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海权-第6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速度。。…。
为了有尽可能快的速度,原先的轰炸机的翼展必须控制,而且起落架必须可以收入机体内部。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减重。同时还要控制好飞机的正面风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历史上的ju87将走进德国海空军的作战序列。但是这场战争最终影响了这款飞机的服役进度。因为这家伙飞的太慢了!和护航飞机的之间的速度差距让两者很难编队。除了空军表示因为起强悍的载弹量可以用在战场支援飞机之外,海军强烈要求另起炉灶,设计一款两用攻击机。
(历史上ju87的发动机真是不错,ju87d用的jumo211发动机有1400到1500马力的出力。而且还是液冷。但是奈何正面风阻太大了,看看ju87发动机下面那个大下巴,还有两个无法收回的起落架,以及超大的翼展。。。。。。。对了,还有ju87d的重量。作者一直搞不明白,ju87d为何比ju87b型重了那么多!空载和本子的鱼雷机满载重量都有一拼。除了载荷nb,攻击力nb之外,没啥优点……!)
从以上的两款飞机的设计要求上不难看出德国人追求的是飞机性能优势。并且为了这个性能优势适当的削减了航程。并且打算靠精良的飞机来直接刺穿对方的防空网。而不是靠数量将对方的防御力量饱和掉之后再攻击,因为德国海军认为在未来的战争中,他们很难取得数量优势。这是由国力差距造成的,没办法改变。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样,单纯看国力,同盟国一方居于劣势。。…。
对了,除了这两款飞机之外,还有一种飞机让德国海军十分的上心,这种飞机就是双发轻型快速轰炸机。虽然都是两台发动机,但是双发飞机也有大小的,比如说小的双发飞机只能携带一发鱼雷,但是依靠较轻的重量可以获得较好的飞行性能。而较大的双发轰炸机虽然可以携带两发甚至更多的鱼雷,但是飞行性能却十分一般。曾经德国海空军高层倾向于后一种飞机,毕竟他们认为自己的战斗机是绝对可以信赖的。但是经过实战检验后,他们发现拥有高速突防能力的快速轰炸机是切开对方防线的一柄不可或缺的利剑。于是乎德国人也打算搞一款这种快速轰炸机,同时装备海空军。…。
“我们的发动机也比较落后,据说英国人的发动机功重比更高,而且装备了一种增压设备来改善飞行性能。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十分落后。而且我们除了液冷发动机之外,风冷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也必须加强,毕竟风冷发动机有更强的抗损性和更大的功率。”雷德尔最后又在文件中加上了这样一句话。。…。
从历史上看。。德国人在液冷发动机方面的造诣确实比风冷机要强一些。而且德国战斗机用液冷也比较多,比如说bf109的db601和db605系列,ju87等轰炸机用的jumo211系列,以及后来f190d和ta152用的jumo213系列。以及另外一款大功率液冷发动机db603系列等等。而风冷发动机中用的比较多的就只有bm801系列。
而这一次德国人之所以要求加快风冷发动机的研发进度就是因为在多次战斗中装备液冷发动机的战斗机抗损性很差。只要发动机中弹,飞机铁定回不来!如果是在陆地上那么还可以去救,但是要是掉海里怎么办?所以为了保住金贵的飞行员,德国海军认为需要一些风冷机来提高飞行员的生还率。
感谢书友翱翔于宇宙的星群、百事可乐的月票支持,今天下午开始有首页广告推荐~~~~~。从明天开始双更~~~~~,至少五天。求支持求订阅~~~~~。(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偃旗息鼓
“元帅,我们打赢了这场战争,用一艘受伤的重巡洋舰换取了对方一艘航空母舰被击沉,另一艘重伤,但是我看您并不高兴。”卡萨尔迪小心的说道。
“我们是赢了,但是我们同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们损失各种飞机200架左右,尤其是攻击机部队,在未来的战斗中,海军所属的鱼雷机部队已经名存实亡了。虽然舰载机部队主力尚在,但是随着同盟国逐渐占领利比亚,我们将收到从北非飞来的德国陆基航空兵的攻击,能自保就不错了,很难再有所作为了。”第谷看着地图叹了口气。虽然意大利海军拼尽全力击败了同盟国联合舰队,但是这场胜利也不过是拖延了同盟国的进攻脚步而已。随着德国空军相继进驻各个战区,整个形势进一步恶化,此时帝国和王储两个航空军已经将主力集中在巴尔干半岛,并且将意大利和协约国空军死死的压制在海岸线附近。。也许用不了多久,同盟国陆军将跨越亚得里亚海进入意大利半岛。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过好在利比亚的油田已经被破坏。没有一年的时间德国人根本无法利用这里的石油资源。至于意大利本土的防御吗?我认为我们也可以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卡萨尔迪想了想说道。“另外,协约国方面同意派遣更多的陆军来支援我们作战。这也许是最近最好的消息吧。”。…。
