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剧情-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叔叔今天到孔伦这里来心中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他是为了那一生的梦想而来。所以叔叔试探性的说:“赐教谈不上,如果我有什么可以帮得上忙的地方,我想我们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那晚生就先谢过了!”马家明高兴的说,他显得有些兴奋。

  “你不用再晚生晚生的了,不然我会感到很别扭的。”叔叔说。

  “是,我记住了。”他仍是没有有一些拘谨,放不开。

  “这就是了么!”孔伦似乎是见自己的任务完成了,高兴的向外间里喊了一声,“茶!这茶可是我从一个政协委员那要来的,平日里我自己都不大社舍得喝,今天是专门为你准备的。”

  “我已经在这坐了好几分钟了,为什么刚刚听到你说茶啊?”叔叔戏虐的问。

  “这个都让你给看出来了,哈哈,本来我想要是你还坚守着自己的那个死原则,不肯合作,这茶我就留着给自己了。”

  “也就是说这是奖赏了?”叔叔说。

  他又是哈哈一笑,没有回话。这时另外一个年轻人端着茶进来了。叔叔一看这个年轻人一幅中性人脸庞和他那清秀的身材就想到了孔伦的特殊爱好。可能是他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孔伦冲他嘿嘿一笑说:“这位是我新近请的助手,你也知道我平日的事务总是很多。我一个人也处理不过来。这不,那位被我偷了茶的委员给我介绍了这么一位助手。”

  叔叔说:“哦,是这样啊!那他一定很能干了!”

  他说:“是的,是的,自从他来了以后,我平时的那些杂事都给整理的liliang的。”

  叔叔心想,心里明镜似的知道他了解他那么点破事,脸也不红一个,哎,这人啊还真是越老越不像话了。

  孔伦的助手走到叔叔的面前放好茶杯,又把茶水倒上,这使叔叔得以近距离看清楚这个年轻人,光滑的脸庞,精致的脸空,我想我应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他,因为时下有许多年轻的作家都是用这么个词语来形容他们这一辈的同龄人。只是有一点,他的脸色太过苍白,没有一丝年轻人应该有的朝气。从年龄上看他应该还只是一个在上学的孩子吧,要是不出差错他应该在象牙塔里面享受同龄人应有的乐趣,而不是在这个地方陪着像我一样将要成为糟老头子的孔伦。

  不过从他那咸熟的动作上来看,孔伦这个家伙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至于把他安排到这里来的那个什么委员怕又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需要孔伦帮他去做了。

  “请用茶,林先生。”青年说,他的声音软软的,像是刚刚从水中捞出来的海绵。他在帮我们把茶水倒完后就出去了。

  “你们尝尝是不是很特别?”孔伦说。

  只是这个时候的叔叔哪里有什么心情去品什么好茶,他只是喝了一小口就说不错不错,果然是与众茶不同。马家明则说这是他所尝过的最为好的茶。

  “我一向认为遇到什么样的人,就应该说什么样的话。遇到仙人说神话,遇到凡人就说人话,遇到鬼就要说鬼话,可是遇到了半人不鬼的东西我们就要说胡话了。相同的道理,什么样的东西还是要送给什么样的人来欣赏。还是那句老话,宝剑赠英雄,好鞍配好马。我看这些东西放在那家伙家里也是浪费,就给他要了过来。因为他在平日里遇到我满口胡话,搞的我也要试着把爱因斯坦的理论加上我们家老祖宗的理论再套上马克思那个犹太人的话用尼采的逻辑讲出来才有可能得到他的认可。你都不知道我与他谈话时的那个累。要不那样的话,我们之间就没得沟通。”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那个表情真让人怀疑他为什么不去做一个演员,要是他去了的话,我国的电影业也不至于这么低迷。虽然我平时不看电影。

  “可是你还不是与他们混的与鱼得水?”叔叔又喝了一口茶说。

  “没有办法的事,我也是进去了之后才想抽身,可是你想那哪有那么容易啊!难啊!”叔叔知道他又在作一些无谓的感慨。终于,他似乎是感觉到自己的任务已经达成,就随便找了个借口离开了书房。

  “孔先生说,你正在做一项研究?”孔伦出去后,书房里只剩下了叔叔与马家明两个人。开始时气氛有一些尴尬,终于叔叔清了一下嗓子问。

  “是的,嗯,在校方的支持下,我正在寻找有关于我国古代瓷器、字画方面的资料,如果有可能我还想能够见识一下青铜器!”他在孔伦离开书房后显得有一些不太适应。“今天能够见到林老先生本人,晚生感到很高兴。”

  “晚生,那我是不是要自称早死啊!我说了,跟我不用客气。今天,在这里,”叔叔说,“能够见到愿意潜下心来去翻一翻祖宗们留下来的东西的年青人,我想,我要比你高兴的多啊!”

