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海权-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说到效率,人们肯定会知道流水线,通过专业化的运作和分工,流水线让工业效率成倍提高,工业品价格大幅下降。而第一款使用了流水线和标准化的工业产品就是大名鼎鼎的福特T型车。
1908年问世的福特T行车和同时期的其它汽车相比有太多的竞争优势了,仅仅825美元的售价相对于同时期2000到3000美元的汽车来说简直就是被白送。流水线和熟练工的专业运作使得在T型车的生产效率极高,到了后期,仅仅93分钟就可以完成一辆T型车的组装,到了1921年。。T型车的售价更是降到了260美元一辆。这就是流水线生产的强大威力。
但是流水线的强大仅仅是T型车成功的一个方面。将T型车的一些零件分包给其它生产商,让更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是T型车成功的另一个秘诀。福特公司在生产中紧紧抓住了核心技术,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有重点有放弃。并且采用了工业垂直整合的方法来降低汽车成本。比如说运送领舰的柳条筐在完成运送零件的任务后就可以作为汽车预制部件。可以说充分利用了原材料。。…。
流水线生产确实强大,但是一切都由一个前提,那就是零件的标准化。如果没有标准化,流水线生产顶多在一些简单工业品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实现产品标准化的,即使轮船等大型复杂工业产品依然可以标准化生产,而这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2战时期的自由轮的生产。
一个拥有4个大型货仓和1个小型货仓。可以在船舱中装载9000吨货物。(船面上还可以放置飞机坦克等物品,这个另算。)一次可以运输2240辆吉普。或者440量坦克,或者2。3亿发子弹,平均航速11节时每天消耗30吨燃料。续航力19000海里的万吨巨轮居然只用180万美元!180万美元在2战什么概念?不过是36架野马战斗机的价格!比U艇都便宜!
更为恐怖的是它的生产速度,仅仅一周时间就可以将一堆零件组装成一艘万吨级巨轮!而且这还是平均速度,要是说最高速度的话,还有更惊人的。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凯撒皇帝造船厂在建造罗伯特皮尔里号自由轮的时候。从1942年11月8日上午12点零1分开始组装。到1942年11月12日,仅仅用了4天15小时零19分钟就将超过140万磅的25万个零件组装完成!这是多么恐怖的速度!U艇的破交面对恐怖的自由轮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而自由轮之所以能有如此高效的生产效率。零件的标准化和产业协作是分不开的。部件的高度通用性,还有上下游产业紧密合作,让自由轮的生产速度和成本一降再降!同样的例子在英国也有,著名的哈维兰蚊式飞机的机翼部件甚至连生产钢琴的工厂都可以完成木料的制备和加工!将生产一件昂贵工业品的生产压力分散到了大量一般企业,并且通过协调合作,提高效率终于成为了工业时代的不二法门。
而在军事方面。标准化零件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万国牌和大杂烩永远是一支军队永远的痛。比如说徐杰那个位面的印度军队,你能想象一个国家的空军同时装备俄国的米格29苏30和法国的幻影2000,英法联合研制的美洲虎以及自己设计生产的LCA吗?一个国家的空军,居然有4个体系!每种飞机都要由自己的全套维修保障和武器设备,不同体系之间根本无法通用。有人说印度空军中最NB的人员就是后勤保障人员,他们实在太大能了,同时在4种不同体系之间来回转化。…。
。…。
所以,无论是为了提高工业产能和效率,还是为了整合军备提高战斗力。徐杰都必须为国内的生产和军队的装备提供统一的标准,而这就是华夏共和国最早的国标!在标准化这一方面,徐杰在国内重工业生产领域尽量采用德制产品,一方面是因为德国工业产品性能确实顶尖,不亚于英法,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德国产品在技术开放的程度上和价格上比英国产品更具竞争力。
而在产业协作和协调方面,徐杰决定将大量的民营企业整合到大工业的上下游领域。。大工厂生产核心部件和负责组装,像一些不重要的部件或者由自己生产效率低下的部分则交给专门选定的民营工厂去做,不但可以提高重要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能,同时解决了大量民营企业的生计问题,为进一步扩展企业规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在军工领域,徐杰则注重军民产品的兼容性和通用性。大量简单产品和消耗品直接由民用企业生产,以弥补供应的不足。而专业的军工企业则将精力投入到重炮精密设备和动力设备的生产方面。经过一番努力后。可以这么说,只要步兵一只手可以拿起,单价不超过20英镑的产品,民用企业都可以生产,比如说子弹,手榴弹,步枪机枪配件什么的。虽然说产品精良程度和效率没法和专业兵工厂相比,但是在军队巨大的需求之下,产量是第一位的,效率和价格都是可以容忍的。。…。
