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影艺的政治: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研究-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UB》//__
限于资料,此布告执行的具体情况尚不详。该布告的基本点仍着重于电影院的管理,且并无与江苏电审会的实际联系,警察权力与电审会工作之分离,不能不影响到电影检查的效用。
就江苏电审会的工作而言,基本上仍为民间组织的性质,成员多出于教育界,所考又多从电影的教育功用出发,审查标准较为宽泛与宽容(可以《张欣生》的审查为例),缺乏实际效果。在见之于传媒的报道中,没有表明该会曾审出“有害”影片。
据见之于报道的资料,除了《张欣生》外,明星公司的《顽童》与《劳工之爱情》两片,其中偷果一节,被认为可使“儿童受不良之影像,应予劝告酌改后,合于标准第二条”。但我们未见审出符合该会标准第三条影片的报道。而且电审会的审查基本上是在电影上映后而非上映前,与电影检查的初衷仍有一定距离,实际功效显然有限。虽然该会审查标准里有“请官厅干涉”字样,但我们并未发现官厅干涉的具体事实。
传媒有过官厅干涉电影放映的报道:“上海市公所李总董,访悉拱宸门大境路世界影戏园映演模特儿,攸关风化,昨已知照税务处,饬传该园执事凌建南到所问话,着将模特儿影片撤除,不准再演。”但此事似与江苏电审会无关。正因为如此,各电影公司对这样的审查并不重视,江苏电审会的工作也被一些论者讽为千篇一律、似是而非的“老学究的朱批”,“在组织的方法上,不能令人无言;在审查的方法与态度上,则殆属剌谬百出”;“条例既如此简单,而出席委员又只要三人以上,审阅之后,不过加几句考卷式的批语,结果甲等占三分之一,乙等占三分之二,丙等简直没有,于是有的公司敷衍面子,送请审阅,有的公司置诸不理,这样一个不完备、不健全、半公半私的审查机关,自然毫无实力,难怪制片公司对于它也不加可否了”。
较江苏为后,1926年2月3日,浙江省会电影审查会在杭州成立。根据该会章程规定,该会由教育、警察两厅合组(教育厅会员由通俗教育研究会会员担任),设主干二人,干事六人,两厅人员各半,经费亦由两厅筹拨,每两月开会一次;“省会各处制造新片,及公开映片,一律须经本会审查预演一次,经审定后,给予许可证,方准租赁开映”。另据该会《审查规程》规定:“省会各场所公开电影,每逢新到之片,最迟须于开映前两日,报告本会,通知开映时期”;“新片开映之当日午前九时起,本会轮推审查员二人,到场审查”;“预映完毕,如片中情节动作字幕布景等,有违背善良风俗或妨害公共秩序者,审查员得知照该场,嘱其删除,并将删除情形,记明于许可证中,其情节太坏,无从删改之片,不给许可证”;“前项审查结果,审查员意见各执时,准其暂行开映,但须将各人意见,作成书面报告,于开常会时,提出讨论”;“审查完毕,当填许可证,由审查员具名盖章,给发该场,悬挂于警察席中,倘有不依许可证删改情形而开映者,由该管警察署随时令其停映,并依法处分”。浙江电审会是目前所见资料中,体例最为完备,检查实施程序最为具体,并与警察权力相结合的省级电影检查机构,因而该会较具典型意义上的电影检查功能,
唯其电影检查标准仍较简单,而且由于缺乏后续报道,我们对其实际检查工作如何进行不得而知。
江苏和浙江之外,其他省市也有关于电影审查的规定。
第8节
1921年9月,天津警察厅发布训令称:“各电影园所演影片,则大率不外奸抢掳掠,且有为西欧所禁演者。似此情形,不惟有失戏剧本旨,抑且妨害风俗,均应从严取缔,以维将来。嗣后无论开演何项文明新剧或电影,均应事先将戏曲脚本或电影片送交该所,先行审查。如确系有益社会人心,不悖善良风俗,方准演唱,违则重惩。案关风俗人心,不得稍涉瞻徇,致干未便,仍将遵办情形,随时具报。”同月,天津教育厅厅长谕:“近来津埠各电影园所演之片,往往离奇怪诞,风化有关,幼年学生,每值课余之暇,结队往观,为害于身心者最巨。令即严加禁阻,以免德育上受无形影响。”1923年6月,直隶省长王承斌又发训令称:“近日多有诲淫诲盗之影片,如《阎瑞生谋害莲英》、《张欣生谋产》等片,虽系上海实事,然其人则流氓贼子,其事则残害杀伤,自应一律严禁,故昨通令所属各机关查禁,以维风化云。”
