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六姑娘-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冬青回道:“我们太太怕六姑娘闹呢,让奴婢抱走,好让老太太清清静静吃饭。”
  老太太知道老四不在王氏不舒坦,想着让六姑娘过去闹闹她也好,就同意了,又让香草跟着过去照看。姚家是读书人家,最重嫡庶的区别,大太太自是做了第一位,四太太五太太却是坐在二太太三太太上首。王氏背后是栏杆,六姑娘经常要锻炼一下自己的胳膊和小腿以争取早日可以走路,所以有点活动不开,五太太看了笑道:“六姑娘是个活泼的,那里一点地方倒是委屈她了。四嫂若不怕我占了先,不如跟我换个位置,也好让我们六姑娘舒展。”
  “她就是个淘气的,没一刻安静,弟妹这样体贴,四嫂不知道怎么谢你才好,傻丫头,快跟你五婶道谢。”
  “我却要谢六姑娘,让我占四嫂个便宜。”
  说着,两人笑着换了位置。
  二太太听了三太太的话,就在心里琢磨开了,怎么为难四房好讨三太太开心,也好早日到广州去捞金子。一听四太太说让六姑娘道谢的话,立刻觉得机会到了。她嗤笑了一声,引得坐在她旁边的四太太转过头后,也不减低声音说话,好叫三太太听到承她的情:“四弟妹真是疼爱孩子,不过六个月就想要她说话。可是凡事也要量力而行,四姑娘三岁头上才开始叫人,到如今说话才利索,六姑娘要说话还要等两年吧。”
  老娘说话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六姑娘在心里鄙视二太太,不过她现在只会咿咿呀呀,只能怒视周氏。
  王氏从小顺遂,她出生时王家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她是嫡女,头上有两个哥哥,捧在手心长大,没受什么委屈,嫁的人也是青梅竹马的表哥,婆婆是向来疼爱的姑母。日子顺心的人更容易学会温柔和善良,面对这样甩在脸上的讽刺,一下子卡了壳,一口气堵在心中,只知道红眼圈。
  世界上讨厌的很多,有些人忍忍也就过去了,毕竟也不能事事如意。六姑娘对于周氏恶意的言语虽然气愤,好歹还能忍住,可是她看到王氏红红的眼圈时,心中的怒气就hold不住了。是的哦,她姐姐不聪明,正是王氏最大的心病,周氏这样说,类似于拿着刀子捅在王氏的心窝。
  别看六姑娘小,做坏事的能力却不小。她对着王氏的方向兴奋地蹦蹦跳跳,伸出胖乎乎的小手要抓向王氏头上的金灿灿的珠钗。然后,趁着众人都盯着王氏满头的珠钗时,六姑娘的胳膊十分“不小心”地扫到了桌上的螃蟹,并且更加不小心地将螃蟹带到了周氏浅绿的交领襦裙上,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
  精挑细选的衣服毁了,周氏气得想要打人,可是她刚扬起手六姑娘就放声大哭。王氏口舌不利索,却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人,现下看到周氏惹哭了她另一个孩子,哪还肯善罢甘休。她做不到破口大骂,却能提高声音责问:“长辈们都在上首,二嫂欺凌我两个幼儿,不知是什么道理?”
