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那时汉朝(壹)-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流演员。

  韩广,出生年月,籍贯,及家庭出身等皆不详。唯一知道一点的是,他曾经在赵国当过一小官。好玩的是,韩广几乎是武臣的翻版,当他胜利地拿下了燕代两地时,其属下马上拥戴他自立为王。

  拥护韩广称王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豪杰。无论电影,或是文学作品,豪杰出现的概括实在太高了,而且这个词在现代生活中很多时候是拿来当褒义使用的。

  千万不要被生活的经验蒙上了双眼,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套用他的话来说豪杰,那就是一代有一代之豪杰。在秦末*时期,所谓豪杰不过多是一些流氓瘪三及地痞。这些人仗着人多众势打劫霸市,倚仗武力遂成乡里或某个地域一霸,于是被称之为豪杰。

  豪杰们拥护韩广称王的理由是:楚国和赵国都已立王,燕国这块地盘虽然小了些,但过去毕竟还是一个万乘之国,在这里称王准是没错的。

  所谓万乘之国,就是有着上万辆马车的国家,也算是个中等以上的国家了。在燕国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多么光荣伟大的历史,当年赢政统一六国时,如果不是燕子丹派荆轲刺秦,估计他还可以多活几年。如今燕地苍劲仍旧,土地仍旧,只要肯扎根下来垦殖,完全可以重振战国雄风,敢问诸侯路在何方。

  韩广也深深地被豪杰们的游说打动了,生在这种乱世,只要是个男人,谁不想穿黄袍加冠冕。正所谓历史造诸侯,人生能有几个大机会,如果让机遇擦肩而过,到时替自己遗憾的不仅是自己了。

  称王之见是没错的,可问题又来了,此时韩广的母亲还留在赵国,没有足够准备就仓促上阵,到时赵国不但要杀掉老母,还要发兵攻打燕国,那不是太得不偿失了吗?

  豪杰们笑了,韩将军您真是多虑啦。赵国也是仓促称王,连脚跟还没站稳,西边忧秦,南边忧楚,真可谓是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还有力量和心情跟我们斗。再说了,以陈胜之强都不敢杀武臣一家,以武臣之力敢动你母亲一根毫毛?

  豪杰们说得也没错哦,我韩广抢的土地又不是你赵国的,给赵国是情,不给是理,如果你赵国要杀我母亲,凭的又是哪门子理由?王诸将相宁有种乎,这是陈胜王教我们的,你武臣称得了王,为什么我韩广就做不得呢?

  豪杰们这么一吆喝,韩广果然打消顾虑,另起山头,这座山头的名字就叫燕国。燕国,多么苍劲而美丽的名字。

  如果说韩广是武臣的翻版,那么武臣就是陈胜的翻版了。武臣一听韩广分兵裂土,当即也怒得跳了起来,我负陈胜王是合理的,你韩广凭什么要背叛我?打,不打你狗日的,老子还真无法泄掉心头这口闷气。

  这时候,张耳和陈馀也出来说话了,他们可不像陈胜的相国蔡赐那样好言相劝,他们的看法和武臣相当一致:打,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韩广这小子。

  张耳和陈馀为什么要主张打?道理是很显然的,之前陈胜如果要打赵国,他还得兼顾章邯,两头作战,这可是战争之忌。但是现在的赵国可没有这种顾虑,陈胜和秦兵正在交缠,根本就没空理睬赵国,而赵国正可以集中兵力一心一意打燕国,让韩广知道什么叫做,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于是张耳和陈馀同时出击,沿着燕国的边界抢夺土地。但是,就在这关键时刻,武臣不知哪根筋出毛病了,竟然独自骑马出来玩耍,没想到正耍得得意忘形之际,竟然被巡防的燕军给逮个正着。

