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治愈癌症的希望守则-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希望VS假希望
抱持“真希望”的名医三人帮
最近,在分析成功克服晚期癌症的三位著名医生的病例中,我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三位名医中有两位是我在首尔大学医院学习时的恩师,而另一位则是和我志同道合的前辈医师。高昌顺博士克服了3种癌症(大肠癌、十二指肠癌、肝癌),韩湾青博士克服了已转移到肺部的肝癌,李熙大博士从多达11次的癌症复发中顽强地站了起来。
若说这三位博士的共同点,就是与癌症进行殊死搏斗之后获得了重生。虽然他们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从未心存侥幸或盲目幻想。在克服癌症的过程中,他们勇于直视冷酷现实,用坚韧不拔的信念迎接希望,最终将这种梦想和希望变成了现实。他们即是“抱持真希望者”的代表。
生存的原理
越战时期,美国将军吉姆·斯托克代尔(JimStockdale)是“河内希尔顿”战俘营的美军俘虏中职位最高的将领。从1965年至1973年,被关押的8年间,他被严刑拷打达20多次,却坚强地活了下来,最终光荣回国。
作为俘虏中的最高指挥官,他顶住压力,竭尽所能创造条件,为其他美军俘虏少受伤害、成功获释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明白,除了保护自身性命外,他还负有统率战俘营中所有士兵的重责。
为了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他冒着生命危险与战俘营外的人交换秘密情报,并创造出巧妙的内部交流手段,缓解了战俘们的孤立感。此外,面对永无休止的拷打,他创立了一套方法,保护了部下。最后,他和他的部下以对胜利的笃信和不屈的意志,终于等来了获释的那一天。
回国之后,他获得了崇高的荣誉,成了美国第一位同时荣获海军飞行员机长荣誉勋章和议会荣誉勋章的三星将军。后来,他还与妻子合著《爱情与战争》一书,记述了8年间的爱情与经历。
吉姆·科林斯在其著作《从优秀到卓越》中引用了斯托克代尔将军的轶事,很好地证明了“信念”的伟大力量。
斯托克代尔在接受科林斯的采访时说道:“战俘营里最早死去的都是那些乐观主义者。”当科林斯表示这很矛盾时,他解释说:“他们总想着圣诞节可以获释,圣诞节没被放,则复活节、感恩节、下一个圣诞节地继续想下去,结果在屡受打击之下,他们逐渐失去信心,郁郁而终。”
“对长远我有一个很强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活着出去,绝不可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我又直视现实中最为残酷的事实,从不混淆信念和正视现实的原则。”斯托克代尔继续解释。正像斯托克代尔一样,当乐观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结合时,将会带来良好的结果。这一点对癌症患者同样适用。癌症患者不仅要拥有“根治癌症”的信念,还要拥有冷静直视现实的能力。
哈佛医学院的杰诺·古柏曼(JeromeGroopman)教授对“乐观主义和希望的力量能否逆转病情发展”抱有疑问。因为他在治疗中发现,对根治疾病抱有强烈希望的患者中,也有不少人的病情未见好转,反而恶化了。后来,经研究发现,患者的希望分为“真希望”和“假希望”两种。
“假希望”通常指的是“漠然的希望”。这是一种以“会好起来的,我肯定能够活下来”,“用充满肯定和期望的心态展望未来吧”等心态抱以玫瑰色幻想的情形。但是在内心深处,此类人士很难控制自己所处的状况、环境以及未来。不得不说,这种希望更接近于妄想,而大部分抱有妄想的人只能迎来死亡的结局。
不过,抱有“真希望”的患者却一定能活下来。犹如斯托克代尔将军,抱有“真希望”的人具有直视冷酷现实的勇气和胆量,以及可战胜任何痛苦的信念。这种希望,绝不是漠然的希望,而是毫无动摇的期望。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这种态度会帮助患者度过艰辛的治癌过程,成为征服癌症的基石。
希望是人类感情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扎根于现实的“真希望”和漠然坚持“玫瑰色幻想”的乐观主义截然不同。“真希望”在直视现实的基础上,赋予人们克服现实困难的力量。
杰诺·古柏曼博士在其著作《希望:战胜病痛的故事(theAnatomyofHope)》中介绍了自己的同事,哈佛医学院病理学教授乔治·格里芬的抗癌历程。美国公认的最高胃癌权威格里芬博士不仅在美国,也在中国和韩国进行过胃癌研究。后来,他还迎娶了共同进行过研究的韩国病理学家为妻。
1987年,格里芬博士出现了口臭和呕吐的症状,于是进行了胃镜检查。当时与格里芬博士一起用显微镜进行活体组织检查的妻子,一下哭了起来。检查结果显示,格里芬博士得的是转移性胃癌,预计生存期只有6~9个月。这对于他们,无疑是晴天霹雳。
面对癌症的威胁,格里芬博士并没有放弃,而是做出了惊人的选择。通常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都会选择以延长生命、减少痛苦为目的的对症治疗,而他却果断选择了大量使用抗癌剂并进行集中式放疗的治疗方法。而且,他还在身体极度受损的状态下接受手术并强行进行了二期化疗。对于格里芬博士近似酷刑的治疗方式,医学界人士称之为“疯狂的行为”。但他们夫妻俩却以恳切的祈祷和毫不动摇的信念,固守自己的选择。然后,他离开了医学界。
13年后,偶然与看上去依然健康的乔治·格里芬博士相遇的古柏曼博士,感到深深的自责。因为在当时,所有的医生,包括古柏曼博士在内,都完全放弃了对格里芬博士的治疗。
