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临天龙-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089 武备库
    讲到这里,周侗神色一黯,想来是处处碰壁,很难遂愿了。

    对此,赵佶倒也并不感到意外,换了任何一个普通人来算这笔账都不困难。培养一个御拳馆门生花费若能换一百名普通的精锐士兵,大概任何人都会觉得这实在不划算到了极点,哪怕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想要在百名精锐劲旅围攻下全身而退,想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朝堂相公们眼中,这御拳馆颇有华而不实之嫌,大概也是没有什么再开的必要吧。

    不过赵佶自己对这个话题却比较感兴趣,实在是周侗武功之高强给他带来太大震撼,因此对那早已经撤销的天武军到底是个怎样的实力也就分外好奇。

    或许是因为找到了知音,或许是因为心中积郁太多话亟待要找人倾诉,听赵佶问起,周侗便滔滔不绝讲起那昙花一现的天武军在熙宁开边当中的惊艳表现。

    横山诸羌分散在奇趣山岭之间,各自据寨而守,大宋军队几乎每突进一分,都会有很惨烈的人员伤亡。可是天武军中将士飞檐攀壁自不在话下,在崎岖山岭之间也能如履平地,或远途奔袭,或攻坚破寨,几乎无坚不摧,所向披靡。而且每一名士卒单独拎出来战斗力也相当惊人,哪怕数十名羌人围攻都能全身而退……

    诸如此类,周侗洋洋洒洒讲了大半个时辰,而赵佶也自听得目瞪口呆,心旌摇曳。按照周侗的描述,这些天武军将士那真是这个冷兵器时代当之无愧的兵王啊!若有这样的虎贲一千,投入到战场上也能发挥出惊人的破坏力!

    可是又从周侗口中得知,天武军人数最多时也才八百余人,而且历经战火洗礼,多有折损,补充又殊为不易,到撤销时已经仅剩五百余人。而且撤销不久,这些将士们便被禁军还有各军州哄抢一空,想要再次成军,已不可能。

    从周侗的描述当中,赵佶可以推断得出,这些御拳馆门生实力或许距离那些江湖上真正的一流好手还有些差距,但是单个实力比之大理国镇南王府那四大护卫还是要略胜一筹的。一想到大宋禁军当中竟然拥有这么多高手,而且并非江湖上无组织无纪律的乌合之众,赵佶不免心旌摇曳。可是这八百余人几乎是仁宗朝御拳馆开设一直到熙宁年间几十年的积累,赵佶又不免嗟叹。

    哪怕对军事并不精通,赵佶也明白排兵布阵绝非简单的数量对比,若真简单的数字就能分出胜负,女真人不要说灭宋,只怕早在辽东就被辽国抄家灭族了。这不足千人的天武军,若在两军交锋中调度得当,迸发出的战力绝对要胜过数万军旅!

    对于不能重开御拳馆,赵佶也略感遗憾。接下来,他又继续跟周侗谈论起御拳馆具体需要消耗的资源。周侗不免感慨道:“每年只须五十万贯,五年后可得千人劲旅!可惜,可叹……”

    详细了解了御拳馆的诸多花项之后,赵佶才明白限制御拳馆培养军旅人才的主要问题还是钱,御拳馆从仁宗朝建立之初,便深受资金紧缺的困扰,始终不曾得到充足的银钱支持。其实大宋不是缺钱,而是取用调度不得其法。一科少取十名人浮于事的进士,御拳馆便能培养百名乃至更多的兵王,若将这进士日后升迁并子弟荫补再算在里面,数量更是惊人!可是共天下的终究是士大夫,却不是那些穷军汉……然而行到穷途末路时,终究还要靠这些贼配军来挽天倾!

    每年五十万贯,单独讲出来确是一笔庞大数字,可是赵佶却记得去年樊楼里一名管事要奉上一成干股每年就得将近二十万贯的红利!

    想到这里,赵佶心念蓦地一转,继而问道:“若朝廷终究不许重开御拳馆,周老师你打算如何?”

