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骄阳-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目光落在张立仁身上。

  张立仁头微扬,便胸有成竹地道,“虽说人生自古谁无死,英雄战死沙场也是等闲之事。但无谓的死,我们还是要尽量避免。这里的地形,固然不利于我们作战。但你们想过没有,象棋的棋盘为什么从立体的变成平展展的一览无余?那就是考人啊。而且兵力相等,你看得到我,我看得到你,彼此都像是很清楚似的。可为什么下起来,还是有高有低,有输有赢?靠的是什么?当然就是棋人的智慧了。也就是说,两军相争,智高者胜。根据特务连的侦察,日军目前留守在阵地的只有一个加强连……”

  “司令想打夜战?”楚阳打断张立仁的话,急问。

  张立仁微微地点了一下头,“不错,我们是要打夜战。以我的观察,下半夜的西风,会带来云层,遮住星月。我们可以利用这下半夜的夜黑,进行偷袭。”

  “好,这办法好。起码可以拔掉我们眼前的钉子。”楚阳高兴地道。

  张立仁笑了笑,继续道,“我们行动的方法是从各营抽调一个加强排,组成一个加强连,利用河道这些地形,由特务连的人带路,迂回包抄过去。正面我们也严阵以待,如果他们失手,我们就从正面详攻,以掩护他们的撤退。如果他们得手,就让他们留守在那里,白天抵挡一阵日军的进攻,然后炸掉日军的战壕,再往回撤。”

  “嘿嘿,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楚阳赧然的道。

  “司令,这就传令下去?”项东问道。

  张立仁点了点头。

第三章  身先士卒
张立仁点了点头。项东刚要起身去打电话,传达命令,张立仁突然又加了一句,“叫抽调的加强排,十二点准时前来团部报到。”

  “是,我马上传达。”项东兴奋地答,白净的脸泛起红红的血色。站了起身,他就感到自己中等的身材高了许多,目光是如站在山巅一样俯视山谷间的云海,仿佛与旭日平视。

  张立仁也站了起身,对楚阳道,“我们看看那些少伙去。”

  张立仁所说的少伙,就是他们团的几个作战参谋。几个作战参谋,都是两年前从西点军校毕业回来的,年纪都是二十五岁左右。

  走入作战室,张立仁一眼就看到他们正站在沙盘边,一个个都显得愁眉苦脸。

  “张司令和楚团副来了。”谢长安身高眼利,一下子就看到了入来的张立仁和楚阳。

  其他几个参谋——骆家祥、段青山、何国华、王耀明马上转过身来,立正敬礼。

  张立仁也回了个礼,然后问道,“你们研究得如何?”

  谢长安鹤样的身子挺了挺,“不太理想。面对这平坦的地带,我们也想过用挖地道的方式,从地下往前推进,到时打个日军措手不及。可这个方法行不通,因为这里都是长江冲种地,要么是湿地、河沟,要么是松软的沙泥地,挖地道的话,要用支撑物不说,还得防水。如果在地面上出击,我们最好做一些木板车,前面加上铁制挡板,既可抵挡日军扫射的子弹,又可掩护士兵前进。”

  “这不像是小孩子的玩法吗?”楚阳不以为然地道。

  张立仁却笑说,“小孩子就是天生的战术家啊。因为他们怕痛,本能促使他们拿到什么,就用什么来保护自己,哪怕是一根草,他们也要拿来举到头上。古人所用的盾牌,谁能说不是来自小孩子的启发?”

