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恨1-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节:载弄之璋(2)       
  秦武王派甘茂为将,用一年时间攻下韩国的宜阳(今洛阳西南),打开东进之路。因急于看到周室九鼎,秦武王不顾大臣反对,亲自前往王城。周赧王闻报后惊恐不安,明知他此来不安好心,但惧其兵威,只得派使者出迎,礼数相当隆重。    
  周室九鼎是大禹治水后收天下贡金,依中国荆州、梁州、雍州、豫州、徐州、扬州、青州、兖州、冀州这九个州区域铸造。宝鼎自夏、商、周传承三朝,有两千多年历史,是天子专用礼器。    
  秦武王来到周宫大殿,看到一字排开的九鼎后问:“雍州之鼎有多重?” 秦都城原在雍城,后迁都咸阳,但雍城一直为秦王室举行即位、祭祀等大典之处。   
  守鼎吏回答:“每鼎都有千钧之重。商亡后周武王命人将九鼎从殷墟搬到镐京,每搬一鼎需用九万人和一年的时间。”他夸大鼎重,以打消秦王迁鼎念头。    
  秦武王好胜,大笑道:“千钧之重能奈何寡人?”他上前双臂举鼎,以显示神力。但刚勉强走出一步,因气力不足,宝鼎掉落,正砸到腿上,秦武王当即大叫一声,疼得晕死过去。众人慌忙将压在他腿上的鼎合力抬起,抬他回驿馆救治。守鼎吏也忙报之周赧王。    
  因伤势过重,秦武王当晚吐血数升,未立遗嘱就死在驿馆。周王吓坏了,怕秦军大举伐周,他不顾天子身份,亲自吊唁,操办丧礼,并派周室公子护送灵柩回秦国。此事传开,时人迷信,认为周室气数未尽,秦武王无礼行为得罪周室先王,故遭报应。    
  秦武王卒死,未立世子,他的异母弟公子嬴稷在母族支持下,与其他诸弟争夺君位。秦国持续内乱,根本顾不上发兵讨罪。    
  三年后,秦昭襄王嬴稷即位。他在位期间,邻国被秦攻城掠地无数,国力大为削弱。山东六国不时联合对付秦国,连众弱以抗强,史称“合纵”(六国的地理位置为南北纵向);秦王也派说客反间各国,诸侯国时有动摇,单独与秦国交好,事一强以凌弱,史称“连横”(秦与六国地理位置为东西横向)。    
  秦王回想旧事,怒气愈盛,语气坚决:“周室今非昔比,还敢仗着天子位尊,公然羞辱寡人?周王必嫌秦君爵位低,以为寡人爱子配不上王姬!”    
  原来第一个秦国国君只是附庸他国的子爵。商朝末年,秦人祖先因助商反周获罪,全族被迁往西陲偏僻之地。因秦人善于养马,成为周王御者,养马有功,免罪获封,不过与齐、鲁、晋这样的功臣贵族封国相比,出身低微得多。后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到洛阳建立新王廷,立下大功,因此升为伯爵,列位诸侯,始与中原各诸侯国通婚。同时秦国得到西周发祥地歧山一带封土,驱逐犬戎,开辟千里疆土,遂成大国。但周室一向重视爵位和血统,三十七代王室从未有王姬下嫁秦君先例,更不用说秦国公子。   
  见范雎似乎还有话说,秦王脸色铁青道:“哼!爱卿不必多说,寡人心意已决!” 他转而对子桁道; “你领中军,和白将军、樛儿一起,将九鼎和砥厄带回咸阳,待雍城祭坛修整后,以鼎祭天!”   
