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破解百年石油大战迷局:石油阴谋-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采用石油禁运来推迟战争爆发的时间吗?美国没有拒绝向它们供应石油,英国和法国没有使用其军事力量和海军力量阻止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获取这一至关重要的资源,其原因是什么呢?
出卖埃塞俄比亚(1)
当意大利法西斯*者贝尼托·墨索里尼命令他的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时,意大利想要统治世界的野心第一次显现出来,这一年是1935年。这次入侵是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之间的边界纠纷导致的必然结果,但墨索里尼的真正目的是要在北非建立一个新的罗马帝国。当时厄立特里亚已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所以埃塞俄比亚是入侵的最佳目标。入侵是要在意大利侵占的其他非洲领土——北部的利比亚、位于非洲之角的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兰——之间开通一条“大陆桥”,给意大利提供煤炭、黄金、白金和少量石油。占领埃塞俄比亚也是算算旧账,因为1896年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开拓殖民地的企图以失败而告终,又在阿杜瓦战役(Battle of Adowa)中战败,对此意大利耿耿于怀。
1922年,贝尼托·墨索里尼执掌意大利的大权以后,他*了在意大利的非洲殖民地上的所有反抗运动。他首次派遣军队是*在索马里兰爆发的一次起义,然后是1929年意大利的法西斯分子在利比亚开始的一场极其残忍的战役,这次战役中法西斯分子杀死了许多平民,还把一些人关进了集中营,烧毁了他们的村庄。
在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接壤的瓦尔瓦尔绿洲(Wal Wal oasis)发生了一场边界纠纷,当时有100多名埃塞俄比亚人和大约30名在意大利军队服役的非洲士兵被杀,这次纠纷给墨索里尼提供了他必须攻击埃塞俄比亚的理由。1896年埃塞俄比亚在与意大利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1935年,意大利使用坦克、飞机、装甲车和芥子气对使用步枪和机枪的埃塞俄比亚陆军进行猛攻。假如意大利有足够的石油使其大军继续前进,埃塞俄比亚人民几乎没有防御的机会。
埃塞俄比亚的皇帝海尔·塞拉西(Haile Selassie)向国际联盟求助。国际联盟是成立于1919年的一个国际组织,其目的是希望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么大规模的全球性悲剧不再重演。国际联盟通过实现共同安全,可以保护较小的国家获得独立自主的权利,并且采用外交而不是侵略的办法来解决国际争端。
然而,到1935年,国际联盟的声誉稍有受损。美国当时的“孤立政策”使得美国避开了国际联盟,而日本因入侵中国北部而受到批评之后突然退出了国际联盟。很显然,国际联盟无力阻止日本,它的两个最强大的成员国英国和法国似乎更热衷于扩张它们的殖民地,而不是积极地推动这些国家实现独立自主。
尽管如此,海尔·塞拉西还是慷慨激昂地向国际联盟呼吁,他描述了芥子气对其国家的士兵、平民的可怕影响,以及“一个民族被采用残忍的手段有计划地消灭的情景”。
他告诉国际联盟委员会:“(意大利)飞机机舱上装有特殊的喷雾器,所以喷雾器能够在面积巨大的埃塞俄比亚领土上喷洒一种致命的细雾。”他描述了数组由9~18架意大利战机组成的阵列如何使有毒的气雾覆盖这片土地:“士兵、妇女、儿童,牲畜、河流、湖泊和牧场,都被这种连续不断的致命雨淋透了。为了有计划地杀死所有生物,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给水源和牧场下毒,意大利司令部命令飞机一遍又一遍地喷洒。这就是它首要的作战方法。”
在海尔·塞拉西向国际联盟呼吁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意大利军队占领了埃塞俄比亚的大部分地区,于5月5日攻入了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国际联盟所能做的就是一些象征性的制裁,但却遗漏了意大利唯一至关重要的进口产品——石油。。 最好的txt下载网
出卖埃塞俄比亚(2)
为什么只能做这么一点儿呢?对埃塞俄比亚的人民来说,英国、法国和国际联盟其他成员国对意大利的无所作为是无法理解的。英国和法国无视意大利战争之罪和对埃塞俄比亚的无端攻击,有什么动机呢?如果不可能作出军事反应,那为什么不拒绝给意大利提供它继续发动战争所必需的石油呢?