  “呵呵,这倒是、这倒是。”楚阳呵呵的道。

  张立仁亲切地看了谢长安他们一眼,又道,“这看似是一场没有章法的仗,但如果我们细心去研究,还是可以从中找到可行的章法的。这就是老子说的无即是有。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动脑子,从无中去寻找出有来。像你们所说的做木板车,我认为就很好。它们虽然比不上日军的坦克,可毕竟还是有了抵挡的武器。我们做人要纯朴,但打仗就要不拘一格,只要能打倒敌人,哪怕是用古人的方法,也不必脸红。”

  “谢谢司令的鼓励。”

  几个少伙一扫愁眉,顿时变得活跃起来。

  张立仁笑笑,“正所谓世事如棋局局新,棋局如战场,如何才能出新,使棋变得出奇不意?我想,我们不要去理会对方是如何的强大,而要去多想如何让我们变得强大。像在棋局里,车是最强的吧,可往往最后捕将获帅的,常常是兵,是卒。也就是说,在通盘有效的密切配合下,最弱的兵卒,也可以成为强者。”

  “呵呵,司令以棋论战,真是让我们茅塞顿开啊。”楚阳开心地道。

  张立仁继续道,“如果单从我们团来说,我们除了没有坦克,其他的装备都胜过日军。因此,我们的重点,就可以放在如何对付日军的坦克上。哪怕是一块小小的湿地,你们都要考虑如何去好好利用。明天早上你们拿出一个作战方案来。”

  “是,我们就按照司令的思路去研究。”谢长安欣悦而爽快地道。

  走出作战室,张立仁对楚阳说了声“我去休息一下”,便竟直走入自己的房里。

  说是房,其实也就一间十来平米的地下室,通风口都是用手腕粗的管子接向外头。气是有点通,却也有点闷。好在已经过了中秋,已有了秋凉,否则就不仅是有点闷,而是闷热了。

  扫了一眼房间,张立仁感觉尚可。

  一张大床,显然是为他和晶英准备的。两边壁上,一边挂着李白望月的国画,一边挂着怀素的草书。

  望着,张立仁的心就像春燕一样在风中剪雨,那自由搏击风雨的淋漓快意,沿着他身上的皮肤,美美地扩散。

  无疑,这样的布置,只有出自晶英的主意。

  摘下周瑜剑,和衣躺到床上,张立仁迅速入睡。

  无梦,无纷扰的思绪。

  他需要的就是这种决战前的宁静。

  两个小时后,他准时醒来。

  赵广尚为他端来一盆水。

  洗了个脸,对着镜子整了整衣服、领带,挎上周瑜剑,张立仁便快步走出房间。

  项东和楚阳坐在桌子边,已经为他沏好了一壶热茶。

  闻着茶香,张立仁不由心旷神怡。

  茶是黄山茶。茶色碧绿,叶芽翠嫩嫩地舒展。这黄山茶采自黄山悬崖峭壁上的千年茶树,产量极少,都是孙晶英通过各方关系,才买到手的。

  望杯中碧绿的茶色,孙立仁的眼里不由闪出孙晶英绝色的脸容。这脸容一闪,他差点没卟声笑出来。心想像晶英这种绝代佳人,怎么扮男装都不像吧?

  “司令,今晚的突击,就由我去带队吧。”楚阳笑容可掬地对张立仁要求道。

  张立仁的目光落到他身上,“你和项参谋长镇守团部。”

  “那你呢?”楚阳明知故问,可掬的笑容已像风一样飞走。

  “我来带队。”张立仁淡然的道,却有一种不容分辩的威严。

  “这、这怎么行?”楚阳仍要争。

  项东也说,“司令,军中岂可一日无将?我看还是让楚阳去吧。”

  “不用再说,就这样定了。”张立仁的话音刚落,一连的连长蒋国盛就急匆匆地走入来报告。

  “什么事,这么急?”楚阳盯着蒋国盛问。

  蒋国盛像破坏了别人的好事似的,红着脸道,“司令夫人拼死都要参加今晚的行动。”

  “今晚有什么行动?”项东反问。为了保密,他传达命令的时候,根本就没说抽人要搞什么行动。

  “我、我也不知道。但司令夫人好像知道有重大任务似的,怎么都要参加。”蒋国盛实话实说。

  “行了,就让她参加吧。她到了你们连,就是一个士兵,她也有权参加行动。”张立仁对蒋国盛道。

  蒋国盛却一脸为难。

  项东笑了笑,“蒋连长,司令都说行了,你就放心回去吧。”