    周侗闻言后涩声道:“若真夙愿难偿,老夫却也无计可施,便投进西军老种相公门下,总要将御拳馆中学到这一身本领学以致用,报效朝廷。”

    听到这话,赵佶不免又感到诧异:“原来周老师你这一身本领全是在御拳馆中学到?”

    “我十五岁入御拳馆,一生所学却不及御拳馆十之一二的本领,委实惭愧。”周侗又叹息一声道。

    虽然对御拳馆的本领好奇,赵佶却还有别的事要跟周侗讨论,只能暂且按下,转而说道:“朝廷是否重开御拳馆,小王于此事也难置喙。不过窃以为,即便朝廷不许,周老师你也未必一定只身投戎才能报效朝廷。周老师你入军旅,诚然能杀敌立勋,但仅只一身。不过于大宋而言,却少了成百上千的百战精兵。”

    “纵使朝廷不许重开御拳馆,也未必没有折衷之法。周老师你大可在汴梁城中自开武馆,以你在朝在野的声望,想要拜入你门下的自如云集。教成了门生,再举荐到禁军之中,同样也是一番功业。”赵佶说道。

    周侗听到这里,却摇头叹息道:“端王爷这法子,老夫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民间开馆授艺,一来开销甚大,入不敷出,难以持久;二来招收门生良莠不齐,并非人人学艺都能有所成就,终究不及禁军中招募挑选来得快捷便利;三来入此门中,若无经年累月的勤修并调养,也难见效用,如此比之十年寒窗也不遑多让,又有多少人肯舍了通衢大道来就这小径呢?”

    赵佶听到周侗讲出难处,倒是不免一愣,他却没有想得这么深远。只是要放弃能大批培养军中高手的机会,他却舍不得,莫说五年,就是十年也正当用处。开设武馆的开销花费,他倒可以帮忙筹措起来,汴梁城诸多大商家挨家去打秋风,总要把这钱财给凑起来。至于这第二和第三点,确实有些难办,武馆想要大量收徒授艺,不只要在材质禀赋上有考量,心性方面也是重要的部分,一个两个还好说,若成百上千那问题自是层出不穷。若没有禁军军律的约束,确实很难将规模扩大起来。

    赵佶苦思半晌,脑海中灵光一闪,找丐帮!

    丐帮是天下第一大帮,人手之多自不待言,虽然不少丐帮弟子沾染了江湖散漫、不服约束的性子,但若严苛的条件挑选,百十个可堪培养造就的总能挑选出来。且先把摊子铺起来,日后再一批批遴选挑拣,总能渐渐壮大起来。

    一念及此,赵佶便对周侗说道:“财货筹措问题,小王倒可以帮周老师你分担一二。我不忍见周老师你这样豪杰报国无门,能帮得一分,自然要帮,虽然做不得太多,但为周老师你牵一牵还是能做到的。至于以后的路子,且行步看步,事情终究是要做出来的。”

    周侗闻言后,脸上不禁涌现喜色。他先前所说诸多难题,最困难的还是没有钱,毕竟御拳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被撤了。若这个难题解决了,以后的事情也自简单,事在人为。因此,得到赵佶这个承诺后,周侗自是感激,不免连连感谢。

    赵佶又跟周侗商谈了一些细节,不免又转到御拳馆所教授的武功上。

    提到这个问题,周侗叹息一声道:“御拳馆武功可说是包罗万象,几十年来不要说完全学会,哪怕是尽数通读一遍,都少有人能做到。可惜如今御拳馆已经不在了,诸多秘技也只能蒙尘。”

    听到这话,赵佶不免瞪大了眼眸,旋即便问道:“那些武功现在在哪里?”

