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人的软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报告了公社,公社来人把他抓了去,坐了两年牢。等他出来后,奶奶娘家哥已死了。爷爷照样打奶奶,只是娘家再没人管了,他就肆无忌惮地欺负我奶奶“娘家里没人”了。

  爷爷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规矩很大。吃饭不能早不能晚,即使不饿或很饿。如奶奶挨棍子,多半是做饭早了或晚了。做好饭后,第一碗饭必定是他的,并由奶奶拿爷爷专用的青花碗,盛着不满也不浅、不热也不凉的饭,哆哆嗦嗦地端到他专用的八仙桌上。爷爷坐在圈椅上,面南背北,眼睛连斜也不斜,好像啥也没发生一样。等我和爷爷、三叔吃完后,奶奶才随便用点残羹剩饭填填肚子。

  老家有个风俗,筷子不能竖插在饭碗的正中,否则是很不吉利的。有一次,奶奶把碗端到了爷爷面前,筷子只是斜插在碗里。爷爷见状,二话没说,抓起盛满菜的碗,扣在了奶奶的脸上,还骂骂咧咧:“熊东西,不识规矩。”

  与爷爷讲话得有分寸。他听力不好,声音小了听不到,大了他认为态度不好,还不能凑到耳朵边上。有一次,奶奶声音没掌握好,可能他嫌大了点,拐棍就打在了奶奶细细的腿上。

  自我想事起,奶奶的嘴就哆嗦。我娘说,那是叫爷爷吓的。

  爷爷重男轻女。我大姑两岁的时候,因饿极而哭闹,他便不问情由,一只手提起孩子,就摔到了炕上,把孩子差点摔没了气。二姑出嫁后,至爷爷去世,只回了娘家三次:一次是爷爷打得我奶奶好几天卧床不起;一次是三叔相媳妇的时候;一次是想我想得实在不行了。二姑的嫁妆是奶奶背着爷爷送的一床棉单子。封建残渣盛满了爷爷脑子:“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姑娘早晚是人家的”、“姑娘不是传后人”……

  也许是“隔辈疼”,也许他认为我是传后人,能传宗接代。他对我一直很好,没有高声和我说一句话,没有打过我一次,没有骂过我一句。我可以和他吃同等饭。我和他说话,可以很随意地大声或小声或凑到耳边。

  也许他耳聋,和我交流很少,也许我对他的暴脾气产生了恐惧,也许我对他的面无表情产生了厌恶,他再亲近我,我和他之间总有一条心理“沟”。

  “不会打老婆的男人是不会有出息的”,这是大男子主义们所奉行的信条。不过,我实在没发现爷爷有什么出息,他一辈子不做饭,一辈子不下地干活,一辈子不给牲口喂料饮水,一辈子养尊处优。

  我15岁那年,爷爷去世。奶奶整天提心吊胆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可能是奶奶不习惯过不挨打不受骂的日子,也可能是奶奶怕爷爷在那边没人照顾,在爷爷去世后半个月,奶奶就到那边又挨打受骂去了。

  2009年9月18日作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给女儿的一封信
亲爱的女儿:

  你好!

  最近,学习紧张吗?现在,甲流正流行,你可要注意,一是要穿暖;二是感冒了要及时就医,发烧三天不退,就可能是甲流;三是学校来了疫苗,就及时去打;四是学校统一配制的中药预防配方,要及时喝。

  要和同学搞好关系。关系搞好了,才有心去学习,有点小摩擦是正常的,要计大不计小,要以心换心,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最近我写了一篇散文,就叫《换位》,已发表,现一同寄上,供你参考,想必阅后会有一定的启发。同学关系是无形资产,毕业后走向社会,你就知道了,一是同学二是战友的关系是比较靠得住的,同事的关系渗杂太多利益,要薄一些的。

  想起你高考成绩刚过211线,没被重点大学录取,我无力疏通关系心里非常惭愧。不过,现在想起来,也幸亏没上。这也叫“歪打正着”、“因没办成而得福”吗。对了,想起来了,你去找我的那个同学了吗?我已和他说过,他说让你有事找他就行,毕竟人家在学校里管事。