  范雎见大王怒气正盛,不敢再言。其实秦王手下不乏名将,单指定子桁为中军主帅,而名将白起、庶子赢樛辅佐,另有深意。    
  秦王先后立燕女、韩女、楚女为后。前两位王后已逝世,燕女遗有二子一女;韩女亦生一子。其中燕女之子年纪最长,很早被立为太子。但秦太子在魏国为质时;突然暴毙身亡。因长子死得蹊跷,秦王大怒,兴兵问罪,将魏军斩首四万报复。自嫡长子死后; 秦王开始顾虑重重,迟迟不立储君。   
  众公子中赢柱年龄最长,为秦王次子,本应立储,但其母唐氏仅位于八子(秦国后宫有后、夫人、七子、八子等级别),地位低微。赢柱善于逢迎父王心思,每日遣人入宫问安视膳,逢节日庆典,必搜集奇珍异宝,殷勤孝敬。秦王感次子仁孝之心,赏给丰厚户邑,并封安国君。但当时一国储君反而不会被封君列侯,因为封君爵位再高,终是臣子身份。安国君终于明白了父王的心思:固然赞赏孝举,却无意立自己为储。但安国君并不甘心,平日重礼结交宫内外,广招宾客,厚礼以待,以图增加声望和势力。       
※BOOK。※虹※桥书※吧※  
第7节:载弄之璋(3)       
  对于立储,秦王心中早有人选:秦国王孙公子们自幼必学骑射、兵法,诸子以子桁资质最好,年少时因箭法出众,每次田猎都获大量赏赐。子桁的生母为楚国公主,当初摄政的宣太后本是楚国宗室女,极力主张秦、楚交好,因此楚国公主被迎娶入秦,不久即被立为后,生下贵子,恩宠日隆。   
  但子桁上有嫡兄、庶兄十几人,当初秦王也是与众多兄弟拼死相争才得到王位,对骨肉相残的惨剧记忆犹新。他察觉到次子有谋嗣之意,而子桁刚行完冠礼不久,在重臣中威信未立,遂担心自己死后又出现诸公子争立的纷乱局面,。   
  其时赵、韩、魏、楚四国常被秦国攻城掠地,谈秦色变,尤其韩、魏两国,均已东向事秦,入朝来聘。秦王决定攻周,是料定与周接壤的几个诸侯国不会发兵勤王,引火上身。并且通往周境的宜阳早已攻陷,自咸阳至东周边界都为秦国领土,子桁领兵出征绝无战败可能。联姻不成,秦王马上打起新的如意算盘,派子桁领兵灭周,以立军功、树威望,待取回九鼎与砥厄之玉,在雍城祭祀先祖,即可名正言顺向文武百官宣布立嗣。    
  子桁也知道这次真正领兵的,仍是武安君白起。    
  武安君用兵如神,几乎每战必胜。这些年他南征东伐,为秦国攻夺许多土地,并削弱邻国兵力,凭其军功,从庶长升为大良造。四年前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四十五万赵军降卒,震惊天下。秦王认为这一仗功劳太大,大良造的职位尚不能表彰军功,又创一个“上将军”的称号给他。    
  武安君军功显赫,平时难免骄奢自负,然而这次出征,均向子桁请示决策,只因出征时这位年轻公子再三叮嘱他不许杀降卒。    
  为此武安君曾劝谏:“降卒多诈,既能叛国,也必叛我,不如杀之以灭士气,同时还可削弱敌国国力。”按照秦国军律,以斩敌首论功行赏,军中普遍形成杀戮降卒的风气。    
  子桁语气相当坚决,不容反对:“若各国都认为秦军滥杀降卒,再不会有人投降,我军所到之处,敌人拼死一战,最后损失的还是我秦国将士。” 他以为胜一役而失天下人心并不可取。   
  武安君心有不甘,但既已请示,不得违抗军令,于是下令三军,这次出征不杀降卒。    
  秦军本锐势之师,王师无心迎战,一听秦将已下严令,降者不杀,立即不战而降,竟比昔日死战攻城容易得多。见不费一兵一卒,连下二十余城,武安君大为感慨。    
  子桁并不居功,一次众将领在营中议事,听武安君称赞他时,只淡然道:“这全仰仗老将军的威名,他们因为惧怕您才弃城投降。”   
  武安君深以为然,但口中连称不敢。    
  行军数日,已到洛水西岸,渡过这条河,王城近在咫尺,子桁下令全军直接渡河,并不担心王师在河对面埋伏。   
  因为对岸全是广阔的平原,伏兵无法藏身。子桁回想少年时听范丞相讲周平王迁都,心有感触:“周幽王宠爱褒姒,为博她一笑,以烽火戏诸侯,结果镐京为犬戎所破。秦襄公率兵勤王,护送幽王之子回镐京。但新周王(周平王)认为镐京离犬戎太近,时受骚扰,而洛邑处于天下之中,四通八达,便于四方朝贡,因此执意要迁都洛邑。当时司徒卫公反对道:‘镐京左有肴函,右有陇蜀,易守难攻;而洛邑居平原之中,地势平坦,容易四面受敌。如果迁洛,恐怕王室就此衰落了’。可惜周平王对他的话不以为然,觉得镐京宫室尽毁,而洛邑作为陪都,在周成王时就已建成和镐京一模一样的宫室,正可为其所用。既害怕犬戎进攻,又不愿再大兴土木,周平王终于下令东迁。以后周室果然每况越下……由此可见,国都地势,决定着国家兴亡,何其重要!”    
