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帝内经:饮食与养生-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解百药之毒
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在中药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味药是炙甘草,在很多方子中,甘草可起到“调和众药”的作用。之所以医家喜欢在自己的方子中加上一把炙甘草,就是因为甘草味甘,入脾胃,性中和而缓,可以缓解其他药物的偏性与毒性,使整个方子趋于平稳。除了甘草可以解百药之毒外,常用的解毒之品还有蜂蜜、红枣。在煎煮生附片、生半夏等时,常加入红枣;而川乌头等大毒之品,必须要与蜂蜜同煮方可,否则,服用后就会出现唇麻、手麻等征象。蜂蜜还是丸药、膏剂的主要原料,一般中药丸多是做成蜜丸,一则缓和药性,二则解毒。
* 甘味太过必致病
甘味虽然为百味之王,对人体的补益长养最强,但食之亦当有度,过食甘味,亦会损伤人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厌食
如果食物过甜,或摄入甜食过多,往往会出现厌食,还会有脘腹胀满、肥胖、舌苔厚腻等症状。这是由于甘味性缓,过量的甘味会导致脾胃之气壅滞不行,食物不能运化的征象,也就是《内经》所说的“味过于甘,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消渴
过食甘味,或者饮食营养摄入过多,所导致的最严重的病症是脾瘅,“瘅”是热的意思,即脾热,认为过食甘美之品,壅滞脾气,使脾气日久郁而化热。这种脾热,最早是灼伤胃阴出现易饥多食,身体消瘦,继而波及肺阴、肾阴,出现口渴、多饮、多尿的三多症。这种脾瘅就是我们常说的糖尿病。现在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极高,1990年发病率仅是3%,2005年大中城市的糖尿病发病率已经超过10%。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恣食肥美甘腻之品,是形成糖尿病高发病率的重要因素,而且这种疾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饮食摄入量过大,造成身体肥胖;同时,孩子出生后过早喂牛奶、过早吃淀粉类食物也会增加患病概率。这就是甘味过多给人体造成的疾病。
肥胖
过食甘味,为人体提供的营养过度,难以通过正常代谢排泄时,就会变生痰湿留着在体内,形成肥胖症。同时,这种痰湿沉积在肝脏,就会出现脂肪肝;附着在血管壁,就会出现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甚至脑中风。
脱发
其实,过食甜味之品还可以导致另外一种不为人知的损伤——脱发。因为甘为土味,土盛则克水,脾旺则克肾,肾气主骨,其华在发,《黄帝内经》有“过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所以吃甜过多有时会使头发掉得很严重。现在很多人有掉头发的问题,这就要检查一下,看看自己的甜食是不是吃多了。
病多是撑出来的
虽然过饥过饱都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但《黄帝内经》更侧重于饮食过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从实际情况来看,因为吃不饱、营养缺乏而导致的病症确实不多见了,特别是在城镇居民中,饮食所致疾病多数是过食所致,也就是说,疾病多数是撑出来。
* 哪些疾病与饮食过量有关
怠惰乏力
摄入食物过多,胃肠道消化食物就会耗费大量的气血,人体其他组织反而会营养不良,很多人都有餐后容易困倦的体验,这是大脑血液供应不足的表现。所以,很多体形肥胖、饮食无度的人,不但没有表现出营养充足的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的状态,反而呈现出懒惰、倦怠、有气无力的样子。这是由于人体气血长期聚集在胃肠道消化食物,人体其他部位的脏腑组织气血供应反而不足。
胃肠疾病
由于不断的、大量的进食,胃肠道负担加重,极易损伤胃肠道,《内经》说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就是饮食超过了自己适合的需要量伤害了肠胃。在临床上由于暴饮暴食而引起的胃病并不少见,如胃脘胀满、疼痛、消化不良、腹泻等,日久则会导致胃炎、肠炎以及慢性肠道病变。
代谢障碍综合征
饮食中营养过剩,导致体内蛋白质、脂肪摄入过多,是一种变相的多食。人体不能充分代谢与利用这些营养,就会变为痰、湿等病邪损伤脏腑,从而引起疾病。《黄帝内经》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膏是指油腻的食物,粱是指精美的食物,二者相合表示过食肥美油腻的食物,这不仅可以使人变生疔疮类疾病,而且这种体质容易招致任何疾病,罹患疾病就像拿着空罐子装东西一样容易。《黄帝内经》说:“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这其中包括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肢体痿废、心肺气虚等疾病,均与此类饮食有关。
提前衰老
