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教子参考』
如果想让孩子获得真实的快乐,请这样培养他:
1.培养孩子与家人分享食物的习惯
孩子都对食物很敏感,作为父母,应该从食物中帮助孩子建立分享的意识。比如,买回来的水果,请孩子帮助分发,从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再到哥哥姐姐,最后到他自己。久而久之,孩子不但学会了长幼有序,而且还养成了分享的习惯。
2.让孩子在交换中学会分享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玩具。孩子不是一出生就有分享意识,一般都是看到伙伴的玩具时也希望能玩。这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主动分享自己的玩具,请求玩他人的玩具。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在交换中享受快乐,也可以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主动性。
3.当孩子尚且不愿分享时,不要过分指责
孩子一般对自己的物品很在乎,这种在乎如同成人对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等。据调查,孩子在2岁时是不懂得与别人分享玩具的,此时,父母不要因孩子“小气”而责备或打骂,而应该主动与孩子玩耍,慢慢再引导他分享。如果孩子长大些,有明确不愿分享的态度,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来感受别人的需要,渐渐让孩子扩大心胸,感受分享的乐趣。
『教育名言』
悲伤可以自行料理,而欢乐的滋味如果要充分体会,你就必须有人分享才行。
——(美国)马克·吐温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爱尔兰)萧伯纳
3.善于与他人双赢合作(1)
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天然的关系叫“合作”。合作无处不在,无论是在家庭中、工作中、生活中,只要与人接触就会产生合作,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合作是社会和谐之本。而孩子的合作精神,是从家庭、从父母之间的相处中学来的。所以,每一位父母都要呈现给孩子良好的合作方式,才能给孩子一个长久的生存能力。
『经典事例』
这不是一个关于名人的故事,但是一个老师真实的经历。这位老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用实践证明了良好合作产生的力量。
那一年,她和10名8岁左右的学生一起住校,孩子们虽然年纪小,但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这位老师时不时会提供一些帮助。小小的洗衣房里,经常是吵吵闹闹的,不是这个孩子撒了水,就是那个孩子把洗衣粉放多了,要么就是谁和谁又为小事争执起来了,老师帮了这个又要帮那个,总是衣服还没洗完,孩子们已乱成一团,而老师也已经筋疲力尽。
经过屡次的混乱,这位老师觉得这样下去不行。终于有一天,她让孩子们把自己所有的脏衣服都放在一起,然后一人接一盆水,摆成一排,每人都坐在自己的盆子前。然后,老师说:“第一位同学洗领子,洗完后传给第二位,第二位洗袖子……”这样,每人只负责每一件衣服的一部分,孩子们所有的脏衣服都按这样的“流水线”洗干净了。从此,孩子们不但很期待洗衣服,而且也为能为自己和同学洗衣服而自豪。
于是,洗衣房里开始出现了一个有序的、友善的、积极的洗衣队伍。
『教育感悟』
一位老师的平常经历,让我们感到她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不过,她也是从彷徨、无助中一步步走过来,是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经验。孩子们从各干各的到集合起来合作,从混乱到有序,从急躁到平静,从厌烦到期待……他们在实践中尝到了合作的甜头,良好的合作产生出了无限的力量。
其实,不是只有这种共同的分担叫合作,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互相合作、互相依赖的关系。比如:夫妻双方相互合作,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同事之间一起合作,共同实现各自的成功梦想;师生之间互相合作,不仅为国家培养接班人,也提升了老师的道德学问;医患双方相互合作,不仅使病人康复出院,也帮助医生积累临床经验……
合作是人人都不可避免,既然这样,怎样做才能赢得愉快的合作关系,是人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身体力行』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有很多角色,都要与不同的伙伴进行合作,那怎样才能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呢?
