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临天龙-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忍不住低声问赵佶:“赵公子,这位镇南王世子……”

    ————————————————————

    稍后还有一更,谢谢大家支持。。。
057 北冥入怀
    赵佶听到乔峰的问题,心知他多半怀疑这段誉中了邪,当下便笑了一笑,指了指那玉像的足部。

    乔峰见状,俯首望去,只见那玉像一双绣鞋上各自绣了几个字,右边的字迹是“磕首千遍,供我驱策”,左边则是“遵行我命,百死无悔”。这两行小字颐指气使的霸道口吻,乔峰看一眼后便觉太无道理。

    他直起身来再看向那玉像,只见这玉像雕琢的栩栩如生,一眼望去好像亭亭玉立一个美貌女子。结合着玉像鞋上那小字,乔峰便觉这玉像立在这里似乎颇有以美貌惑人的意味,透出一股邪气。又看了一眼仍自不断叩首的段誉一眼,乔峰嘴角一撇,虽然心中所想没有说出口来,但却觉得这位段世子委实不知自爱,太轻贱了自己。男儿一生,要跪也是天地君亲师,为了一尊颇具姿色的死物雕像将大好魁首杵进尘埃中,终究太无志气。

    旋即乔峰又想到那鞋上一行小字比蝇头还小,饶是自己六识敏锐也得弯腰才能看见,可是赵佶进了石室后便不曾弯腰去看,却明明白白指给自己。莫非赵佶所说的梦中机缘当真是事实?这不免又让乔峰惊叹不已,若说人有直觉可预知到祸福,乔峰是相信的。但若做到赵佶这般细致入微的预见,实在太奇妙了!

    赵佶见段誉还在连连叩首,便上前一步按住了段誉的肩膀,笑道:“段世子且等一等,我来拿些东西。”

    段誉被阻止,心下有些不满,还未及开口,便看到赵佶从地上捡起自己面前用作叩首的小蒲团,两手用力扯开,从蒲团里抽出一卷绸包。赵佶拿出了什么他倒不甚在意,可是看到那蒲团被撕坏,段誉当下便急道:“这蒲团是神仙姐姐留下的物件,你怎么能随便就给撕坏了?”

    赵佶不理段誉的叫嚷,先将绸包收进怀中,然后又丢下了蒲团,拍拍段誉的肩膀道:“二百一十三了,继续继续。”

    乔峰见赵佶竟然从蒲团当中抽出一个绸包来,益发觉得好奇,忍不住问道:“赵公子,莫非这就是你梦中的机缘?”

    那继续磕到二百一十六个头的段誉闻言后顿时停住了动作,脸色有些难看:“神仙姐姐竟然向你托梦了?”

    “放心,神仙姐姐是你的,我也不跟你抢。”赵佶笑着安慰了段誉一声,转而才对乔峰笑道:“能够有所收获,我自己也惊喜得很。”

    他这话倒是真的,虽然已经提前甩开了段誉,却不想段誉竟然又出现在这里。而且看这架势,自己只要再晚来片刻,怀中的绸包只怕就要落在段誉手里。而且凭段誉对“神仙姐姐”的痴迷和一贯操行,神仙姐姐留下的东西,肯定死都不会交给自己。

    最大的心事已了,赵佶的心情前所未有的轻松,便转身观察着整个石室的布局,想要瞧瞧还有什么疏漏的地方。这几间石室相连,摆设却不多,颇有一种人去楼空的寂寥味道。总有些零散物件,也都是寻常东西,赵佶也没有兴趣仔细看。转了一圈后,他便走到当中一间石室的棋枰前,默记着棋坪上所摆的这一局珍珑。他的围棋造诣并不甚高明,也难瞧出什么玄机。不过大宋文人儒生不乏棋国高手,甚至蔡京于此道就颇有造诣。赵佶自己解不出来,倒可以将棋局记下来,请人解上一解,以后或要用到。