“希望”里包含不屈的意志。假设当时,格里芬博士听从医生们的忠告,也许活不到现在。在与癌症的战斗中,他全然忽视所谓的统计数据,果断放弃了盲目乐观的“假希望”。
“即使在最糟糕的瞬间,我也勇于面对那些数据传递出的信息。”这是格里芬博士对古柏曼所说的话。“假希望”会隐匿疾病带来的威胁和危险,而“真希望”却让患者正确认知冷酷的现实。
燃烧的希望向人类供应果敢挑战困难的勇气和彻底克服残酷现实的力量。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转换思维,让绝望变成希望(1)
智障儿童从不得癌症
有个惊人的事实,就是智障儿童和患有精神疾患的人从不会得任何种类的癌症。智障儿童几乎不存在精神压力,而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则在完全不同于正常人的精神体系中生活。我们要学会轻松笑对人生,面对难关时,灿烂一笑,抱着一定能够解决问题的心态,将有助于渡过难关。轻松和放开是治疗和预防癌症所必需的重要因素。
2008年8月,英国《BMC癌症》杂志刊登了一篇研究报告,介绍了1983年伦敦癌症医院的250名乳腺癌和子宫癌患者,她们中的155人,约占总数的62%,在发病之前有严重的精神混乱和心理压力。这是身体垮掉之前,精神体系先行崩溃的典型案例。精神体系的崩溃会显著降低免疫功能而成为触发癌症的导火线。
最近,我在名叫“癌症开放诊所”的学术讨论会上见到了推广“大笑疗法”的金明子女士。10年前,她成功克服了已转移到骨骼的乳腺癌。和我见面的时候,她向我展示了笑声给她人生带来的巨变。金女士告诉我,从前的她一直生活在注定要患癌症的生活体系中。在那种生活体系下,想躲避癌症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今,她生活在癌细胞无法生存的全新体系中。
生活中充满乐趣时,癌症无处藏身。生活中笑口常开时,能将癌症拒之门外。
自身环境是核心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不管医生还是患者都片面地选择治疗手段,很少为改变生活体系付出努力。其中,“术后为接受抗癌治疗犹豫不决”和“难以定夺是否继续接受抗癌疗法”,就属于片面性的想法。
事实上,抗癌治疗只不过是很多重要治疗过程中的一部分,没有必要把全部筹码压在其上。执迷于个别治疗手段,容易累积矛盾和精神压力,而身体免疫力会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这种情况下,患者只能迎来未战先输的结局。
比治疗手段更为重要的是明确的方向,而转换体系则属于重中之重。打造癌细胞无法存活的体系,即是维持最佳免疫状态。若想将其实现,就须掀起一场生活革命,实现饮食、运动、调节精神压力等一系列的变化。
其中,动用所有可行的方法,维持最佳免疫体系,给身体创造出适合战胜癌魔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癌症患者急需的是消除癌症的同时防止免疫功能低下的方法,以及既能攻击“敌人”,又能最小化“我军”损失的方法。
总之,与癌症进行战斗之前,应先纠正我们对癌症的错误认识。事实上,癌症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可怕,患者不应束手就擒。
癌症患者并不是因为“癌”死去的
我在肯尼亚为马塞族人进行医疗志愿服务的时候,曾见过一位正处在胃癌发展期的女性。让人惊讶的是,那位女性的胃癌,竟然从体外就可看出病灶。那种情形下,稍具医学知识的人都能看出她得的是胃癌。当我问她发生该症状有多少年的时候,那位女性告诉我已经有20年。后来,我通过一直工作在肯尼亚的友人得知,那位患癌女性至今活着。当时,这位身患癌症20多年,却依然健在的患者,给我带来的震撼,难以用语言来描述。
通过那次的经历,我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启示:那位女性能够带病存活20多年,是因为她根本不认识癌症。这可是个非常重要的昭示。癌症,对于那位女性不具任何威胁性意义,即使你告诉她她也不会明白。对癌症不抱有恐惧感,就是她得以继续生活的根本原因。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转换思维,让绝望变成希望(2)
接到癌症诊断书的瞬间,人们通常会产生面临死亡的挫折感,而无暇顾及癌症本身。基于这种现象,我十分赞同崔一峰博士所著《癌症并不是癌症患者的真正死因》一书的观点。癌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恐惧、绝望、自暴自弃等因素,而不是癌症本身。我见过的所有癌症患者中,因癌症直接导致死亡的案例少之又少。
假设人体正常组织的重量为60kg,那么当癌细胞的重量达到1kg(约1万亿个)的时候,没有人能继续延命。人们为什么会在这场60∶1的战斗中败下阵来呢?究其原因就是患者在恐惧、绝望和自暴自弃等情绪的笼罩下,未等开战心却先亡的缘故。归根结底,癌症治疗成与败取决于其所持的态度。
从疾病状态转换到健康状态
转换观念能让癌症无从发威。因此,癌症患者若想重获健康,必须改变原有观念。因为对原来生活体系置之不理的态度,会助长癌魔的气焰,不利于恢复健康。
已经确诊的癌症患者大多会认定自己必死无疑。治疗过程中,他们从不对治愈癌症抱有信心。不仅仅是患者,就连家人和所有与患者相识的人,也都认为患者余生不多。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癌症治疗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而且过了若干年以后,倘若患者仍存活于世,则家人、朋友和患者本人都会觉得难以置信。在这种“患癌者必死无疑”的错误观念支配下,谁又能成功生存下来呢?