  一马平川的地形易攻难守,现在秦军轻而易举逼近王城,如果周平王预见到今天,一定后悔当初迁都之举:身为天子,不励精图治,勤练军队,赶走犬戎,重建镐京,反而隐忍避仇,不思进取。如今周朝覆灭的危机,实为几百年前就埋下的隐患。    
  秦军后卫军队也开始渡河,见子桁仍凝视缓缓而逝的洛水,后卫军主将赢樛引马上前,逮住机会向兄长诉苦:“这仗打的有什么意思?简直如入无人之境,杀鸡用牛刀呐!” 
  他急不可耐的样子,令子桁好笑。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自幼一起长大。赢樛从来不喜读书写字,只喜欢行军打仗。秦王见兄弟二人要好,希望赢樛将来成为子桁得力的左右臂,特意栽培,许他十五岁时就开始随武安君南征北伐,在军旅中磨练。这次作为后卫军主将,赢樛基本上没有机会拔剑,早就郁闷坏了。    
  “就知道打仗!”子桁又转头望着洛水,若有所思,“不如好好欣赏一下这关内景色……”    
  赢樛没心情:“一条河有什么好看的?比咱们境内的差远了!”    
  子桁一笑,扬起马鞭指向洛河:“你看!附近千里沃土都由这条河灌溉,如果我们也有这样的河,这样的沃土,就是天然粮仓,何愁不能东进中原?”赢樛不知兄长心中宏伟计划,没有作答,眼见后卫军队大多已到对岸,他也打马渡河去了。    
  原来秦国毕竟地处边陲,虽有泾水、渭水两条主河,但常常雨季泛滥、旱季干涸。特别关中一带四万余顷的盐碱地,大为妨碍粮食生产。子桁深知要富国强兵,必须要有粮食的物质支持,而农业灌溉又是首要问题。如果连通渭洛之水,关中四万余顷的灌溉再不成问题。一旦四万余顷荒地变良田,秦国粮食产量能提高十倍不止。当然这不过是初步想法,这么大的工程,必须倾注举国之力,子桁打算回国后,再和范丞相好好筹划。   
  夏末秋初水势不深,秦兵队形由竖列变横列,很快全部顺利涉过洛水,距离王城只有数里之遥。因天色已晚,子桁命秦军在河岸驻扎下来,第二天再继续前进。       
▲BOOK。▲虹桥▲书吧▲  
第8节:周宗既灭(1)       
  第四节 周宗既灭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诗经《小雅?雨无正》    
  日子如流水般过去。   
  王姬发现最近宫里添置许多东西,问宫人说为周王做寿做准备;但寿诞在冬天,哪需提前这么多天筹备?她毕竟不经世事,对父母说的“婚事不再提”深信不疑。其实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都已秘密进行,只等齐国世子亲迎。    
  这天姬冰被王后叫去看几款新饰物。金银饰品,各种珠宝玉饰,璀璨夺目,都为名匠精心制作,价值不菲。齐姬定要女儿挑些最喜欢的样式,实为选嫁妆。    
  姬冰从小见惯这些东西,挑来挑去只觉千篇一律,意兴阑珊。其中一个小木匣子,外表非常普通,她却好奇起来。    
  珠宝商讨好道:“殿下见多识广,看不中那些俗物。这匣子里倒有一个奇巧饰品,草民献拙了。”齐姬、众宫女见他脸色神秘,都聚上来看。    
  姬冰拿起不起眼的木匣,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支碧玉簪子,样式极为普通,除上等古玉的质材外,为女子最平常的饰物。   
  众人大失所望。齐姬面有不悦:“这样的东西也拿来献宝?”    