  擦了额头的一把汗,蒋国盛连忙称是,然后退出了团部。

  项东的目光,楚阳的目光都欣羡万分地落在张立仁身上。

  “望什么?望什么呢?第一回见,还是咋的?”张立仁望着他俩,嘴上这么道着,心里却甜丝丝的,仿佛一万株草莓甜汁欲滴地在他心间嘀哒。

  “嘿嘿,是第一回见啊。现在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心灵相通,你在这里谈的计划,嫂夫人在那边就知道了。”楚阳收回目光,呵呵地乐道。

  张立仁也笑而不语。

  这时,景有为走入来报告,“司令,抽调来的加强连已集合完毕,请发指示。”

  张立仁站了起身,对景有为挥了挥手,“我们出发。”

  景有为瞪大了双眼,“司令你——”

  张立仁没答他的话,三步作两,已大踏步走在他的前面。

  走出团部,张立仁望着空地上列着队的加强连,心里不由升起一股昂扬之气,本来不想说什么的,也突然想说了。站到连队的正面,他却只硬朗地说出几字,“上刺刀,出发。”

  几乎是同时“叭”的一声,全连就上了刺刀。那整齐划一,无疑都是平时艰苦训练出来的。

  紧接着,连队一分为四,分头没入夜黑之中。

  张立仁带着景有为和几个特务连的战士,紧跟在四排的后面。四排的人都是特务连的人,他们年轻,身手敏捷,走起路来不但风快,且悄无声息。

  夜虽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可凭感觉,张立仁总感到四排的人中,有一双目光不时回头望着他。

  晶英?难道是晶英?她怎么又跑到特务排来了?难道她事先就知道我要和特务连的人一起走?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初露锋芒
张立仁不由加快了脚步。仿佛是瞬间,他就嗅到了孙晶英熟悉的肤息。这种肤息,是一种汗息。他太熟悉了。少年和孙晶英对练剑术的时候,孙晶英的身上,常常就散发出郁金香一样的汗息。

  这下夜中急行军,孙晶英显然是流出了香汗。

  加强排五十人,呈一字蛇行。

  蛇行得无声,蛇行得无息。但它们犹如一条过山龙,暗藏着一股激昂的杀敌之气。

  这支部队自创立至今,还没有参加过实战。以往的训练,都形同纸上谈兵。这下有机会抗击外敌,打杀日寇,不仅战士情绪激昂,就连他张立仁也感到一种血战沙场的气慨。

  这是他带兵打的第一场仗。

  按说,将军决胜在千里之外。

  可他觉得自己还不是个将军,即使是个将军,他也要亲自出马,以圆满完成自己精心设计的处女作。

  当他走到队伍中间时,一股浓郁的汗香扑鼻,他的目光望去,顿时看到孙晶英的双眸是星星一样,晶亮亮的闪。

  张立仁心下怦然一动,却没有停步。只是朝孙晶英投去笑意,也不管孙晶英是否能看到,他的身子已风驰电掣一样飘了过去。

  景有为见自己的司令走得风快,知道司令是要走在队伍的前面,赶紧加了把劲。

  若说这里的地形,他要比张立仁熟悉。当淞沪之战打响之后,张立仁就感到他们税警团要加入战斗行列似的,还没接到战斗命令,即派他景有为带上一个侦察小队,提前到这淞沪战场侦察地形地物。一来就是十多天,兄弟部队的人,还以为他们是军情局的人。对蕴藻浜这个地方,他的印象太深了,这里天然河网交错,沟浜密布,湿地连片。