1.学着服从,学会随顺
一个随和的人往往容易和大众相处,与人合作起来也比较顺利,而处处强调自己意愿的人则不太容易融入团体。“随和”就是放弃自己的固执的想法去随顺他人,不过,这种随和并不是简单的附和,而是提出建议后的让步。这种随和不是没主见,而是给大家思考的时间,去探索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随和的人,习惯于心平气和地说话、做事,每个人都喜欢和这种人相处,这就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及时沟通,互相理解
合作中最不能忽略的一个环节就是沟通。因为,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障碍和困难,要突破困难和解决问题,都得需要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协商。此时,及时、真诚的沟通就非常必要了。
3.善于与他人双赢合作(2)
没有沟通就容易产生分歧,分歧又会导致误解,误解会延伸成矛盾。一旦合作的成员有了内斗,合作会很难继续。所以,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有主动平和地表达出来,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理解。
3.相互体谅,相互感谢
人与人之间无论是家庭合作还是工作合作,相互体谅和理解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是合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人人都在为集体贡献着自己的能力。合作中的同仁如果都能体谅对方的辛苦,感恩对方的合作,而不是认为自己的付出是最多的,能力是最强的话,就有效地避免了合作中会出现的埋怨和不合,合作的愉快和成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教子参考』
对父母而言,孩子也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家庭这个集合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承担的责任,而每个人都期待有一个愉悦的合作气氛。所以,父母请一定要把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1.在共同的家务中,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一起做家务是培养孩子合作能力的一种方式,父母则是这个合作团体中的领导者和策划者。当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父母可以带领孩子做一些家事。比如:全家一起洗碗,妈妈洗第一遍,孩子洗第二遍,爸爸负责摆放。洗碗的过程,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一些讲解性和鼓励性的语言,这样可以提高孩子合作的积极性。
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共同的家务中可以让孩子单独负责一部分,而父母要明确告知孩子任务范围、所需时间和最终检查标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全家人的任务都安排好了,各自也没有异议了,父母就不要轻易接受孩子的讨价还价,因为只有愿意服从的人,才是善于合作的人。
2.合作中多些鼓励,少点责备
父母在与孩子合作时,特别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多以鼓励为主,少说责备的话、讽刺的话。即使孩子做得不够好,也不要使劲批评和埋怨,而是耐心地再教给他做事的方法,鼓励他大胆尝试。
父母在与孩子合作时表现出来的态度,会让孩子学会如何对待合作中的伙伴。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合作时的心态,这是在为孩子以后的合作能力打基础。
3.多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
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只在家庭中感受合作是不够的。父母应多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因为,活动可以锻炼和培养孩子的很多能力,特别是与人沟通和合作能力。而且,父母要引导孩子,让他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以和为贵”。
『教育名言』
我无法驾驭我的命运,只能与它合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使它朝我引导的方向发展。
——(英国)奥尔德斯·赫胥黎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孩子们对谎言或虚伪非常敏感,极易察觉。如果他们尊重你,依赖你,他们就是在很小的时候也会同你合作。
——(印度)甘地夫人
4.与仁爱之心一路同行
仁爱是善良的本质,是温暖别人又滋润自己的心灵雨露。父母的仁爱心就像一缕阳光,可以化解孩子心中的冰雪;就像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孩子心灵的黑暗;就像一股清泉,可以滋润孩子内心的干涸。仁爱可以化解一切痛苦和仇恨,达到心灵深处的安宁与平和。就让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中去感受、去付出、去体会仁爱的真谛,带领孩子走进爱的天堂。
『经典事例』
林则徐是清朝的政治家,他曾在鸦片战争中坚决抵抗西方侵略、维护祖国主权和民族利益,他的民族气概深受国人的敬仰。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为人善良、品德高尚,平日以教书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虽然父亲收入微薄,但每当遇到比自己更困苦的人时,他总是慷慨解囊、热心救助。
有一件事,给小林则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林则徐的三伯父家因贫寒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而林则徐的父亲把家中仅有的一点米送给了三哥,为此林则徐一家只能忍饥挨饿。父亲为了不让三哥知道实情后难过,再三叮嘱饥肠辘辘的孩子们不要说出去。父亲的这一举动,林则徐铭记在心,从小就树立了扶弱济贫的仁爱思想。
『教育感悟』
林则徐的父亲能在自己困难时去帮助哥哥,原因在于他有一颗仁爱心。什么是仁爱?“仁”字左边一个单立人,右边一个“二”,就是两个人,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别人,意思是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而“爱”的繁体字是“愛”,“受”里有一颗心,意思是用心感受别人的需要。林父正是尝过挨饿的滋味,才知道三哥的需要,于是有了帮助哥哥的行为。
有人可能会说,林父的精神很可贵,但是因为仁慈而导致自己一家受苦挨饿,岂不是很不值?可是,人生中什么是值得?什么又是不值?作为一个人,林父觉得“心安”是最大的值得,作为一个父亲,为孩子做好榜样是值得。
其实,当有一天,我们能不顾自己的利益而慷慨解囊时,相信能体会到付出“仁爱”的快乐与值得。就像种菜、卖菜的人根本不缺菜吃,种花、卖花的人满身都是花香,一个能够给予别人安乐的人怎么会缺少安乐呢?