    赵佶正默记棋数之际,忽听到乔峰的一声惊呼,连忙循声走过去,却见乔峰正站在那琅嬛福地的石室中望着一排空书架怔怔出神。

    “此地以前应该居住着一位武林宗师的人物,瞧这书架上诸多标签,似乎以前武林中各门各派的武功都有收集。可是此举却有些背离武林正道,各家的武功传承都是各自的根本,偷人绝学即是大仇。幸而此地在远离中土的无量山中,若在中原的话,一旦被人探知到,只怕要引得整个武林都震荡不休。”乔峰叹息道。

    赵佶听到这话,却是想起慕容家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一门斗转星移的武功。说实话,不管这武功名气有多大威力有多强,赵佶都感觉是个笑话,用别人的招式杀别人,看起来爽得很,却太吸引仇恨了,而且还最容易栽赃嫁祸。对于慕容家煞费苦心经营起这个名声,赵佶只能感叹,这是在复国?这是在作死!

    这时候,外间却噗通一声重物坠地,赵佶与乔峰出门一看,只见段誉已经满头大汗摔倒在地上,看来那一千个头已经磕完了。

    终于磕完了了一千个头,其实已经不止一千个了,段誉只觉得头颈僵硬,四肢颤抖不已。但他心情却相当好,只因为终于完成了神仙姐姐交代的一桩任务,便从内心里感觉与神仙姐姐走近了几分。

    他瘫倒在地上,看到那沾满自己汗渍的蒲团除了被赵佶撕开的一角,另一个地方也因为自己不断叩首而破损了一角,心下不禁暗道可惜。不过他转念忽有想到,神仙姐姐交代自己这一桩事应该不会没有道理,玄机大概应该就在于这蒲团中被赵佶取走的东西。按照正常的事序,应该是自己磕完了头,看到这蒲团的破角并发现内里藏着的东西。换言之,赵佶取走的那绸包是神仙姐姐留给自己的!

    这想法一涌起来,段誉身体里顿时涌出一股力道,指着赵佶道:“你取走的东西在哪里?那是神仙姐姐留给我的!那是我磕了一千个头,神仙姐姐留给我的东西!”

    赵佶闻言后不禁笑了一声,双手一摊,懒得搭理段誉,转身去了另一间石室。

    乔峰早先见段誉只因为贪恋玉像美貌就叩首不止,心下已经有些看轻了此人,待听他说这话,便有些忍耐不住,说道:“段公子,咱们大家都瞧见这里早已经人去楼空许久,有什么东西也成了无主之物。哪个先拿到手,那便暂时算做了他的。若此间主人再回来讨要,自当物归原主。你却一口咬定东西是属于你的,这似乎有些于理不合吧。”

    “可是,我分明已经磕了一千个头……”段誉一时理屈,却偏偏讲不出什么反驳言语。

    赵佶转过身,笑一声道:“你嗑了一千个头东西就是你的?谁交代的?那鞋上可有些你磕一千个头,就要送给你什么东西?”

    “鞋上自然是没有的,我却觉得你拿去的那东西上面应该有,你拿出来给我瞧一瞧,若是上面没有写明这东西是神仙姐姐要给我的,我自然分毫不动还给你。若是还有神仙姐姐交代我要做的事情,我自然肝脑涂地也要完成!”段誉揉着乌青的额头,有些委屈道。

    赵佶没想到段誉的脑筋罕见的灵活了一下,不禁微微一滞。他自然知道绸包上写的什么,不过打定主意是不将东西交给段誉的。不过他既学了段家的六脉神剑,又从段誉头下抢到北冥神功秘籍,心中多少有些愧意,因此沉吟片刻后,走到那玉像面前端详片刻后说道:“这玉像瞧着有些面熟啊?似乎在哪里见过,却是一时想不起来了。”

    段誉听到这话,果然忘了再追究绸包之事,转而抓住赵佶手臂疾声问道:“端王爷,您真见过这位神仙姐姐?她现在在何处?求您一定要好好仔细想一想,若能相告,段誉感激不尽!”