1916年3月,广州市警察局通过《取缔影画戏场规则》,规定:“凡诲盗诲淫、败坏人心风俗、伤碍友邦感情画片,一概不准影演,如违重究。”1924年广州市教育局通过《视察戏剧规则》,规定:“凡有伤害风化之影片剧本,一概禁演。”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后,1926年6月,广州市教育局通过《取缔影画戏条例》,规定:“各画片如有违犯下列各项者,应禁止其全部或一部:1。有反革命意味者;2。有损国体或民族人格者;3。有政治煽动的说明文字者;4。残忍杀害或诲淫诲盗者;5。过于神怪能导人迷信者;6。有诈术骗术意味者;7。广告上用不正当之标题者;8。说明之文词污秽者;9。有关于花柳病或堕胎等表演者;10。其他关于危害社会治安或社会道德者。”
在有了各地的电影检查初步实践之后,中央层级的电影检查制度也在酝酿订立。
192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发出通令称:“近日各省埠电影营业日渐发达,各电影剧场经理人,因谋营业发展,关于租赁之影片,率多趋重情剧,描摹青年男女恋爱情态,致使观者欲狂,窃生效慕之心。其次则为杀人放火,路劫盗抢,以及诱骗等情。此等剧片,使青年观之,实属败坏道德,有伤风化,害及公众思想。内部有维持风化,规正人心之责。对于奸盗淫邪之剧片,亟应严加取缔,以端风化,而维社会治安秩序。因电影营业,属农商部主管,特咨请农商部,会衔咨行直隶省长,饬警随时赴各剧场检查,凡各园新到之片,须经官厅检阅许可后,方准开演,不得自由开演。现北京已经实行,故令天津县设法取缔,但此种剧片,多在租界开演,恐非中国警厅所能制止耳。”
1926年2月,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戏曲股成立了电影审阅会,在呈请教育总长审核时称:“影剧一事,于社会教育关系綦重,其良者固足转移风俗,裨益社会,而稍涉偏激,亦易滋流弊,不可不详加审核,分别奖禁。”该会拟出了《审查影剧章程》共10条,规定凡国内外编演影剧“均须经本会审定后方准映演”,有下列情形者“予以褒奖”:其事实情形深合劝戒本旨者;有益于各种科学之研究者;于教育上确有补益者。有下列情形者“应禁止之”:迹近煽惑有妨治安者;迹近淫亵有伤风化者;凶暴悖乱足以影响人心风俗者;外国影片中之近于侮辱中国及中国影片中之有碍邦交者。有下列情形者“得令其裁剪或修改之”:情节乖谬不合事理者;形容过当易起反感者;意在劝戒而反近诱惑者;大体尚佳间有疵累者。教育总长易培基在呈文上批复:核阅所拟章程各条,均称妥协,应准照办……就目前所见资料而言,北京政府“官署”是否介入电影检查还难以遽下定论,但据《申报》载,“教部前因影片与社会风俗甚有关系,曾订定审核影片章程,公布在案。兹查各制片公司,对于此事多视为具文”。可知当时警察权与检查权的结合至少是不完全的。此项章程对电影检查标准的规定,是民国电影检查制度初创过程中最为详尽的一次,不仅有各地电影检查标准中均有的关于“治安”、“淫亵”、“风化”、“风俗”等等的禁令,而且第一次列入了关于“辱华”和“有碍邦交”的内容
尽管国内舆论对于美国“辱华”影片多有批评,但在最初的电影检查中,并无这方面的禁止性规定。此次通俗教育研究会电审会虽拟出了禁止规定,但并无运用于实际的报道。对于美国“辱华”影片的实际禁止,直到国民党统治时期才得以实现。,从而使电影检查在道德关怀之外,有了一定的意识形态或政治意味,反映出与江浙地方电检标准的差别。
第9节