  “抱歉!那么,我可以理解为您愿意帮我了?”马家明说。

  “不!我没有说帮你,更没有答应你。”叔叔说。

  “……”

  “我只是说,我们可以互相交流!”

  “林先……啊,我想我还是叫您林叔吧!”他说,“您可真幽默!”说完他笑了起来。叔叔也乐了。爱笑的女子是可爱的,而爱笑的男子则是他们抱负和胸襟的象征。

  “哈哈,再有幽默感也不是老了……好了,不说这些扫兴的话。那你能不能够浅谈一下你的研究发现。”叔叔想要从他的口中得到些什么。

  从叔叔接下来的记录中可以看出他们二人的第一次会面很愉快。因为在接下来二人谈到了我国石雕艺术的发现情况。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十一章
听到叔叔问起他的研究时,马家明显得很高兴,他以一种颇为自豪的语气说道:“在数千年前的尼国罗河畔,那些建立了庞大帝国的统治者们,他们选择了金字塔来作为他们共同的文化符号,在这上面涵蕴了这个复杂民族在历史上共同的记忆。与此同时,他们的政教领袖、法老和贵族,他们把自己的形像雕刻成巨大的雕塑,而它们比真人要大上十倍。这些人像雕塑庞大而阶级严密、一丝不苟的如同帝国的精神。他们或许是想要不朽,但是他们也确实做到了。在今天,没有人不为他们的那独一无二的冷峻、稳定,高居于台基之上的那种崇高美而心悦臣服。”

  “嗯……”叔叔只是给了他一个鼻音。

  “可是,为什么在同样拥有数千年文明的早期中国没有那样的雕塑呢?”

  “我想你应该会注意到,而且会发现,在古埃及的人像雕塑中,他们选择了最为坚硬的花岗岩来作材料。我们或许可以认为这是他们从最为原始的岁月之中残留下来的一种情愫,对于最初的记忆的眷恋。因为人类在最初的岁月之中是整日与石头为伍的。这种情愫不单单是在埃及是这样,在希腊、印度也一样存有。但是这种本该作为所有民族的一种精神延续的雕刻为什么没有在我国发展的像在它们那些地方一样精彩呢?这就是你想要问的吧?”

  “是的!”

  “其实,你应该发现,不单单是大型的石刻,在出土的那些明器之中就连‘俑’大多数不是泥塑就是木雕。这是因为,‘石头’,它作为一种材质,在脱离了石器时代之后,就被转化成为祭祀所用的‘玉’了。你知道,在这个星球之上,相对于其它的民族,我们这一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们,在身体上与西方人的那一种高大,威猛是不可相比的。搬动那些大块头是需要极大的力气的。我们的先人们似乎对于这种需要力气的活儿不太乐意去做。这一点从朱元璋为自己修造陵墓需要搬运一块无比巨大的石块,但是由于它太大了,竟然给弃置于不用上可以看出。所以,在我们的先人掌握了金属的铸造后,就把它们原本所占有的位置让位于那些被新近发现的材质。1973年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件半圆型残铜片,它在事后被证明为黄铜。1975年在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刀。后者被作为我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叔叔说。“我不是想要说我国到底是什么时候进入到青铜时代的,而是想要你明白,在我们的先人们掌握新的技术时,他们把那些笨重的石块给弃置在了一旁。”

  “但是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作为从那些巨大石洞中走出来的我们,对于石头的那一种最初的情愫是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也不可能忘却的,因为它就而且将会永远的根植于我们的血脉之中。于是,我们的先人从石头之中找到了其中最好的那一部分。也就是‘玉’石。在我们汉语词汇之中,把玉与石头二者相比喻为好与坏,贤与愚。”

  “古人们认为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马家明说。

  “这样,就有些士大夫常常在自己的腰上偑戴上一块玉石以示自己的高洁。屈原就曾把自己喻为不可污沾的美玉。”叔叔说。“大约八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开始把这些从石头之中寻找出来的最为美好的一部分拿来美身,祭祀,殉葬等,而在距今5500——4000年的辽宁红山文化,江浙良渚文化以及山东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更证明了我们的先人把玉石作为了巫觋祀神,沟通天地人的媒介。圆形中空的玉壁,是他们升天通灵的祭器,外方内圆的玉琮作为礼地之器,这又与他们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相关,象征着天地、神灵、祖先的法力。红山文化中的玉龙、云形玉佩,则是部落图腾和首领权利的标志物。也就是我们的祖先把对石头的情愫转化为了对玉的喜爱。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不就是金子有价玉无价么?他们没有忘记石头,也没有忘记我们最初寄居的山洞~”叔叔说。

  “这么说,我可以把我国古人对玉的喜爱理解我们先人对于石头的喜爱的一种延续?”马家明疑惑的问。

  “当然可以,为什么不呢?”叔叔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复。“当然,随着时光在这片神奇的大地上流转。原本已经建立完备的中原王朝遭遇了自北方而来的游牧民族的冲击。一个时代的悲歌唱响了。史书中的五胡入主了中原。在烽火战乱年代幸存下来的人们接受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然后就出现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云岗,龙门几大石窟。而这是石雕艺术在我国首次大规模的出现。在异族统治者的身量力行之下出现了!” 。。

第二十二章
“那就是后来被称之为中国四大石窟的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了吧?”马家明说。

  “是的。”叔叔给了他一个赞赏的微笑。“你对北朝的石窟了解多么?”

