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点点,六0年代-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醒来,点点又想起了这件事,如果自己和小丫头一样,会不会揭发爸爸?会不会把红卫兵引到家里来?好像应该,好像不应该。点点想不明白。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那年暑假(二)
暑假快过完的时候,学校召集所有学生干部到校学习时事政治。成老师亲自组织中队干部的学习,不像以前一样,中队会议总是让干部自己主持。他说,对于*,老师学生都一样,都是新生事物,都要认真学习。

  和以前不一样的还有,成老师随便穿着一件汗背心,模样似乎也有点懒散萎靡。虽说暑假里大家都很随便,并且,前些日子扫四旧,好一点的衣服都被当作奇装异服,人们很自觉很小心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艰苦朴素,但点点觉得在学校里还是应该穿戴整齐些。点点习惯了家里家外是不一样的。在她看来,汗背心只能在家里穿。

  成老师拿出一张报纸,说:今天学习十六条。什么是十六条知道吗?

  同学们都不知道。点点也不知道具体内容,只知道十六条的全称是《*中央关于开展无产阶级*的决定》,各大报纸都全文刊登了。点点家订报纸,但报纸上都是大段大段的理论文章,点点看不进去。以前,成老师说点点看报不看头版,因为头版全是时事政治,现在,连二版、三版、末版,全部都是时事政治,点点越来越没耐心看报了。

  成老师安排同学们轮番读完了报纸,又说了说形势,比较多的说了最近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有些是报纸上已经刊登的,大家都知道一些,比如毛主席教导红卫兵不要文质彬彬,要“爱武”,所以那个女红卫兵就把名字改成“宋爱武”。有些闻所未闻,比如红卫兵看不清毛主席而急得哭了,有的带着望远镜,结果传来传去,望远镜找不回来了,也急得哭了。成老师说这些都是校长在教工大会上传达的。

  这是一次与以前截然不同的干部会,似乎和日常生活和学习离得很远,有些空洞,又似乎提升了每个人的地位,居然和老师们学习一样的文件。同学们第一次明明白白地知道,毛主席说过: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进行到底。成老师说,这个“你们”,包括六亿中国人民,当然也包括你,包括我,包括我们大家。

  人人都觉得很自豪,和国家大事联系在了一起。

  学完了十六条,成老师就说“散会”,但没等同学走,马上又想起了什么,说:我们再学习一条毛主席语录。毛主席曾经指示,学生以学为主。我们牢牢记住自己是学生,学习才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是我们的责任。

  大家当然同意。已经一年了,成老师不仅是班主任,还像兄长、朋友,大家已经习惯听从他了,更何况他引用的是毛主席语录的。成老师的学生对毛主席语录并不陌生。上学期,成老师就为学生讲解《矛盾论》、《实践论》、《反对自由主义》等一些毛主席的文章,还推荐大家自己学习新出版的《毛主席语录》,说通俗易懂,意思却深得很。

  成老师说:这是你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暑假,还有一个星期就要开学了,大家都要抓紧了,为最后的一年打好坚实的基础。

  说到这些,成老师来了劲头,他让每个同学简单说了说新学期打算,有针对性地指点每个人应该怎么做。说着说着,成老师忘记了已经说过“散会”,从备课本里撕下一张纸,把班上学习有些困难的同学一一列在上面,一面写名字,一面征求大家的意见,这时,他又有些回复到以前一丝不苟而又随和诙谐的样子。名字列完之后,他说:来,来,你们自己来认个对象。

  刚说出,又马上更正:对象?不好,这个名词不好,你们都是小学生。

  他琢磨了一会,说:友爱对子。对,结成友爱对子,互帮互学,一起进步。

  有人问:怎么帮啊?

  成老师说:其实不难。世上无难事,只要方法对头。把你要帮助的同学仔细分析一下,特点是什么?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学习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是态度不好、粗心大意,还是基础不好、真不懂?把最重要的缺点找出来。毛主席说过,抓住主要矛盾,其他一切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成老师总是有很多的方法。

  钟振方看着名单上自己名字旁的一个陌生名字,说:怎么是他?

  成老师:他怎么了?

  钟振方:我不能认识他。

  成老师:一开学就认识了。

  钟振方明白了,不满地说:留级生啊。

  成老师:留级生怎么了?留级生一年只识一个字,也比你多识一个字。

  成老师强调说:不要以为你在帮助别人,这是一个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过程。做个有心人,肯定会在友爱对子身上找到优点,学到东西。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嘛。