  一边说着,王氏就要拉着周氏去老太太面前分说,周氏立刻后悔了,想不到一贯软性子的王氏也要闹起来。她在心里暗骂自己叫银子糊了眼,竟在宴会上找王氏麻烦,老太太肯定是饶不了她。周氏很是能伸能屈,眼看事情就要闹大,立刻赔笑:“嫂子多喝了两杯酒,说了糊涂话,还请弟妹见谅。”
  不知是劝架还是想着火上浇油,三太太在一旁冷冷说道:“今儿个是喜庆的日子,二嫂不过酒后失言,四弟妹向来大度,不如原谅二嫂这一回。”
  若为了个贤惠的名声,连孩子受了委屈都不知道讨回,还怎样做人父母?王氏根本不理会李氏,拉着周氏不罢休。五太太郑氏还未曾见过这样的场面,立刻就懵住了。倒是大太太刘氏见的场面多,一看周氏发疯,立刻上前助着奶妈护着六姑娘。想道大老爷信中责怪她平日里怠慢四房儿女,稍一犹豫,对着李氏说道:“你也是有孩子,做父母的心情自是理解,再是大度的人,也容不得别人数落孩子。”
  这边的喧闹惹了另外两桌的注意,旁边男人那桌隔得近些,这边说的话都听得清楚,众人看着三老爷的眼神都带着刺,三老爷只能干笑着。上首老太太那桌隔得远一些,过了一会儿老太太才遣了人过来问发生了什么。香草忙上前去将事情说了,“二太太满头的珠翠,在月光下格外闪光,六姑娘瞧着喜欢,跳着要去抓,不小心弄倒了碟子,弄脏了二太太的衣裳,二太太生气了,扬起手想要训六姑娘,把六姑娘吓哭了。”
  香草先隐去了二太太先前说的话,因四姑娘还在这儿。她说的看似不偏不倚,可任谁听了都觉着二太太不好。老太太当下就骂了一句“搅家精”。老太爷心下也不喜,他最有读书人的清高,一点都看不贯商贾铜臭味,一听香草说二太太满头珠翠,眉头就打皱,又望见了二老爷满手的珠宝戒指,更不喜了,只今日个是中秋只好将怒气忍了,却重重“哼”了一声。老太太已过知天命的年纪,耳朵不甚好使,说话靠吼,这一声哼清清楚楚传到众人耳边,让人再好的心情也没了。闹了这一出,这宴会再没法热闹。
  八月十五是个重要的日子,老太太忍了气顾全大局,遣了得力的老妈妈过去安抚了四太太,又将看热闹看到睡着的六姑娘送回屋里,才勉强将这场面维持住。饶是如此,众人也只匆匆吃完就散了。二太太跟着三太太一起往外走,却被老太太的丫鬟叫住了,“二太太留步,老太太在西侧耳房等着,还请二太太过去一趟。”
  姚府是四进带院子的房子,老太爷老太太住在北房。北房三间正房两间耳房,东侧一间给了老太爷做书房,西侧是老太太的场所,平日多在这里活动。老太太对媳妇还算宽和,晨昏定省,不要求每日里必到,对庶子媳妇,顶多不搭理,也不故意作威作福,也不吝啬到什么好东西都不给。只一样,比较护短,凡是她爱的,千万不能惹了,否则别怪她不留面子。
  王氏摸了摸四姑娘的小脑袋,清楚看着周氏灰溜溜跟着香草去了,心里的怒气才消了些。四姑娘是个敏感的小姑娘,她知道王氏不高兴,踮着脚要学着去摸王氏的头,可惜人太矮了怎么都够不着,还是王氏机警自己俯下身,才让四姑娘如了愿。
  王氏将四姑娘搂住,喜滋滋亲了四姑娘的小脸蛋,四姑娘的丫鬟云青凑趣:“我们四姑娘这般聪慧,太太不知怎么疼好了。”
  四姑娘摇摇脑袋,头上步摇的垂珠跟着摇晃,看着格外的可爱,然说的话却让人眼眶发热,“云青姐姐骗人,三姐姐说是我笨,才惹了娘亲跟二伯母吵架。”
  “真是个克”四太太好容易才将出口的粗话忍住,刚刚消的气又蹭蹭冒了起来,只将二房三房恨到骨子里。
  老太太不打人,也不罚人抄经,就喜欢关起门来骂人,二太太原想也没什么,只是被老太太骂了快半个时辰,二太太面红耳赤,恨不得有个洞钻进去。
  “像你这般不慈不孝的媳妇,原该一纸休书休回家,或者一棒子打死在家门口,只是姚府丢不起这脸面,且容你再过几日。不过,快将你那蛇蝎的心肠改了吧,免得祖宗宽宥了菩萨看不过眼要收了你。快走吧,还矗在这里干什么,这般蠢笨,又生个鬼样,免叫我吐出隔夜的饭。”
  二太太虚弱地跪地请安,颤巍巍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也没人评论,不知道大家怎么找到我的文的?

