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你去耶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多耶鲁的教授都建议中国学生来美国要 “走出去”。 在美国不是已经走出国土了吗?但这只是地理上的概念。 从文化上来说, 很多人一直都走不出去, 也不愿意走出去。 耶鲁是世界的耶鲁, 它所集聚的多元文化是很多国内的大学一时还做不到的。 在这个缤纷的大环境里抛弃偏见, 敞开心扉去体验更多的文化, 接受更大的差异, 是任何书本里和在世界任何一个教室里都学不到的。
  耶鲁是高贵的, 但并不冷漠。 在活动中总是让你不经意地感到其实自己和周围的人、 周围的自然可以融洽地相处。
  在全球化的今天, 耶鲁站在三百多年的“城堡” 上远眺, 美国的历史不长, 文化积淀不深, 但他们想让全世界优秀的文化都在这里交融, 这种气魄注定会让一个古老的校园焕发青春。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文热(1)
牟岭: 耶鲁大学东亚研究专业中文项目负责人, 耶鲁社区中文学校校长。 1994年至今教了14年中文, 见证了美国中文教学的发展。 早年, 他在中国通过疯狂背诵灵格风英语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六年英语本科、 硕士的专业训练, 让他对外语学习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来美国以后在康奈尔大学攻读英美文学博士, 后加盟耶鲁改行教中文。 他把自己学习英语的成功经验运用在中文教学中, 让耶鲁的中文项目突飞猛进, 耶鲁学生也从中受益, 水平明显超越在哈佛等美国其他名校学习中文的同辈。
  曹: 中国媒体一直在宣传美国的 “中文热”, 报道全世界有上千万人在学中文。 你对美国的中文教学最了解, 你觉得到底有多热?
  牟: 具体的数据我还真不知道, 但我去中国开会的时候外办说有3000万美国人在学中文, 我表示怀疑和吃惊。 但确实能感觉到中文在美国热起来了。 我们耶鲁中文项目原来只有五六位老师, 现在发展到15位, 而且还要扩张。 在耶鲁, 第一外语是西班牙语, 有800多学生, 法语第二, 中文第三, 但马上要超过法语了。
  曹: 美国的媒体报道说已经有27 个州的大中小学开始学习中文, 全美2400个高中将考虑教授中文。 美国希望2015年有5%的高中生学中文, 你对这个趋势怎么看?
  牟: 我知道的开中文专业的大学都是比较好的大学, 但规模不算很大。 学中文的中小学都在一些比较大的州, 像加州比较多, 其他地方主要是私立学校。 公立学校要开中文课很难找到老师, 因为必须要有美国教师执照的人才能在公立学校教书, 美国现在还缺两三千名中文老师。
  曹: 看来中文老师的需求量还是挺大的。 美国的中文老师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寻找?中国媒体报道美国的 “中文热”, 似乎让人觉得对外汉语的工作很吃香, 中国人来美国教中文容易吗?
  牟: 美国的中文老师既有从中国引进的, 也有在本地培养的。 从中国来的老师, 主要是国家外办搞的志愿者项目。 他们在美国都要疯了, 待在美国的乡下, 住在美国人家里, 除了上课, 和外面沟通太少, 钱也很少。 很多人觉得来美国的机会很好, 可以练习英语, 但我觉得强烈的思乡情绪会使他们更想和人说中文。 上次开会在这里碰到一个教中文的志愿者, 激动地缠着我说话, 不停地说中文。
  曹:(大笑) 可这是很光荣的事啊! 在中国, 这个项目很热门, 而且竞争激烈, 只有那些中英文都很好的人才能抢到。 我爸有个同事今年被选中来美国, 周围的人都很羡慕他。 你觉得其他中国人来美国教中文机会多吗?
  牟: 是很光荣, 一个月还行, 一年太长, 太折磨人了。 热门是因为大家想来美国体验一下。 其他来美国教中文的机会不多, 必须有美国学校的邀请才有可能来。 美国有些大学从他们和中国合作搞的中文培训项目中挑选特别好的老师, 来美国教一年。 但对于在美国的中国人来说, 如果自己学的专业不好找工作, 教中文也是条路。 现在美国的情况是, 凡是能在中国做的工作都不景气, 比如制药、 电脑和一些其他制造业, 但像医生、 老师这类工作还是很好找的。
  曹: 耶鲁的中文项目是用助教的, 他们都是在耶鲁的中国留学生, 这个需求大吗?这份助教的工作能为他们带来多大经济上的帮助?
  牟: 只有耶鲁用助教, 其他大学中文系都用不起。 需求不是很大, 机会主要给予那些没有奖学金的中国学生。 每星期10个小时, 主要是跟学生说说中文, 每个学期付5000美金, 解决生活费是没问题的。
  曹: 耶鲁现在学中文的群体大概是怎样的?他们学中文的目的是什么?