  “有一些了解,但是不多。”马家明有一些羞涩的回答。

  “那你简单的说一下你的了解。”叔叔鼓励他。

  “我只记得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龙门石窟的评价是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龙门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说。然后以一种忐忑的神情看着叔叔的表情。

  “其实龙门石窟的大部分是隋唐的杰作。”叔叔笑了一下说。“313年晋怀帝被杀,晋愍帝於长安继立帝位,刘聪派刘曜持续攻打。316年晋愍帝投降,最後受辱被杀,至此西晋亡。尔后,北方各族纷纷建国,史称之为五胡十六国。”叔叔说,“之后的广大北方土地上,就再也没有间段过烽火与刀兵,使得当时的人民看不到希望。而那些早在汉帝国时期所建立的战乱的那一种大一统的伦理纲常完全的崩溃,原本被放弃的石块的重量感与体积感也再一次受到了重视。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北魏宣武帝、北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药方洞和北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而其中的古阳洞自孝文帝至东魏末前后共花费了50多年的时间来营造。其位于龙门西山以南。而在窟内所供奉的主佛是佛祖释迦牟尼,在它的南壁的大龛内还有释迦多宝并坐佛,这在佛教中又被称为‘二佛并坐’。在释迦多宝龛的龛楣之上雕刻着一套完整的佛传故事,表现了悉达多王子成道的过程。”叔叔说。

  “这些东西成了后来北朝历代王朝统治人民的工具。因为那些所谓的佛们完全是依照当时的君王的形貌来建造的。鲜卑拓跋风俗本是淳一,原本他们是不信佛法的,在与魏晋通聘之后,特别是由什翼犍的介绍后才接受佛教。在北魏和平年间,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了石窟五所,也就是现在被编号为第十六窟到第二十窟的洞窟。也被称之为‘昙曜五窟’。云冈石窟才是北朝人的作品。借用一下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说完二人不知是为了什么原因都笑了起来。正在二人还要再说时,孔伦进来了。

  “以你们现在的表情来看,看来我今天没有搭错线,你们要怎么来感谢我?”孔伦说。

  “感谢没有,抱怨倒是不少。”叔叔说。

  “哟,这又是为什么?”孔伦诧异的问。

  “抱怨你牵桥搭线的时间太晚了,像我们这么好的知音要这么晚才相遇,是不是你的不对?”叔叔开玩笑的说。

  “也是啊,哈哈!”孔伦说,“那么要不要我去给你们把月光宝盒从周星星那里借来给你们回到N以前啊?”

  “行啊!”叔叔也许是心情太好了,竟然与孔伦耍起了宝。

  读到这里我对林安说:“叔叔的知识还真是令人信服啊!家明这小子还真是有门道啊,要是当年我能够找到叔叔这样一位高人来指点一定会取得比今天更好的成绩!”不知为什么我竟然有一些羡慕马家明的好运。

  “我宁愿你没有遇到叔叔。”林安只是淡淡一笑说。

  “为什么?”我不理解她是什么意思。

  “因为我想我们就可以在这种情况之下相遇。”

  我不能够相信自己的耳朵,抬头时发现她也在凝视着我的眼睛。今天想来,那时的我从她的眼神之中看到了什么呢?

  我是个爱好幻想的人,教过我的很多老师,和我相处过的许多同学都说过我是一个浪漫主义的人,我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我从来不会是那种跟着别人的脚步去走的人。上课时有很多时候我会想像,在我正与同学们一起上课时,突然有一大批坏人闯进来,他们用枪劫持了大家,而在这个时候,我就像天神附体一样把他们全部都打败,然后救下了所有的人。还有时候我会想像在那时来的不是一大批坏人,而是一批身分不明的人,他们进来之后不是劫持了大家,而是单单的把我给从教室中带走。至于带到哪里去了,去做什么?我统统都没有想过。因为在我想到他们把我带走的时候大多就是下课的时间了。所以我不曾想过那些。而在下一次我又会把自己想像在另外一个完全不相关的环境之中了。我看着对面的林安的眼睛,我突然想到这一次我要想像一下我将要给带到什么地方去了。因为这一次把我带走的虽然是不知名的人但是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