  学业要抓紧。学业修好了,将来你可以很优雅地予取予求友情、爱情、地位,甚至金钱。我建议,毕业后先考公务员,如考不上,再上研究生。毕竟人生苦短,就业是第一位的,不要人云亦云,本末倒置。你也知道,咱家家穷位卑,不要指望我给你走后门,我一无职,二无权,小事都办不了,甭说这么天大的事了(现在考公务员真是天大的事了)。你妈说过,权当我是一头猪,养好后,每月都能往家拿点工资,猪不会说人说,我有时还会说句人话呢,不要拿我与书记、局长们比,只有这样想,才知足。要靠你自己,谁让你托生不好,生在这样一个家庭。

  爸爸因想你而给你写信。我和你妈时常感到孤单,看电视便多了起来,看到有同学欺负同学时,想起了你;看到学校组织爬山,有学生受伤时,担心起了你;看到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时,也害怕了起来……

  家里存有你小时的照片,也放有儿时的录音,但我不愿去看、去听,怕构起我对某个时段辛酸的回忆。

  你走后,我一般是晚上12点后才睡,是不是想你、担心你,我不知道。盼你早放假,让我早入睡。

  你每天要来个电话。我和你妈用的是小灵通,是在大户室办的包月,50元封200元,包括长途,用不了的。你来电后响一下就关死,我们再给你拨过去,不花你的话费。一到晚上,你妈就把电话放到枕边,等你来电。

  祝学习进步!

  爸爸

  2009年11月12日

  忘了告诉你了,前天,我参加婚礼时发的喜糖,已放进冰箱,单位发的纪念品也等你来拆箱。

刷   牙(对“脏”字过敏者请勿进入)
每天刷牙,是基本的卫生常识,但我却没有刷牙的习惯。估计与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我生在一个原先很穷、现在也算不上富的小村子。我也没算过,从老祖宗到我这一辈到底有多少代了。反正我知道,从我往上数,一直数到祖宗根上,也没有人认识牙刷,认识牙膏,别说刷牙了。受老祖宗的影响,自生下来后我就没有刷牙的意识。

  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分公办和民办。公办老师就是公家人,从城里来的,长得也水灵,也耐看,也讲究卫生。有一位吃皇粮的张老师,每天早晨在他那办公室兼宿舍的门口刷牙,从不间断。

  对这个张老师我实在是不喜欢,甚至说很反感。事情缘于有一天下午下课后,学生们集合起来高唱每天放学后必唱曲目《无产阶级*就是好》。我已经好几天、好十几天、抑或是好几十天没往脸上泼水了,脸就像盐碱地一样长出了一圈圈的白色盐痕。我身子比较短,就站在最前排,他发现我脸上的地图后,把我叫过去,当作“示范工程”来让学生观摩,教育学生要勤冼脸、勤刷牙。每每想起这段,我脸上就有火辣辣的感觉。

  从此我就记恨他,包括他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你让我刷,我偏不刷。

  考上中专,跳出农门,生活环境变了,生活习惯就得变,于是开始学起了刷牙。

  第一次刷牙是在聊城上学时。学校男生多、女生少,大多是从农村来的,卫生习惯比我也好不到哪儿去,刷牙也就没坚持多久。

  毕业后,我在轧棉花车间值“三班倒”。穿工作服、扣工作帽、挂口罩、套手套、戴眼镜。我都怀疑,本拉登的贴身保膘的全身武装是不是从我身上学的。就这样,8小时下来,飞绒还挂上眼眉、钻进鼻孔、跑进喉咙、走进耳眼。我哪儿还顾得上刷牙,先清理清理睡觉歇歇再说。