  快速走到张立仁前面,景有为对身边的几个战士说了声“打尖”,几个战士迅即飞速急促前去。

  所谓“打尖”,一是为部队开路,二是诛杀敌方的哨兵。这不但需要打尖的人心明眼亮,还要身手极为敏捷,杀敌于无形。三是遇到强敌,马上示警。

  夜黑夜静,张立仁只听到落在湿地上的沙沙脚步声。

  穿过一片湿地,他们进入了一段长长的河汊。

  河汊布满淤泥,行走起来极为不便。

  但对这一片开阔地带来说,不太高的河岸,就成了他们的掩护。他们猫着身子前行,也就不太显眼。

  这一带原有不少的芦苇荡,可经一个多月的战火摧残,芦苇荡早已名存实亡,只稀稀落落地立着几棵,独对西风哀鸣。

  万物皆有灵性啊。

  张立仁瞧了一眼岸上孤另另的芒苇,心里不由感慨。

  听到身后“哎”了一声,张立仁的双耳如灌春风。

  不用说,发出“哎”声的人就是孙晶英。

  这“哎”声像是喊他,又像是在求援。

  张立仁马上停下,转过身去,沿着孙晶英的汗香往前走了几步,便看到孙晶英一只脚被深深的淤泥吮住,动弹不得。

  “伸出手来。”张立仁边对孙晶英伸出手,边低声道。

  感到手一柔,孙晶英的手已搭到他的掌心,他一把握住,使劲一拉,“卟”的一声,硬生生将孙晶英从淤泥里拉了出来。

  不知是趁势,还是孙晶英真的站立不稳,孙晶英的身子一下撞入他的怀里。

  一股柔柔的暖,立时传遍他的全身,令他像沉醉在春天的晚上一样惬意。

  轻轻推开孙晶英,他听到孙晶英不满地“哼”了一声。

  哼什么?

  你以为我想推开你?这可是去血战沙场,而非步入洞房。

  张立仁心道。

  孙晶英已嗖嗖地往前走了,好像是故意避开他似的。

  张立仁却开心地笑了。

  捏指算算,他和孙晶英成亲也有六七年了。要不是他在美国留学几年,他早就将她和美英娶了。

  六七年过去,孙晶英也为他张家生下了一男一女,按说,也谈得上是老夫老妻了。

  奇怪的是,孙晶英给他的感觉,仍然像是初恋的感觉。孙晶英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令他感到心旷神怡,美不胜收。不管是横看,直看,白天看,晚上看,他对孙晶英都是百看不厌……

  迅速赶上前去,张立仁又赶上了景有为。

  可这往前赶的一段路,却没见到孙晶英。

  她是有意躲着我吧?

  张立仁不解地想。

  干嘛要避开我呢?我哪里惹她生气了?

  走过了不少的沟浜,好不容易才踏上了一片湿地。这时大概是凌晨四点。是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即使不睡,也会困得要打瞌睡。

  张立仁正要问景有为到了没有,景有为却悄声地对他张立仁道,“我们已经绕到敌人的后面了。”

  张立仁兴奋地“嗯”了一声,然后回头对后面的人道,“传话下去,枪下肩,准备行动。”

  ——“传话下去,枪下肩,准备行动。”

  一阵把枪从肩上取下的咝嗦声。

  一个打尖的战士飞速赶了回来,向张立仁报告,“其他排的人都按时到位了。”

  张立仁一下就闻到了他身上的血腥,也不知他在途中手刃了多少个日军哨兵,对他说了声“辛苦你了”,即对景有为道,“传话下去,能不开枪,尽量不要开枪。”

  “是。”景有为答罢,迅速传话。

  当张立仁拔出周瑜剑,一声“出击”令下,众人迅速一线散开,握着枪,猫着腰冲向日军的战壕。

  哨兵都被打尖的战士收拾掉了。他们没有受到阻击,就纷纷跳入了战壕。

  就在这时,云层散了,星月之光顿然洒落。

  “天助我也。”张立仁心道一声,挥剑就朝一个正在打瞌睡的日军少佐刺去。

  刺入胸口,日军少佐才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目光落在张立仁身上,是惊是惶,又是那么的不可思议。连日的战斗,他们在舰炮、飞机的掩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