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点点,六0年代-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课,但对学生的特点知道得一清二楚。他让计言其什么也别做,就负责美化。
以后,红廊里就不定期地布置学生的各科优秀作业。这些作业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班级,所以,走在红廊里,哪个班级好哪个班级差,一目了然。如果有人发现在这些优秀作业里有错误,那说明老师批改不认真,学生作业不认真,都会受到批评,而发现的同学会受到奖励。也就是说,红廊激励的不仅仅是好学生。
成老师说:这么做,是为了带动一个班级、一个年级,快马加鞭,一齐进步。一花独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嘛。
成老师又说:一花独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句话意思很好,但作为诗来说,不是最好。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这时候,红廊已经初具规模,没什么事可干了,大家在一起闲聊着。无人回答成老师的问题,大家都对这句诗耳熟能详,都只引用它的意思,而从来没去深入探究。
见没人回答,成老师说:一首诗里,一般不用相同的字,而这里两句里就用了两个春字,这是个毛病。
大家恍然大悟。季蔷找碴,说:新课文有一首诗,“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莫嫌我老汉说话罗嗦”,有两个“老”、两个“话”、两个“多”。
成老师朝季蔷看了一眼,说:你记得挺清楚的。
季蔷得意地说:我把新书都看了一遍。
成老师赞道:好。这叫预习,是种好习惯。以后要坚持。
季蔷更得意了,忘了自己的问题。成老师没忘,说:那是民谣,和新诗一样,不受字数约束。
同学们更有兴趣了。成老师说:以后我会慢慢教你们。现在,回家!
最后两个字说得不容置疑。大家想起成老师是老师,他简短、有力、不容反驳的话就是命令,便纷纷起身回家。
晚上乘凉时,这些中小队长们,已经在各自的周围传开了红廊的故事。口口相传中,他们回忆起了一个白天里被忽视的名词:联合行动。红廊不是五(1)班(已经是五年级了,这一点也让大家都深感自豪)一个班级的,而是在三楼的所有班级、也就是整个年级的联合行动。听起来像是有意思的军事行动,让学生们好奇而又兴奋。
哪怕是最悚读书的学生,也对即将到来的红廊充满期待。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守信很重要
点点沮丧极了。要知道,她也不想丢三落四,况且丢的还是她心爱的口琴。要知道,为了买口琴,点点花了两个月的零用钱,还泡在新华书店,一本一本地找学习吹奏口琴方面的书,弄得好脾气的哥哥也差点发了脾气,不耐烦地告诉她:口琴不是乐器,没有技巧,怎么可能有书。但点点不放弃,硬是大海捞针找到一本。她照着书练,已经能吹成调,甚至还能吹出复音、颤音了。
正是热情高涨的时候,心爱的口琴却不知了去向。
而秦万余他们几个还一个劲地盯着她,一口咬定她是故意的。赵慎莉、水梅英等几个平时很要好的女生,这时不说话,不帮秦万余也不帮点点,光在一边看。点点知道,她们也很不满。
点点说:我真的把口琴带出来了。
点点记得清清楚楚,临出门她突然想今天开联欢会要用口琴,特地进屋去拿了口琴放进书包里的。但是书包太满,她就把它塞在最上面,紧了紧书包扣才走的。
秦万余一百个不相信,说:口琴呢?你拿出来呀。
秦万余的大眼睛瞪得滚圆,说:中队长就了不起了,就可以不关心小队的事?
点点想说:我不是中队长,现在还没有选举。
成老师说过,按选举原则,四年级的中队委员,在升入五年级时,已经自动失效。但是,在新一轮选举之前,新一届中队干部没有产生的时候,班级的工作还得照常进行,所以,点点他们这些中队干部,就全都是临时召集人。其实做的事都一样,但给点点他们这些十来岁孩子的印象是,选举不是随随便便的事,而是很严肃,很认真的。
点点还想说:我没有不关心小队的事。
点点确实没有不关心小队的事。她同意代表小队表演节目,并且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开学的第一天,成老师就在晨会课上宣布,本周的队会课——也就是本学期、本学年的第一堂队会课,班级里开个联欢会,庆祝新学年的开始,也庆祝老师和同学有缘走到一起来。成老师说:就如毛主席所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个共同目标,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成老师建议每个小队出一到两个节目,每个同学都要争取积极参与,特别是干部,要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因为这是集体活动。
成老师的建议就是要求,只不过他说得和气些婉转些罢了。听成老师的话时,点点是这么想。而有些同学则听到了话的另一面,问:老师,你起不起模范带头作用。
成老师说:当然。我也表演节目。
教室里一片欢呼。欢呼过后的小队会上,秦万余他们就逼着点点出节目,说老师都表演节目,你凭什么特殊。你当中队干部两年了,我们还没看到过你的节目。
点点很为难,她不擅长唱歌跳舞,不习惯当众表演。又没有其他特长,总不至于把枪带到教室里打靶吧,让大家看看枪枪都在八环以内。她考虑了半天,秦万余带着一帮家伙盯了她半天。点点无奈,说:那就口琴吧。我吹个口琴,为小组唱伴奏。
聊胜于无。大家同意了。
可是,现在说什么也没用。口琴确实不见了。当时,为了表演的事,她确实再三推辞过。
秦万余说:你,说话不算话。不愿意表演就早说,直接说。这么做什么意思啊。把人家当傻子。
点点:口琴真的找不到了,我也不知道丢在哪里了。
秦万余:哼。丢掉的是信用吧。不守信!
