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在行动:剑指华尔街-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国是崇尚危机的民族,也是制造和传播“危机”的高手,从不以“唱衰自己”而自卑,似乎美国每一天都站立在战争的边缘,迎送着世界的末日。
美国人真实地相信,危机不仅是扩充军备、游弋世界堂而皇之的“理由”,还是凝聚国民向心力、激发人民同仇敌忾走出危机的“法宝”。
危机纵然可怕,但其中蕴藏的“为生存而战斗”的巨大动力,驱使美国人民刻思进取勤奋努力,在危机中成长壮大,一跃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美共同体
中美两个伟大而强盛的国家理应携起手来并肩迎战,在这场百年危机中同舟共济,双双展现超人的智慧、坚强的实力和危机中生存的能力,浴火重生。
美国金融史学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创造了一个词,称中美关系为“Chimerica”(中美共同体),这标志着中美关系已经精确地进入共生时代,强调中美经济关系不可分离的紧密性。
弗格森教授认为,占全世界13%大陆面积、1/4人口、1/3国内总生产(GDP)的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是过去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美国需要中国的帮助来维持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同样,中国也依靠美国维持同样的政策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不会轻而易举地向世界拱手让出一片天地,平等地分享国际地位、权利、荣耀以及责任。
在美国人惯常的思考中,中国并不具备足以与美国抗衡的巨大资本和综合实力,因此不能共享世界领袖地位和战略资源。
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称“Chimerica”为经济上的“恐怖均衡”,言下之意,中美双方都握有足以摧毁对方经济和军事的致命武器,即中国的储蓄相对于美国的消费,以及中国和美国各自储备的大规模核武器。
尽管如此,今天的中美角逐与以往大不一样,激烈的意识形态对抗已走入历史,浮之以更有技巧的“暗斗”和“智斗”,较之兵戎相争明枪暗箭,更具理性和弹性。
这实质上是中美关系的一大进步。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这种相互依赖共存的关系日趋紧凑。因此,中美之间任何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都有助于中国走向世界、进军华尔街和美国产业腹地的成功。
如果成功,那将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大幸事,代表着中美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双赢,是危机四伏的美国绝处逢生的开端,同样是凤凰涅槃的中国于危机中崛起的前奏。
中国下一步该如何走
走出去、走向世界,意味着,出手、亮剑!
一场百年不遇的危机正好突显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强国之志和综合实力,以极小的代价跳跃式切入国际金融霸主擂台,充分利用危机转化为契机的天时地利,趁势集结炎黄血脉的“全天候操盘手”,系统地囤积一批货真价实的稀缺战略资源。
“先发制人”是美国乃至西方列强在应对危机中惯用的战争策略,“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先来一个震撼性的下马威,一锤定音,然后顺势而动,大军压境,带有超级大国强权政治的攻击性色彩。
“先礼后兵”是中国历史名著《三国演义》崇尚的儒家兵法,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在危机不断演变的过程中,中国更遵循“后发制人”的东方战术法则,静观其变,谋定后动,一旦出手即克敌制胜。
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
百年一遇,峰回路转,舍我其谁。
一个新生的世界在百年危机的弥漫硝烟中破茧而出。
中国,在参与引领新一轮全球经济复苏的远航中,一步步走向舵手台。
希望之声在召唤
源于2008年金融版图的大面积颠覆,人们从危机诱发的恐惧中萌生出对未来巨大的失望。
2009年,万众期待一个由美国引导的开年大吉,带来气象更新的转机。
黑人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横空出世,闪亮登基,献给动荡不安的世界一个“吉祥”的圣诞礼。
这是一个注定要与危机直接交锋的领袖,任期的第一个四年考验着奥巴马的智慧和胆略。
奥巴马的成败,关系着美国的命运,世界的未来。
历史见证,激烈的对抗已经成为过去。
美国需要一个希望,世界需要一个希望。
奥巴马自信满满锐意变革,是美国政治历史的奇迹、黑色风暴中的一线曙光,危机中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开拓性舵手,将美国这艘超负荷的巨型航空母舰连同全球五大洲四大洋游弋的舰队,引领出汹涌波涛的海洋。
中国亦然,改革开放30年后更上一层楼,尤其是产业链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压力下,正在实现从低端向高端的战略转移。
中国同样需要一个闪亮的希望,一个和平的希望。
