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申宜真幼儿心理百科-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反,如果妈妈一出现,孩子就跑过来找妈妈而不想回到主要抚养人身边,这就说明主要抚养人没有给孩子提供安定的养育环境。如果奶奶带孩子的时候让孩子整天看电视,或者带着不喜欢陌生环境的孩子在社区里走东家串西家、让孩子接触到许多人,就很难与孩子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
  孩子的天性气质各不相同
  不同的孩子对各种不同感觉的反应都各不相同。比如,感觉“肚子饿了”的时候,有些孩子的表现是愁眉苦脸,有些孩子的表现是大声哭闹,这些差异源自孩子不同的天性,这是遗传和生物学的天然基础,在这里我们称之为“气质”。还不会说话的孩子有的很烦人,有的很听话,就是因为气质各不相同。对气质的研究由来已久,据最新综合研究成果表明,孩子的气质大体可分为三类。
  温顺的孩子
  这种类型的孩子在吃饭、睡觉、排泄等方面的生理规律稳定,很容易适应新环境。因为这类孩子有充足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所以大多数父母会觉得这类孩子很好带。这种特点的孩子虽然容易抚养,但也不要忽视给与他们一定程度的刺激和爱护。
  乖僻的孩子
  是指那些生理周期不规律、对外部刺激敏感的孩子。他们对新环境很敏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因此,很多父母都感到抚养这种气质的孩子很困难。对待这样的孩子,重要的是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理解孩子的情绪和反应。
  迟钝的孩子
  是指那些虽然很听话,但对新环境适应很慢的孩子。他们在情感表达上不积极,会拒绝接受陌生事物,但一旦适应就会有很积极的反应。因此,对待这种类型的孩子,父母不要失去耐心,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逐渐适应。
  气质温顺并不一定是好事
  一般人都认为温顺型的气质好,乖僻型的气质不好,事实并非一定如此。站在父母的立场上看,气质温顺的孩子更容易抚养,但正如前文所说,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关心和爱护,孩子也会出现问题。特别是抚养双胞胎的时候,如果一个孩子很温顺,另一个孩子很乖僻,那么父母就容易对温顺的孩子放任不管,因此对这一点要多加注意。

1岁孩子特点须知(3)
此外,即使孩子的气质很乖僻,如果身处适合的环境,孩子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假如孩子天生就是乖僻气质,又不停地更换主要抚养人,或者父母每天争吵,令环境变得更差,使孩子受到惊吓,那么孩子气质引发的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
  考虑孩子气质的同时,父母也要关注自己的气质。如果父母和孩子的气质不协调,同样会出现问题。例如,妈妈自身比较敏感,如果孩子的气质也类似,妈妈是不可能好好对待孩子的;相反,妈妈敏感,但是孩子温顺,孩子就会得到充分的关心和爱护。因此,父母首先要判断自己的气质,并努力不要让孩子因为父母的气质而受到伤害。
  孩子天生的气质会受到环境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如果想抚养好孩子,需要父母适当地改变环境以适应孩子的气质。
  过度的视觉刺激阻碍大脑发育
  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时,孩子一直通过听觉和嗅觉感受世界。在此之后,孩子的视觉开始发育了。孩子能用眼睛来分辨事物,并将父母和其他人区分出来了。了解孩子的视觉发育特征后,有些父母会买来适合这一年龄段的教学视频给孩子看,但这样做会阻碍孩子的大脑发育。一般来说,孩子大脑发育的顺序是情绪首先发育,然后才是社会性以及认知机能的发育。因为从脑部的构造看,调节情绪和社会性发育的部分是边缘系统,只有这两部分组织发育好后,控制认知机能的大脑皮质层才会发育。
  在边缘系统发育的时期,如果刺激尚未发育的大脑皮质层,会造成大脑无法正常发育,并导致脑部发育障碍。当孩子处于需要情绪和语言刺激的时期,却不和孩子进行情感和语言交流,只是让孩子坐在电视机前,会导致孩子脑部机能低下,从而出现语言障碍等各种问题。如果把孩子比作电脑的话,就等于硬件被损坏了。
  这个阶段的育儿原则应该是宁缺毋滥。也就是说,过度的刺激还不如少刺激。孩子会自己寻觅需要的刺激,例如从厨房的水池里拿出碗碟到处乱丢或者胡乱敲打电话机等等。此外,孩子会自己调节刺激强度,以达到期望的程度。乖僻敏感的孩子在面对自己难以应对的刺激时会躲避,而喜欢探索的孩子则对什么都感兴趣,会跑过去摸一摸。这些反应都符合孩子自身大脑发育规律,父母只要接受就可以了。如果父母为了帮助孩子树立好习惯而对其严加管教,或者时时刻刻给予孩子超过其接受能力的刺激,都会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