秦万余一个劲埋怨着。点点想说班级里又不少我一个节目,但听起来更像是预谋的。
这边正相执不下,那边,成老师大声号召着,嘿,嘿,男同学们,上啊。
正在布置教室,要把彩带从垂在天花板下的电灯之间绕来绕去,绕出个气氛来。成老师正指挥着同学们把讲台、桌子搬到教室中间,搭成一个工作台。
见到这种事,秦万余最起劲,撇下点点和几秒钟前他还认作是天大的事,跑到工作台边,一边说:我来我来。一边要爬上桌子去。
成老师一把拉住他,说:没你的事。
说着,成老师另一只手撑一下讲台,人瞬间上升,一只脚顺势踏在讲台上,一用力,整个身子就稳稳地站在讲台。然后又像走楼梯般的,踩到了讲台上面的桌子,让同学们把彩纸彩球传过来,开始布置。干完了这些,成老师直接往下跳。着地之后,只微微俯了下腰,就又和平时一样了,从容活泼,生气勃勃,一边掸着身上的灰尘,一边对看楞眼的学生说:你们现在千万不能学我。
不知谁羡慕地问:什么时候能学?
成老师:再过十年。
大家笑了起来。点点却还在生气。但是不知该生谁的气。生秦万余的气?他说的没错,中队干部应该关心小队的事,她没口琴就没法表演节目,不表演节目就是她的错。再说了,答应好了的事,再难不辞,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嘛。生自己的气?也没道理。自己准备得好好的,并没有食言。
想来想去,想不明白。点点“嚯”的站了起来。
赵慎莉:你到哪里去?
点点不回答,只是往门边去。
赵慎莉急了,三步跨作两步,叫来成老师,在门边挡住点点的去路。
成老师问点点:怎么了?
点点说:我去找口琴。
成老师听得云里雾里。赵慎莉把事情大概叙述了一遍,希望成老师能阻止她。哪知成老师却说:可以。你去。注意安全。
连点点也很感意外,看着成老师。现在是上课的时间,学生不能随意进出学校。
成老师:守信很重要。信誉很重要。不过,你准备到哪里去找?
是呀,到哪里去找。上午放学时,点点就发现口琴不见,回家的路上,她走得很慢,看得很仔细,可是没有找到口琴。这时她说是去找口琴,可是没有明确的方向,只是赌气,想告诉同学们她不是故意的,她没有说话不算话。听成老师这么问,她迅速地想了想,灵机一动,说:去派出所。
她想起,派出所门口有一个失物招领箱,里面放着各种各样行人丢失的东西。这是她想得起来的唯一可以去碰碰运气的地方。
成老师同意了,叮嘱点点过马路小心,走横道线,等绿灯亮。这些点点都懂,觉得成老师有时也有点婆婆妈妈。
点点的运气不错。还没进派出所的大门,就看见到自己的口琴在失物招领箱里好好地躺着。她没费什么周折,就从警察叔叔那里领了回来。那位警察叔叔打开失物招领箱,取出口琴递给点点时开玩笑说:你的口琴找翅膀,会飞来飞去。
点点终于轻松地笑了。她辛辛苦苦来回奔波找口琴,并不是仅仅因为爱口琴。她常丢东西,比口琴更心爱的也有。有的会在一段时间后在某一个角落发现,有的就永远找不回来了,但点点从来没像这次这么着急过。
成老师说得没错:守信很重要。信誉很重要。。 最好的txt下载网
迎新联欢会
成老师把联欢会的标题定为“迎新联欢会”。以前,迎新联欢会总是在放寒假之前、期末考试之后。可是这次,刚刚开学,国庆节还没到,就开迎新联欢会了。成老师说:学期新的,老师是新的,我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新的。联欢会当然取名“迎新”最贴切罗。
进入高年级以后,一切都是新的,连同学们的感觉也是新的。他们新奇而热切地盼望着迎新联欢会,盼望着老师的节目。读了四年书,还没有看过老师表演的节目。哦,不,以前看过,是在舞台上,老师们都化了妆,是演员,和这次不一样。
当成老师宣布说由郑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首俄语歌曲时,教室的掌声刹那间如雷鸣,尽管谁也不认识郑老师。
郑老师很年轻,很腼腆,见这个场面,脸也微微红了,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成老师介绍说:郑老师是师范学校的高才生,今年刚刚毕业,分配到我们学校,以后教大家俄语。
郑老师唱的是《儿童团团歌》,曲调很熟悉,大家二年级的时候就会唱了,但歌词全是外文:
弗赛里格多伐,牟别啊捏日……。
郑老师羞怯而认真地唱着,仿佛面对的是她自己的同学和老师。
郑老师的俄语棒极了,舌头好像在口腔里边欢乐地打着滚,急促而流利,就像点点在少年宫里接待过的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宾阿姨在说话一样。
