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爱与性的秘密-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种是道德之爱,这是社会在进化过程中赋予人的精神,如善良、忠诚、大度等等。除了美之外,能说出的爱的原因全是道德。但是,由于文化的内在化,使美与道德常常混在一起,甚至道德影响了美。比如,朴素之美应该是天生的,但同时也是道德的。道德升华后就成为一种本质的认识,此时对美的认识便与之前会有大不同。人会更进一步地认识一个人的内在价值,而这种内在价值,实际上,是指一个人的道德的完满程度。在文明社会中,人们会更加注重道德之爱,即社会之爱。它是在文明社会能够使人幸福的内在保证。人类的赞美实际上更多地给了道德之爱。
这种爱是人的认知能力的体现,是真正作为人的力量。崇高的道德升华为信仰和宗教。也许我这样论述的时候,人们会不屑一顾,因为时下对道德的谴伐比任何时代都要猛烈。宗教界人士也不将信仰与道德相提并论。因为在他们看来,道德是神授的,并非人的创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道德是人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道德是社会化的产物。
爱情受三种力量支配(2)
这种爱能至于神圣。
第三种是欲望之爱,欲望又有两种:一种是生命原初欲望,如性等;另一种是社会文化赋予的恶*望,如占有欲、嫉妒、憎恶等等。它构成了人的非理性之爱。但缺乏了这种非理性的爱,爱也是不完美的,是极度脆弱的。
在我看来,人们常常是受非理性的爱支配,当理性出现的时候,这种爱自然地裸露出丑态。人们常常以为,爱是无法说出的,爱又是无法控制的,原因主要在于非理性的爱占了上风。
在生活中,实际支配人们爱与不爱、婚与不婚的潜规则恰恰是这种非理性的爱。很多人在婚后对爱情会产生失望,是因为婚后的生活归于平淡,归于无常,理性渐渐地成了生活的规则,而非理性的欲在此便显露出来。人们再也不觉得爱情是神圣的。
在人类中间,绝大多数人的爱是受这种非理性因素支配的。它使爱情终于俗念。
但三种爱单独存在的并不是很多,往往是第一种与第三种或第二种与第三种交互在一起,或有时三种爱同时迸发。在人的不同阶段,三种力量会交替出现。青少年时期,主观的美常常会占上风,人往往对爱情产生幻想,对爱情的企图也是极端的,自然受伤害也是最大的。更多的时候,道德之爱会浮现,这是人们择偶的最重要的因素。有择偶心态的人常常会在爱的面前犹豫不定,因为每个人总是有道德上的或是美学上或是非理性方面的缺失。但其实,更多的人是在命运中随缘定夺的,在这个时候,非理性的爱欲可能会占上风。比如,有很多女子在糊里糊涂中与某男子发生性关系,结果也就嫁给了他。这便是爱欲决定的。
我们往往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美,一边是道德,同时面前又站着非理性的爱欲。我的很多朋友都面临过这样的难题,在这个时候,他们也征求过我的意见。在他们的意识中,有两种力量在作斗争:一个女子代表了美与非理*望的结合,另一个女子代表了道德之美。他在内心深处是喜欢前者的,但是,他知道前者会给他带来灾难,或者前者让他无法捉摸,让他有一种隐隐的恐惧。后者则是他想要的生活,是的,是一种作为人类的生活。那便是道德,是幸福,是稳定,还有永恒。
在今天,有一种爱情观是极为可怕的,那就是激情。实际上,就是美与非理*欲结合的爱。人们赞美这种爱情,而诟病神圣的道德之爱。人们把永恒的生活说成是无聊的缺乏激情的生活,何也?信仰的丧失,使道德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但我相信,他们终究一无所获。所以他们常常感叹,还是古代社会好,娶几个老婆,把美与道德两种爱都可以娶回家,没有遗憾。他们最终会选择哪一个是靠他身上的几种爱的力量的强弱和对自身的信心来决定的。
很多人在人生的强盛时期往往不在乎道德之爱,他更侧重的是对美的占有,但是,他会慢慢地发现,道德之爱是人性中最美的爱。同时,他的强盛时期在慢慢地过去,内心中的理性开始左右他的身心,道德也慢慢地从人性的大海里浮现了出来。在这个时候,他收起了放浪,开始过一种平静的幸福生活。整整一本《简·爱》无非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罗彻斯特的前半生是放浪的半生,他为自己找的借口便是没有爱情。实际上,他是获得了爱情,只不过那些爱情都是些虚幻的美之爱与非理性的欲望之爱。它们最终都会识破真相。所以,罗彻斯特等待的爱情是一种人类的道德之爱,即人性之美。恰好简·爱拥有这样的道德:外貌的朴素、性格的坚强、道德的充沛以及贤良、大方等很多女性的品质。他爱上了简·爱。作为简·爱,因为生而平常,所以他品尝过美的虚幻,也深知欲望之爱的恶性,她幻想着一种神圣的道德之爱。这种爱是在罗彻斯特经历了莫大的痛苦后才确立的。
柏拉图的爱没有非理性的欲望之爱,是第一种美之爱与第二种道德之爱的结合体。他不喜欢非理性的东西。他的爱更多地参与了一种创造的能力,即对道德与信仰的感知。但是,由于缺乏非理性的欲望之爱,它被人们嘲笑,它不是人性化的爱情,而是一种禁欲主义的神性之爱。但它对人来说,是不完美的爱。