☆、第六章

  第二天一大早,老太爷就把二老爷叫到书房,先是训斥一番,说他堕了读书人的脸面,污了姚家的门风,最后说要将二房分出去。姚老太爷本来耳背,加上心情愤慨,二老爷只觉得一个个响雷炸在耳朵里。更糟的是,透过窗户大开的书房,几乎半个姚府都听到了老太爷对二老爷的咆哮。
  有了聪明绝顶的三老爷的衬托,二老爷自小就是挨着骂长大的,被骂上几句不痛不痒,他也只当尽孝,但若是要将他分出去,却是万万不妥的。不过二三年他赚个盆满钵满,出去走商顺风顺水,靠的不过是姚府的名头,若是被分出了,还有谁上杆子跟他个白身做生意。二老爷跪在地上绞尽脑汁,想着传出消息让周氏想辙。老太爷有四个小厮,还有个管事,都是一等一的忠心,难以打点,不过还有扫院子的仆从,却是只认银子不认人的。老太爷骂人的时候,二老爷悄悄望了一个一贯在他跟前卖乖又有几分机灵的,到这奴才领悟了他的意思才转过心思应付他老子。
  “父亲教训了儿子这许久,儿子都听在心里。不如父亲喝口茶歇口气,听儿子说两句。父亲说商贾轻贱,可圣上都说天下无商不富,从国库拨出银子铺路修桥为通商便利,不说远的,就说宜城境内,哪家没个行商之人?”
  “别家是别家,我姚家是靠读书进学的人家。你也别拿圣上压我,他管着天下事,也管不了我教训儿子。”
  “儿子也想读好书像大哥一般进士及第封官授爵,只是儿子没那天赋,在读书这条路上走不通。原先三弟在时都说儿子不是读书的料,劝着儿子另寻别路。”
  老太爷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减了声音说道:“继续说吧,看你怎么狡辩。”
  二老爷心酸了一下,老三就是死了,他说的话也比他个大活人管用。心里不自在,二老爷却还要缓着性子解释:“男子汉大丈夫,总要有个安身立命的本事,儿子娶妻生子,总不能一辈子靠着府里,好歹要有能力养活妻儿。”
  “养活妻儿也不止那与民争利奸猾狡诈的商贾一途,看你一手的金银珠宝,就怕人不知道你大哥贪污多少银子供一大家子人挥霍。”
  二老爷更心酸了,死了的可以不计较,活生生的人就由不得人不嫉妒。老大一年的俸禄还不够他自己花的,就算贪了他也没见着一分,倒是他赚的银子要拿出一部分交给老大上下打点。算了,谁叫他不成器呢,只能做个商贾,老子不疼又有什么办法?“圣人都说因材施教,儿子只在这一途有个天分,就是天南海北费力与人周旋为了跑货三五天不休息都不觉得辛苦。父亲若看不惯这一身打扮,儿子换了就是,总不会带累大哥的名声堕了姚府的脸面。”
  这边二老爷与老太爷周旋,二太太从小厮那里得了消息,急得跳脚。她不把四房放在眼里,即使四房得老太太宠,只因为二老爷给府里赚了不少银子,连管家的大太太都给她三分面子,更因为姚府里真正做主的是老太爷。二太太从来没想过要分出去只做个姚府旁支的宗族,跟武安侯府更是隔了十万里远。旁支的妯娌巴结,出去参加宴会有人逢迎,回娘家也没个人给她没脸,全是因为她是姚府族长一支,连着武安侯府。这宜城地界上,姚府到哪里都要五分脸面,那些想着攀上来的,莫不逢迎着她姚二太太。若是分出去了,哪还有往日的风光?
