以太子之尊躯可以从开府衙,林易却感觉这完全是浪费,就继续以梁王的征西大将军府为府衙。林易的后方大军至少还要半个月的时间方能到达洛阳城,但是林易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雍州、梁州大大小小的官员,他一一接见过征求过他们的意见,特别是雍州刺史解系、冯翊太守欧阳建等重臣名士。
解系为人正直,这样的人才,林易要重用,自不必说。欧阳建,字坚石,是石崇的外甥,同为贾谧的“二十四友”之一,与与舅舅石崇都是站在贾后船上的人。然其人却才藻美赡,甚得时誉,素有贤名,深得郡民爱戴。此人虽和林易不是同一条战线之人,林易却对其没有任何偏见,依然十分重用他,仍领命为冯翊郡守。
洛阳城中的弃义早在半年前就暗中转移到其他大城,和弃利一样分号开遍了全国各大城市,而长安城是除了洛阳城最大的分部。这弃利由于其价廉物美,本就是长安城中最热闹的地方,这几日更加热闹了,听说特价的麦谷不限时间抢购,去就有,每日还有免费的热粥、白面馒头领用。
这一切自然是林易在背后运作,他作为当朝太子、征西大将军、都督雍梁二州,所做的只能是这些微薄之力。他本想要各州郡开仓赈济灾民,各州郡都有灾害,都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能供应朝廷的大军就已经不容易了,还哪有余粮赈济灾民。
这些灾民大多都是杂胡出身,正是由于他们的叛乱,才导致关中大乱。朝廷能放任他们进入长安城中乞讨,已经是仁至义尽。况且朝廷已经不再禁止饥民卖儿卖女,他们自不会少了谋生的手段。这就是那些所谓父母官的成见。林易却也无法怪罪他们,毕竟他们所说事情为实,时代大背景如此,虽然汉中地区,汉人和胡人长期混居在一起,但是民族对立依然还比较严重,地方汉族官员欺负胡人却是屡见不鲜的事情。这也难怪齐万年、郝度元起义,羌、氐、匈奴等胡民一呼百应。林易此时只能以自己的行动慢慢感染这些官员,待到合适的时候再颁布各族平等的政令。
三秦之地,豪杰遍地,侠肝义胆,忠勇两全。林易此时钱多饷多,就是兵寡。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林易早已转变了太子司马遹在世人眼中的纨绔形象,林易的贤明早已名扬在外,况且林易不畏强权,得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