  最担心的是找对象这一关。很庆幸,她也是农村出来的,农村的卫生习惯,她非常熟悉,对我也从不检查,我终于逃过了这一劫。

  来到机关后得改改,不然让人瞧不起。这样,我把刷牙分为定期和不定期,总算坚持了十几年。

  定期,就是每周一早饭后一定刷。为啥,因为星期一要开局长办公例会。首先回顾过去:上周工作哪儿还不行,哪儿比较好,张三为什么请假,李四的病好了没有。然后展望未来:本周张局长要外出考察,李副局长暂时主持一下工作,星期一黄副局长代表局党组去探望一下李四,星期三迎接省委检查组,其他时间东来东挡,西来西挡。我作为记录秘书,非参加不行。局长们都在,就得注意形象,刷刷牙是最基本的。

  不定期,就是根据我会见客或者是客会见我的时间而定。我一无职,二无权,我只要不去找别人,别人一般不找我。刷牙基本上是我去见客或串门的时候。

  有一次我去小王家借钱。这得注意形象,不然,一张嘴容易把钱薰走。我吃完晚饭,往牙刷上挤了点牙膏,口里含了点温水,头像拨浪鼓式地来回刷了起来。我刷牙的目的很单纯,纯是为了让从上下嘴唇之间露出的那部分牙齿发白,别的部分我不管。有些人为了口中发出香气,口含口香糖。我的认识还没那个高度。

  下了楼,走在去小王家的路上。我掏出手机,张开嘴,用手机屏幕照了照,发现基本上还可以,就是门牙与门牙之间的牙缝里还留有一部分由于很长时间没刷而沉淀已久的食品残留物。看来用牙刷是来不及了,只好把我的右手中指与食指并拢,用很长时间没有剪掉的长指甲把它抠了下来。

  和小王拉呱时,还故意把我的上嘴唇与下嘴唇的距离拉长,好更多地露出自认为白得还可以的牙齿。

  我的牙齿不知是遗传,还是不讲卫生,30来岁牙根就开始松动,过了40岁就有4颗牙齿已经光荣地下了岗。

  今年,女儿考上大学,我去送她。临走,我再五嘱付要把牙刷和牙膏带上。 txt小说上传分享

生    气
女儿参加培训班,我得来回接送。

  有时课程很短。为了省点油钱,我送下女儿后,就在附近的一处酒店大厅里坐等。女儿下课后,我们爷俩一块回家。

  有一天,临近午饭时间了,女儿还未下课,我便坐在沙发里,像木偶一样地等她。这时,走进了一对男女,很刺眼的一对男女。不,准确地说,是男的很刺眼。

  男的,黑得油光发亮,好像有石油马上从他的脸上往下流淌。我的脑海里翻遍了所有关于记载人类脸型的书籍,实在没发现他的脸型能列到哪一列。头上长着又细又短、又稀又卷的毛发。穿着短袖的胳膊上露出一些长长的毛,有的还从胸前系得不很严实的衣缝中跑出,很显然是他的胸膛上长的。两只眼睛像乒乓球一样不对称地塞在了他的黑鼻梁两旁。两片嘴唇像娃娃树的叶片,又厚又重地分别向上、向下反着。我实在分不清他到底是人还是鬼。

  不过,我就奇怪了,他的两排牙齿为何纯白得如此。噢,

  我明白了。其实他的牙齿并不特别白,只不过它四周的环境特别黑罢了。一只手电筒在农村特别亮,放在城里就不特别亮。因为城市的夜晚灯火辉煌,农村的夜晚漆黑一片。

  那甭问,他是一个外国人。

  反正我咋看咋不顺眼。别急,他和那女人“白加黑”,看起来让人更不顺眼。

  女人,细润如脂的皮肤,像有乳汁马上要顺着她的脸颊往下流趟。*半掩在粉红色的衣裙里。头发像瀑布一样泻在她的玉肩上。两只杏眼好像睛空万里中的星星,镶嵌在她那又高又挺的鼻梁两旁。白壁无瑕的牙齿被两片薄薄的丹唇很得体地保护着。远远走来,一股让人心醉的芳香袭向你的身旁。