  喂辅食也要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
  当孩子过了百日之后,妈妈可以添加少许辅食;孩子出生6个月以后,就可以正式提供辅食了。孩子出生以后,妈妈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精神上都感觉很紧张,因此希望到了这个时候可以轻松一些,不需要每天都对奶瓶消毒,也不用在孩子啼哭的时候匆匆忙忙地冲奶粉或者撩开衣襟喂奶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情况下,妈妈会变得更加吃力。因为孩子是在接触一种和奶不一样的味道,也不能再像吃奶那样咕咚咕咚地大口吮吸,必须慢慢尝试用牙或牙床咀嚼食物,并慢慢吞咽下去的新方式。尽管有些孩子可以毫不费力地适应辅食,但嗅觉和触觉敏感的孩子大多会吐出嘴里的食物,拒绝辅食。
  从这时起,妈妈和孩子便开始因为吃饭问题而相互“较劲”。如果不能顺利地渡过这一难关,孩子长大以后也会讨厌吃东西,因此父母应该重视吃饭问题。精心制作的辅食,孩子只吃了两口就闭紧嘴巴,妈妈当然会伤心甚至生气。但是,在孩子面前发火并强迫孩子进食,只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烦恼。严重的话,孩子可能会从此不吃某种食物,甚至演变成厌食症,或者严重影响母子关系。 。 想看书来

1岁孩子特点须知(4)
当妈妈觉察到孩子不喜欢吃辅食时,就要想到“孩子现在还不爱吃辅食啊!还是再等等看吧。”更聪明的妈妈会进行一些尝试:“孩子不爱吃这个,换成其他的试试吧!”“喂的方法是不是有问题呢?”通过这样的分析,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如果孩子爱吃蜂蜜却不爱喝粥,可以偷偷地在粥里掺一点儿蜂蜜再喂。这样的话,无论多让人伤脑筋的孩子都会慢慢适应辅食的。
  保护好认生的孩子
  6~8个月大的时候,孩子已经能够区分自己的妈妈(照顾自己的人)和除妈妈以外的“陌生人”,于是就开始认生了。哪怕只是和妈妈分开一小会儿,孩子都会变得不安;即便是妈妈背转身子,孩子也会大哭,弄得妈妈动都不敢动。更有甚者,当路过的大人夸孩子可爱并多看几眼,都会把他惹哭。认生意味着孩子的智力已经发育到能区分不同人的程度,对于陌生人的不信任则说明孩子的社会性还没有发育。因此,当孩子认生时,为了尽快克服认生而让别人把孩子抱来抱去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样做不但会加重孩子认生的程度,而且会对原本牢固的母子依恋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从孩子的角度分析,他会认为“妈妈对我来说就是整个世界,可为什么妈妈总想把我推给别人呢?”
  所以,当孩子认生的时候,妈妈要经常抱一抱、背一背,始终在孩子的视线范围以内,让孩子放心。只有在妈妈充分关爱的基础上,孩子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挺好啊!”从而对外部世界产生基本的信赖。
  对于能够自由活动身体的孩子,安全最重要
  原来只能躺着的孩子会坐、爬、站了,在1岁前后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活动身体了。从这一刻开始,妈妈能够轻易判断出孩子的意图了,看到孩子做出可爱举动的时候,妈妈也体会到了养育孩子的乐趣,会感到很幸福。
  但是,孩子此时的活动量也在增加,孩子开始东跑跑西跑跑,四处搞破坏,要求越来越多,耍赖的次数也逐渐增加,妈妈感到越来越吃力。
  此时,最让人操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这个阶段的孩子总喜欢模仿别人,无论看到父母在干什么,自己都想跟着做,还把能够看到的一切物品都当做玩具。因此,要把危险的物品藏到孩子看不见的地方。特别是孩子进屋后,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按下门把手上的按钮,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庆模1岁左右的时候,进屋后自己把房门锁上了,一个人在屋里害怕得直哭,最后我们只得破门而入。为了防止发生类似情况,父母最好把每个房间的钥匙都收好,妥善保管。
  没有安全意识的孩子经常会因为到处乱跑而被撞伤或擦伤,也会被火意外烧伤。这么小的孩子受伤,孩子和妈妈都会很麻烦,真可谓“受伤就失去了一切”。治疗或处理伤口的时候,孩子会发脾气,妈妈也很疲惫,容易忽视对孩子的充分关心和爱护,导致孩子无法达到这个阶段应该达到的发育水平。所以,必须特别注意孩子的安全。
  

婴儿啼哭(1)
孩子一哭就去抱,会不会把他惯坏?
