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皇帝李治TXT全集-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为了防御北方草原强悍的游牧部落袭扰中原,位于北部的燕、赵、秦等国于要冲之地高筑城墙,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列国长城连成一线,从而形成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的军事屏障,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古代工程奇迹。
秦始皇造就了这一伟大奇迹,但却是利千世而不利当代,因此和杨广一样,成为了暴君,但华夏其后两千年的政治、文化、刑律制度,却大多来自“暴秦”,遥想昔年,那是多么一个伟大时代。
而在郁郁葱葱的山岭之上,长城的城墙上靠着雕堡烟墩,一旦战争爆,位于前线的烟墩点起狼烟报警,顷刻之间消息即可传遍全线,士兵通过能容十人并行的墙顶通道奔赴战场,从垛口进行射击。
※※※※※※※※可爱的分界线※※※※※※※※
此时正是月上中天,夜幕悄悄降临人间,月色给大地罩上一层灰纱,长城外无边的旷野上,“哒哒”的响起了数百匹战马奔腾的声音,在寂静的黑夜尤显刺耳,及至长城成城外数里,马蹄声才骤然停了下来。
举目望着远处长城,城外尽是绿叶茂密的树林,夜色下,现出了一片墨绿,山高林密的,一阵大风吹过,万木倾伏,有如大海里卷起飓风,刹时间,波涌浪翻,轰轰声响不绝。
勒马向前了几步,梯真达官微微眯起了双眼,自从一年前薛延陀打败了突厥残部,统一漠北,诸族臣服,梯真达官就在杨善游的建议下,易冠服建国称王,一时间,威风不可一世,竟有一丝昔日大匈奴称雄宇内之势。
建国后,梯真达官马不停蹄的屡屡令各部出兵,荡平了漠北阴山脚下一些零星异族部落、吞并消化,于是,在短短不过一年岁月,一个控弦五十万骑的统一游牧王国赫然屹立于漠北草原之上,比起过往的匈奴、突厥,声势更加强盛。
一年内,薛延陀能展得如此迅猛,不能不说薛延陀新任的宰相杨善游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没有辜负当初梯真达官力排众议的极力支持。
但无论是杨善游,还是梯真达官,心中都很清楚,草原上历来信奉强者为王,光实力上力压众部落一筹,还不能让人信服,必须如过往的匈奴、突厥一般,让南面汉人俯,才算真正定鼎薛延陀尊贵不定动摇的地位,不知什么时候,这似乎成了北方游牧贵族间形成的一道约定俗成的约定
力弱时,接受汉人皇帝册封,才算正统;力强时,要汉人皇帝臣服,才算王者,就是那么古怪和矛盾,但这样的潜规则,偏偏就形成了。
是时,傍晚时分,梯真达官率着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以及新设立的宰相杨善游策马扬鞭,来到长城外较偏僻之处,观察地势,其周围所跟数百骑,更是薛延陀王国赫赫有名的勇士,以一敌百,视为平常。
月色下,杨善游策马近前,手里握着一卷巨大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娘子关、紫荆关、雁门关的各自地理位置和城池据点等详细信息