  这句俗话很雅,点点第一次听到,觉得新奇,也很有道理。

  大家讨论到很晚,话题全部围绕着怎么让全班每个人都学习进步。成老师跃跃欲试,他希望自己带的这个班级在毕业时有个好成绩。

意外正在发生
成老师在执教点点他们班级的第一堂课上说过,如果不出意外,我将送你们进中学。

  不幸的是,意外正在发生,只不过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意外,对坐在这个教室的每一个人、对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校门外的小路再也没有平静,常有一些意外的事情发生,有时是气象台的革命群众批斗反动学术权威,有时是外来的造反派宣传毛泽东思想打破了这里惯常的宁静。天主堂前门可罗雀,偶有信徒悄悄经过,引起的震动却会比任何时候都大,一些人追着喊“破旧立新”,追着扫除封建残渣余孽。

  教室里仍是一块净土,同学们仍然延续着五年级养成的习惯学习和娱乐着。只有成老师似乎有了些变化,他严肃了,罗嗦了,常告诫大家进入毕业班了,小学生涯到了最后关头,而一年以后的毕业考试,是人一生中的重要转折,要大家努力努力再努力。他不再鼓励学生们玩,特别不希望大家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多逗留。

  有一天,大家意外发现,教室里“时事栏”中的少年报不见了。这块“时事栏”是五年级时成老师亲手辟出的,每一期少年报出版的当天,他一定会买两份,一正一反贴在时事栏里供学生浏览,他说学生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关心国家大事和时事政治。大家习惯了站在时事栏前看报,习惯了关心国家大事和时事政治。现在,报纸却没有了。成老师一反常态,并不关心报纸的去向,说读书才是正事,你们是学校的最高年级了,要为弟弟妹妹作榜样。其实他们不是最高年级,原来的六年级还在,他们没有毕业考试,也没有进中学。点点他们坐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他们可以随意进出操场甚至学校。有人问成老师怎么回事,成老师没有以前耐心,也不像以前,学生问一句,他乐意回答许多,只淡淡的说别管得太多,每个人管好自己。

  时事栏空了几天之后,那里贴了一张《解放日报》。成老师上课走进教室,一眼看到报纸,问:谁干的?

  没人回答。秦万余等几个男生笑嘻嘻地看着成老师,虽然他们知道学习雷锋做好事不能留名,但心里还是希望能被人发现,特别是被老师发现。而成老师火眼晶睛,别人发现不的,他也常常能发现。

  成老师提高嗓门,又问:谁干的!

  口气不对。没人敢回答了。

  成老师一边踱到课桌间的走廊里,一边说:谁自作主张?敢做就要敢当。

  没人敢当。教室里鸦雀无声。

  成老师严厉地说:谁干的,下课了谁就给我去取下来。这里是教室,党和人民让你们坐进这里,是来读书学习的,不是来战斗的。

  秦万余做好事的愿望落空,又气又沮丧,大眼睛一直愤愤地瞪着成老师。成老师返回身往讲台边走,秦万余在他后面咬牙切齿,还举起拳头伸向他的背影。

  成老师:对你们说了多少次了,学生以学为主。这不是我说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说的。你们呢?去红廊看看,我们班有几份优秀作业?比比人家4班。我都替你们着急,替你们害臊。

  点点觉得很意外。成老师怎么了?就在不久前,点点站在时事栏前看报,成老师对她说:我发现你看报不爱看头版。这不对。

  成老师观察学生很仔细。被他这么一说,点点才发现自己真是对头版内容不太感兴趣,喜欢知心姐姐、小灵通和动脑筋爷爷那类的。成老师说头版里都是重要内容,你要学会关心。可现在,成老师对头版、时事全都闭口不谈,还发那么大火。

  点点隐隐觉得成老师真的在变,变得急躁了,在乒乓队也是。有一次丁南比赛完去倒水喝,成老师凶巴巴地说输成这样还喝什么水,吓得丁南再也不敢喝水。以前他不是这样的,打比赛时,他往场边一坐,说,看你们的发挥了,现在我稳坐钩鱼台。队里有个小队员有一次把“钓”读成“钩”,成老师就开玩笑把钓鱼台说成钩鱼台。并且,他把输赢看得并不重,常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如果有谁因为不认真、气馁而输球,他才会批评。

  成老师回到讲台前打开备课本准备上课,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又生气了,说:这次考试,人家数学、俄语双一百的一大把,红廊里都展示不下。我们呢?只有林娅一人。再这样下去,还考不考中学了?听到没有,下课以后把报纸取下来。这块地方,布置一个黑廊,灰廊。我们要表扬先进,也要批评后进,刺激后进,谁也别想混水摸鱼。

  “黑廊,灰廊,呵,还大灰狼呢”。下课以后,秦万余愤愤不平地说,一边把报纸从墙上扯下来。他对林娅也心生芥蒂,因为老师表扬她了,说:双一百。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背几个单词么,不就是加减乘除几道计算题么,谁不会啊。

  在全班同学中,秦万余最不服气的是林娅,不仅是因为她常把他在学校的糗事告诉他的爸爸妈妈,还因为她对他总是爱理不理的。有什么了不起。秦万余常常这么想,她的成绩也未必比自己好到哪里,至少,做数学难题就做不过他。 。。