墨索里尼当然明白这一点。在侵占了亚的斯亚贝巴之后,他说:“如果国际联盟将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我将不得不在一周之内撤离埃塞俄比亚。”
不过,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在幕后正在进行一场范围更广的比赛。他们紧张地观察着德国日益增强的军事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他们到处寻找盟军。虽然墨索里尼似乎是德国新法西斯头子阿道夫·希特勒的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但他反对1934年在维也纳发动的但却失败了的那场纳粹政变,他还邀请英国和法国同意大利一起结成斯特雷萨阵线(Stresa Front)共同抵抗德军。
海尔·塞拉西演讲的时机很不合时宜,就是在希特勒宣布要在德国强制征兵、把军队从10个师扩大到36个师的两天前。纳粹德国明显越来越强大,攻击性越来越强,但它并不想与意大利对抗。不管怎样,这两个国家在非洲各自都有数十个殖民地,意大利侵占了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看起来对德国来说并不重要。
只有当公众对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报道感到愤怒、不得不作出反应的时候,英国和法国的领导人才允许国家联盟作出反应,谴责意大利的入侵行为,才开始对意大利进行制裁。英国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15个人中只有1个人反对制裁,而有3/4的人认为,也应该对意大利采取军事行动。尽管公众情绪高涨,制裁还是没有力度。国家联盟禁止销售武器,但是禁止双方销售武器,对埃塞俄比亚的伤害要比对意大利的伤害大很多。意大利仍然能够获得钢铁、铜和其他战争物资,其最重要的进口商品——石油,根本就没有被禁运。墨索里尼曾经威胁说,如果对意大利进行石油制裁,他可能会发动战争。
与此同时,英国外交大臣塞缪尔·霍尔(Samuel Hoare)和法国总理皮埃尔·赖伐尔(Pierre L*al)于1935年12月会晤,秘密拟定了“霍尔–赖伐尔计划”,这项计划把埃塞俄比亚的大部分领土划给了意大利,他们希望以此结束这场战争。
塞缪尔·霍尔的目的是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与意大利发生战争。他和皮埃尔·赖伐尔一致认为,只能对意大利实施有限的制裁(尤其不能进行石油制裁),而且这些制裁必须是经济方面的制裁,而不能是军事方面的制裁,不能封锁意大利或者封闭意大利在苏伊士运河上的航运。塞缪尔·霍尔和皮埃尔·赖伐尔两人都崇拜墨索里尼,更认为意大利纳粹政权比意大利社会主义政权好得多。
如果没有美国和意大利的主要石油供应商的参与,石油禁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起到作用。但是,美国不是国际联盟成员,由于秋季选举临近,时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知道,他必须赢得数以百万计的意大利裔美国人的支持。
事实上,在禁运期间,从美国向意大利出口的战争物资不断增加,主要是石油、铜、卡车、拖拉机、铁屑和钢屑。尽管1935年11月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所说的进行“必需的战争物资”这种贸易,“直接违反了美国政府的政策”,但却没有法定权力机构阻止这种贸易。
在“石油七姐妹”中最大的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的带领下,美国主要石油公司私下向墨索里尼保证,他可以依靠它们。它们知道,如果对意大利实施制裁,意大利罗马政府将会高价购买石油。在这种情况下,墨索里尼同意了“霍尔–赖伐尔计划”,而石油禁运也绝不会发生。这一计划被泄露给媒体以后便被放弃了。面对他们出卖埃塞俄比亚引起的公众愤怒,塞缪尔·霍尔和皮埃尔·赖伐尔只好辞职了。
对英国和法国来说,埃塞俄比亚事件是一场十足的灾难。埃塞俄比亚被并入了意属东非。其领导人也失去了公众的信任,较弱的同盟国亲眼目睹了埃塞俄比亚被出卖的过程,对国际联盟的保护作用产生了怀疑,从此国际联盟失去了人们的信任,甚至就连国际联盟试图安抚墨索里尼、让意大利支持自己都未能成功。在塞缪尔·霍尔和皮埃尔·赖伐尔“威胁”说(实际上是温和地说)要进行制裁之后,墨索里尼放弃了斯特雷萨阵线,并从那时起站到了德国的一边。
第二次世界大战:石油决战(1)
当意大利夺取埃塞俄比亚的时候,德国正在加紧扩建自己的军队。英国、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惊恐地观察着,因而也开始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它们还面临来自日本对其远东地区殖民地日益严重的威胁,但没有美国的支持,它们不可能采取行动。1937年,首先是日本,紧接着是意大利,先后签署了《*产国际协定》(Anti…intern Pact),与德国结盟。
英国新首相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认为,弄明白希特勒想要什么,如果是在合理范围内的要求,就满足他,这样就可以避免战争的发生。由于对1914~1918年战争的记忆仍然是令人痛苦的,许多英国民众支持“绥靖政策”。
没有人想要再发生一场欧洲战争,所以,当1936年3月德国派遣军队进入已解除武装的莱茵兰地区(莱茵河左岸地带)、然后于1938年3月12日入侵奥地利时,没有一个国家对此采取任何行动。张伯伦会见了希特勒,希特勒向他保证,除了从捷克斯洛伐克夺取种族上属于德国的苏台德地区,他没有进一步扩张领土的野心。1938年签署的《慕尼黑协定》被誉为“共享世界和平”。
然而,到1939年夏天,德国军队侵占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那时德国正在向波兰边境扩张势力。英国和法国都承诺要保护波兰,并且在德国入侵两天以后,即1939年9月3日对德国宣战。
战争在欧洲爆发以后,在世界的另一边,来自美国、英国和东南亚地区荷兰殖民地的石油航运仍然在穿越太平洋继续运往另一个轴心国——日本。在华盛顿,这对罗斯福政府来说是一个让美国越来越进退两难的窘境。经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当时和后来都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石油随后就被用在对美国士兵的这场战争中,为什么美国还要继续给日本供应石油呢?