牵涉政治的电影检查可见两例。一例为1915年5月,正值中日“二十一条”交涉期间,浙江绍兴县署以“目前外交甫经解决,内患尚未消弭,凡在商民痛定思痛,正卧薪尝胆之日,非酣歌恒舞之秋,且绍城非通商大埠,此等营业不特于商市无所裨益,兼定为风俗人心之害”为由,电饬城区影戏馆停业。另一例是,1928年3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函知华北、东北、西北10省区,要求对于“以废除现有社会之组织为其表演之目的”的苏联“宣传”影片,应“转饬注意”。但因为北京政府的实际权力有限,电检规定公布后,“各制片公司,对于此事多视为具文”,因此教育部电审会的主要工作只能局限于北京,这也使其实际功用大打折扣,因为如前所述,上海才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制作基地和市场,任何权力不能及于上海的电影检查机构,其功效不能不有很大的局限性。一米一花一书一库一 ;http://www。7mihua。com
根据上述电影检查章程和标准,通俗教育研究会电审会对北京上映的影片进行了审查。以1927年12月27日至1928年3月24日这三个月为例,通俗教育研究会审核人孙百璋等,为北京中央、真光、明星等8家影院共审核影片115部,未发审定证者为《母女争宠》、《蝴蝶争花》、《探亲家》、《代理阔少》(又名《无愁女儿》)等片,其中只有《代理阔少》一片,因诲淫无法裁剪,由该会会同警厅嘱其无庸映演,其他各片未予说明,估计应为删剪后上映。被检查的其他影片,《浮花浪蝶》剪去男女泅水一幕,《深宫情侣》剪去长时间接吻两段,《快乐舞女》剪去长时间接吻勾脚两段,《风流剑侠》剪去船中接吻一段。这是目前我们所见民国初期电影检查中最为详尽也最有实际效应的一份检查清单,由此可知,当时北京的电影检查已较为规范,而实际查禁的内容仍以“风化”类情节描写为主。
与上海相似,北京也有关于电影院的管理规则。1921年5月,京师警察厅颁布《取缔电影园规则》,规定开设电影院者须有铺保,并呈报警察厅核准后,方许开业;影院“不得开演淫邪迷信、有伤风化等影片”;电影院应每日将所演戏目分别呈报于警察局查核;“除包厢外,均男女分座”;营业时间“夜间一律以十二钟截止”;电影院内“得由警察厅随时派员警稽查弹压”,同时以售票之多寡收取弹压费,按10元至50元营业额,收费1~3元不等。通俗教育研究会电审会仍非政府机构,而民国电影检查的趋势是向中央集权的强制性检查方向发展。1928年4月,北京政府内务部与教育部联合呈国务院称:“现在我国舶来影片既随处任意演映,而自制影片公司近来亦纷纷成立,所有编演各剧,是否足以奖善劝恶,不致引导奸邪,实属有益人心风俗,影响地方治安,自应亟速厘订妥善办法,切实检查,并为订定儿童准看与否之标准,不足以正人心而宁社会。兹经参照日本成法,酌加变通,由内务部、教育部拟订检查电影暂行规则暨中央检查电影委员会组织规则各一种,先行试办。”该两项规则规定由教、内两部合组中央检查电影委员会,负责电影完成片和剧本的审查;该会设主任2人,委员16人,两部各出其半,并设常务委员若干人,一律为无给职;凡该会认为“与公安、风俗、道德、教育及邦交上并无妨碍”之影片,可予通过,凡有妨碍者,得予以“删改、剪截或发还重制”;认为于社会有良好之影响者,得由会中酌给奖励;如电影公司、电影院有违犯本规则之规定者,应停止其放映,并酌量处罚。该两项规则于当月由国务会议“议决照办”,但此时已临近北京政府的垮台,两个月后,北伐之国民革命军进入北京,此项规则实际已无法执行,但其若干内容为其后的国民党电影检查制度所承袭。
综上所述,北京政府时期可视为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的初创期,其特点以检查体制的多样化、地方化与检查标准的宽泛性、道德性为表现。终北京政府之世,尚未出现全国统一的、有法律规范和严格标准的电影检查制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