选举
接下来少先队改选。本来毫无悬念的中队委员选举,起了波澜,令成老师大跌眼镜。

  像去年一样,发扬*,差额选举。已经是成老师指导下的第二个选举,同学驾轻就熟,懂得行使*权力。简单地说,就是在六个名字后面划五个圈。

  这六个人中,有林娅。

  为什么一定要听老师的?为什么一定要选林娅?男生们有了自己的看法,既然是*选举,就不应该有条条框框,要有充分的*自由。学生们已经从成老师那儿汲取了充分的*意识和养料,只等着能过选举行使*的权利,催熟*的花儿。秦万余摩拳擦掌,联络了几乎所有男生,还打破男女生不讲话的惯例,在小花园里等着点点、赵慎莉她们,开门见山地通报:我们不选林娅,你们呢?

  赵慎莉等几人一口答应。胡明问点点:你呢?

  胡明本来对班级里的事不关心,除了闷头玩,就看一本本乱七八糟的书。但是可看的书越来越少,还常有人指三道四,这是封资修,那是四旧。胡明不擅长和人争论,就找五四时期的一些小说和故事看。这些日子,他正对德先生赛先生感兴趣,很想德赛一回,而不是坐在安静的课桌前。所以,他也表现得很积极。和秦万余不同,他对林娅没意见,而是对选举本身感兴趣。他的理解是,只有得到与成老师的希望完全不同的结果,才算*成功。

  见点点犹豫着没回答,胡明又追问了一句:说话呀。

  点点说:我总不能自己选自己吧。

  对点点来说,选举一点不为难,除了自己之外,其他五个人全部圈上就行了。

  胡明:为什么不能?封建残余。

  胡明晃着脑袋,一付“朽木不可雕”的遗憾,离去了。

  最终,点点没有选自己,但结果仍在大家预期之中,林娅落选了。

  成老师迟迟没有宣布选举结果。秦万余问了几次,成老师都没有正面回答。

  第二周的队会课上,成老师拿了一迭裁得整整齐齐的纸片,进了教室,说:今天我们进行中队换届选举。

  秦万余不解地问:上周不是选举过了么?

  成老师:选举是件很庄严很郑重的事。上次我们是模拟,今天正式选举。

  成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候选人的情况,特别仔细地介绍了林娅。说林娅学习好,文艺好,以身作则,全面发展,是个合格的中队干部候选人员。他介绍得越详细,就越引得同学们挑剔,连一些女生也开始不以为然。

  秦万余嘀咕:她成分不好。

  成老师听到了,勃然大怒,说:你是不是还想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天生会打洞。小小年纪,满脑子封建迷信。

  秦万余:红卫兵就讲成分。

  他知道,中学里表现再好,成绩再好的学生,只要成分不好,就不能加入红卫兵。

  平时,队会课的气氛通常比较轻松,师生对话也比较随意,但如果成老师生气,学生就会识相地安静下来。可是现在不同,事关文化革命的大是大非,秦万余一旦开了口,就责无旁贷,要充分表达意见。

  成老师态度也激烈起来,好像不是在教育学生,而是在辩论,说:成分?成分那么重要吗?毛主席什么成分?富农!周总理什么成分?官僚资产阶级!只有不自信的人,才以成分压人。有本事,比业务……

  他突然觉得用词不当,改正道:有本事,比学习。成绩才是硬功夫。

  成老师铁青着脸,不像往常,再生气的时候,也总能透出一丝宽容。大家惊呆了,不敢说话。秦万余也不再吭声,他反驳不了成老师,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

  成老师停下来,冷静了一会,语气缓和了,继续说选举。告诉大家,中队委员会最好能有各方面才能的人组成。还说,候选人都是自己的同学,大家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光看到个别同学表面上有点冷淡,要从工作和集体的利益方面考虑候选人。

  成老师越说得多,秦万余越不想选林娅。趁成老师还在动员讲话的时候,把前后左右的男生都推了个遍,朝远处的同学挤眉弄眼,传达自己的意思。

  张振方、胡明、许平……,包括赵慎莉、水梅英等一些女生,都有秦万余有同样的想法。

  他们的猜想没错,成老师确实很想让林娅当选中队委员。林娅老实,文静,爱学习,懂道理,安分守己。现在,他太需要这样的一个人,给大家树立榜样。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变化,而他,不能公然地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他只有树立榜样,让榜样传递他的思想。

  成老师把纸片发到每个人的手中,一边说: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纸。这就是选票。大家要认真对待,选出最合适的人来。

  这一次,林娅的得票更低。

  凭心而论,除了成老师介绍的优点,林娅还很礼貌,对同学都客客气气的,从不与人争吵。别人请求她帮助的时候,她也很乐意。可是不知为了什么,就是没人缘,人人都好像同她有一段距离。

  这次选举,林娅仍然落选了,依旧当她的小队长,和同学们的距离则似乎更远了。

黑的字,红的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