随着北京奥运会成功闭幕,中国软实力期待全方位的提升,各种挑战应运而生,步履维艰,一方面需要政府从内需、高科技、经济全球化拉动经济来解决,另一方面更需要从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髓激流勇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云叱咤,才见壮士豪情。
美中两国携手并肩、共克危机,是人类的期待、社会的重托,也是地球的使命、历史的必然。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波打击还未过去
华尔街是冒险家的乐园、顶级智慧和财富的象征,也是黑暗的地狱、光明的天堂,曾经把一个个穷困潦倒的追梦人变成叱咤风云的金融大亨,也曾经让无数商贾名流达官显贵在此功败垂成。
第一波危机始于从2008年9月中旬,其标志是投资银行的终结,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2000点落至8000点。
这是华尔街继1929年“大萧条”引起纽约股市崩盘后,又一次残忍地让全世界见证了它所能创造的最惨烈的杰作——
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三、黑色星期五、黑色一星期……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这个走过158年传奇历史的金融巨头轰然倒塌。
经历过19世纪铁路公司倒闭风暴、20世纪初美国的“大萧条”、1994年的信贷危机、1998年货币危机、“9·11”事件、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雷曼兄弟终于背负着6000多亿美元巨额债务的十字架宣布破产,凄然隐退。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破产案,给全球实体经济投下了巨大阴影。
纽约时间9月15日12点30分,雷曼兄弟正式宣布公司进入破产程序。
几个小时后,雷曼兄弟的股票在纽约股市疯狂下挫944%,公司市值从前一个周末的460亿美元缩水至仅145亿美元。
随之,全球股市直击前所未有的恐慌性抛售。
金融危机触发实体经济的严重衰退,导致企业倒闭重整、失业率攀升,工业贷款和个人信用贷款违约率不可避免地逼近“死亡线”。
持不同程度的“次贷剧毒金融衍生品”和相关不良资产的公司债劵、垃圾债劵、地方债劵、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以及引起市场极为惊愕的“次优贷金融衍生品”大量违约现象,将在一波波的季度报告公布中摊牌。
第二波打击已经出发
第一波打击余波荡漾,仍在发酵。
第二波打击已经出发。
2009年2月23日~3月2日,第二波打击冒头,道琼斯工业指数直线逼近7000点创新低,“断崖式”狂跌心惊肉跳(见图12)。
';S*2;X…*2/5;Z3;Y3,BP〗图12道琼斯指数走势图(2009年2月2日~3月2日) 3月2日,在AIG亏损消息加上“股神”巴菲特的悲观言论下,道琼斯工业指数开盘不久便跌破7000点大关,最后大跌29964点,以676329点收盘,创12年来的新低。
“超级雪崩”随时降临绝非耸人听闻,每一个标志性大企业的季度赢利预估是否走衰,都将引爆至少一次华尔街股市整体的震荡。
从引发危机的“高倍杠杆”逆转到再次引发危机的“去杠杆”,釜底抽薪,适得其反,可能已经形成第二波和未来多波打击的隐患。
华尔街金融机构从危机前30倍的杠杆率缩减到15倍,意味着资产规模缩减1/2,表现在资本市场上则是金融机构近几万亿美元损失,大规模的杠杆化导致流动资本大规模逆转。
2009年将是经济危机更加深重的一年。
迄今为止,各国政府的救市政策“拆了东墙补西墙”,并没有真正舒缓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与预期效果呈现巨大落差。
金融股市险象环生,时而和风细雨,时而波涛汹涌,没有一刻平息过。
第三波打击也不会太远。
“次优贷款”成为新的焦点
一旦商业银行、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持有的“次优债券”和次贷毒药资产充分暴露,那么信用更高的企业信贷市场将不可避免地发生雪崩,形成正规的第二波循环:
次优贷和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危机……
美国抵押贷款通常分为最安全的“优质抵押贷款”和最不安全即信用最低的“次级抵押贷款”,后者由于次级贷款人的违约率大幅度增加,导致了第一波次贷危机并触发金融市场的雪崩,并正在冲击全球的实体经济。
此外,还有“次优抵押贷款”,其信用等级介于“优质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之间,贷款人尽管收入不稳定,但信用记录相对良好,值得注意的是,“次优抵押贷款”成分是商业银行和许多共同基金投资的核心资产骨架。
随着危机向纵深蔓延,实体经济不断遭受重创,失业率飙升,“次优”贷款人违约案例如雨后春笋大量浮现,“次优”贷款的安全性急剧恶化。
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穆迪不得不重新调整对“次优抵押贷款”的评级,使之一跃成为与“次级抵押贷款”并驾齐驱的高风险资产。
穆迪同时预计2006~2007年发行的与“次优”抵押关联的证券损失将达到20%,相应与“次优抵押贷款”在历史上的平均损失从未超过1%,下一波冲击不可掉以轻心。
高盛分析师预计,贷款总额为13万亿美元的“次优”债券(包括证券化及非证券化),损失可能将达到6000亿美元,“几乎与次贷危机的预计损失相同”。
道琼斯工业指数,无数次长空搏击,历经了自112年前在华尔街开盘的百年峥嵘岁月之后,仅一个年头的翻云覆雨,便从云端栽到了地头。