  不行,不行,儿子还没长大呢,怎么能分出去呢?二太太像没头苍蝇一般走来走去,嘴里念叨个不停。二太太也不是个笨到要死的,不一会儿就分析清了形势:能够劝着老太爷的不过老太太和大太太,老太太恨不得她们立刻消失在眼前,但大太太爱财,肯定舍不得他们出去的。
  二太太狠了狠心,蹲下身从床底掏出一个铁匣,将系在腰间的钥匙取出将铁匣打开,又将面上一层金子放在梳妆台上,从底下一叠银票中取出一张,犹豫了一下,又取出一张,才将东西收好放回原处。
  大太太歪坐在楠木镂空雕花椅上稳坐着闭目养神,直到二等的丫鬟木香喊了一声“太太,二太太来了。”才挣开眼,对着一直在旁边伺候的丫鬟木莲说道:“你去跟二太太说一声,我正忙着,要让她等一会儿,好好招呼二太太,千万别怠慢了。”
  既做了当家主妇的丫鬟,总有几分本事,木莲自是知道大太太只是在拿乔,要让二太太大出血。她一边儿沏着刘氏最爱的大红袍,一边脆生生答道:“二太太那里许多新花样,奴婢要好好讨教呢,太太只管放心。”
  木莲到了外边,先是给周氏到了好茶,万分歉意说道大太太正忙,极力劝说周氏先回去。
  “既然大嫂正忙,我不如在这等会儿。”
  “二太太若不急着回去,正好木莲有事请教呢。”木莲心中得意,请了二太太上座,又拿出上太太赏的花样,拉着她说话。
  二太太心里着急,听着木莲问东问西不容她说话,怎么都笑不出来,干巴巴点着头,脑袋却止不住往刘氏的方向望去。木莲心里暗笑,态度却不松懈,仍然拉着二太太不放手,直到听到刘氏的咳嗽声,才道恼:“奴婢真是该死,耽搁了二太太的时间,真是爱煞了前儿个的孔雀牡丹绣样才失礼,还请二太太不要责怪。”
  能够踩在二房太太头上,木莲到底得意太过,眼里的喜悦太多,叫周氏看出了苗头。她正眼瞧着木莲,看得木莲歇了继续得了便宜还想卖乖的心思,才转身去找刘氏。周氏若没几分心思,也不能以个庶子媳妇的身份在姚府几番得意,木莲这般作为,明显是绊住她,到叫她知道了刘氏的心思,无非是刘氏知道她着急在等着狮子大开口。不过周氏最是分得清主次,不管花了多少银子,她总要买了刘氏的口去求老太爷。既然想通了,周氏心中的着急也去了,不过是银子的事而已,又算是什么大事。
  刘氏看到周氏端着步子走进来,心里懊悔了,看来是弄巧成拙了。府里是大房当家,丈夫儿子都争气,刘氏觉得自己没什么地方可求着周氏,一点点懊悔立刻没了,笑着招呼周氏,直接问道:“弟妹这个时候找我不知什么事?若是我便宜,总不袖手旁观。”
  “正是有事求大嫂帮忙。老太爷正在冲我们老爷发火,烦请大嫂过去劝劝,大嫂向来得老太爷看中,说一句话比别人一百句都管用。”
  “弟妹抬举了。不过事情紧急,我就跟着弟妹去上房看看,不管老太爷听不听,我总要尽力劝上两句,我们婤娌得宜,我是舍不得弟妹的,再者高堂康健若是分家无得叫人揣测。”
  “大嫂说的正是。不过总不要大嫂白出力,这是些许酬劳,还请大嫂别嫌弃。”周氏拿出一千两银票。 
  “弟妹多心了,不费力气的事,当不得弟妹的酬劳。”
  “不过是借个名头给大姑娘添些嫁妆,大嫂千万别推辞。”
  既然周氏知道她的打算,刘氏也不矫情了,痛快收了银子。
  耽误了这许久,等到刘氏赶到的时候,二老爷将脑袋磕成血骷髅,幸亏老太爷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吼了一通正坐在太师椅上喘息,否则凭着老太爷的怒气,早一鼓作气叫二房搬出了姚府。
  “老大媳妇来的正好,你帮着二房将东西理一理,择日让他们搬出府里另过。”
  刘氏立刻跪在地上,“请老太爷责罚,此事媳妇万万不敢答应,相公最是看中几个弟弟,若叫他知道我让二房一家搬出府,定要将我休回家里。”
  “老大回来了我跟他说,你照办就是。”
  “就算相公不怪罪,媳妇也不忍看他心里也不痛快。相公对几个弟弟一般的用心,尽力为弟弟们考虑。三弟聪慧,读书上进,相公让出自己的名师,三弟进京赶考,相公打点地妥妥当当,反倒误了自己述职的事。二弟跑商,相公也是同意的,只因二弟擅长庶务,又想找个养活妻儿的正事,也是好男儿的作为。”
  姚府里到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姚老太爷最看重的是英年早逝的姚三爷。姚二爷原先也靠着这点让老太爷消了几分气,只是他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