过多肥甘食物,容易引起的另外一种损伤是产生大量代谢产物及粪便,这些废物产生的浊气、毒素,会损害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加速人体脏器的衰老、面容的损伤。我们在临床上可以看到,很多便秘的人不仅容易发生咽痛、头痛等病症,而且还会出现面部痤疮、皱纹增加、头发变白等现象。
其实,古人早就发现,适度的减少食量,对身体的健康、长寿都是有益的。谚语说得好:“吃饭省一口,活到九十九。”美国医学家通过一项实验,在大鼠体内发现了一种基因叫长寿基因,这种基因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表达,也就是没有生物学活性,只有在饥饿情况下,这种长寿基因才表达其活性,延长动物的寿命。因此,适度的饥饿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长寿。调查资料显示,体形肥胖的老年人要比身体偏瘦者寿命短3~5岁;90岁以上的老人,80%都有节食的习惯。所以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这些都告诉了我们少食对健康的重要性。
* 禁食之害
我们强调饮食过饱、肥甘厚味太重对身体存在伤害,提倡少食对健康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饮食可以无限制地节制,很多女性为减肥瘦身而采取节食,不吃主食、肉食,只吃水果、蔬菜,其结果同样会出现很多疾病。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症,往往见于节食的女孩,在认为自己胖、自己不够漂亮时,想通过节食来达到美丽苗条的目的。开始是有意识地控制饮食,但逐渐地把对胖的厌恶转移到食物上来,这种意识就变成一种身体的本能反应,见到食物就出现排斥,最后即使是自己想吃东西,身体的神经系统也无法同步,这就形成了神经性厌食症。很多得这种病的女孩,最后都活活饿死了。
月经紊乱甚至闭经
由于五谷类食物、肉类食物都是温热之性,而蔬菜、水果类则为寒冷之性,所以,很多过度节食的女孩,一方面会出现气血不足,另一方面会出现阳气虚损的寒冷症,在出现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的同时,还会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后期、月经量少,甚至闭经。更为严重的,出现第二性征退化的征象,表现为胸部平坦、*腋毛稀疏等。因此,过度节食,对追求美丽的女孩来说,是最不适宜的。
* 何时少食最适宜
很多人为了减肥瘦身拼命节食,常常从晨起就不吃饭,这样一来,时常饿得头晕眼花,有气无力,不仅感觉不到身体的健康活力,甚至饿出很多疾病。那到底何时少吃为好呢?古人有句养生口诀,就告诉了我们适当的少食时机——“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吃申后饭”。
申时即下午3~5点,这实际是建议我们晚饭要少吃或不吃。当然,古代科技不发达,没有什么照明设备,天一黑就早早上床睡觉,所以吃了东西很难消化。我们现在虽然夜生活较长,但晚饭后的工作量、活动量相比白天要少很多,所以,建议晚饭少吃一些。
多吃冷品易伤身
我们很多人都听说,晨起空腹喝一杯凉白开,既可以调节内分泌,又可以润肠通便、排毒养颜,因此将其称为“生命水”,认为这是养生保健的一个好方法。据我所知,很多人都在按照这个说法做。但这种习惯究竟对我们的健康是否真的有利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说一下人靠什么活着,明白了大的道理,这个习惯对人体的作用是什么就不言自明了。
* 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我们都知道,由于太阳与地球相对位置的变化,中国的北方形成了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变动。在这种季节的交替中,不仅气温呈现出温、热、凉、寒的变化,自然界所有的生命也呈现出生、长、收、藏的变化。在气候温暖的春季,植物开始发芽、生长;在气候炎热的夏季,生命变得繁茂、强壮;在气候变冷的秋季,植物开始凋零;到了寒冷的冬季,不仅植物枯萎,很多动物也处于冬眠的状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万里冰封的冬季,往往是寸草不生的;而在气候炎热的夏季,则草木茂盛。这就说明,生命的存在是以太阳为根本的,俗话说的“万物生长靠太阳”,“向阳草木易荣,背阳草木易衰”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把太阳产生的这种温暖、明亮的光照,生命又赖以存活的东西称为“阳气”。
其实,宇宙大自然,人身小天地,与自然万物的生命活动需要依靠阳光照射一样,我们体内的脏腑、经脉、气血等的功能活动,或者人类生命的维持,同样也依赖人体的“阳气”,这种阳气的温煦,是生命存在的前提。而人体的这种阳气,又是很虚少、很脆弱的,稍有不慎,就会受到损伤。明代大中医学家张介宾,就打了一个比喻来说明人体阳气的重要性以及其虚弱易损性,说道:“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宇宙如此博大,所有的生命所依赖的太阳也不过像一个小小的药丸,以“一丸红日”来说明自然界阳气的珍贵;而我们人体所依赖的阳气,只有一息,亦足见其小、其量少,说明人体阳气的不足。所以,人体阳气常不足,阳非有余,为了保证我们身体的健康、长寿,就要好好呵护我们身体中的阳气。