    赵佶见转移了段誉的注意力,当下便一副沉吟状说道:“终究太久了记不清楚,似乎是苏州,又好像是杭州。总之就是这两个地方,再具体却实在想不起来了。”赵佶也不清楚,这样指引段誉去做备胎好不好,反正他自己是没那兴致的。

    段誉心神完全被这雕塑迷住,本以为斯人已逝抑或杳然无踪,不想竟然得知到真人的下落。虽然那苏杭两州距离大理都是几千里之遥,但总算有了一个念想,因此自是对赵佶千恩万谢。

    乔峰见段誉这模样,心下不禁又有些不满,倒非独独因为此人**。食色本性,乔峰自然也明白,他自己不好女色,却也不会因此小节而苛求别人。只是看到段誉身为一国储君,在美色前却方寸大失,委实欠缺了一些气度。至于赵佶刻意引开话题的举动,乔峰却没有怎样在意,大抵人心里第一印象形成了,实在很难再不偏不倚看待一些人事情况,就连乔峰也难免俗。

    此时仍是深夜,几人也不急着离开,准备天亮后再寻出路。赵佶不免问起来段誉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原来在他们离开后不久,段誉按捺不住寂寞,想起来茶馆中听无量剑宗弟子讨论门派后山的仙人舞剑,便一个人溜出来想要去见识一下。该着他有一些运道,在山门**到往门派里送粮米食材的商贩,帮着忙送进无量剑派,既然也没人阻拦。就这样一路溜达着居然真让他晃悠到那剑湖宫无量玉璧的地方,只是一时不慎被巡山的弟子发现,一路追逃间跌落山崖,幸而挂在一株松树上便进来了这里。

    这一番娓娓道来,益发令赵佶感叹主角光环之强大,幸亏自己穿越者牛逼不解释,把段誉的光环克得死死的,这才在临门一脚抢到先手。

    段誉死里逃生,又磕了一千大几百个头,早已经疲累难当,跟赵佶谈了一会儿便依偎着玉像沉沉睡去。乔峰也单独走进一间石室里,盘膝调息。只剩下赵佶一个人的时候,他走到石室中那块隔绝了湖泊的大水晶下,接着水晶隐隐透下的月华光芒,抽出怀中绸包,仔细观看起来。

    ————————————————————

    这一章补周五的,同时也向大家求一下凌晨以后推荐票,北冥到手,天龙主线也快进了,战战兢兢,希望我的描写能让大家满意。。。
058 凌波微步
    那绸包外间的字迹,赵佶只扫了一眼,旋即便将绸包团成一团就着火折子给烧了,他自然不会纠结于要不要杀逍遥派门人。

    虽然石室在剑湖湖底,透进来的月华并不甚明亮,但那铜盆大小的水晶打磨成凸面,自有凝光之效,倒也足够赵佶看清楚那帛卷上的文字并图案。

    帛卷上那些惟妙惟肖的裸女图案,赵佶只扫了一眼,便不怎么放在心上了。倒不是他不好女色,只是那单纯线条绘制的图案委实算不上什么**。

    赵佶没有先看图案上的行功路线,而是先将旁边标注的文字阅读了一遍。其实道家打坐调息的功夫,赵佶在汴梁城中时学习道法时,也多多跟一些道士们请教过一些。那些道士们或许本身并不精通武功一道,但对道家的养气调息功夫却都各有涉猎,各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赵佶将北冥神功的标注草草阅读一遍,发现这神功虽然效果霸道得很,但其实根本上还是不脱道家养气修命的根本,只是比赵佶从那些道士们那里听来的养气功夫要具体、有的放矢的多。不过赵佶还是渐渐觉出这功法讲解在经理道义似乎有一些缺失疏漏,真正道家的功夫,讲究的是自身小宇宙交融周天大宇宙,一吸一呼方成一个周天,不泄无尽,无漏无缺,这在道家根本道理上是说不通的,可是这注解中似乎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不过赵佶本身的道学水平便是博而不精,武道上的了解更是匮乏,一时间想不透便也不再多想,转而研究起那些具体的行功路线,首先研究的,自然是比较重要的手太阴肺经。他本身就没有学过什么武功,对于所谓云门少商又或少商云门,基本的概念都没有,自然也不清楚这当中的不同到底意味着多么玄奇的变化。记熟了经脉运行的路线后,便盘坐起来,涤清了心头杂念开始打坐存想起来。