  牟: 以前70%的是华裔, 现在70%的是非华裔。 学生学中文的目的和美国国家重视中文的目的不一样, 都是出于个人的考虑。 比如可以跟中国做生意, 中国现在的市场太大了, 会中文在美国好找工作。 我一个朋友的老公, 法学院的, 一毕业就有三个offer; 这三个offer都与中文有关。 他深切感受到会中文的优势。 华裔学中文有寻根的目的在里面, 学好中文可以去中国读书, 看看爷爷奶奶待过的地方。 那些学生作文里经常写很后悔小时候爸###自己学中文的时候没好好学, 他们很想跟爷爷奶奶聊天。

中文热(2)
曹: 你觉得这些学中文的亚裔孩子怎么看自己的身份?
  牟: 他们是美国人, 但他们也意识到自己是和白人不一样的美国人。 黄皮肤、 黑头发, 你英文讲得再地道, 和白人还是不一样, 白人也不会把你看成是与他们一样的美国人, 所以有很多在美国的中国孩子小的时候都希望自己是黄头发。 他们只有靠努力学习和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来满足自尊。
  曹: 你觉得美国学生学习中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耶鲁中文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牟: 耶鲁华裔和非华裔是混在一起上中文课的, 华裔学生平时沉默不语, 考起试来行云流水。 总的来说, 他们学中文最大的困难还是口语。 我始终强调口语先行, 带动其他三项技能, 学英语也是这样。 耶鲁的中文项目就是中国的公共外语, 每年300个学中文的学生里只有一两个把中文作为专业来学。 这些中文专业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 得学习其他专业课。 他们和其他学生的区别, 就是多选了三年级的中文课。 一般在耶鲁学过中文的学生毕业后, 中文对话的能力都还可以, 认汉字也不错, 打字也没问题。 我们的中文教学强度很大, 周一到周五每天都上。 我的教学方法建立在自己成功学习英语的经验上, 对他们来说很有效。
  曹: 你觉得耶鲁的美国人如此有效地学中文, 对中国人学习英语有什么启发?
  牟: 中国人花了太多时间学习英语, 但还不是很有成效。 其实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最关键, 花一两年时间集中学, 只要思路对, 英语是可以过关的。 对任何外语教学来说, 口语都应该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四种技能同时进步, 口语领先。 我们上课不讲语法, 耶鲁编了中文语法资料, 要求学生回家看, 我们采用先动式教学, 集体预习。 这个一定要和考试结合起来, 学生来学新课文之前都预习过, 生词自己都学习过, 所以一上来就考试, 考一些和课文有关的事实性的问题。 这些小考占总分的5%。 上课的时候用幻灯片很快地把课文过一遍, 一般我只给课文的骨架, 把句型要点讲清楚, 然后黑掉屏幕, 让学生当场复述。 再加上一些互动的练习, 学生上完课就能把课文背下来。 学语言背诵太重要了, 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 越练越强, 耶鲁的学生学习的时候被折磨得很痛苦, 但学完以后回过头来看, 很有成就感, 很感激老师。
  曹: 关于背诵对学习外语的重要性我深有同感。 我学了十年英语, 在新东方教了四年英语, 能体会你教中文的方法多么有效。 我也可以想象, 那些“可怜” 的耶鲁学生在你的课堂里有多紧张。 学语言兴趣很重要, 但兴趣不一定能转化为持久的动力。 因为人的惰性很强, 所以“逼和被逼”在学语言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耶鲁学中文的孩子很幸运, 有你这样的老师把他们“逼” 得死去活来。 新东方的环境比较特殊, 学生更像是顾客, 没有人有胆量把顾客逼得死去活来。 我只能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希望他们能自己把自己逼上学习英语的背诵之路, 这也是成功之路。
  新东方一直强调语言的力量, 语言确实可以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 我在执教的这些年里深刻地体会到人们渴望学习外语走出国门的愿望。 中国人学英语的路走得很长, 也很艰辛。 被英语折磨了几十年的中国人, 听到美国的“中文热” 无疑是兴奋的。 当年新东方托福课堂上刁难美国人的 “汉语托福” 考题曾经让多少学生感到莫名的安慰: “有一天, 我们让美国人用毛笔答题, 在龟壳上刻甲骨文, 论活雷锋与活蜜蜂的区别……”笑过以后, 更多的还是期待, 期待有一天有更多人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对牟老师的采访, 让我们对美国的中文热有了理性的认识, 也让更多想从事中文教学的人受到启发。 任何外语都有相通之处, 耶鲁大学中文项目的成功和美国学生学习中文的经验, 很值得我们借鉴。
  黄皮肤、 黑头发, 你英文讲得再地道, 和白人还是不一样, 白人也不会把你看成是与他们一样的美国人, 所以有很多在美国的中国孩子小的时候都希望自己是黄头发。 他们只有靠努力学习和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来满足自尊。
  学语言兴趣很重要, 但兴趣不一定能转化为持久的动力。 因为人的惰性很强, 所以“逼和被逼”在学语言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 最好的txt下载网

Life Is a Miracle(1)
许田: 生物学家、 美国耶鲁大学遗传学系副系主任、 终身教授。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 1990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 1990~199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随遗传学家G。 Rubin做博士后, 发明了在全世界果蝇实验室中广泛使用的镶嵌体分析技术。 该文章是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领域被引用最多的文献之一。 1993年到耶鲁任教; 拥有多项国际专利。 1984年获耶鲁大学奖学金, 1990年获美国优秀博士后奖 (), 1995年获美国优秀青年科学家 (PEW) 学者奖, 1997年成为著名的休斯医学研究所成员。
  曹: 我知道您在耶鲁的时间很长, 一直都在医学院吗?在耶鲁的中国学生中, 医学院的数量是不是最多?