而在提高硬件和管理水平的同时,徐杰还不忘保证工人的合法权益和福利待遇,这不仅仅是一个生产积极性的问题。更涉及到社会的公平性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问题,一个国家和社会不能仅仅让部分人收益,这样的国家和社会是没有凝聚力和前途的,只有当一个国家各个阶层都可以从国家的发展中获得利益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发展才具有后劲,才可以不断前进。对于徐杰来说,打破一个旧的王朝只是一个开始,建立一个公平进步的国家才是最关键的。
首先道个歉,作者把最近几章的章节序号弄错了——!实在对不起大家啊,其次感谢书友天机书生的更新票~~。今天晚些时候会再加更一章的~~~。(未完待续……)
。
。,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五百四十八章 陆军作战计划
“俄国人已经把尼布楚变成了一座真正的兵营,里面除了军人就是征调的民工,大量的市民或者变成政府和工人或者被强迫迁出城市。俄国人完全把那里变成了一座要塞。除了修建大量的环形工事碉堡和火炮掩体外,他们还在外围尽可能的延长防线宽度。步兵和炮兵主力驻扎在尼布楚要塞区,而大量的骑兵则部署在两翼。”马玉昆对着地图向徐杰介绍道。
2天前陆军的各位首脑们专门从东北前线赶到北京来商讨未来的陆军作战计划,华夏和俄国都是陆军大国,虽然俄国人因为距离和补给的原因在远东兵力有限,但是依然可以凑出数十万的大军,其中骑兵占有一定份额。面对这处于北方的重兵集团,华夏陆军的压力还是不小的!为此在国防部,专门召开了这次作战会议。
“是啊。。我华夏缺乏足够多的骑兵,相对于俄国人来说虽然装备了大量的机枪和火炮,在阵地战中占有优势,但是缺乏足够的机动性。如果我们发起正面进攻,那么我们必须硬啃尼布楚要塞群,面对混凝土工事和里面的机枪速射炮,除了用重炮一点点炸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这就是拿人和炮弹往上堆。”彭毅说道。。…。
“而如果我们放弃对要塞的攻打而迂回的话则缺乏足够的骑兵。更为重要的是缺乏足够的运力,为一匹军马提供的给养足够支持十名士兵的作战。虽然铁路已经修到了前沿,但是大量的弹药运输和大军补给还是占用了相当多的驮马。如果再要支持骑兵作战的话。这个驮马需求量显然将变成一个天文数字。俄国人有哥萨克雇佣军并且有经营了上百年的军马场。可是我们没有,在军马发明。我们和对手差的太多了。”彭毅有些郁闷的说道。
“所以从目前来看,不要说我们迂回过去绕道后方攻击,我们还要时刻防止俄国骑兵集团从两翼迂回攻击我们后方的交通线。而我们除了加强重火力单位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彭毅最后补充道。
“我们曾经有这样一个计划,那就是组建一支骑兵和步兵组成的混合部队,骑兵作为矛头切入俄国陆军两侧的骑兵集团,但是并不深入,而是在打开一个缺口后等待步兵跟进巩固突破口。然后骑兵继续攻击步兵继续跟进。但是后来在实战演习中发现这套战术面对数量占优势的骑兵其实并不好使。”聂士成苦笑道。“问题出在哪里?”徐杰追问道。。…。
“如果双方同时装备大量的机枪和火炮的话。那么骑兵拿着马刀和马枪冲上去无益于送死。无论是我华夏骑兵还是俄国骑兵都会理智的选择下马。这样的话双方就是步兵作战了。然后及时比较长时间的阵地攻防。骑兵的高速性变得没用了。虽然同规模的战斗中华夏占优,但是我们是攻击方。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切开对方的防线打乱对方的部署,那么对方的援兵最终会压垮我们。”聂士成说道。
“攻击必须有足够的力度,并且还要有后劲,攻击方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集中数倍于防守方的兵力在对方薄弱环节敲开一个缺口。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占据地利和兵力优势的防守方一旦反应过来,攻击方就会失败。现在不要说后劲了,就连攻击力度我们都无法保证。”聂士成身后一个高个子上校插嘴道。…。
“这位是?”看着躲在聂士成后面的那名军官,徐杰总觉的眼熟,但是就是记不起来了,感觉自己应该见过。
“这是我的参谋,蔡锷蔡松坡。云南讲武堂毕业的,自愿来东北战区的。虽然年轻。但是一些想法还是很有意思的。”聂士成笑着说道。“蔡锷,还不赶紧见过徐总理。”。…。
“徐总理好。”说着蔡锷出列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名人啊!”徐杰心中暗叹道。有一句话叫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管是什么世道。徐杰点点头示意蔡锷继续说下去。
“我华夏陆军虽然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开始经历了众多的战斗,说是身经百战也绝对不为过。不过在历次战斗中我国陆军战斗以要塞防守和夜战偏多。唯一一次能称得上攻坚的就是围攻海参崴。但是在围攻海参崴的时候。。我们是海陆军配合作战,海参崴要塞的重要炮台和工事都被数量充足的海军重炮摧毁。所以陆军压力很小。但是现在不一样。我们面对的是对方以要塞牵制我军,同时在两翼准备了大量的快速兵团,在牵制我们的时候还可以对我军两翼施压。双方是一种对攻模式。”蔡锷想了想说道。
