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教你轻松击退烟瘾:5天戒烟-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多。戒断症状通常在5天之内就会大幅度减轻,当然也有持续2周的特例,但与最初的3天相比,克服起来会比较容易,所以在多天不接触香烟之后,连自己也会为摆脱了烟瘾而感到惊讶。在我们周围有不少人见人厌的老烟枪成功戒烟的例子。正是由于他们在身体和精神上长期遭受尼古丁的支配,故而才能最深切地感受到戒烟带来的好处。使用戒烟辅助药物能够有效缓和戒断症状,因此,建议7分以上的吸烟者在开始戒烟之初就同时使用戒烟辅助药物。(请参考第203~208页)
  戒烟专栏
  未成年人吸烟问题
  在日本,针对30多万40岁以上男性的长期调查结果显示,20岁之前开始吸烟的人患上肺癌的风险率接近于不吸烟者的6倍,而患上其他癌症的风险也要高得多。
  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所带来的危害也越大。由于吸烟容易形成习惯,而且依赖性强、烟瘾难戒,因此,如何创建不允许未成年人吸烟的无烟环境成为了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通过教授正确的知识让本人选择不吸烟当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然而,对于那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疾病似乎还离得很远,就算苦口婆心地讲述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也很难获得理想的成效。
  孩子们在青春期之所以迷上吸烟,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渴望寻求自我、希望在同伴中获得关注。每当从小学升入初中或从初中升入高中的时候,孩子们就会经历从最低年级到最高年级的转变,强烈地感受到孩童社会的压力。在这一时期,他们会认为自己只要对外表现得自立而有形,就会无往而不利。
  只要“成年人=吸烟”的印象一直存在,孩子们就会模仿成年人走上吸烟的道路。当今社会,孩子们仍然将吸烟视为“长大成人”的勋章,甚至有些孩子还会将“成年人可以吸烟,小孩子不能吸烟”理解为对于孩子的一种歧视。而这种*遭到忽视和剥夺的想法一旦形成,孩子们就会希望通过吸烟来对抗社会的不公平待遇。因此,要想防止未成年人吸烟,首先第一步是要让成年人不吸烟。
  

找各种理由吸烟(1)
无论香烟有多少效用,都没有人会相信吸烟对身体完全无害。生病去医院看病时,医师提醒病人注意的往往是要少抽烟、少喝酒。生活中也时常会听到“某某先生由于医师要求而戒了烟”的传闻。
  有人觉得戒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动一动戒烟的念头,都会觉得像世界末日到了似的。多数吸烟者经常以自欺欺人的心理为吸烟的行为编织种种的理由和借口,不愿面对真相。然而,这些理由都无非是经不起推敲的歪理邪说罢了。以下就让我们看一看吸烟者们经常使用的一些理由。
  吸烟的理由五花八门、数不胜数,这里我们只列举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从中可知,有些人根本没有正视吸烟的危害,而是将吸烟问题转嫁到了大气污染、税金等其他问题上。而在烟民当中,这种“转嫁问题”的现象非常普遍。
  在这里,让我们首先考虑一下与身体健康直接相关的前8项理由,其余的“转嫁型借口”,本书将在后面的相关章节中再做论述。
  ① 香烟的危害至今尚未得到证明
  对于这个观点,清楚吸烟危害健康的人或许难以置信,但在吸烟者当中,有些人至今仍然坚持着“吸烟未必有害”的观点。在他们的逻辑里,只要吸烟时人不马上死掉,就可以称得上无害。吸烟好比是去打仗或者在交通拥挤的大路上无视红绿灯直接穿行。虽然奔赴战场也有可能生还,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战争很安全;同样道理,就算运气不错,躲开车辆过了马路,但如果多次穿行,遭遇车祸的几率也会越来越高。现代研究表明,吸烟存在着多种危害,甚至有人将烟草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缺陷商品”。关于吸烟的具体危害,请参见本书第2章的详细论述。
  ② 我爷爷一直吸烟,却健健康康地活到了90岁
  不可否认,有些烟民的确既没得过癌症,也没患过心肌梗死、肺气肿等疾病,然而,那些因为吸烟而短命或者疾病缠身的例子却占了压倒性的多数。而且,爷爷所处的时代与今天的时代相比,无论是开始吸烟的年龄、吸烟的数量,还是吸烟的情况都大不相同;饮食生活、家庭构成、空气、居住环境等也都发生了变化;再加上现代人慢性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使得现在的生活环境更容易触发与吸烟相关的疾病。