“这倒是一个让人意外的消息。看来他们是真的把意大利当成一个演兵场了。不仅仅要看看德国海空军的力量,同时还要试试德国陆军的斤两。”第谷苦笑了一声。“或许他们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打算把意大利彻底打成一片焦土。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都毁掉。”
“他们怎么能这样做?”卡萨尔迪也感到十分的震惊。虽然他们不想让同盟国获得意大利的工业。同样也采取了一些行动。但是也仅限于军工和一些精密机械加工等方面,对于民生设施还是没有动手的。相反还抽出一部分力量对诸如电厂、水厂等设施予以保护。
“这毕竟不是他们的国家,毁的再多也不心痛。李梅曾经隐晦的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方案,但是被我否决了。战争结束之时我们可以离开,但是同样也要为留在这里的国民保留下民生设施。墨索里尼是个叛国者。但是意大利人民不应该受到牵连。”第谷说道。
诚如第谷所料,战争很快将蔓延到意大利本土。经过长时间的空战,巨大的消耗让依然处于经济危机中的协约国集团捉襟见肘。既然开始大家定下了的方针就是迟滞和消耗德国,而不是拼死保护意大利。在意大利海军已经把相当一部分设备和物资运往其它国家后,协约国也获得了关于同盟国战斗力的情报。所以协约国就没有必要继续增强空军力量和同盟国空军拼个你死我活了。。…。
在下一阶段同盟国空军只需要保证有限度的防空力量,配合地面部队称一下德国陆军的斤两就可以了。所以一些昂贵的轰炸机和作战经验丰富的机组开始从意大利本土撤离,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战斗机部队。不过作为补偿,协约国倒是增加了大量的陆军,尤其是法国和英国,因为有广袤的殖民地的缘故,这些国家可以轻易的召集大量的殖民地军队来为自己作战,比如说英国人在印度、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召集的当地人组成的部队。以及法国在越南和非洲召集的殖民地部队。他们需要用这些部队来评估一下现在德国人的战斗力。…。
就在协约国和意大利方面准备陆战的时候,同盟国也确实准备跨越亚得里亚海进攻意大利本土了。虽然奥匈帝国海军的战败给这个计划带来了更多的不便,比如说能够进入亚得里亚海的主力舰数量减少。其提供的火力支援自然也会下降。(目前联合力量号战列舰已经在船坞中大修,无法参战。另外一些战舰被击伤也需要维修。)但是在德国两大航空军以及奥匈帝国空军的配合下,德国空军高层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整个亚得里亚海的制空权,并且可以有效压制从海岸线延伸到内陆50km内的所有地面和空中目标。。…。
“你完全可以告诉你的部下,帝国空军的飞机将一直处于你们可以看见的地方。如果你们碰上了一些难以摧毁的目标,而又没能和后面的重炮部队联系上。那么就直接和我们的空军联络员联系吧。。我们会尽快用一发炸弹来解决这个目标的!”一名德国空军军官曾经这样对前来联络的陆军人员夸口道。
除了对方的防御力量已经大幅度削减之外。长期的空战消耗也是让同盟国决定尽早派出地面部队结束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处于防御优势的意大利和协约国空军都有些打不起了,处于攻击方的德国更是有些消耗不起。尤其是那不勒斯之战后,虽然德皇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实际上还是对空军的行动十分失望,作为德国空军武器库中最为强悍的存在都遭到了重创,让德皇不得不考虑用其它手段来解决意大利问题,因此,当奥匈帝国提出双方组建联合舰队进行海战的时候,德皇才同意让雷德尔带着地中海舰队参战,而这一次同样失败。最终,万般无奈之下,德皇还是决定依靠强悍的陆军来解决问题。。…。
“陛下,为了保证陆军可以获得一个较为良好的登陆环境,我希望能够让空军下属的伞兵部队参与到这次战役之中,我们会在陆军登陆之前占领预设登陆场,并且阻击对方的增援,请陛下相信空军和伞兵部队的战斗力。”作为空军司令的里希特霍芬也清楚德皇的想法,所以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所以他希望德皇给空军最后一次机会。
“这方面你和陆军谈去吧,作战计划将是他们制定的。”德皇摸了摸下巴说道。而里希特霍芬也明白了德皇的意思,那就是德皇已经给了空军“弥补错误”的机会,原因很简单,就算德国陆军再厉害。也需要渡过海峡,作战的时候也需要空军支援,就冲这件事情,德国陆军的大佬们就绝对不敢将空军的建议当成耳旁风。否则的话,空军稍稍做些手脚就够陆军受的。
“目前我们选择的第一阶段登陆场是意大利中部的安科纳和佩斯卡拉。这两个地方都是港口城市,如果我们可以快速占领这里并且保证港口设施的安全,那么在下一阶段的战斗中我军在物资和军队运输方面将非常的方便。”负责接待里希特霍芬的博克将军指着地图为空军将领们介绍德国陆军的计划。。…。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空军在未来一周内可以加强对这两个地方的轰炸强度,当然,为了迷惑对手,对周围的一些目标也可以适当增加轰炸强度。如果空军所属的伞兵部队能够在陆军登陆之后配合我们行动的话,那更是再好不过了。”博克将军说完看了看里希特霍芬征求他们的意见。…。
