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话-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底是谁先把神圣的感情和狗屁混为一谈,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不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两者之间随相隔千万里,但是被人们拉到一块儿的时间确实是不短了。
特别是在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里,感情和狗屁之间的关系更是亲密,甚至感情还不如一个狗屁,毕竟狗屁还能听得见声音,闻的见味道,感情是无色无声无味的,这自然是那个年代人们的理解,而且还作为了非常纯正的基因,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所以说丘比特幸好不是活在中国,而不幸的牛郎和织女,则只能是夜夜隔河相望,以泪洗面。幸而感情不像人们想的那样,什么都没有,感情是会结果的,也许就是因为感情结的果子,才使得王母同意,让他俩每年见上一次面。这种情看似有情,实则更加的无情。一夜的缠缠绵绵,换来的是一年的漫长等待,而情到极致,流出的泪又化作滔滔的天河水,则更加阻隔了他们,可见王母招数的狠毒。
而在民间,如果某一对男女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擅自相爱的话,那真如织女触犯天条一样。而如果是苟合结出了果子,那就更加的令父母觉得没有脸面没法抬头了。草草的让他们结婚,这就已经是非常明智的父母了。而更多的父母则是要拆散他们,至于说苟合结出的果子,那就让他烟消云散。所以看因为人间的压力和不允许,梁山伯和祝英台只能是化作蝴蝶去长相厮守。
如前面所说,此种观念如基因一样代代相传,已深深的流淌在人们的血液里,扎根在人们的骨髓里。以至到了近代甚至现在,依然还有这样的情况。
我们也无从考证为何要用狗屁和感情混为一谈,为何不用猪屁驴屁呢?我们只能是想到为何是不能谈自由的感情的。
1、这里面有大男子主义的成份,这是一个基础。我想不许自由的谈感情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过去的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时候,这种不许自由谈感情就产生了,产生之后,就开始代代相传。至于说到第一个人为何会产生不许自由谈感情的想法,我想是他自己的感情裂变而产生的报复心理。
2、社会不断的发展,到封建社会的时候,不许自由谈感情,已经是作为国家的一种立法和礼法了,当然是没有人敢冒风险去触犯这个禁忌。
3、不许自由谈感情发展到后来已经成为一种人们的观念,一代人被一代人压制着,这样就出现了一种心灵的扭曲,我不能自由谈感情,你们下一代人也不能自由谈感情,有着一种报复的成份。
4、当然还有一种现在人也有的普遍心理,那就是父母经常对子女说的:“我们也是为你的终生幸福着想啊。”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这样的一句话,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想,当人们开始忙着为自己的子女张罗婚事的时候,就把这句话忘记了。你们并不是你们的子女,你们也不可能钻到子女的心里去,你们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子女喜欢什么呢?
也许就是这样的情况,导致着感情越来越不值钱,直到和狗屁沦为一个层次。不过到底为何拿狗屁来联系,我们还是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子女的感情一些父母是随便的拿来拿去,这些父母不征求子女的意见,子女的反抗顶多就是逃避,对父母的人身构不成威胁。但是你们这些父母们想过没有,狗屁就那么现成吗?你们经常是拿狗屁来对比感情,你们征求过狗的意见吗?狗要是没有屁可放,你们要硬是让它放,惹急了狗说不准还咬你们呢。不过幸好现在的哈巴狗很多,也许是轻轻一拍,屁就出来了,这些父母们就又可以拿着狗屁和感情对比了,确实不错。
txt小说上传分享
流泪时的话
我在孤独中流泪,我在流泪中思考。
——题记
我既然生活在农村,我就只能立足现在这样的生活,是啊,我何尝不想那样的生活,但是那样的生活,对我太遥远了,遥远的简直就是一个梦,不过即便是这样,我依然是不会放弃这个梦,在雨夜的时候,在一个人的夜晚的时候,在登陆QQ而没有人搭理你的时候,我只能是把这个梦给拿出来,静静地品位,我是在品位孤独。一种旁人所感受不到的孤独。这种孤独,能把人折磨的只剩皮包骨头。
当秋天的落叶在瑟瑟的风中飘落打旋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打旋,旋转着落在了冰冷的地面,一种透彻心扉的寒冷向你的身体里猛钻,这一切真太可怕了,不喜欢这样,又能怎样呢?