    “御拳馆裁撤之时,这些武技秘籍全都收进了内府武备库中,至于现在是否还妥善收存着,我却不知道了。”周侗说道。

    赵佶闻言后自是好奇心大炽,恨不能当下便去那内府武备库瞧一瞧。周侗见状,便笑道:“左右已经酒足饭饱,我眼下也无事在身,便陪端王爷您去看一看。”

    赵佶只顾着跟周侗谈论,却冷落了在座这些人,不免转头致歉。他心里念着内府武备库的事情,确也没有心思再谈别的,见众人宴饮也近尾声,当下便约定过几日再来拜会,然后便散了席。

    送走一干禁军侍卫之后,赵佶便请周侗上了车驾,一同前往内城。中途周侗下了车,往殿帅府寻旧日同僚讨了一份手令,然后才与赵佶一起到了西华门外的武备库。

    内府武备库虽属大内,但却是殿帅府放置军械之物的库房,倒也并不严禁人出入。周侗手上有殿帅府的手令,加上还有端王爷跟着,自然也无阻碍的进了库房。

    寻了执勤的官员问了一问,那官员思忖良久,又在卷宗中翻查了大半天,才找到御拳馆图籍收放的地方。旋即赵佶与周侗便被领进一个破败的单独院落中。这院落似乎少人前来,地上积满了灰尘落叶,门廊下还有一个身量不小的内府太监靠着廊柱在恹恹欲睡。

    待赵佶等人走进了这院子中,那太监才蓦地察觉,揉揉惺忪睡眼看到院中站着的人,连忙起身快步上前。

    看到这太监走过来,赵佶眸子不禁一凛,转头看向周侗,见他也颇流露出诧异之色,想来也看出这太监颇有一些内功造诣。转回头来,赵佶不免仔细打量这会武功的太监几眼,不免又感讶异,这太监竟能当得起青春痘,也委实太别致了些。

    那太监疾步上前,瞧不出赵佶等人的品位,但他已经是最底层的杂役太监,称呼上倒也不需要多为难,当下便礼拜道:“小的内府杂役童贯,拜见几位大人。”

    听到这名字,赵佶面色不禁一怔,童贯?这是要集齐七颗龙珠召唤神龙的节奏?

    ——————————————————————

    数死早,所以关于单位换算什么的不合理,讲我也不会承认的。。。另,继续诚恳求推荐票。。。
090 御拳馆藏书
    正在赵佶因为童贯的名字产生诸多遐想的时候,周侗已经上前一步问道:“这里就是收藏御拳馆典籍的地方?”

    此时童贯只是内府最低级的杂役,尚无日后统帅三军宣帅的威武霸气,闻言后连忙恭顺点头道:“是的。”

    周侗将殿帅府的手令递给童贯,旋即便转身对赵佶说道:“端王爷请。”

    一边童贯听到赵佶的身份,脸色不禁一变,这院子一年到头都没个人烟往来,不想今日来了这样一位尊崇的人物。他连忙又上前一步,恭身道:“王爷与这位大人请稍待片刻,这库房久不开启,霉气重,积尘也多,小的先去打扫一下。”

    说罢,他便又弓腰垂首要去打扫库房。

    “且慢,你先过来。”

    眼见童贯要离开,赵佶唤了一声,待童贯走到近前,他蓦地上前挥出一拳直击童贯胸口。骤然遭受攻击,童贯脸色一变,下意识要挥臂格挡,可是胳膊抬至半途却突然记起赵佶身份,当下便放弃了抵挡,以胸膛生受了这一拳,身躯晃了几晃,才连忙半跪于地惶急道:“小的怠慢了王爷,求王爷恕罪……”

    赵佶一拳击中童贯,却见他只是晃了一晃,连退都未退一步,好奇心不免更强。他那一拳,虽然没有用尽全力,但也是调集了几成的内力,看似平平无奇,但这一拳却足够洞穿门板绰绰有余,而童贯竟然就这样生受下来,而且赵佶还隐隐感觉到有一股反震力道透出来,可见这童贯内功确是已经有了不低的火候。

    周侗在一边看了,同样不免一奇。他虽然瞧出童贯有武功在身,但因对方是内宦,他也不好出言置喙。可是见赵佶发出一招试探,童贯能硬接下来固然让他感到好奇,可是更好奇的却是这位端王爷内力已是颇有造诣。

    周侗博采众家之长,无论眼界还是修为都俨为宗师,此前虽然听赵佶讲自己练过内功,周侗却没能瞧出什么端倪,还只当他只是学了一些道家的养生法门。直到赵佶这一动手,引动了体内的气劲,周侗才瞧出这位端王爷果然是修炼了上乘的内功法门,最起码在收敛内息这一项,就是周侗所见诸多武学当中的翘楚。

    赵佶退了一步,对童贯说道:“起来吧,你这身内功,学了有几年的光景?是瞧着御拳馆典籍自学的?”