    他记性甚佳,这一条手太阴肺经诸脉没用多久就存想无误。只是他本身就全无内息,哪怕存想几遍,也没有生出那所谓的气感。不过他早知这种结果,也并不气馁,接着便研究起下面的诸多行功路线,记熟了之后便一遍遍的存想。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赵佶终于将所有行功路线全都记了下来且存想数遍,这期间只听到段誉的几声梦呓伴着梦中傻笑,似乎已经在梦中与那位神仙姐姐相会了。久坐之下,双腿不免麻痹,赵佶站起身来准备活动一下稍显僵硬的四肢,可是这一起身,只觉得眼前一黑旋即便头晕目眩,一跤跌在了地上,竟是周身软绵绵的半点力道也没有。

    赵佶只当自己劳心太多一时血气周转不畅,倒也并未多想,在地上歇息了片刻,等到恢复了些许力气后才再次站起来在石室中慢慢踱步活动麻痹僵硬的身体。

    北冥神功已经尽数了然于胸,虽然暂时还体会不到这功法的妙用,不过赵佶已经满意得很。抬头看看那水晶仍然透下清微月光,显然距离天明还有一段距离。他便准备再接再厉,将凌波微步也都一并给学起来。在没有吸到内力之前,这可以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保命手段,再也不用走到哪里都要别人跟着保护了。

    得益于自己先期的准备工作,这基于易经六十四卦的凌波微步理解起来也并不困难。他知这凌波微步并非简单的迈动步伐,而是一门与内息呼应相连的高深武学,因此不敢亲自下场去演练步法,只捧着帛卷坐在地上以内息模拟这些步法变化。

    要学凌波微步,比北冥神功还要困难了几分,盖因为这步法飘忽玄妙,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明明是互无关系的两个方位,偏偏紧凑在一起。单单要想通具体到身形如何转换衔接步伐,就需要穷尽思量。尤其赵佶只在脑海里模拟,没有实际的下场去试验,往往推演到当中一步费尽心机想出一种可能,可是再衔接到下一步的时候却又感觉前面的想法有些似是而非,于是便要再推倒了从头继续思考。

    又过了一段时间,乔峰结束了调息,走出石室看到赵佶正盘膝静坐,膝头上摊着一卷布帛,似乎在参详什么。他低唤了几声没有得到回应,继而心中一紧,旋即便疾步走过去,待看到那布帛上所绘的步法,只看了一眼便瞧出乃是极为高明的武功身法。只略一思忖,他便明白多半是此间主人留下的高深武学。

    乔峰自知赵佶半点武功也不会,若贸然修炼什么功法,实在有大大的不妥,便想唤醒赵佶制止他。可是他又见赵佶气息平稳悠长,面色恬淡,不似是出了岔子的模样,才渐渐放下心来。只是仍然有些担心,便守在一旁,只待赵佶出现什么异状便即刻出手制止。

    他自己忍不住观想了片刻刚才扫了一眼的几步步法,只觉得当中着实有些玄妙变化,完全不同于以往自己所见识到的武学。不过只想了片刻,乔峰便将之抛在了脑后,他自身所学武功修炼到深处都一生受用不尽,自然不会再觊觎别派的武功。他知赵佶对武功一道向来有些好奇钟爱,如今得到一门高明武功,着实为赵佶感到高兴。

    过了不久,段誉也呢喃一声醒了过来,眼睛晃神了好一会儿才渐渐恢复清醒,只是一脸回味旋即又转为失望之色,转眼看到玉像忍不住匍匐在玉像下又磕了两个响头。

    乔峰看了一眼,旋即便将视线挪向了旁处,心里却想起在大理城第一次见段誉,这位镇南王世子滔滔不绝讲那些佛经经义,自己还以为此人是个佛法精深的有道之士,待见到他如此痴迷于色相,那满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