  近年来,由于遗传基因研究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地发现了疾病与遗传基因之间的联系,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会有更多的不解之谜获得破解,届时,我们会更清楚地看到易患病体质与不易患病体质的差别所在。但是,即使证实了吸烟者属于不易患病体质,也不能完全解决吸烟的问题,还必须考虑被动吸烟给他人带来的危害。如果属于易患病体质,就算自己不吸烟,也仍有可能因为吸食他人的“二手烟”而短命或者患病。因此,吸烟问题并不只是关系吸烟者本人的问题,而是早已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③ 就算现在戒,也为时已晚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差不多在5年以前,一位63岁的老大爷来诊所看病,他过去曾是一位每天吸40支烟的老烟枪。在他60岁时,听别人说“戒烟10年后,患肺癌的几率与不吸烟的人大致相同”,心想“既然过10年才会跟不吸烟的人一样,那就抽吧”,于是,仍然继续吸烟。之后又过了一年,一天晚上,他由于呼吸困难被送到了医院,确诊为肺气肿,以后便开始经常来医院看病。肺气肿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当我问他“您知道吸烟会导致肺气肿吗?”的时候,他很难过地答道:“不知道。要是早知道会得肺气肿,当时肯定就把烟戒掉了。这个病真的很痛苦。” 。。

找各种理由吸烟(2)
④ 与吸烟的危害相比,戒烟的精神压力对健康的危害性更大
  京都大学人类环境学研究科的森谷敏夫副教授在1997年研究发现,有吸烟史的男性吸烟者每吸1支香烟,其心跳次数就会由吸烟前的平均每分钟70次上升为吸烟后的每分钟85次,抑制心跳次数和血压的副交感神经作用明显下降,而促使心脏、血管处于紧张状态的交感神经活动则变得异常活跃。此外,脑波和心电图也呈现出紧张状态下才能看到的波形。由此可见,吸烟是一种非常明显的身体负荷。
  那么,吸烟对于心理又有怎样的影响呢?实际上,吸烟反而会削弱人们的心理抗压能力。日本大学板桥医院心疗内科的村上正人博士在1998年调查发现,男性吸烟者的心理抗压能力会随着吸烟数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在女性吸烟者当中,每天吸烟20支左右的人群心理抗压能力最差。
  当向吸烟者问起“为什么吸烟”时,首先得到的回答就是:“因为精神压力大。”这时候,如果直接告诉他们“吸烟可能是造成各种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并建议他们戒烟的话,一定会遭到这样的反驳:“我是为了消除精神压力才吸烟的,要我戒烟,开什么玩笑!”然而,吸烟正是导致精神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其证据之一就是,大多数吸烟者在戒烟之后都会承认吸烟是造成精神压力的罪魁祸首。也就是说,并不是“有了精神压力,所以吸烟”,而是“因为吸烟,才造成了精神压力”。因此,那些为精神压力过大而苦恼的吸烟者必须重新认清这一点。
  有些人一想到戒断症状给身体带来的痛苦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但实际上,在戒烟过程中真正辛苦的只是开始的最初3天。经过5天之后,通常会感觉相当轻松,耗时较长的人最多经过2~4周,戒烟的痛苦也会完全消失。与一辈子遭受香烟的支配和控制相比,用5天的痛苦记忆赢得整个人生非常值。任何人终有一天都会戒烟,差别只是在于:是现在就戒,还是等到生病之后再戒。
  幸运的是,现在有戒烟辅助药物,能帮助吸烟者缓和戒烟最初3天出现的难受症状。因此,戒烟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从思想上摆脱香烟的完全控制,而我们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正视和了解吸烟的真相。
  ⑤ 只要一吸烟,工作起来就会很顺利
  有研究报告称,香烟能够有效地集中精力,提高人们的工作表现。也有人认为“香烟=创意”、“香烟=精力旺盛”。
  然而,根据正电子CT对脑部血液流通情况的检查结果显示,吸烟会降低脑部的血液流通,从而导致整个大脑的活动能力下降。
  另外,吸烟还会造成手指的轻微颤动,因此,在某些工作中,吸烟是导致工作失误增多的重要原因。
  吸烟者如果有一段时间不吸烟,在尼古丁脱瘾症状的影响下,就有可能出现无法正常思考或者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一旦发展到这种程度,不吸烟就会导致工作能力的丧失。
  ⑥ 我不是在“吸”烟,只是单纯地喷吐烟气而已
  让吸入的空气不进入肺部而直接从口中喷吐出去的行为其技术难度相当大,倘若一般人都能做到的话,也就失去了酒精检测的意义。就算有些人经过训练能够这样呼吸,但很难想象会有人专门为了吸烟而接受特殊训练。这种人还在吸烟的事实证明,烟草的成分最终还是到达了脑部,使其陷入了精神性依赖的状态中。因此,不是不“吸”,而是不深度吸烟而已。 txt小说上传分享

找各种理由吸烟(3)
即使吸烟的程度很轻,也同样无法避免危害的出现。烟草的成分会溶在唾液里进入胃部,从而增加患胃癌的几率,直接接触香烟的部位,例如嘴唇、舌头等也容易引发癌症。
  ⑦ 吸烟不会长胖
  有人认为,“不易长胖”是吸烟的好处之一。
  不可否认,尼古丁的确可以抑制食欲、加快代谢,还能通过交感神经末梢的神经递质——儿茶酚胺提升人体的血糖值,起到减少饥饿感、降低脂肪组织的脂肪存储能力等作用。但是,吸烟过程中人体所吸收的并不只是尼古丁,将近200种有害物质也会同时进入体内,因此,为了不长胖而吸烟是非常愚蠢而短视的行为。
  在吸烟者当中,有些人对吃饭兴趣不大,还有些人认为体重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由于吸烟会导致胃功能紊乱以及味觉和嗅觉的迟钝,因此,对吃饭提不起兴趣也并不奇怪。只要有烟抽,就可以不吃早饭,甚至午饭不吃也行;更有甚者,认为吃饭的最大乐趣就是饭后一支烟,为了尽早吸上这支烟,不惜匆忙地结束就餐——这些都是吸烟者不易发胖的重要原因。