  许: 我在耶鲁20年了, 一开始在生物系, 后来在医学院。 在耶鲁的中国人中在医学院的数量最多, 因为医学院的经费最充足, 占耶鲁整个学术研究经费的70%左右。 耶鲁的医学院做的研究很广泛, 不完全限于临床方面的研究, 其他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很多, 所以吸引了各个领域的学者。
  曹: 你觉得在耶鲁医学院的中国学生有什么特点?
  许: 以前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不喜欢学医学, 因为他们觉得, 在中国最好的学生不进医学院。 但在美国, 医学院非常受重视, 经费又多, 医学院的质量是最好的, 最好的学生去医学院, 这是中美医学院的区别。 在耶鲁医学院的中国人有三类, 研究生、 博士后、 工作人员和教授, 其中博士后最多。
  曹: 中国有些学生误解了博士后, 以为这是一个学位, 其实这是一种做研究的工作。 耶鲁的医学院有没有硕士研究生?
  许: 没有硕士, 生物医学领域现在基本上没有硕士。 有些人读博士读了一段时间, 发现不适合自己, 于是中止了学习。 只要他能通过资格考试, 是可以拿硕士学位的。
  曹: 所以在国内本科毕业的学生, 去美国医学院深造只能读博士。 在耶鲁医学院的学生背景很多元, 就像个大熔炉。
  许: 是的, 学计算机、 生物、 物理、 化学的都有。 因为生物医学和其他学科有很多的交叉, 需要用到其他各学科的知识, 所以医学院的学生也很多样。
  曹: 你觉得在医学院的中国学生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许: 中国学生很勤劳, 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弱, 这与中美教育的区别有关。 尤其是刚到美国的中国学生, 和美国学生的差别十分明显。 中国学生特别关注上课, 不注重实验; 美国学生很重视实验, 课程通过就行。 中国学生花很多时间上课, 为了要考个好分数。 其实以后读博士后或者找工作, 没人问你考试考几分, 都看你研究能力怎么样。 衡量研究能力主要看两方面, 教授的推荐信和你发表的文章。 因为作为研究人员, 独立研究能力最为重要, 这不是上课和考试能培养的。
  曹: 你觉得在中国的本科教育中, 学生动手创新的意识不够, 以至于他们到了美国还有这样的惯性?
  许: 是的, 中国学生在国内独立做实验以及动手能力的训练太少, 应试的东西多。
  曹: 我了解到, 复旦生命科学院现在开始重视这方面的训练了。
  许: 是的, 复旦、 北大生物医学方面, 本科生动手实践的时间比以前多了, 能力也比较强。 但中国其他大学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比如说, 在面试学生的时候我发现, 像浙江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 学生动手机会却比较少。 不是学生不聪明, 是学校创造的机会还不够多。
  曹: 留美的中国学生如果经过努力, 度过了开始阶段, 动手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提高了, 他们还有什么优势?
  许: 没有, 耶鲁是很优秀的学校, 里面的学生也都很优秀, 中国人没有特别的优势。
  曹: 有些基础学科, 如数学、 物理之类的, 可能在美国的中国学生基础比较扎实, 在生物医学方面有没有类似的优势?
  许: 我觉得医学、 生命科学领域注重科技创新, 而这恰恰是中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 要说优势, 唯一的优势就是这些学生是挑选出来的天资很好的学生, 他们在哪里都可以很快地适应。 但耶鲁医学院集中了全世界有天资的学生, 中国学生的这种优势就体现不出来了。
  倒是劣势很明显, 中国理科学生不重视语言能力, 这是最大的障碍之一。 语言能力对科学研究很重要, 博士后最后一个台阶上不去往往就败在语言上。 科学也是一种交流的过程, 不懂语言, 不能有效地沟通, 是中国学生很大的劣势。 创新动手能力的欠缺, 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了, 也比较重视, 但在语言方面中国学生还没有充分意识到。 我们在招收教授委员会和晋升教授委员会上发现, 很多中国人在语言上吃亏。

Life Is a Miracle(2)
新东方在和学生交流时, 应该让学生知道这一点, 语言能力很重要, 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托福、 GRE考试不一样。 我们学院招聘教授, 一个位置通常有300多份应聘材料。 研究方面做得好的, 十个人里有六七个是中国人, 从研究成果上看中国人有一点点优势。 但一面试, 局面就不一样了, 最后没剩几个中国人。 中国人发文章的数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