点点觉得,教俄语的郑老师唱歌比音乐张老师还好。因为点点喜欢听很沉、很稳、音调不高的歌曲。张老师的声音太高,点点听着累,怕她万一唱不上去了,唱的人和听的人都尴尬。
郑老师唱完之后,成老师又夸了几句,还对同学们说:好学生和好老师是一样的,要多才多艺。光是学习好还不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
成老师还要说,可是大家都着急看他的演出。联欢会上没大没小,声音先是轻轻的,零散的,慢慢聚拢来,成了有节奏的呼唤:成老师,来一个。成老师,来一个。
成老师:好好,我来一个。
成老师环顾一下四周,说:来个什么送给我亲爱的学生们呢……我不学无术……大家别学我啊……表演个什么呢。
成老师一脸严肃,似乎在认真思考,认真说着。但同学听着却是满腔的幽默,都笑了。
成老师依旧一本正经:我会爬竿。
很多同学知道成老师会爬竿,也看到过他爬竿。一开学,体育课上的项目就是爬竿,不少同学都爬不上。成老师就在活动课上示范给大家看过。他还有个绝活,人站在两根竹竿中间,双手各握一根,交替着往上攀,不一会就到了竹竿的顶部,这时,才双腿相交缠着竹竿,腾出双手向下面的学生挥手致意。点点仗着自己是射击队员,臂力不错,学着成老师的样子悄悄试过,可是根本不行。
同学生怕成老师用已经见识过的爬竿糊弄大家,纷纷说着:不行。不要。
成老师:可是教室里没有竹竿……。那么,也唱首歌吧。
不教音乐的老师会唱歌,对学生终是诱惑和新奇。大家拍手一致表示同意。
成老师唱的歌,大家比较熟悉,点点知道名字,叫《我们年轻人》。点点家的房子隔音不好,隔壁住着几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常在留声机里放这首歌。两段歌词之间,应该有个过门,奏乐器。成老师没有乐器伴奏,他就自己吹着口哨伴奏。那哨声清脆、悠扬,和成老师刚才浑厚的歌声完全不同。老师居然会吹口哨,还吹得这么好。同学们很少听到这样的口哨,听得简直疯狂了,不依不饶,一定要成老师再来一个。成老师答应了,正准备唱,不知从哪里发出个声音:我们要听口哨独奏。
成老师:那不行。口哨是小资产阶级情调,不能吹。
理由明显不能说服人。成老师解释说:我刚才是伴奏,没有乐器,临时把它拿来当作伴奏。你们不能学。今天以后,教室以外,我不希望听到口哨声。
成老师又唱了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这是一首新歌,无线电里一直在播放,不少同学会唱,听着听着轻轻地和了起来。成老师抬起双手,示意大家一起唱。唱到第二遍时,成老师的歌声已经淹没在学生们的歌声中,他干脆当起了指挥,一边唱一边有力地打着节拍。曲调很高,有的同学能唱上去,有的声音跌落了下来,一首歌被唱得七零八落,但激昂得很,传得很远。一曲终了,成老师的双手在头顶漂亮地划了个圆弧,歌声戛然而止,同学这才想起本该听成老师独唱的,于是一边拍手,一边要求“再来一个”。
成老师说:不能了。
大家兴犹未尽,问为什么不能。成老师说:我为大家讲个故事吧。这个故事是俄罗斯大作家克雷洛夫写的寓言诗,叫杰米扬的鱼汤……
成老师绘声绘色地说着,很快就吸引了同学们。
故事很简单,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叫杰米扬的农夫,很热情,做的一手好鱼汤,常常用鱼汤款待客人,客人说好吃,他就热心地再盛上一碗,客人又说好,他又送。客人吃不下了,他还送,热情之极。弄得客人落荒而逃,再也不敢去做客了。
最后,成老师字正腔圆地朗诵了诗句:作家有真正的才华,很好,但如果你不懂得适可而止,没完没了地同别人唠叨,那你的散文或诗歌,将会比杰米扬的鱼汤更加让人受不了。
朗诵完了,成老师停顿了一会,问:知道什么意思吗?我好比作家,你们好比读者。如果我做了杰米扬,你们不堪忍受,以后我怎么教,你们怎么学?
说完,成老师哈哈一笑。联欢会还没结束。大家又欢声笑语了一会,成老师大声宣布:好了,好了,大家安静。
大家很愿意听从成老师的指挥,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成老师很满意,说:很好。应该这样。静则如处子,动则如脱兔。
怕大家不理解,成老师把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