到20世纪初,日本社会分裂为传统和快速现代化两派。对空间和原材料的需求,以及受到西方列强入侵其传统势力范围的羞辱,1905年日本开始向俄国边境扩张,于1910年吞并了朝鲜,1931年侵略中国东北。
日本自然资源匮乏,石油供应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其80%的石油是从美国进口的。在其入侵中国东北以后,获得了更多的土地、煤炭、铁和其他自然资源,但日本甚至更依赖于美国。日本尚未做好与蒋介石领导的军队作战的准备。即使日本人控制了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南京,游击队的活动实际上也让他们无法控制中国的农村地区。
日本人很快就明白了一点,即尽管开发了合成燃料技术,他们要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还是需要保证其石油供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侵略中国的日本人不知道他们就在位于哈尔滨西北部的1959年才被发现的储量巨大的大庆油田的正上方。)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供应给日本的石油量并不大,但日本将所有这些石油都用在了军事上。其高度机械化的海军舰队和陆军要么必须依靠美国的石油供应,要么必须把目光转向南方的英国殖民地缅甸、美国控制的菲律宾群岛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油田。
早在1934年石油禁运就被谈到过,这可能会严重挫伤日本。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和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占有日本市场60%的份额。但《石油工业法》(Petroleum Industry Law)的提出,使得日本政府获得了控制进口的权利,以这两家公司为首的各大石油公司开始呼吁石油禁运。亨利·德特丁和沃尔特·蒂格尔都希望,仅仅石油禁运的建议就足以让日本政府屈服。
第二次世界大战:石油决战(2)
相当明显的是,日本的目的是为战争做准备——外国公司在这个国家做生意的条件之一,是要维持6个月的石油供应超过或者高于正常的商业水平。然而,当时科德尔·赫尔说,尽管日本袭击中国城市激怒了美国公众,尤其是1939年5月日本大肆轰炸重庆,但美国还是不愿意支持石油禁运。
美国为什么不愿意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呢?对富兰克林·罗斯福及其政府来说,这是一个“霍布森选择”:要么在日本蹂躏中国并可能准备发动更广泛战争的时候允许日本储备石油,要么切断石油供应驱使日本侵略东南亚地区。对陆地和原材料的需求是日本推行扩张政策的一个因素,就和这个国家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一样,不过日本最需要的是石油。美国驻东京大使约瑟夫·格鲁(Joseph Grew)强烈反对制裁,他认为,日本不会听命于西方,为了不丢面子,日本可能会不择手段。
自1939年以来,美国政策直接与日本的扩张意图相违背。而且,看起来似乎是美国有能力制止日本,拒绝给其供应石油,不仅如此,到了1939年,显然日本和美国随时都可能发生战争。早在1934年,日本就曾经表明,它要储备石油,当时,日本推出了新的立法,迫使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和其他跨国石油公司在日本国内储备更多的石油以备日本所需,否则,它们就别想在日本做生意。日本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南方,问法国维希政府能否派军事代表团访问法国殖民地印度*。附近的几个盟国的殖民地都受到了威胁,如英国殖民地缅甸、荷兰殖民地东印度群岛和在美国控制之下的菲律宾群岛。
一些观察家推测,富兰克林·罗斯福一直努力将其国民的注意力转向海外发生的事情上,是对有关他与其社交秘书露西·默瑟(Lucy Mercer)之间关系的传言的一种反应;另一些观察家认为,阻碍他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的唯一理由是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如果美国对日本发动战争被视为保护西方在东南亚的利益的一种行动,那么罗斯福就很难避免要背负为保护令日本憎恨的美国标准石油公司而作战的罪名。
美国政府行动缓慢,1940年7月,富兰克林·罗斯福签字批准了新的立法,准许组建一支“两洋舰队”的计划。但1941年,美国仍然给日本的海军舰队供应石油。
到1941年年中,美国副国务卿萨姆纳·韦尔斯(Sumner Welles)提议,美国应该将石油出口量控制在1936~1937年的水平,但停止出口所有可能被用做航空燃料的石油或者石油产品,所有石油出口必须有政府批准的出口许可证。1941年7月25日,美国政府冻结了在其国土范围内的所有的日本资产。从1941年8月开始,再也没有石油从美国运往日本,这两个国家踏上了战争之路。
日本知道,长期战争有利于美国,因为美国很容易获得石油和其他资源。日本想赢得战争的唯一途径就是先发起攻击。日本最高指挥部知道石油的重要性,也知道轰炸珍珠港会给美国舰队以毁灭性的一击,从而捣毁其舰队在太平洋中部地区的燃料存放处。
txt小说上传分享
石油令希特勒着魔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了,作战用的是机械和技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