杨善游回头扫视众将,沉声道:“诸位大将,都是我薛延陀国勇夺三军的勇士,向来豪迈英武,不知何为畏惧。但是此刻我薛延陀虽已出兵三十五万之多,但情形并不妙据本相潜伏在大唐暗探回报,大唐此次出兵我薛延陀十八万之多,唯一的目标便是对付我薛延陀虽说,大唐的兵力比我薛延陀少了近一半,但唐军历来弓弩刀械,犀利精良,此次大战,一来志在扬威,二来也是为我薛延陀国争得存于世的地位,若是战败,恐怕,我薛延陀国不久就将步匈奴、突厥的后尘,成为草原上一段令人叹息的历史”
诸将闻言各自也是沉思不语,眉头紧皱。
大唐近年来,百战不败,让众将心中着实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巨大的阴影,虽说有了一万弩,但心中还是七上八下,平静不下来
忽地,众将中一名体形彪悍的大将,出众扬言道:“大王,唐军虽强大,但我薛延陀的勇士,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大不了,杀出一条血路来,脑袋没了,不过碗大的一块疤,怕什么”
此人正是当初侮辱杨善游的薛延陀大将扎赤儿,此话虽说粗莽,但梯真达官闻言后,眉头却是舒展开来,笑着点头道:“扎赤儿所言,却是正理,薛延陀和大唐必有一战,非生即死”
扎赤儿大受鼓舞,旁边的杨善游也是一脸笑意,没有丝毫异色,看的暗中观察的梯真达官心中满意之极。
咂了咂嘴,杨善游此时也开口道:“大王,大唐之所以强大,不仅是因为它的士兵能征善战,更因为地缘辽阔,人口众多,钱粮充足,哪怕屡战屡败,也很难动其国本,除非像隋朝那样动辄百万大军的溃散。
但大唐也它的弱点:多是步兵,而且须镇守天下各道,机动力有限,本相猜测,这次唐军的骑兵,怕是仅有八万而已,远远的少于我薛延陀骑兵。
此次大战,只要不是大败,能大幅度消耗唐军骑兵,我薛延陀就能避免了唐军一贯喜欢使用的大规模长途奔袭。
相比大唐,我薛延陀国初建,虽富庶不及大唐,但我薛延陀还有漠北诸部健儿,却是天生的骑兵,拥有世间数量最为多也最为精良的骑兵,若是全国动员,怕是百万也是有的,如今大王准确抓住时机、果断出兵,携立国初始之威,兵锋正锐,细心策划之下,和大唐在草原上决一雌雄,打败大唐,也是指日可待的”
相对于扎赤儿只会干嚎,杨善游却是分析的有理有据,诸将虽未说什么,但却是暗暗心折,草原上历来崇拜勇士,但脑袋算不上精明的他们,更信仰智者。
梯真达官听了也是暗暗点头,一旁的扎赤儿在杨善游有意的亲近之下,这位豪爽的北方汉子,早已经放下了昔日的成见,此时看杨善游分析的如此透彻,虽不解其中之意,但也为他高兴,心中却又有点懊恼,挠着头,苦叹道:“怎么扎赤儿就没有像丞相这般的如同草原一样高远的智慧呢。”
众将闻言,顿时爆出一阵轰笑,那梯真达官身后的杨善游也是豪气的大笑起来。
只不过那扬起的头,那面上眯起的眼睛,在没有人注意下,却如蛇瞳一般,眯成了一条线。
而此时,经过两天的赶路,李绩也率着唐军赶到了长城脚下……
※※※※※※※※可爱的分界线※※※※※※※※
娘子关,位于大唐晋州平定县城东北四十五公里处,雄踞于晋冀两省的交界处,为三晋东面的门户和交通的咽喉,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素有天险之称,是大行山上一个著名的关隘。
因李治姑姑平阳公主曾驻兵于此而得名; 史称万里长城第九关。
娘子关楼头之上,是戍楼边寨,城外却是青山起伏,正值二月之时,雨水丰富,城外护城河都宽阔了许多。
塞北的初春,如今还刮着冷飕飕的风,“呼呼”地响着,但原来像一个个秃顶老头儿的树枝,此时却长起了许多嫩芽。
站在宽阔的娘子关城墙上,看着长城外如泼墨般的夜色,李绩有点受不住西北风的袭击,紧了紧身上的甲胄,对旁边的狄仁杰道:“一切安排好了吗?”
