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截教小小山神-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不仅大大减少了浪费,更将之用在了有用的地方,而且各个部落间也开始有了商品交易,大大加强了部落间的联系和交流。

    那时候人族还是仍然采用淄衣氏发明的兽皮裹身,而烈山在寻找五谷中发现有一种叫麻的植物,可以治麻为布,制作衣裳,穿着却是比兽皮舒服,而且也比兽皮容易得到,于是将之推广,从此人们开始用麻布来做成衣裳,不用再穿兽皮,逐渐走出愚昧。

    当时人族大多数人族部落烤制食物皆用手,如若不小心常会被灼伤,更是缺少盛物的器皿,烈山于是将有姜部落以土制成各种可是盛装的器皿,谓之为陶器,向全人族推广,自此人们可以用陶器来盛食物,方便了许多。

    那时人们虽然已经知道了春夏秋冬,但是却对农事作用不大,不知该在什么时候种植谷种,什么时候是收获的季节,烈山于是乃历数年观察四时变化,冷暖交替,根据伏羲八卦推算,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从此人们懂得了什么时候该是种植谷种,什么时候该是收获,如此五谷生产大大增加了许多。

    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不但解决了人族的粮食问题,而且因为从此人们开始有了多余的物品,因此原始的商品交易开始了,集市也随之出现了。如此一系列的治理措施下来,人族的生活明显有了较大的提高,人口也增加迅速,呈现出一副比伏羲时代更加兴旺的态势。而且各个部落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频繁,大大加速了人族的发展。

    烈山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其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他以德治人,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对百姓无有相害之心,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是以诸侯大臣尽皆拥护,百姓人人爱戴!

    烈山见族人们的生活在他的治理下日渐好了起来,心里高兴不已,走在陈都的大街小巷上,看着熙熙嚷嚷的往来族人,心中充满了自豪感。而同时人族各个部落也都呈现出一片初兴的景象。

    不过这时烈山也遇到了困扰,却是烈山经常得听到有些老弱族人偶尔遇上头痛、发烧之事仍然无法治愈,有些族人就这样死掉了,甚至一些壮年男女发生这样的状况也就无法干活了,只能躺在**上等着好转,而且这些现象现在越来越多,再就是误食毒物或被毒虫、毒蛇所伤的族人越来越多,人族却是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族人死去。原来当时人族不识医药,是以每有生病便不知如何治疗,故而常有死亡。这个问题也困扰烈山许久,只是以前有太多地族中事物需要处理,并没有花太多地精力在这方面,这一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而如今人族得大多重要事情已然解决,自己也应该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族人们的疾苦,烈山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为族人治病?烈山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原来烈山因为找寻五谷之事,对植物相对比较了解,知道有些植物是可以治病的,可是还有更多的植物却是有毒,而且有毒和无毒是看不出来的。于是烈山便立誓走遍天下,尝遍百草、使人们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哪些吃了有害,而哪些吃了有益,哪些又可以医治什么病痛等等。烈山决定将这些记录下来,以供人们参考。

    烈山于是召集群臣,告诉众人自己准备尝百草之事,群臣听罢,纷纷大惊,匍匐在地大哭苦劝道:“不可啊,共主您对人族的贡献之大,人族就是倾尽九天之水也无法偿还,您的安危关乎人族命运,怎么还能让您冒着生命危险去尝百草呢。”

    烈山听罢,哈哈一笑道:“我的安危又怎么能比得上亿万族人的安危呢。现在我的族人们正面临着病痛的威胁,我作为人族共主又怎么能不去解决呢?”