  非常有意思的是,芬兰的某项研究显示,即便吸烟者的体重低于不吸烟者,其腰部和臀部的比例却比不吸烟者更大。吸烟会引起胰岛素抗性,所谓“胰岛素抗性”是指,在骨骼肌肉和肝脏的胰岛素作用减弱的情况下大量需要胰岛素的状态,胰岛素抗性会导致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病等的发生。胰岛素抗性与腹部脂肪,尤其是内脏周围的脂肪(内脏脂肪)量有关。内脏脂肪一旦增多,腰部就会变粗,腰部和臀部的比例就会变大。也就是说,与同样体重的不吸烟者相比,吸烟的人群更易患上与肥胖有关的生活习惯病。
  戒烟之后,胰岛素抗性会自动消失,血液中的脂肪值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就算戒烟之后体重增加,腰部与臀部的比例也会减小。而一旦开始复吸,该比例就会再次增加,患糖尿病、心脏病、脑中风的危险系数也会再次升高。
  过去,吸烟者的体重往往比不吸烟者要轻几千克,但最近越来越多的报告显示,在年轻人之中,吸烟者的体重反而更重。该结果已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公认,究其原因,似乎与刚才提到的吸烟以外的生活习惯有关。
  ⑧ 与香烟相比,大气污染的危害性更大
  大气污染是现代社会的重大社会课题,将吸烟与大气污染进行比较,这种做法其实毫无意义。根据与大气污染密切相关的慢性支气管炎的调查显示,吸烟和大气污染都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产生的原因,吸烟或大气污染都会引发疾病,而两者同时存在的时候,患上支气管炎的危险性最高。
  在大气污染成为社会问题的当今社会,理性的现代人更应当做出不吸烟的正确选择。
  直面真相往往比较痛苦,对烟民来说,揭开吸烟的真相尤其沉重。但在发现真相之后,能够采取行动、积极戒烟——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勇气。
  接下来,就让我们试着揭开香烟的真相吧。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慢性自杀”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4000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200多种属于有害物质,仅目前已经发现的致癌物质就有50多种。每当吸食1支香烟,有害物质就会进入体内,在身体中停留60个小时左右,不断地侵蚀着人体的健康。
  电影《局内人》的人物原型——研究者乔佛瑞?维根博士在来日本进行演讲之际,将香烟中包含的危险物质、有害物质等成分形象地比作为“丢也丢不完的垃圾”。
  香烟燃烧部位的内侧温度高达860~900摄氏度,该部位的化学反应会产生有害的化学物质和一氧化碳。香烟的烟气分为烟气粒相物和烟气气相物两种,烟气粒相物包括尼古丁、苯并芘等,烟气气相物则包括一氧化碳、含氮化合物、氰化氢等有毒气体。每次吸烟所吸入体内的有害物质都会损伤血管、细胞膜或遗传基因,随着烟龄的增加,吸烟的危害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然而,由于吸烟不会马上导致死亡,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每天吸几十支烟却依然长寿的老人,因此,仍有一部分人对于“吸烟有害健康”的说法嗤之以鼻。实际上,吸烟会缩短寿命,引起各种疾病,使人们的生活品质下降。由于吸烟的危害在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很长的时间跨度,人们将吸烟形象地称为“慢性自杀”。(请参考第49页,第70~74页,第111页,第148页)
  与吸烟有关的疾病
  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截至2000年,全世界每年约有4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这一数字与每天有22家载客人数为500人的大型客机坠落致死的人数相当。有预测表明,今天的年轻吸烟者在到达中年或老年之前,每年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将上升至1000万人。在发达国家,吸烟已经成为了成年人的最大死因,死于中年的男性当中,有1/3是由吸烟引起的(老年死亡率为1/5)。因此,WHO已将吸烟列为“能够预防的最大致病原因”,并号召各国政府认真采取措施解决吸烟问题。
  在日本,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约为1万人,而死于吸烟引发的疾病的人数约为10万人,接近于前者的10倍之多。根据2002年厚生劳动省的调查显示,在接受10年跟踪调查的4万人之中,男性吸烟者和女性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死亡率分别高出约倍、倍,在死去的男性当中,每5人有1人“如果不吸烟,就能防止死亡”。根据英国医师会的调查,人们每吸1支烟,寿命就会缩短5分30秒。美国著名的医学杂志《JAMA》(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指出“吸烟实际上是在随时随地进行着合法化的屠杀”(1985年)。
  那么,都有哪些疾病与吸烟有关呢?提到这个问题,想必任何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肺癌,更有很多不太关注吸烟危害的人除了肺癌之外,完全举不出其他的病名。但是,令人吃惊的是,我们从头到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