“秉元帅,战士们已经吃了晚饭,歇息了,入夜守卫也已经安排妥当,就等明日大军开拔了。”狄仁杰听李绩询问,赶紧回道。
李绩颌,扬了扬手上的“战贴”,拍了拍身前的城墙,叹道:“这两日连日行军,却是累了众将士,且让他们好好歇息一二,明日就要赶赴长城外,那里可是有一场大战呢。”
“昔年蒙恬河套大战,用数万架秦弩,只数日,尽灭了匈奴四十万大军,打的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如今轮到我大唐,有天帝之鞭,有刺天弩阵,正如敬业所说,何以让前人专美于前。薛延陀人既然来了长城脚下,给本帅下了战贴,那就是已经送到了本帅毡板上鱼肉,也不用再回去了,此时不杀,更待何时。”李绩尽管很疲倦,但说出这句话时,依然满含杀气,很冷。
看得出,李绩对这北方胡人着实没有好感。
“大帅,明天是一开始就全军压上,还是……”薛仁贵心中担心,上前问道。
李绩挥了挥手,道:“先用千人队上前试探,看看他们为何有胆子敢到长城脚下耀武扬威,哼哼,虽然有刺天在,但该注意的还是得小心点。”
薛仁贵心服,得到了满意的答案,退下了。
“一切尽在明日”李绩喃喃的低语道。
“一切尽在明日”这也是众将共同的心声。
※※※※※※※※可爱的分界线※※※※※※※※
一切尽在明日,但推荐票今日可以有吗?
' 。 。'
(该小说由读读窝//。duduwo。/ 会员收集上传)
第四章 最长的一天,斗将
娘子关的黎明,在鸡笼里睁开了眼睛,随着“喔、喔、喔”一声雄鸡报晓,拥抱了一夜,亲吻了一夜的天和地,依依不舍地松开了手
晨曦驱散了黑夜,慈母般地降临人间,轻轻地从东边蛮狠霸道的撕开了笼罩在大地上浅褐色的绫纱
然后,又轻轻地、温情地唤醒了群山,唤醒了大地,唤醒了甜睡中的十八万唐军
清晨,荫绿的山谷里,百鸟啁啾,明丽的太阳光,照着盛开的攀枝花树,乳白的晨雾,像轻纱似的,慢慢被揭开了,火红的攀枝花,仿佛一片殷红的朝霞荡在山谷里
大清早起床,王三石揉揉还闭着的眼睛,拉起营帐的帘幕,一道金黄的阳光探进来,明亮而温柔,多么舒畅啊,又是的一天
晓雾未散,娘子关外青翠的高山,还在茫茫的雾中,太阳并没有耀眼的光,像个害羞的小姑娘用纱巾蒙着脸,羞羞答答的,正努力地挣脱地平线
炊烟初起,一个个唐军纷纷从临时搭的行军军帐中走出,山鸡不再打鸣了,他们睡了足足的一夜,个个精神十足,接着就听见四野不断传来的各自伍长、持戟长的吆喝声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空气清,的大好时光但今天对万远征漠北的唐军来说,恐怕将会迎来最长的一天
伸了一咋,大大的懒腰,王三石重回道营帐中,将甲胄穿戴整齐,作为大唐皇家军校的第一届毕业生,王三石的铠甲和一般将领是不同的
他的两肩绣着一只红色的三爪蛟龙,王三石每每穿着这一身黑色的明光凯,看着肩膀狰狞咆哮的三爪蛟龙,都不会忘记自己是天子门生,不同于普通人
轻轻抚摩肩膀上的红色三爪蛟龙,王三石地心神从未有过地清明,隐隐中满是紧张和激动,他缓缓握拳”看着粗壮有力的手臂,只感觉全身充满了力气
突然,大帐内一亮,营帐被人掀开了,晨光让王三石眼睛微微一眯,一缕精光不可抑止的一闪而过,王三石看着进来的人,笑了,一字一顿的道:“大唐是最强的,我们是最强的”
那进来的人,正是当初给王三石解说龙骑军的小胡子,此刻听到王三石的所说,也握紧拳头在左胸,低低的咆哮道:“大唐是最强的,我们是最强的”,两人相视一笑,如同知己此时在其它营帐中,也传来一阵阵同样的咆哮声:“大唐是最强的,我们是最强的”,十八万盔甲鲜明的大唐士兵列成整齐的方阵,排列在娘子关前的苇泽原野中,屏息凝神、目视前方……