    众人苦劝,烈山还是一一回绝。

    第二天,烈山带了一批臣民,在陈都无数臣民的痛哭之下离开了陈都,向大山走去。他们一直行走,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烈山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烈山马上让臣民们奋力杀搏,向野兽们杀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烈山回去。烈山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病了没医的,我又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入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

    烈山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病了没医的,还在苦苦煎熬,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

    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烈山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烈山的办法。

    烈山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只见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sè各样,密密丛丛。烈山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试草药、找医药,烈山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烈山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随后又经过数十年的辩尝,烈山终于几乎将所有的草木都尝遍了,并且将这些都一一记录了下来,此时距离烈山离开陈都已经七七四十九年了,于是烈山返回陈都进行整理和编辑以及传播工作。

    烈山自从回到陈都之后,就开始整理自己这些年来尝百草的认知,开始修编洪荒第一部医学著作。
028女娃化精卫轩辕降生
    烈山有一女为那女娃。

    这天,女娃找不到玩伴,而见到自己的父亲烈山又很忙,于是也不想给父亲找麻烦,决定自己去海边玩耍一下。于是女娃也没告诉父亲,就自己朝海边而去。

    女娃来到海边见到那一望无际的大海;那雪白的浪花一浪推一浪争先恐后地涌上岸滩;一阵海风呼呼吹过;使浪花用力拍击着岸边的岩石;发出哗哗的声音。

    清爽的海风,碧蓝的大海令女娃一时之间心中无限向往,便跳入海中不断游玩。

    就在女娃戏耍之时,突然海上狂风大起,海水卷起千层海浪,本来平静的大海好像变的暴怒起来,女娃被这景象吓得一时之间失了分寸。只见那卷起的千层海浪。

    此刻那东海三太子在那海底四处耍闹,才让这平静的大海海浪汹涌,那女娃一时不查沉入那大海。

    那女娲冤死海中,其所化之精卫鸟却是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衔来石头与树枝投向大海,并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像是在激励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

    精卫化鸟之时,洪荒众圣早已知晓,却是因为烈山证位地皇之路有此一劫,不好出手。

    烈山整日间忙于公务,突然有族兵来报说道:“女娃公主在东海海边玩耍,不料海上突然狂风大做,公主落入水里。现在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烈山一听大呼一声“女儿啊”便昏厥过去,三天三夜后烈山醒来后心中悲痛万分,感到这么多年一直亏欠女儿,没有做到一个做父亲的职责,随后就随着群臣来到了海边,看到正在衔木填海的精卫鸟,运用伏羲八卦一算,知道是自己女儿所化,垂泪叹道:“女娃,吾的孩子,只怪为父最近忙于公事,没有时间陪你玩耍。现下就算有心,却也迟了。”

    烈山大声呼唤女娃大名,而精卫鸟好似不认识任何人一般,只顾忙碌着衔石填海。

    烈山见了,心中更是悲愤,于是仰天悲歌:

    “精卫鸣兮,天地动容。

    山木翠兮,人为鱼虫。

    娇女不能言兮,父至悲痛。

    海何以不平兮,波涛汹涌。

    愿子孙后代兮,勿入海中。

    愿吾民族兮,永以大陆为荣!”

    烈山因伤心幼女之死,回到陈都后,容颜也日渐憔悴不过却还没有忘了自己的身份,忍着心中剧痛完成自己的手头工作,众臣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却又无法可想。

    神农感觉自己有些力不从心,决定学那天皇伏羲寻找自己的继承人。

    洪荒大地西北方姬水之畔有一人族的大部落名为有熊部落,这个部落的人骁勇善战,其部落族长名叫少典,英明神武,部落在他的带领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很强的实力,可以说是人族几个极大的部落之一,少典有两位夫人,其中一位叫附宝。

    有一天晚上,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少典深深感到奇怪,不过却有伏羲和神农的例子在前,少典也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可能是圣贤降世,因此也不以妖怪看之。

    附宝怀胎二十四个月后,腹中孩儿还没有降世,少典和附宝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感到深深的担忧。二月初二这天,少典正在处理族中事物,忽然听族人跑来报告说夫人附宝将要生了,少典大喜,放下手中事物,急急匆匆的赶了过去。

    可惜事不顺人,少典赶到后,等了很久,自己儿子还是迟迟没有降生,家中更是满室红光,有些肃杀之气。少典也不知道是不是急躁,满屋子乱走,心中更是想到:“莫非是妖孽借我的儿子得躯壳重生。”

    少典正在胡思乱想之中,这时一声婴儿的啼哭打断了他的想法,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况且就是不吉,也许还有解决之法。