可能会想起一个人灿若桃花的笑脸,笑脸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不过,当风大的时候,在瑟瑟的凉意下,我瑟缩着会把一切都忘记的,忘记的彻彻底底,好像脑海中就根本没有这个人一样。不过,痛苦却是不会逝去,并且在忘记的同时反而会加倍的袭来。有人告诉说你去睡觉,使劲的睡觉,把一切都丢在睡梦里,但是不行,真的不行,我会在梦中看见她,当感觉潮湿的时候,那是把梦中的情景又带回现实了。
经常的泪流满面,但是却不知道为何,有时候甚至是莫名其妙的痛苦。
当我感到孤独的时候,其实别人何尝不和我一样呢?我不知道如何来面对,我真的不知道,我就是成了在大发时间。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了。
我们通常就是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为何要做的事情,这就是因为自己的欲望和心情。我们通常是说不会哭,但是却是说完就泪流满面。我们通常说和朋友在一切很开心,但是却是一个人在孤寂中度过。孤寂的心情是深埋在每个人的内心,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有可能会感觉那份孤寂有一种甜甜的感觉,因为那是属于青春的糖。
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如果能笑该多好。
一切不快乐乃是自己找出来的,难道不是吗?
人是不可以做比较的,为何不可以呢?我自己也感觉不出来,但是通常是比较自然就来了,而且还是比较的很厉害。不知道怎么说了,不知道怎么做了,不会说了,也不会做了。通常看着别人的好而自然想起了自己的差。我不知道自己差在了什么地方,我真的不知道,也许这就是我最差的地方了,也许就是这样了。
我又一次的看到,自己肩上到底背负的是什么样的东西,这个东西能够把我压成瘪瘪的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东西。我是在孤寂中奋斗的,我是在痛苦中奋斗的,我需要安慰,但是我却看不到任何的安慰。我需要快乐,但是我却看不到任何的快乐。我需要生活的赐予,但是我却看不到生活的赐予,也许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我过去说的何尝不就是这样,我又能怎样?我能改变吗?回答自然是不能了。那我只能是走这样的路了。
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文章不比较。
做到自己的何尝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不知道如何来面对,我想自己的想法是自己的东西。我想何尝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何尝不想自己的东西,我何尝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不知道怎样面对,我想自己的东西,是不会来面对的东西,我就要走了,我就要去了,我就要来面对这种无所谓了,我可能烂了,我可能睡了,我自己的心是自己的不能要面对了,面对是自己的东西,面对是自己的甘心,面对有何尝不是自己的一切呢,我本不想面度,我先自己的面对,如果自己的一切能够把自己的东西弄好,我想自己就真该走了。我想走但是又不想走,我想面对但是又不想面对,现在的一切次那个是就是这个的东西,走吧。
我带着自满式的快乐一路走来,路上看不到一个人,别人从镁光灯中看我很快乐,其实我不快乐。
我走啊走,走的很远,又走的很近,我使劲的往前走,我不想后退,当没有一个朋友的时候,我感到自己原来是最怕孤独的一个人,但是我却是占据着很大一部分的孤独。
不做比较是不可能的,为何会这样,毕竟我看到了咄咄逼人的后一代。
也许没有人会知道我的好,这是一定的,现在看起来是如此,不敢有丝毫的一种让人窒息的感觉。
看来人们永远是如此,我怎么能不高兴呢,我又被人叫神经病了。
我一个人走,走的匆匆,走的没有章法。
继续神经的道路还在延伸,我走的。
上帝是仁慈的,但是撒旦不见得就是邪恶的。邪恶和仁慈永远是两极,不会相遇的。
我们有时候笑的很开心,其实内心是在哭;我们有时候号啕大哭,其实内心是在笑。
或许时代的前进我是看不明白的,不过太多的东西与我的世界观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一旦世界观和当下发生了冲突,仅靠道德的力量已经是无法挽回了。毕竟,社会依然是政治在主导一切,所以能够得到权力,才能够改造眼下之社会。或许,本拉登就是我的崇拜的对象。
观时下之社会,我只想说,人们是自作自受!在自作自受的同时,那么人们又把这种基因传给了下一代。所以说天作孽,犹可活,人作孽,不可活!
唐突的东西经常会出现,不唐突的东西想让它出现,但是却不会出现。 。 想看书来
参考消息
天地不仁,何以仁待之?!
人本无求,乃天生耳。
某日在街上走的时候,看到两小狗在做*之事,大怒,上前呵斥。
“呔!有伤风化!”