周围的空气凝重的好似凝固了一半,呼吸都不敢大声,人人肃穆敛色,只有风中的军旗在猎猎作响
队伍最前方,此次远征大帅的英国公李绩面无表情的跨坐在高头大马上,身后跟随着数十名将领,一字排开,人如虎,马如龙,一身鲜亮的铠甲在晨光中泛出森冷的幽光
今天,将万大唐军和三十多万薛延陀大军首战之日,李绩看了看已经大亮的天色,深深的吸了口气,尽量让自己已经沸腾了大半宿的血液平静下来
毕竟,像这样过五十万人的大战,足可以载入史册,以战役论之,作为此次大战的主帅,李绩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多少将领一生也未必能看到,恍若亲自指挥了
突然一股微微的震动传来,大地似乎都震动起来,李绩心中猛地一滞,握住战马的缰绳双手一紧,骨节都发白了
“大帅,薛延陀人来了”,旁边的薛仁贵阴沉着脸,拔马凑到李绩身旁说道
李绩精神一震,忙朝远方的方向看去,薛延陀骑兵果然出现在远方的原野中
渐起响起的马蹄声逐渐传来,好似连绵的惊雷滚动,连绵不绝,须臾之间,地平线尽头阳春二月刚刚冒出头的青草坡上,便烟尘大起,一道黑线在烟尘下隐隐展开,无边无际,望之骇然
随着滚滚雷声的临近,那被无数马蹄溅起的烟尘,冲上了天空,高空中原本轻柔的春风吹着的白云,转眼间竟弥漫起乌云了
深绿色的原野平原上,气势汹汹薛延陀铁骑带来的狂风,吹弯了苇泽原野上的杨柳和白杨的树冠,在苇泽原野上掀起层层波涛,卷起片片残冬的牧草,在苇泽原野上空飞舁,毫不吝惜地撤在空旷的原野上
那滔天的烟尘,将天空中的太阳都遮盖了,烟尘下疾驰而来的黑线越来越粗,最后,终于变成了漫山遍野的人潮与山呼海啸般的狂野吼叫
远远望去,遍野都是身穿牛羊橼制的皮袄的薛延陀骑兵,遍野也都是寒光闪烁的弯刀,不要以为游牧民族不会冶铁,他们的兵器就是上锈的破烂
因为不会冶炼,所以牧民们对自己的兵器特别珍惜,平时都用牛油或羊油密封,轻易是不拿出来的,只有在大战来临之时,才会掏出这护家保命的宝贝
当先的一大片乌压压战马群肆意狂奔咆哮着,马上的骑士,头上很多插着不同颜色的动物翎毛,赤膊挥舞着弯刀,大声呼喝着,战马群过后,一面白色的大纛旗在风中云舒云卷,隐隐可见旗面下一辆装饰华丽由八匹骏马拉的华盖戎车急驶来
以华盖戎车为中心,东西两翼,漫山都是驰行而来的骑军,他们在战马上“乌啦啦”的欢呼着,挥舞着手中的弯刀,像一群仰天咆哮的野狼一般,凶狠残忍
最后边,李绩等人,看的不太清楚,但隐约间看到了不同的服饰和头上特殊的头饰,看出是回纥、仆骨、同罗等薛延陀部落的附庸军,他们的武器要杂了一点,李绩等一干将领,甚至在其中看到了柴刀,木棍
但座下的马却是不差的,这东西在草原最不稀罕,也呼啸呐喊着跟随着前边装备精良的薛延陀大军,骑在战马上,极尽目力,李绩等人也没有看到尽头,入目的原野全都是乱糟糟薛延陀骑兵娘子关前的,苇泽原野的这一面,唐军大阵却是静如山岳,肃杀无声,大唐将士们只是深深的看着远处奔驰而来的薛延陀大军,握紧自己手中的兵器而已
双方都有弩兵,那梯真达官似乎有意保持距离,及至将近十数箭之地,只听大纛旗下,梯真达官突然仰天一声大吼响起:“长生天在上,金狼神在上,停……”
随即梯真达官身边数十个魁梧壮汉,同时举起一个粗大的牛角号,脸涨的发紫,鼓足了力气
“呜呜呜”
苍凉的牛角声在苇泽原野上响起,轰轰隆隆的战马竟在骤然间放慢,涌动大约到十箭之地,才缓缓的停下来
前方的骑士马鞭狂甩,轰然分开”中间便涌出了那面华盖戎车,后面跟着一员胡汉举着两丈来高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