  这下子轮到韩广牛气了,他给张耳及陈馀放出风声道,你们赵王就在我这里,想要人就立即把赵国土地割一半给我,不然你们就等着喝人肉汤吧。

  韩广这招真不是一般的狠毒,这年头,什么东西都好说,就是土地不能乱割。土地是诸侯的立业之本,没有赵王,可以再立一个,可是没有土地,再抢回来就难得多了。不过,张耳和陈馀不能因为可以立别人为赵王,就要放弃武臣,至少先得动用外交手段去解决。再说了,赵国不是没有谈判的筹码,韩广的母亲还在赵国手里呢。

  于是,张耳和陈馀派出使者,出使燕国谈判。韩广一看到赵国使者就冷笑不已,你张耳和陈馀就别想只用我老娘就想换回赵王,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我还是那句话,想要人,就得拿一半土地来。

  更毒的还在后面,韩广为了绝张耳和陈馀谈判念头,赵国使者只要来一个就杀一个,来来回回就杀了十来个。这下张耳和陈馀可是一点都没辙了,碰上这等只要江山不要老母的无赖,那是神仙见了都要让路的。

  然而,就在张耳和陈馀焦头烂额之际,赵国的救星出现了。让人倍觉惊讶的是,这个救星不是什么外星人,更不是什么纵横家,而是一个无名小卒,赵国的炊事兵(养卒)。

  这名炊事兵听说赵王被擒,就对舍友说:“我想要替张丞相和陈将军去游说燕国,你们觉得怎么样?”

  炊事兵舍友一听,哄室全笑,你真是想升官都想疯了吧,燕国都砍掉赵国十几个使者了,除非派神仙去,不然谁去都要送死,你这不是自我寻死吗?

  炊事兵笑了,这倒未必,不信你们就等着瞧。

  炊事兵就去找张耳和陈馀,要求主动出使燕国。有人主动请缨,这当然是乐意的。你就去吧,路上小心一点,游说的时候也要多多察言观色,如果形势不对,能跑就跑,跑不掉就是自杀也比被他们砍了强。

  炊事兵又笑了,看来张耳和陈馀还是不太相信他的能力。不过没问题,结果马上就要揭晓,他们将会看到我和赵王一起乘着马车回到赵国的。

  炊事兵带着万分自信地出发了,他见到了韩广。炊事兵一看到韩广就问:请问大王,你知道此时张耳和陈馀在赵国想着什么吗?

  韩广:当然是想让我尽快还他赵王啦。

  炊事兵:错!你根本就不了解张耳和陈馀的为人,其实他们现在最想的不是得到武臣王,而是自立称王。

  韩广:他们敢吗?

  炊事兵笑,你以为他们真的不敢吗?你以为张耳和陈馀会甘心一辈子就做那个丞相和将军吗?我还是明白地告诉你吧,其实他们早就想称王了,只不过赵国初定,不敢三分赵国罢了,况且武臣王比他们年长,所以只能按辈份来扶他称王。

  现在,赵王落在你的手里,他们表面上看希望得回赵王,其实他们早就想你杀掉赵王了。可是请你注意,一旦你杀掉赵王,后果将会更严重,因为到那时,张耳和陈馀和趁机把赵国的土地各分一半,各自称王,并且挂着替赵王报仇的名义来征伐你,到时你真能受得了吗?

  韩广一听,神经突然紧张起来。炊事兵分析得没错,像张耳和陈馀这等老江湖,丞相和将军之位哪能够满足他们的胃口,不要说一个赵国,就算把十个燕国填进他们肚子也不见得就饱了。

  看来索地的事还是算了吧,把赵王还回去,把老母要回来,两国之间算是两清,正所谓小心使得万年船,至于将来形势怎么发展,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果然不出炊事员所料,韩广答应放赵王回国,而炊事员也实现了出使前的诺言:驾着马车,和赵王同载一起回到了赵国。

  韩广的闹剧,终于就此平息了下来。

  然而,历史剧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就当韩广刚走下台下去时,李良就接着登台了。其实,李良这哪止是唱戏,他简直就是玩命。