狗停下来,公狗扭头说道:“是否伤风化干你何事?不想看把自己的眼睛蒙上就是了。”
我于是把眼捂上了。
无痕
飞鸟越过天空的时候,翅膀的震动,划落了风,风有痕,风无痕……
(一)
我不把那过去的刻骨铭心看作是爱情,虽然那在我的心里是如此的不可磨灭。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刻:爱或者被爱。当我们爱的时候,会感觉是充实的,当我们被爱的时候,会感觉是幸福的。我们在经历爱与被爱的时候,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全然不看,或许刺痛就在默然中发生。
我把那自己的过去看作是青果的酸涩,那种酸涩虽然令我麻木,甚或是疼痛的,但是我依然要把它珍藏。
我们可能都会这样想,没有爱情的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呢?没有爱情的生活将变成什么样子呢?既然这世上的每个人迟早都会被爱神丘比特的爱之箭射中,就不必害怕那种刺痛,因为巨大的欢乐就蕴藏在其中。
(二)
闲暇的时候,不自觉的就要去打开QQ,也不见得就是去聊天,打开来,隐着身,或者上线,看着那一长串的好友列表,对我来说更多的倒是一种充实。有时候会挨个去看朋友的心情标签,一直不知道这是在什么样的心绪驱动之下。当看到某些朋友的心情标签透出的是孤寂、无聊时,自己又要上前去开导一番。一直再想,而且始终想不明白,自己当时为何要那样做?不过有时也会清醒,何必无追求为何呢,有些东西本来就没有答案,只要是抱着真心,做就是了。
我游走于网络,网络是一种虚幻,但也就是在这虚幻中,我却透着自己的心性,不过在现实中,有时候却做不到这样。这是我,或者说是游走在网络上的我们,不明白,但却又明白的事情。“但却又明白”,是一种无奈啊。
把虚幻的场地当作我们心性表露的温床,是现实压抑的解放。不过现实并非真的是洪水猛兽,不过现实却带给我们心性的落差,虚幻的网络正好弥补了这种落差,让我的,我们的心性得到了安慰和愉悦。
(三)
侄女这几日住在家里,她也仅有四个月大。
每当她睡醒被从床上抱起的时候,她都会在怀中跳动一下,母亲说这是她高兴,高兴自己被抱起,醒着躺在床上对孩子来说是很不舒服的事情,被抱起来了,自然要高兴的跳了。
我觉得,那何尝不是一个生命的感谢呢?
(四)
夜风起的时刻,天上的星清晰可见,很惹眼。
鸡在鸣叫,鸣叫中透着清幽,断断续续的,似是扯不断的棉线。
我穿上大衣站在院子里,透骨的寒让大脑为之一振,静寞中,感觉到的是一种波动。也许,在白天的喧闹中,我们脑中的静寞遁去了,这种遁去不知道是被动还是主动,抑或是一种无奈。在喧闹中,静寞把人的本真带走,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一张张面具。所以在黎明的前夕,我倒是在贪婪享受着这种属于自己本真的静寞。我不害怕静寞,或者说是我们不害怕,在喧闹中待的太久,我们的一切已是在被动的麻木中蜕变,蜕变成一种主动的麻木。可能,每一晚的静寞,都在抗衡着这种蜕变。
弯月从东边天升起,一种光穿堂进屋,流溢到了各处。月光冷且清幽,和白天的日光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如果说日光的白天带给我们的是身体表面的温暖,那么月光则是照射在了我们的心上,让我们暴露本真,进而思考本真。
白天的喧闹和夜晚的静寞在做着永恒的抗争,我作为抗争的沧海一粟,也许看到的一切,到最后都成了过眼的烟云。抑或说好,抑或说不好,带着得到的体会,我们都在这样的往复循环,循环……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读苏雪林的《收获》
看了作家苏雪林的一篇散文《收获》,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我爱我的祖国,然而我在祖国中只尝到连续不断的“破灭”的痛苦,却得不到一点收获的愉快;过去的异国之梦,重谈起来,是何等的叫我系恋啊!读完这段话,我感触很大。
苏雪林这个作家我并不是太了解,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反鲁”的缘故,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苏雪林是男的还是女的。不过基于“反鲁”对苏雪林的臆想,我猜必是男的。不过后来才知是个才女,不仅对她产生一种别样的看法。至于其它苏雪林的文章,我都没有读过。
回到她的这篇散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说的是自己在法国的一段小小的经历:到法国农村的朋友家做客,帮助邻居摘葡萄的经过。整篇文章充满着快乐和谐,人们不仅仅收获着葡萄,更是收获着快乐、和谐、宁静、幸福的生活。而当时作者写这篇文章所处的环境是什么呢?内乱时期、百业萧条,人民在死亡线上痛苦的挣扎。
作者在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景物描写:
凉风拂过树梢,似大地轻微的噫气;田间垄畔,笑语之声四彻,空气中充满了快乐。我爱欧洲的景物,因它兼有北方的爽垲和南方之温柔,她的人民也是这样,有强壮的体格而又有秀气的容貌,有刚毅的性质而又有活泼的精神。
我想,作者在回忆描写这段景物的时候,内心是充满矛盾的。因为眼前的景象与描写的景象太不一样了。自己祖国也是富饶的土地,也有勤劳的人民,但是我们的人民却在造受着如此沉重的苦难,我想作者当时定是这样想的吧。
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和明白作者在最后的那段话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是苦闷的,作者向往自己过去在法国的那种生活,当然也希望自己祖国的人民有朝一日也过上那样的生活。
我想,作者所希望能收获的不仅仅是葡萄,也不仅仅是收获宁静。幸福的生活,作者更希望收获的是人心。
txt小说上传分享
护
我们什么时候要直面世界呢?对于一个快要成年的孩子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