“我认为空降兵如果能够在登陆部队抵达前占领各处要地会更好一些。这是一支高机动性的部队。我们可以在对方支援部队到达之前占领港口和交通枢纽。并且分割孤立对手。我知道各位担心什么,感觉空降兵缺乏重火力?没关系,我们空军的攻击机和轰炸机完全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做的会比海陆军的重炮更好,而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佩斯卡拉附近应该有一个机场,知道我们为何到现在都没有摧毁他们吗?因为这个机场是我们未来空运的中转站。只要我们能控制这个机场。。那么我们不仅可以用来运输军队和物资,同样可以向后方转运伤员。”里希特霍芬十分清楚陆军的想法,参与可以,但是只能配合陆军的行动。为此,他提出来自己的反建议。。…。
“佩斯卡拉距离罗马非常近,而且两地之间有高等级的公路连接。如果贵方先行行动的话。那么必然会遭到对方快速机动部队的反击,上一次在意大利北部的战斗我想您应该还记得,处于防御状态下的轻步兵对于拥有战车的机械化部队是多么的无力。”博克深吸一口气,字斟句酌的说道。
“那是一场有限度的战争,并没有代表性。您和陆军高层应该相信空军的力量,我们可以将佛罗伦萨炸成平地,攻击轻装甲部队同样不是问题,而且我认为。相对于奥匈帝国海军的保证,我们空军的承诺会更有分量,不是吗?”里希特霍芬的回答有些强硬让在场的陆军高官们有些不适。
“但是如果贵方不能拿出让我们信服的依据的话,我还是认为空降兵的行动不能早于陆军,这会打草惊蛇的,尤其是在佩斯卡拉的行动需要更加慎重。如果贵方能证明自己的能力,那么一切都可以商量。”博克将军坚持道。
感谢书友逝去de英魂、ranky、快风、kyo的月票支持~~~。今天下午还有一更~~~,求支持求订阅~~~。(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魔鬼的利刃
“除了没有重装甲部队,我们的伞兵比陆军的装备还要精良,我们会证明空军下属的伞兵更适合快速机动作战。”面对博克将军的质疑,里希特霍芬并不在意,这么多年来,德国空军可不仅仅是在搞飞机,同样也在搞步兵装备和火炮!虽然里希特霍芬远没有历史上戈林那么霸道,一方面叫嚣所有能飞的东西都归我管,同时又大搞空军野战师,但是对于空军下属的德国伞兵部队还是十分上心的,再加上充足的资金,德国伞兵在步兵装备和轻型火炮方面已经走到了前头。
伞兵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后世一部电影的台词非常恰当的描述了伞兵的特点那就是“伞兵生来就是被包围的!”被飞机扔到对方后方之后,孤立无援四面皆敌,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后勤补给得不到保障,遭遇对方优势部队的围攻,而因为空运的问题,己方携带的弹药和武器在数量和威力上都十分有限。如何在重量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己方的战斗力就成了伞兵武器的关键。。…。
于是乎德国人在设计伞兵武器的时候首先就从枪械和弹药上开刀。首先是步兵枪支上。。你说你让一名伞兵那这一把毛瑟步枪和一名拿着李恩菲尔德步枪的英国人对射的话,双方素质相当,那么谁占便宜?自然是使用李恩菲尔德步枪的英国人,这把步枪号称栓动步枪中射速最快的岂是白说的?双方一交手在火力密度方面就和对方差了一个档次。这种武器自然无法满足德国伞兵部队的需要。
不过这个位面同样出现了半自动步枪,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德国人从自己的傀儡俄国手中搞到了一些俄国人设计的半自动步枪。而这种步枪就是历史中的svt38型半自动步枪,这种使用导气式原理,全长,空枪重量3。95kg,使用10发弹夹的武器明显比栓动步枪强多了。尤其是重量方面相当不错。这种步枪比莫辛纳干步枪轻了500克左右。
客观的说svt38步枪绝对是同时代中最为优秀的半自动步枪之一。在仿制了一批下发到各个部队之后。基层反映也都不错,好吧。虽然用俄国武器让德国人感到有些没面子,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换成的子弹后,再来一个ge28的德国编号就成了。于是乎,德国伞兵的步枪算是选好了。。…。
这个位面上德国陆军依然选择了mp38型冲锋枪作为自己的主力枪械,这种使用了9mm贝鲁姆子弹的武器可以给予德国步兵班十分充足的近战火力。按理说德国伞兵应该继承过来这种武器。但是实际上。这支号称德国最为精锐的步兵们对于这种武器有些看不上,至于其中的原因吗,还要从上次斯图登特和意大利海军陆战队的交手过程说起。
“冲锋枪在较为开阔的交战环境中作用十分有限。我们手中的冲锋枪最大有效射程也不过150米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