“其实如果单凭骑兵的话,我们也不怕,骑兵强在机动性,攻坚的话并没有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和他们慢慢消耗,直到对方撑不住为止。但是这又与我们战略向左,我们的目的是突破尼布楚的防线,吃掉俄国的重兵集群,并将兵锋退到贝加尔湖一带,将其变成我们的内湖。如果我们久攻不下的话,对我们战略的实施影响极大。”彭毅说道。。…。
“按照经典的大兵团围歼战术。攻击方应该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集中优势突击兵力在对方防线的脆弱处打开数个缺口。然后后续的部队向缺口两侧扩大战果,而精锐部队继续前进,直到打穿对方阵地并且和其它精锐部队汇合完成对对方的分割包围。进而配合主力一点点吃掉对方。但是现在,步兵攻击骑兵造成了机动性的确实,即使切开缺口,也无法继续前进,所以说,经典战术已经无法使用。”聂士成苦笑道。
“其实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我们没有必要非要打穿对方的阵地后再实施分割包围,以往的大兵团围歼战术之所以要强调速度,根本原因是为了防止对方扯到二线或者三线重整方向和部队。所以必须一口气打穿。但是我们现在不用担心了,首先,双方的战斗正面十分宽大,一点被突破后,俄国就放弃一整条战线也是不可能的。两侧骑兵的撤退必然会让尼布楚的俄国防线暴露出两翼。对方肯定不会轻易放弃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正常情况下,对方退出阵地后可以获得补给和致远,但是现在看来,俄国人把补给点都设在了尼布楚,如果对方大踏步的后撤的话,一旦把尼布楚暴露出来,我们只要封锁尼布楚后,对方就无法得到充足的补给,原因很简单,没有相配套的货场和其它辅助设备,对方即使挨着铁路线获得补给的难度也很大。”徐杰说道。。…。
“但是即使这样,我们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虽然不用继续向敌纵深突击了。但是我们是步兵,后续部队携带大量重炮和弹药进入战场速度还是太慢。而且阵地面过于宽广,我们的兵力会被分散,面对有大量骑兵的沙俄军队,我们情况依然不乐观,除非我们在突破对方阵地后可以迅速调集足够多的军队建立阻击阵地,否则情况依然不乐观。”彭毅沉思片刻后说道。…。
“如果我们的攻击矛头足够坚硬可以为后续部队争取更长的时间呢?并且具有一定的机动性可以较快的突击的话我们所面对的一切问题不就都解决了?”徐杰笑着说道。
“总理说到这里,让我想起来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上次战争中用于防守内蒙古的那个突击虎战车部队。从他们的战绩上来看,貌似很不错,尤其是对付没有火炮的骑兵,可以说相当犀利。我看如果我们可以扩充这支部队的话,那么在未来的战斗中,总理的战术有极大的几率会成功。”蔡锷眼睛一亮说道。
“但是面对对方的小口径战防炮。。这种装甲小车的战斗力实在是堪忧。即使47MM的小炮在500米外也可以轻易的撕开战车的防护,在冲击对方阵地未果后,突击虎小队只能用用于游击和火力支援,再也没有突击对方正面阵地。而且轮式战场的越野性实在太差,速度慢也就算了,但是越野性能实在悲剧,一会陷进去了一会地盘又磨损了,各种麻烦。”马玉昆脸上露出一丝的不屑。。…。
“那些只是试验品啊。我们这次要设计一支专门的机械化军团!重新设计主战装备。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的高机动单位比俄国人少太多,没有足够的优良战马。我们只能另辟蹊径,否则的话,想赢得这次战争要付出的就太多了。”徐杰斩钉截铁的说道。
“多一段时间,总装备部将会把一份装备要求送到工业部,如果工业部表示可以量产这样的战车。那么我们就准备筹建专门的机械化军团,然后再新制定我们的作战计划。”徐杰颇有信心的说道。
“既然总理有个这个想法,我们确实可以给总装备部一个机会,看看他们弄出来的战车到地是什么样的,不过现在各种车辆成本高昂,这支部队是否物有所值,还需要时间的检验。”马玉昆在散会前忧心忡忡的说道。
今天第二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一下~~~。下面几章将介绍华夏共和国的装甲部队规划,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未完待续……)
。
。,
。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五百四十九章 论坦克的可行性
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像获得一种攻防兼备兼具强大机动能力的争工具,重骑兵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诞生的,不管是欧洲还是亚洲,重骑兵都曾经在战场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其性价比远不如轻骑兵,而在火器普及之后,面对攒射的弹雨,重骑兵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虽然在一战时双方还有大量的骑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