从2008年初13930基本点,狂泻至2008年底的8000点,再到2009年3月上旬的6500点。
。。
谁将为金融危机买单
值得注意的是,2009开年不利,真可谓当头棒喝。这是一个难堪的总统就职日,一个结结实实的下马威:新总统奥巴马就职典礼当日,华尔街股市暴跌,创下美国历史上总统就职日最深下跌记录。
紧接着,参议院2月10日通过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新科财长盖特纳宣布了银行救助案内容,然而,华尔街的投资者却不买账,在投资者对政府最新的银行抒困案担忧下,三大股指均下跌超过4%,道琼斯工业指数在总统就职日深跌38199点,再次重返8000点以下。
投资人对政府的能力持严重怀疑态度,股指连创新低决不是乐观的征兆。
奥巴马新政自第一天起,便接收起前政府留下来的巨额债务的“烂摊子”,如履薄冰。
在历史发展的每一次演变过程中,1929年“大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9·11”事件等无数次重大事件的结局都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就是任何危机都必须有人结账买单,必须有人付出刻骨铭心的代价。
无能、低效的政府往往为千夫所指,凄惨地沦落为“替罪羊”。
格林斯潘注定成为一只替罪羊。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正在为金融危机付出代价,他的“替换”只是时间问题。
美国不再是世界的债权国,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国库亏空,负债累累,天文数字的债务不可能一味地通过滥发联邦债券扩大财政赤字的办法来解决。
结果可能是,制造一个更大的资产泡沫来消化次贷危机产生的流动性紧缩现象。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可能导致金融体制瘫痪的最坏前景发出的预警。
美国政府只能面临这两种选择的一种,要么承受恶性通货膨胀,从而威胁美元的地位,要么忍受长期贷款利息的突然上涨,从而更加严厉地打击全球经济,包括实体经济。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美国早已介入他国金融市场
美国人对危机的第一意识,就是美国国家面临来自国外的战争和经济威胁,美国的国家利益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不迅速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战略反击,美国将会灭亡。
这样的危机意识充满极度的煽动性和驱动力,美国自上而下的各派力量,可以瞬间抛弃党派争论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形成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巨大后备力量。
打着危机的旗号掌控全球市场,顺理成章地成为美国经济利益的重要战略,在所谓来自中国贸易顺差的威胁下,美国人老练而胸有成竹的手早已“窃入”中国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的口袋。
反之,中国人还被美国人牵着在警戒线的外围一拨接一拨地走马观花、考察和交流,合计着有无必要借助华尔街的光环在某个项目上牵手合作。
坦率地说,中国未曾真正地跨过华尔街上设置的第一道路障。
中国国有银行股份制的锐意改革,让外国投资者幸运地穿越“捷径”一跃成为中国上市国有银行的重要参股人,西方银行家顺水推舟,趁机操纵中国的金融改革,兴风作浪,间接地导致中国股市沦为全球波动幅度最大的投机市场之一。
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就了西方一直企图迫使中国对外全面开放金融市场的梦想,这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处心积虑“围歼”中国资本市场的一致共识。
在许多莫名其妙的精细运作中,美国银行2009年初突然领头抽资抛售中国建行股,瑞行和英国皇马紧追其后,纷纷私下抛售中行和工行股票,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背后的“玄机”,尚且不得而知。
来自华尔街的中国智囊们,“脚踏两只船”,一方面为华尔街金融机构高级打工巧赚豪赌,一方面受聘为中国金融机构“献计献策”。
天下哪有如此免费的精美午餐?
常识是,对峙的双方利益相左,以矛击盾,以盾抵矛,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一方面迎战敌方,浴血奋战,一方面却为敌方摇旗呐喊,出谋划策。
天下哪有“壁垒分明”的双方,如此互通有无成为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利益的驱使必然决定了华尔街智囊们为谁“献计献策”,计策好坏,毫无担当。
用尖锐的矛对应坚实的盾,结果如何,不言而喻。
可惜的是,某些大名鼎鼎的金融机构对此不以为然。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资不抵债的后果
美国独立的司法制度为保障投资人的权益,对违法乱纪者一向严刑峻法,一视同仁。
金融法比刑法来得更为严厉,金融法对违法人“先入为主”,即先假定嫌疑人有罪再证明无罪,而刑法则是先认定嫌疑人无罪再证明有罪,两者之间天壤之别。
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如果金融公司无法筹集到资金继续维持公司的运转或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