* 阳气损伤,疾病丛生
人体的阳气,是人体的生命之气。严格说来,阳气损伤后,可以导致人体所有系统、脏腑、经脉、肢体等发生各种各样的病症。
脾胃虚寒
由于寒性食品是从口而入再进入胃肠道,所以,饮食寒凉最先见的病症是脾胃虚寒症。很多人会出现胃脘疼痛、胀满、堵塞感、呃逆、腹痛、泄泻等病症,饮食日渐减少,身体消瘦。
呼吸系统的病症
中医叫肺阳虚,临床可以见到过敏性鼻炎。这类患者往往受不得一点寒气,晨起一打开窗户,出门吹一点凉风,都会喷嚏不断,清涕涟涟,甚至有的患者的过敏性鼻炎继续发展,变成过敏性哮喘等。这类患者,除了一些人先天禀赋所致外,大多是由于受寒凉引起。
生殖系统疾病
女性身体中最虚弱的就是生殖系统了。各种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后,会首先损伤生殖系统,出现相关疾病。就阳虚而言,女性最早可以见到宫寒的一系列症状,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闭经、痛经、月经后期、不孕、自然流产、胎停孕等。就像三九天气,因严寒而河流冰封一样,人体气血也会因阳虚寒盛而气血阻滞不通,这种阻滞的结果就是气血凝聚成肌瘤、囊肿等。在寒冷的季节,自然界寸草不生;同样,宫寒的女性,也会出现受孕困难,即使受孕了,也容易出现流产、胎停孕。
* 晨起一杯凉开水的误区
不知从何时开始流传这样一种保健方法:早晨一杯凉白开,可以调节内分泌,同时,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一时间大家纷纷效仿,晨起饮用凉白开者甚众。但从临床调查来看,很多晨起喝凉开水的人,在数月至半年之后就会逐渐出现阳虚的诸多病症,女性会出现痛经、月经后期甚至闭经,男性则出现胃病、关节疼痛、性功能降低等,有些人还会患上过敏性鼻炎及其他缠绵难愈的病症。因为,晨起空腹时直接饮用凉开水,会大伤人体下焦阳气,这种保健习惯,实在是害人不浅。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让颜色述说食物的不同属性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一桌上佳的饭菜,不仅要营养丰富,而且讲究色、香、味俱全。食物颜色的丰富,不仅给人视觉上的愉悦感,而且也意味着食物搭配周到、营养均衡。其实,这一观点是非常正确的,因为食物的颜色与性味、功效之间,确实有着许多微妙的联系。
* 色有五脏之分,色不同、性有别
中医将所有的色彩归纳为五类:青、赤、黄、白、黑。呈现出这五种不同色泽的食物,与五脏存在不同的入通关系,这种关系按照《黄帝内经》的记载,是: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
由于五色入的脏器不一样,所以食入人体之后就有不同的作用。青色是入肝的,青绿色的多为蔬菜,吃了可以清肝火、疏肝气,那些血压高、脾气大,动辄肝火上冲的人,就可以多吃点绿色的蔬菜,比如青皮萝卜、芹菜、莴笋、油菜等;红色是入心的,红色、温性的食物如辣椒、羊肉、荔枝、樱桃等,就有温补心火、心阳的作用,而红色、寒凉的食物,则有清心热、心火的作用,如红心萝卜、番茄等;黄色为脾的色彩,黄色的食物多有补益脾胃的功能,像小麦、小米、玉米、板栗、香蕉、桂圆等,就有补脾益胃、长养气血的功能;白色入肺,所以百合、银耳、莲藕、白果、鸭肉等可以滋养肺阴;黑色入肾,凡黑色的食物,像木耳、香菇、紫米、桑葚、紫菜、海带、海参、乌鸡等都能补肾。所以,一桌品质比较高的菜肴往往色全,而色全也意味着味全、营养均衡,食入人体之后就不会出现脏气的偏盛偏衰,疾病就不容易发生。在平时饮食中,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不同颜色的食物:脾虚者,多选黄色食品;肾虚者,多选黑色食品。
生活中朋友们常常问这样的问题:“同一类农作物或蔬菜也有颜色的不同,比如萝卜分青萝卜、白萝卜、红萝卜、胡萝卜,不知道这种颜色的差异,是否会导致它们的作用也不同呢?”
我给大家举个具体例子:青萝卜色青入肝,所以清肝火最好;白萝卜色白入肺,所以通肺气、利大便作用强,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而红萝卜色红就入心,所以可以清心火,口舌生疮的人食用效果就比较好;胡萝卜是黄色的,就偏入脾,所以补益脾胃的功能最强,在萝卜之中最有营养。同样如米类,我们常食用的有小米、大米、紫米等,大米色白偏入肺,紫米色黑偏入肾,小米色黄就偏入脾胃。米类中又以小米营养价值最高,所以,女性在分娩之后,一般习惯性地用加红糖的小米粥补身体。再比如都是木耳,白木耳就是银耳,可以润肺,银耳莲子汤是中国古代富人的常用饮品;黑木耳就偏于养肾。还有豆类,有绿豆、黄豆、黑豆、红豆等,绿豆偏清肝,黑豆补肾,黄豆补脾胃,红豆补心血。
* 与众不同的“黄”
食物中黄色的食物营养价值是最高的,以黄为贵,我们可以多食用。这一点,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致的。你发现了吗?不同的颜色在我们中国人眼里也有不同的地位。
这里,我们就要从五行与颜色的关系说起了。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这五种物质在中国古代逐渐被抽象为哲学的概念,古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