  对于新妈妈来说,孩子哭是非常令人头疼的事。只要孩子一哭,妈妈就必须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跑过去哄;如果孩子夜里哭闹,妈妈更是睡不了一个安稳觉。不过对于妈妈来说,最累的莫过于搞不清孩子啼哭的原因。尿布干干爽爽,奶也刚喂过,孩子还是哭个不停,无可奈何的妈妈甚至会产生动手打孩子的冲动。在这种无助的情况下,有的妈妈只好抱住孩子,和孩子一起哭。但是妈妈别忘了,在孩子学会说话之前,啼哭是他表达意愿的唯一方式。而且,孩子是不会毫无理由地哭闹的。因此,无论妈妈多么辛苦,都不要对孩子的啼哭熟视无睹,啼哭是孩子呼唤妈妈的一种语言。
  孩子不得不哭的理由
  世上没有比带孩子更辛苦的事了,不但对体能的要求比任何体力劳动都高,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妈妈需要事必躬亲,一整天都拴在孩子身边,简直和蹲监狱没什么两样。而且,这种痛苦不是一两天就能过去的,至少在孩子学会走路之前,每天都会循环往复。想到这些,的确让人绝望!特别在孩子不停地啼哭,妈妈又怎么都找不到原因,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的时候,妈妈甚至可能会产生动手打孩子的念头。
  但是,请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一想吧!出生以前,孩子在妈妈的子宫里无忧无虑地度过了10个月,那里既没有烦杂的噪音,也没有刺眼的光线,还不用为肚子饿发愁,可以不分昼夜地吃呀、睡呀,过着安乐的日子。但是突然之间,他被抛到这个世界上,周围凉飕飕的,耳边传来莫名其妙的嘈杂声音,刺眼的光线让人无处躲藏。猛然间变得混乱的环境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恐怖的,而孩子除了扭动身躯、摇晃手脚外,什么都做不了;同时,为了“吃饱活命”,还必须使劲吃奶。此外,下身经常湿漉漉的也很不舒服,而自己却无可奈何。从孩子的角度看,这些都是让他感到委屈的原因。
  而此时的孩子还不会说话,于是,孩子表达不安感受和自我意愿的唯一方式就是啼哭,除了哭以外什么也做不了。所以他就会用尽力气、扯着嗓子号啕大哭。
  在此期间,孩子为了适应这个世界也会做出努力。他能根据不同的情形发出不同的哭声,情绪好的时候还会咧嘴一笑,并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此刻的孩子是多么可爱呀!
  问题在于,孩子的快乐与不舒服相比,总是少之又少。所以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总是在哭,需要自己不停地照料。
  孩子是不得不哭的。如果不知道哭,那就是感觉发育相对迟缓的征兆。因此,无论怎么看,孩子的啼哭都是非常幸运的事,即使听着不舒服也请稍加忍耐吧!
  对孩子的啼哭要立即做出反应
  这个阶段的孩子用单一的语言方式——啼哭——并通过这样那样的啼哭节奏来和世界沟通。因此,对于孩子的啼哭,妈妈要及时做出反应。妈妈应该明白,自己就是孩子的全部世界,啼哭是孩子跟这个世界唯一的交流工具,假如妈妈毫无反应,孩子就会产生挫折感,对整个世界失去信心。
  特别是在孩子出生后的3个月内,妈妈必须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及时、充分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假若孩子的要求总能被及时、充分满足的话,孩子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安全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①。相反,若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及时的满足,他就会感觉不安和恐惧,从而对这个世界产生负面认识,并产生乖僻的性格倾向。而且,孩子会因此哭得更频繁。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对母子关系也会造成负面影响。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婴儿啼哭(2)
有的妈妈这样问我:“孩子哭的时候总抱的话,会不会惯坏他?”
  在西方,有人主张:当孩子哭的时候不要马上跑到孩子身边,而要稍等片刻。我在某个育儿网站上还看到过题为《孩子哭个不停可以打开吸尘器》的来源不明的文章,在电视等各种媒体上也时常有类似言论。孩子正处于需要无条件关爱的时期,这样的做法的确让人担忧。
  抱起哭泣的孩子并不会惯坏他。相反,如果对哇哇大哭的孩子置之不理,孩子长大后性格方面会出现问题。当孩子因为肚子饿、尿布湿了或者想妈妈而哭的时候,妈妈慢吞吞地走过来或者突然让孩子听到吸尘器尖利的呼啸,孩子会有怎样的感觉呢?当孩子的要求持续得不到满足,失望越积越多并且感到挫折时,就会对这个世界失去信任。孩子会认为“妈妈好像并不爱我”“我其实是无关紧要的人”,继而对世界产生消极认识,变成内心脆弱、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自信的人。
  因此,即便为了孩子能够对世界产生积极的认识,拥有健康的心理状 态,也应该对孩子的啼哭立即做出正确反应。
  不要孩子一哭就喂奶
  有的妈妈只要孩子一哭就喂奶。由于孩子的消化器官还没发育好,所以在一天中需要分多次喂奶。虽然很多时候孩子哭的确是因为肚子饿,但不能孩子一哭就盲目地喂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感觉发育程度还没有达到能够体会饱胀感的水平,不管肚子有多饱,只要吃到奶,他就会本能地吮吸。可吃奶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而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适会使他哭得更厉害,由此产生恶性循环。所以当孩子啼哭时,先要确认他是不是想让人抱了,是不是需要换尿布了,是不是哪儿碰疼了等等,排除了这些情况之后,再给他喂奶。
  ———————————
  ①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身心状态,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并非生来就有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哄孩子不哭等同于帮他完成发育任务
  正如前文所述,孩子出生后最重要的发育课题就是形成对世界的信赖感,即所谓的“基本信赖感(basic trust)”。基本信赖感是孩子对出生后最先遇到的人——妈妈产生的信赖感。此外,如果在这个阶段,孩子的主要抚养人不是妈妈而是别人,对此人的信赖感也属于基本信赖感。孩子以此信赖感为基础,慢慢扩大对世界的信赖范围。简而言之,此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