要知道,癌症的力量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癌细胞能够击垮人类,得益于发生病变的内部环境和人们的错误观念,而不是因为它的强大。
耶鲁大学医学院肿瘤外科教授伯尼·西格尔博士说过:“体内形成癌细胞喜欢的环境时,癌症就会赶来筑巢。但要是在体内打造癌症不喜欢的环境,无从适应的癌症就会远走高飞。”
治愈癌症,应尽快从癌症喜欢的疾病状态转换到癌症讨厌的健康状态,消除癌细胞的生存空间。
抗癌战争中的七大败因
癌症患者为何会放弃人生,将自己的命运交付给癌症呢?有七大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自暴自弃和绝望感。
第二是无知。癌症患者多因无知而亡,加强对癌症的了解,就不会走向死亡。
第三是免疫力低下。癌症患者多因感染死亡,而不是因为癌症本身。免疫力低下者易患肺炎或败血症,其他细菌比癌症更容易夺走患者生命。
第四个原因是丧失感。
第五个原因是营养失调。
第六是心理压力和逼迫感。极度严重的心理压力和内心中受伤害的感情,以及未解的心结是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
第七个原因是无激情。学会从遭受到的痛苦中寻找积极意义时,可以战胜癌魔。
请记住,上述七项内容是癌症患者为了征服癌症必须克服的内容。
有位后辈曾向我讲述过自己老丈人的治癌过程。当时,患晚期大肠癌的患者及时做了手术,且效果良好。由于家人和医生对患者严格保密病情,患者坚信自己得的只是初期大肠癌,对手术充满信心。术后患者的病情急速好转,没过多久就可以正常上班,恢复到了发病前的健康状态。周围不知详情的人根本看不出他进行过癌症手术。直到有一天,当患者偶然知道自己是晚期癌症患者之后情况急转直下,他当天就住进了医院,没过三天即离开了人世。这个案例很好地证明了人类的信念和态度的重要性。也就是听到这则案例之后,我开始用新视角思索,“对癌症的态度,也许要比癌症本身更重要”。
转换思维,让绝望变成希望(3)
癌症不停地将人带入恐惧之中,在癌细胞开始攻击之前,让患者的免疫体系先自行崩溃。随着心理冲突的深化,人体免疫系统将逐步失去功能,向强敌暴露弱点。这会导致未战先输的结果。在与癌症进行对决的时候,能否尽快摆脱日渐抑郁和萎缩的内心世界,回复乐观向上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最后的战果。(引文摘自高昌顺博士撰写的《气势上不要输给癌症》。后引文出处相同者皆注“高”)
人们普遍认为一旦患上癌症就必死无疑,可实际上癌症患者活下来的概率超过50%。以韩国为例,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达52%(2001~2005年)。
重视5年生存率是因为医学界规定癌症患者5年之内不再患癌,则可认为其癌症已经治愈。当然,也有部分患者会在5年以后复发或患上其他癌症,但医学界为了统计和分析各种癌症患者的生存率,采用5年生存率作为判断癌症治愈的统计指标。
韩国国内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
●2001~2005年已记录的癌症患者生存率为
(与1993~1995年期间的相比上升11%)
●政府重点推进的早期检查项目中,胃、肝、大肠、子宫颈、乳房等癌症的治愈率为
(与1993~1995年期间的相比上升)
●主要癌症的生存率:胃癌;大肠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子宫颈癌;前列腺癌91%
出处:保健福祉家庭部中央癌症记录本部
在韩国,生存率最高的癌症是甲状腺癌,其5年生存率高达98%。确定患者的癌症种类为甲状腺癌时,我都会说“祝贺您”。因为该患者得的是所有癌症中最弱的一种,值得为之庆贺。当然,为了避免进入那不幸的2%,治疗和预防中一定要全力以赴。此外乳腺癌的生存率也超过80%。尽管以10年生存率进行统计时数值会有所下降,但上述两种癌症无疑是最好治疗的癌症。其生存率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诊断方便。由于这两种癌症可摸可见,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