真正完美的世俗爱情,是三种爱的结合,但至于道德的神圣。
浮士德一生爱过两个女人,一个是传说中的美女海伦,是美的象征,另一个是牧师的女儿玛干泪,是道德与美的完美结合。为什么浮士德最终喜欢的是玛干泪?原因也在于完美,当然更多的在于对上帝的爱,即道德与精神之爱。
但丁在《神曲》里也表达了这样一种爱,即道德之爱。在他看来,最高的道德之爱便是对上帝的信仰。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什么样的爱情适合于婚姻
这是我在课堂上给大学生们提出的一个讨论命题。
其实这个命题本身是反人性的。爱情是人类两性生活中的最高形式,是人性中最富理想与终极价值的生活,但婚姻因为其世俗的一面而成为社会化的产物,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社会属性的派生者。无论哪一种婚姻,都不能真正保存和发扬人性。婚姻必将是人性的改造者。虽然一夫一妻制是目前人类最美好最平等的婚姻,但它又以通奸和*为伴。应该说,我们仍然在寻找真正适合于人类的婚姻形式。人们常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基础,但婚姻光有爱情就可以吗?
也许在过去漫长的历史中,婚姻在不由自己做主的时候,很多婚姻可以没有爱情,但只要有性就可以了。在那种婚姻中,生育是最崇高的形式。在自由时代,爱情成了两性关系的终极目标,生育退后了,于是,婚姻的基础发生了质变。但也就在这样一个时代,爱情成了泛滥品。今天的大学生正遭受着这样一种痛苦。
很多人都曾向我咨询同样一个问题:他们喜欢好几个人,但不知道跟哪一个结婚。也有很多人问过我另一个问题:谈恋爱很容易,但要结婚很难。
他们的问题被我总结为一句话:究竟什么样的爱情适合于婚姻?或者也可以这样来说,恋爱恋到什么时候才可以结婚?这也许是今天的青年遇到的共同问题。
柏拉图据说与苏格拉底有关爱情与婚姻有一场非常著名的问答。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就叫柏拉图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支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地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支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支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杉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不管他们之间是否真有这场问答,也不管他们有关爱情与婚姻的真谛是否有问题,但这场问答却真实地道出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爱情只是一种与审美和情欲相关的生活,但婚姻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必须要有的现实生活。你可以没有爱情,但必须得有婚姻。现代人反过来说,你可以没有婚姻,但不能没有爱情。无论如何,婚姻是爱情的结果。没有爱情的尝试,婚姻就不可能美满。甚至说,没有爱情的失败,婚姻就不可能美满。在前一场爱情的失败中,婚姻的胜利却隐隐突现。这并非是说婚姻不需要爱情,而是说,婚姻所需要的爱情与此前纯粹的审美与情欲的爱情不同。纯审美的与纯情欲的爱情是短暂的,只可能在两个人的世界里存在,却不能在整个社会里生活。真正结实的爱情需要在残酷的现实世界里获得检验,并变成现实。
这才是真正的爱情与婚姻的关系。纯粹说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无疑是一种空话,甚至是一句瞎话。
到底人类需不需要婚姻(1)
在一篇点击量很高的博客文章中,我谈了为什么有些女性在婚姻问题上始终有症结存在,很多女性朋友骂我,并质问我:为什么非得结婚?这是个社会问题,有时候并非是一个个体的问题。比如,你根本就不想结婚,但家庭和社会环境在给你施加压力,使你觉得结婚不再是你个人的事件,而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社会性的事件。你可能因为很多原因没有结婚,于是,认识你的人就会有种种疑问,它们像刀子一样一次次地刺你,使你渐渐地成为一个与社会脱离的边缘人。隐秘的问题在最后呈现:由于年岁的增长,你的生理问题的解决也成为一个事件,你只有三种可能:要么与未婚的女子发生关系(包括很年轻的女生),要么花钱找性工作者解决(这种方式因为没有多少精神的交流也被你厌恶),要么就与已婚的女性发生婚外情。第三种方式成为社会的大问题,它是道德和法律都厌恶的方式。
因此,结婚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常态,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但问题也就出现在这种类似于真理的法则之中。人类到底需不需要婚姻?婚姻会成为人类永恒的选择吗?