  珠宝商惶恐道:“回禀王后,此玉饰乃天下第一名匠磨制,机关巧妙,并非寻常首饰。”    
  姬冰知道这些珠宝商常出入诸侯国宫廷,不是一般商人,他们只为宫眷们提供各种奇珍异宝,手下东西都大有来历。她取出玉簪仔细端详半天,却看不出新奇之处。   
  珠宝商见王姬神态犹疑,讲起簪子的来历:“周威烈王时,鲁国有个巧工名公孙班。他用竹木做的飞鸟,可在天上连飞三天。人们大多以为他只擅长木工,却不知道其对玉器,更颇有研究,只可惜流传下来的珍品,如凤毛麟角……”    
  姬冰心中一动:“公孙班?他曾为楚王制造一种攻城的“云梯”和战船用的“钩拒”?”    
  珠宝商点头称是:“殿下博识,后来人们也称呼他为鲁班。”    
  姬冰诧异道:“我读各国《春秋》时,记得《鲁国春秋》上提到的公孙班,只擅长木工、车工,并不擅长玉器。” 春秋为史书另称,其时各国均有史官著《春秋》,周室有专门的官吏负责收集整理。    
  珠宝商问:“那殿下可知墨翟与鲁班之辩?”    
  “楚王要用云梯、钩拒攻打宋国,宋国大夫墨翟闻讯赶到楚国见鲁班,掏出十镒黄金请他杀人,鲁班坚决不肯。墨翟道:‘你因仁义之心不肯为我杀无辜之人,却为楚王制造云梯、钩拒这样的杀人武器,岂不杀了更多无辜之人?’鲁班听后面红耳赤,无话可说。”王姬娓娓道来。    
  珠宝商接道:“史书记到这里,再没有下文。据说鲁班心生悔恨,未与楚王辞行便走了。他从此隐姓埋名,不再做木工、车工,而是改行专心研究玉石。这玉簪便是他费尽心血磨制,不知失败多少次,浪费多少玉料。世人皆以为鲁班是木工奇才,却不知他一通百通,玉器雕琢更是天下第一。”   
  不知这传言是真是假,王姬惟有暗叹:各国史书只记载祀、戎大事,简略数笔就带过一个朝代,随着时间流逝,很多史实都成了传说,无从考证。    
  齐姬纳闷:“为什么不继续做木匠?偏要学一门新手艺?”珠宝商一时语塞。   
  姬冰推测道:“他名气太大,木工天下无人能及,如果做本行,迟早被诸侯发现,抓回去做杀人工具;自古君子玉不去身,鲁班改行雕琢玉器,可能因为非常厌恶战争……”众人觉得解释颇有道理。    
  王姬低头看了半天,仍没发现簪子玄妙。珠宝商从她手中拿回簪子,轻轻旋转簪头,竟而旋下,其壁中空,薄可透光。簪头被旋上后,从外面根本看不出任何缝隙。这样的磨功匪夷所思,只有大师级的巧匠才能打造,姬冰一时爱不释手。    
  众人都赞赏不绝,突然一个女官跌跌撞撞跑进来。齐姬正要训斥她没规矩,女官在耳边回禀了几句话。王后脸色大变,放下首饰对女儿道:“你慢慢挑,母后去去就来。” 王姬忙行礼恭送,心中疑惑顿生。    
  齐姬慌慌张张来到正殿,见周王正踱来踱去,身边只有几个近侍,不见一个大臣。他脸色煞白,见王后来了,不等她行礼便问:“齐国迎亲队伍到哪了?”    
  齐姬答道:“今早报信,已到……”    
  周王不等说完,摆手道:“太晚了!太晚了!唉,秦军这么快的速度,本以为还有几个月时间准备……现在向齐国请援兵根本来不及了!”    
  齐姬大惊:“秦国已发兵?攻到哪里?”    
  “马上要渡洛水!”    
  齐姬只觉头昏目眩,声音颤抖:“为什么没有王师抵挡?至少也该有人报信啊?!”    
  “秦军骁勇神速,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