    少典见到自己的孩子,就给他取名公孙轩辕。

    轩辕出生后哭泣不止,却说少典等人正为轩辕哭闹烦心不已,正在这时,外面有人来报,玉清圣人门下广成子仙师到访。元始天尊虽然为道教三清,但他的名头在人间并不是太响亮。少典听说广成子仙师来了,虽然不知对方的来意,但也顾不上轩辕,急忙出去迎接,免得得罪了仙师。

    少典等人来到门外,只见一个身穿青色道袍,悬空而立的道人。那道人虽然明明就在眼前,但又好像融于天地之间,感觉玄之又玄。看那相貌,倒也正气凛然。

    少典带着众人齐齐拜倒,问道:“在下有熊部落族长少典,请问大仙来此所为何事?”广成子大袖一挥,众人就被一股柔和的力道托起。说来奇怪,那轩辕本来一直哭泣不休,自从见了广成子,便停下哭声,一双眼睛滴溜溜的望着广成子,咯咯笑个不停。

    广成子见状微微一笑,然后虚空伸手一招,那轩辕就从附宝怀中飞出,来到广成子的手上。其实广成子一得到元始天尊的嘱咐后,立马就来到了有熊部落。

    看到众人对他十分恭敬的样子,广成子心中十分的高兴,只听他说道:“此子与我有缘,贫道想收他为徒,带其上山修炼,不知族长意向如何?”

    少典听广成子要收自己的儿子为徒,心中也十分激动。人族在这个时期,很少有人能得到修炼的方法。于是他急忙说道:“小儿能得仙师的指点,是他的福份,一切有仙师做主就好,在下没有任何异意。”

    广成子听到此言立即是笑容满面,得到人皇之师的职位,就意味能获得大功德。可惜他并不知道,人皇之师虽然能分得人皇的部分功德,但他所分的功德是按照自己对人族的贡献与对人皇的教育大小来分配的。广成子虽然得到了人皇之师之职,但他想要得大功德就必须教育好轩辕,为人族做出贡献。

    广成子说道:“既然族长同意,那贫道有将轩辕带回山上好生教导,日后有所成时再派他回来帮助族长管理部落。”

    轩辕之母附宝听到广成子要带走轩辕,心中十分不舍,于是问道:“不知轩辕要随道长修行多少年,方可有所成就?”

    广成子说道:“以轩辕的资质,十八年即可。”

    轩辕之母附宝虽然不舍得轩辕,但也怕自己耽误了轩辕的前程,就再没有说些什么。广成子见众人没有异意,便带轩辕回汝镇崆峒山石室中修行。

    “广成子收徒轩辕后,天天教导,而小轩辕果非凡人,显得异常的神灵。没过多久,便能说话,和照料自己了,并且显得异常聪慧。

    一日,轩辕向广成子请教“至道之要”,广成子先是不予回答。

    过了三个月,轩辕再来问“治身之道”,广成子告诉他说:“至道之情,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心以静。形将自正,心净心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失吾道者下为士。予将去汝,入无穷之间,游无极之野,与ri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说完,传授给黄帝《自然之经》一卷。

    轩辕得到《自然之经》后,详加研习。广成子见到他学习刻苦,便又授予他《道戒经》七十卷,《阴阳经》一卷。

    说也奇怪,这轩辕学习武艺道法天赋虽然比起其他人族来说也算杰出,但在洪荒生灵来说也就一般,只有剑道天赋还不错,可是其学习兵法策略和治理人族之术却是天赋卓然,经常能举一反三,可以说青出于蓝,不愧是天定人皇。

    在广成子的教导之下,小轩辕迅速长大,更像海绵似的吸收各种知识,时间也就在这种气氛中匆匆而过。
029 神农证道传位轩辕
    眨眼间十八年时间就过去了,轩辕也已经十八岁了,身高九尺,剑眉星目。这天,广成子将轩辕叫道眼前,他看着面前的弟子,虽然刚收入门下时只为功德,这么多年下来也有些感情了。不过广成子感到这几年的功夫却是没有白费,轩辕通过十八年的修炼,是该离开的时候了。广成子有些不舍地道:“轩辕,十八年了,是你该下山的时候了。”

    轩辕一听大惊,跪下道:“老师,是不是我犯了什么错,您不要赶我走。”

    广成子道:“你已经十八岁了,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