这个问题首先涉及的是进化论与神学。显然,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类最早的时候没有婚姻,只有性。不仅仅进化论,人类早期的典籍也同样告诉我们,人类最早的时候没有婚姻。人不知其父。在母系时代,人与动物有相同的特点,有以母亲为首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间,也没有固定的性。
当性被约定的时候,也就是有了婚姻的时候。《圣经》上说,上帝在第六天造了人,有男人也有女人,后来又说,第一个造的人是亚当,然后觉得他孤独,就又造了夏娃。夏娃是亚当的骨肉(取他的肋骨造的夏娃),被亚当命名,做了亚当的妻子。结果他们偷吃了禁果,有了智慧和原罪。
这智慧是什么呢?是婚姻,是伦理。假如没有婚姻和伦理,性仍然是乱的,父女可以通婚,兄妹也可以通婚,人类便充满了无尽的内部仇杀,哪里还有能力去抵御外侵?如果我们确信人是由猴子变来的,那么,猴王心态便是我们一定要戒备的。猴王占据了几乎所有的母猴,而把公猴要么杀死,要么赶往离母猴很远的地方。大概同性性行为便是在这时候诞生的。猴王心理后来在那些帝王身上得到了印证。他们一旦打下江山,便把全天下的美女都网罗在自己的宫殿,任其摆布。
有一个朋友说,人类为什么非要婚姻,不要婚姻多好。我便给他讲了猴王的故事,并且告诉他,像他那样的书生,若是生活在猴王时候,要么被杀死,要么被迫进行同性性行为。所有弱者都是同一个命运。强者在统治这个世界,剥夺了所有弱者的性。但是,人类的婚姻改变了这种状况。婚姻不仅仅改变了性乱的状况,同时还诞生了同情、爱、怜悯等道德。所以说,婚姻是人类智慧的开始,也是人类伦理和道德的开始。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类需要婚姻。有了婚姻,人类的群体生活走向制度化,也就是走向文明。
那么原罪又是什么呢?基督教为什么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呢?还是这智慧,还是与性有关。因为人类有了智慧,便不把上帝放在眼里了,便要建起通天塔,使上帝不得安宁,甚至害怕。人类有了智慧,欲望也就无穷无尽,并想方设法来满足这种欲望,这使得人类忘了真正的善。人类有了智慧,也就是有了婚姻和改变社会的能力,于是,人类不断壮大,最后在这个世界上人满为患。这便是另一宗罪。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到底人类需不需要婚姻(2)
从原罪的本质来讲,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一种罪孽。这与佛教对功业的认识相似。中国的道教也一样,认为人的欲望本身就是一种罪,是扰乱这个世界的真正渊薮,而文明也就是最大的刽子手,它不仅使人类忘记了本性,还将人类带往不知名的深渊。
但无论怎么讲,婚姻是人类区别于所有生命界的最大的智慧,它使人类走向繁荣与文明,但同样也带来了生命的毁灭。
从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中可以看到,性的选择和竞争是雄性始终进行自我改善和壮大自我的根本原因。固定性伴侣之后的雄性在没有选择和竞争力之后,便变成虚弱和没有竞争力了,性的能力也在不断降低。这也是弗洛伊德的观点。这种认识在今天的人类中间可以说更为普遍了。由于工作压力和对生活的虚无的认识,还由于女性崛起对男性意识的抑制,使整个人类的男性都普通地形成一种性的压抑。性的能力即生命的原动力也随之而减弱。有人对我国男性在解放前和解放后的精子数量进行过一次对比,发现解放后中国男人的精子数量在不断地减少,越来越无法跟解放前相比。再举一个例子,在城市中家养的猫比起乡下家养的猫来说,其生殖能力和身体的健康程度都大不一样。城市中家养的猫几乎都是和尚和尼姑,*叫得凄惨无比,主人更残酷,去给他们做了绝育手术。由于它们不再与其他异性来往,也由于它们再也不为生计发愁,所以它们越来越失去其本能。而同样是家养的乡下猫,由于其活动的范围和受宠幸的程度远远没有城市里的高,它们反而是自由的。在温饱问题没有忧愁的情况下,它们仍然去找猎,保持其本能。同时,它们的两性来往和生殖能力也没有受到限制。所以,它们个个看上去野性十足(不像城市猫奴性很重),毛色也看上去光鲜非常。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城市中一闪而过的流浪猫。它们也比宠物猫强大,使人能够瞥见原始生命的影子。
人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