  甭问,她是一个中国人。

  我不相信她是一个外国人。因为她长得如此绝美、如此丰姿、如此让你牵魂、挂肚、断肠。我实在不忍心、也不可能她是一名外国妞。

  一看到她,我顿时精神了起来。我看到了我上高中时的阿花、上大学时的阿红、进修时的阿叶、工作中的阿艳。

  男的用他那又短又粗又长着毛毛的黑手轻轻地拉上她那又柔又韧又纤细的玉手,像钟表的摆一样前后晃起来。俩人用我听不懂的鸟语“地儿呱拉”着,向点菜台走去。

  看来,他听不懂中国话,更不会说中国话。

  我生气,为什么本来是我的女人,和他牵上了手。

  我生气,为什么许多有钱的中国女明星也让老外娶走。

  我生气,为什么中国女人明明知道有些老外靠不住,却硬往人家怀里钻。

  我生气,为什么中国的男人这么没有吸引力。

  我还生气,为什么“白加黑”的现象越来越多。

  我越来越生气……

  于是,我想骂他几句,放放我的气。

  我骂他当然得用中国话。

  我这个人民族气节高涨。在学校上英语课时,就因为是英国的语言,一直存在抵触情绪,只认识26个字母(26个还是24个?),其它国家的字母一概不知。至到现在,我不看外国电影,不视外国电视,不听外国广播,不读外国小说,一切外国东西统统排除。

  再说,他又听不懂中国话。骂他几句,也不要紧,更影响不了国与国的关系。

  不骂白不骂,骂了也白骂,白骂为啥不骂,骂。

  骂人的词当然得想好,还得朝狠里骂。

  我把做了十几年文字秘书的功底都拿了出来:“你是哪国人?你不洒泡尿照照镜子,你看你这个熊样,也配娶我们中国女人。你快滚回去吧,别在这儿牛B了。”

  我在嘴里嘟囔了8遍,又在心里默读了9遍。我想很流利、很痛快、很淋漓尽致地一口气骂出来,好解气。

  我正在找机会。

  唉,来了,女的上了洗手间。

  我赶紧快步走过去,带着一脸坏笑。开骂。

  “你是哪国人……”

  后面的还没等我骂出来,突然从他的黑嘴里吐出一句山东方言:“俺是赤道几内亚的。”

  唉,他会说中国话?

  我幸亏没把后面的话骂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还是王局长好办事
张局长面善,说起话来和生和气,很随意,没有官架子。职工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很好说话,基本上提啥满足啥。可有一次,小王提出要解决编制问题。编制实行“一支笔”制度,区长不开口,谁也不行。这可让张局长犯了难,拖了一年也没办成。

  年终,组织部门经*测评下了结论“不爱护关心职工”。

  张局长走了,来了王局长。王局长猪脑袋,脸糊黑糊黑,成天耷拉着,架子很大,从来不主动和职工说话。几年下来,不知是职工怕他,还是真没困难,没有一人提出过个人要求,包括请假。有一天,小王母亲病世,非请假不行。“行,放你一天假,让司机小李送你回家。”王局长还从抽屉里抽出100元钱塞到小王手上。不知是悲伤,还是激动,小王哭着从局长办公室跑了出来。

  也是年终考核,也是*测评,测评表上写着“对职工关心爱护,体贴入微”几个字。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怕你有数
王、张、李一同去参加面试,竞争科室股长。

  面试官是老黄。

  第一个面试的是小王。“你不是黄伯伯吗?俺妈是孙敏呀。我上学的时候,你还给过我礼钱呢。”眼力快的还是年轻人。原来,老黄年轻时追过孙敏。因孙敏娘家不同意,一对鸳鸯各飞东西。此时泪花已在老黄眼里打转:“你妈可好。”“俺妈经常提起你,说你年轻的时候真帅。”小王嘴还挺快。

  轮到了小张参加面试。“黄叔,你的酒量可真大,一斤茅台酒没把你喝倒。”老黄和小张他爸原来是同事。这不,昨晚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