    童贯虽然站起身来,不过依然是战战兢兢,垂首恭顺道:“小的五年前被分到这武备库当差,因为少人往来,闲极无聊便拿几本库存的图籍翻看消遣,看得多了,也忍不住蠢蠢欲动想练一练……小的练那些武功,从来都是当作消遣,确是从不敢有别的念头!”

    听到这话,赵佶嘴角不禁一咧,只当作消遣就练成这样一身武林中许多人都望尘莫及的内功,这童贯还当真是个武学奇才。

    周侗闻言后也不免错愕,修炼内功不同于其他,寻常人就算有师门长辈言传身教的引领指导,都不免有行功出错危及生命的情况。可是这内宦阉人内息本就较常人驳杂阴虚一些,想要入门比一般人还要艰难,然而他不只练成了,而且还一练数年有余,除了禀赋过人,运气也当真好到了极点。

    他伸手钳住童贯脉门,过了片刻后才开口道:“能熬到今天,你也算命大了。”

    听到这话,那童贯脸色蓦地一变,颤声道:“大人,您的意思是……”

    赵佶闻言后也不免讶然望向周侗,好不容易发现一个会武功的太监,而且还是名气甚大的童宣帅,怎么突然又有生命危险了?

    周侗沉吟道:“你勉强调集内息,收束不得其法,如今十二俞皆伤,下三焦处损耗尤重,肾门阴火虚亢。若即刻停了内功的修炼,仔细调理身体,尚能维持下去。若再晚上半年,却是难办了。”

    听周侗讲出这些穴位名字,赵佶倒并未在意,总之一句话,童贯这太监练功把自己练得肾虚了。他心里忽然涌起一阵难抑制的笑意,当下也顾不得当事人的心情,转头掩嘴大笑起来。

    童贯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只脸色苍白颤声道:“大、大人,小的这条命、还有救?”

    周侗点头道:“眼下还有几分挽回的余地,只是以后切记不要再胡乱练习内功,走岔了一步,可是要人命的。”

    且不说童贯在那里诚惶诚恐的听周侗讲解该怎么救治,赵佶委实已经对御拳馆中的武功秘籍好奇无比,想看一看能把太监练得肾虚的武功到底是什么样子。

    库房打开后,一股霉重气息扑面而来,赵佶在门外等了片刻,待霉气稍稍散去,才举步走进去。数间大屋的库房里,堆满了一口一口的大箱子,箱子外贴着封条,地上还散落着一些书籍。赵佶随意捡起一本来,待看到那书皮上的名字,脸色蓦地一变,只见那封皮上赫然写着“少林无相劫指谱”!

    若没记错的话,这无相劫指该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怎么会出现在御拳馆的藏书当中?而且就像垃圾一样被丢在地上!

    赵佶按捺住心里的震惊,翻开这秘籍草草翻阅一遍,脸色不禁愈发精彩。他虽然没有见过无相劫指,但看这秘籍上所记载描述的内容,确是一门上乘武功无疑,想来应该就是真正的无相劫指了。

    这时候,周侗也走进了库房,看到内中情形,不免叹息一声道:“御拳馆裁撤,这些武技秘籍也蒙尘如此,实在愧对前人拳拳报国之心……”

    听到周侗的感叹,赵佶将手中秘籍扬了扬,说道:“周老师,我曾听人讲过,这无相劫指乃是武林中少林寺的绝技,怎么会出现在御拳馆藏书中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