  李良,也是诸多情况不详,唯一可了解的是,从后来秦军送来的一封信中,看出他大约在秦朝任过小官。

  那时,李良搞定常山后,回到邯郸城复命,武臣又命令他去攻打太原。太原,就是今天的山西太原市。然而,当李良走到石邑(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南)时,有一支秦国军队挡住了他的去路,这支军队的首领不是什么陌生人,而是曾经在秦朝蒙恬大将属下任过副将的王离。

  王离,秦国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它之所以当上秦朝驻守西北的三十万边防军的大将军,完全是托赵高同志的福。赢政驾崩后,赵高假诏秦始皇遗诏,逼蒙恬自杀,并且把军权交给副将王离,于是王离一夜之间便成了秦朝最大的将军。可是,后来章邯带着二十几万军队杀出咸阳城,也是一夜成名,甚至人气和能量都盖过了王离,成为胡亥最信得过的将军杀手。

  不管怎么说,王离对秦朝还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王离军本着为赵高服务到底的报恩精神,率军从西北出发,准备进攻赵国,于是就在路上碰上了李良。王离一看到李良就乐了,李良算是老相识,不要急着动手,还是先赶快给他写封信问好。

  王离这封信不是以他的名久问侯李良,而是以胡亥的名义写的,很显然,这是一封诈降书。

  这封假信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阿良呀,你曾经事奉过我,是我提拔你才显贵的。可没想到你竟然背叛我,这也太不厚道了吧。不过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只要你真心背叛赵国,归附大秦,那么以前做过的一切都一笔勾销,并且从此让你更加显贵。

  落款处:赢胡亥。

  更可怕的还有,此信没有封口。这真是一个诡计,此信真假估且不论,李良本无反意,万一有人偷看此信后向赵王告密,那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看来,王离这招可不是一般的狠毒,它的用意非常明显,那就是逼良为娼。

  此时,李良那个七上八下的心,真是有说不出的难受。向前退后,都是很要人命的,怎么办呢?权衡利弊,李良决定回邯郸向赵王复命请兵。

  但是,李良还没回到邯郸,就在半路上反了。

  事情来得实在突然。当李良回到邯郸城时,突然遥遥地看见有一百多个随从的仪仗队向赵国方向奔驰而来,排场这么大,肯定是大王出游或是赴宴归来,李良来不及多想,急忙下马,在道旁伏地拜谒。

  李良这一拜,可是拜错神了。因为当仪仗队走到跟前时,他发现坐在皇车里的不是赵王武臣,而是赵王那喝得烂醉如泥的姐姐。更让人郁闷的是,这个出门搞*活动的女人,竟然没有认出李良,以为跪拜地上的只是一般将领,便懒得下车还礼,只派一骑兵过来叫一声请起,马上就驰奔而去了。

  这下面子可丢大了,将军膝上长黄金,上跪天,下跪地;出则跪君主,入则跪父母。如今不明不白地对一个醉酒的女人家下跪,竟然还不亲自请起就扬长而去,教我怎么搁得下这张老脸?

  可跪都跪了,有什么办法呢!

  李良站起身来,无比惭愧地看着从官。这时,有一个军官站出来,愤怒地对李良说道:“天下背叛秦国的人当中,有能力的都纷纷自立称王了。赵王的地位曾经都在将军之下,现在连个女儿人家都不肯下车为将军还礼,她算个什么东西,还是让我追上去把她杀了吧。”

  这话仿若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官们个个义愤填膺,全都吵着要杀掉那个醉酒女人,以报怠慢将军大礼之仇。亏军官们想得出来,杀一个醉酒的女人实在太简单了,可问题是他是赵王的姐姐,砍她就等于砍赵王的心,那不等于造反吗?

  其实,从官们想做就是造反之事。正如前面那个军官所说的,那些有能力的都纷纷称王了,就我们跟着你李将军混得没出息。这下子,真是搞得李良脑都大了,前有秦军招降书,后有女人辱,现在从官们又都跳着发牢骚,反赵乃天意耶?