『身体力行』
作为父母,只有用仁爱滋润自己的心田,才会把善良传递给孩子。
1.关心他人,温暖自己
关心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关心也许就是一声久违的问候,一个宽慰的微笑,一次耐心的聆听,一句鼓励的言语,也许是雨中的一把伞,马路上的一次搀扶,一句道歉的话,一个感谢的心情……这些简单的举动就是一种温暖的给与和回馈。
有一句话说:“爱的对面不是恨,而是冷漠。”所以,请父母用自己的行动去关爱身边的家人朋友,因为关爱他人,同时也能温暖自己。
2.不要只顾自己的感受
一个只顾自己感受的人是很自私的,自私是痛苦的根源。当我们特别痛苦的时候,静下心来想想看,我们一定在考虑自己。而如果我们转念为他人考虑,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心情变了,所面临的境遇也变了。比如,家人生病时,我们可能会因为工作忙,而没有耐心去照顾对方,但是想想,如果自己生病了,是不是也很需要家庭的体贴和照顾。一个念头就从地狱解放到天堂了。所以,为人父母者,请学着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这是仁爱的根本。
3.仁爱一定是有理智的
仁爱是与正义站在一起的。正如,犯了错的学生,老师是不是不批评就是仁爱?正在偷东西的盗贼,警察是不是装作没看见就是仁爱?侵犯了法律的人,法院是不是不制裁就是仁爱?都不是。如果我们这样“仁爱”了,原本犯错的小学生以后就会变成触犯法律的罪犯。制裁是为了不要让他继续误入歧途,这时的制裁就是仁爱。那么,仁爱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一颗长久利益对方的心。
『教子参考』
请父母为孩子播下爱的种子:
1.保护孩子的爱心
《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作为父母,要保护好孩子的本善。很多时候,孩子的人爱心和同情心比成年人表现的明显。孩子可能会对着一个小蚂蚁看半天,可能会觉得路边的花草很可爱,可能会觉得生病的人很可怜……其实,仁爱就是源于这个“恻隐之心”,我们父母要保护好孩子这珍贵的本性。
2.培养孩子照顾别人的能力
如果孩子喜欢,父母可以让他养一个小动物或一些花花草草。孩子通过实际的操作就可以把仁爱心落实在行动上。当家人遇到困难,也可以向孩子提出帮忙的请求,任何一个孩子会因感到自己被重视而努力帮忙。父母有意培养孩子为他人付出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会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会自发地去播撒爱心了。
3.不刻意隐瞒自己的辛苦
父母不要刻意隐瞒自己的辛苦,这会让孩子误解生活很容易。父母的隐瞒,一方面会导致孩子不会感受他人,另一方面当孩子发现生活的难处时也会承受不了。所以,父母应自然表露,可以说:“帮妈妈倒杯水,妈妈今天很累!”孩子不但会理解父母的不易,也会在需要时照顾父母。
『教育名言』
仁慈必须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之上,而绝不能取代正义。
……(英国)亨·乔治
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
……(法国)卢梭
5.乐于去倾听他人
耐心倾听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其中涵盖了包容、理解和谦虚。倾听是用心感受对方的需要,倾听后恰当的反馈更是可以增加彼此的互动互利。如果说倾听是在帮助对方走出困境,不如说倾听是在帮助自己提升智慧。希望父母和孩子都能懂得倾听他人,并从中得到人生的启发。
『经典事例』
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战况一度陷入僵局,林肯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心情极度不好。为了调整自己的状况,他请了一位老朋友来聊天,放松放松。没想到,他们聊了好几个小时,但大部分时间都是林肯在说,老朋友只是默默倾听。
林肯说了很多关于当时局势的问题,包括谈到他将准备发表一篇解放黑奴的宣言,以及人民对此事的意见,并且还拿出一些信和报纸上的文章念……那位老朋友一直默默地倾听着。
最后,林肯跟这位老朋友握了握手,甚至没有问他的意见就把他送走了。这位老朋友后来回忆说:“当时,林肯一个人说个不停,这似乎使他的思绪清晰起来了。”
『教育感悟』
心理学表明,倾诉能减除心理压力,当人有了心理负担时,能有一个合适的倾听者是最好的解脱办法之一。看来,林肯的老朋友在某种意义上帮助林肯走出了心里压力的阴影。
生活中,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容易与人融洽相处。因为倾听本身就表示对对方的重视,而能够静静听别人说话的过程就是在肯定对方。每个人都喜欢被肯定,更愿意和欣赏自己的人交往。
有人说:“学会了倾听,你甚至能从谈吐笨拙的人那里得到收益。”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而听别人讲话不仅能够了解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