  韩广都敢反,我为什么不能反?现在就是不反,将来也要反,迟反早反一个样,不如现在就反了。李良又一阵脑热,只见他突然发出一个指令,既然大家想替我报仇,那都听好了,给我追上去把那个烂酒女人杀了,准备血洗邯郸!

  果然,李良快兵追上前面那个烂酒的女人,一刀斩首。紧接着,李良率军袭击邯郸城。这一切就像做梦一样,武臣还来不及明白是怎么回事,被李良攻下邯郸,一刀剁掉。

  或许有人说,这个武臣同志,死得实在太冤了。但是在我看来,这个赵王可是死得一点都不冤。之前,武臣就有类似其姐姐出门*的习惯,才落到韩广手里,韩广和李良都曾经是他的人,他没死在韩广手里,却倒在李良的刀下,这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李良这次突袭行动,张耳和陈馀却幸运的逃过了一劫。这主要是他们俩的耳目多,一闻听李良造反,腿底就像抹油似的,从墙角溜出邯郸城外去了。

  张耳和陈馀站在城外,远远地望着疮痍满目的故城,他们满腔愤怒,却无处发作。这时说什么和骂什么都是没用的,唯有暂时接受这残酷的现实。李良,你等着,你做初一,我不信就做不了十五。苍天作证,如果我们不让你从邯郸里爬出来,天打雷劈,灭子绝孙! 。。

一、秦狼入室
为了东山再起,莫名的沦为逃难者的张耳和陈馀,带着无比悲愤的心收拾散兵,竟然有数万人。报仇是合理的,雪耻是必然的,李良,你的死期到了。

  然而,就在陈馀准备攻打李良时,有一个门客登门给他们出了一个好主意,这个主意及时地敲醒了张耳和陈馀冲动的大脑。

  门客认为,张耳和陈馀都是客居在赵国的外乡人,想让赵国百姓依附他们成大事,那是很难的。但是,如果他们舍得腾出赵王之位,扶立赵国后裔,那么事情肯定成功。

  张耳和陈馀立即明白了,门客这招就是要他们立一个傀儡,这不是他们曾经教陈胜使用过的绝招吗?

  又是一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门客说得一点没错,立赵国后裔对张耳和陈馀大有益处。李良之所以反叛,不就是想称王吗?就算他在邯郸自封赵王,只要张耳和陈馀扶赵国后裔上台,李良自然就成了假赵王。真王杀假王,那可是理直气壮多了,赵国士兵和百姓自然也会站在真正立场,为故国家园而奋起杀敌。

  妙,实在太妙了。

  张耳和陈馀立即动手寻找赵国后裔,果然找到了一个理想中人,定都信都(河北省邢台市),这个传说中的傀儡,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赵王歇。

  然而,当身在邯郸城的李良听说赵国突然冒出一个赵王,气得七窍生烟。你张耳和陈馀下手可真快,我还没称王,你们就抢我名号去了,那我无名无实地还怎么混下去?没办法了,一山不能容两虎,不把你们把个稀巴烂,我在赵国哪能睡得好觉,你们先下手为强,那我也来个后发制人,开打。

  于是,李良率兵气势汹汹地向信都杀将过来。张耳和陈馀一看李良这幅架式,真是心情都乐坏了。小样的,我们不发飙就已经很不错了,你还敢主动送上门来?既然来了就好好招待你一下吧,我们新帐旧恨一起算,让你知道什么叫君子报仇,血债血还。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杀气,一个是为了抢王,一个是为了守王,成王败寇,就在今日。

  信都城外,不知是哪方先叫了一声杀,立即只见厮杀之声漫山遍野。早就憋了一肚子怒火的陈馀,像火山爆发一般把所有的怒气和郁闷通通洒向李良,主动出击的李良却像一只丧家之犬,一路被陈馀追着打,他连邯郸都回不去了,只好直接向章邯投奔而去。

  章邯当然欢迎李良投奔,这个年头,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那可是比什么都强。既然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