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辽朝兵力大部丧失,北方人民不满辽朝贵族的统治,纷纷起义。

有人向宋徽宗提议,辽朝快要灭亡,收复北方燕云失地,这可是个好机会。宋徽宗派人 从山东渡海,前往金朝会见金太祖,表示愿意夹攻辽朝。双方约定灭掉辽朝之后,北宋收回 后晋时期割让给辽朝的燕云十六州失地,北宋把每年送给辽朝的银、绢,如数转送给金朝, 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海上之盟”。

金兵向南进攻,接连攻下了辽朝四座京城。还留下一个燕京,按照双方约定,应该由宋 军攻打。

童贯刚刚镇压了方腊起义军,就带领十五万大军赶到北方,攻打燕京。他满以为辽兵的 主力已经被金军消灭,打下燕京可以不费多大劲儿。哪知道辽兵虽然虚弱,比宋军还强得 多。童贯一连打了两次败仗,不但燕京没有收复,而且损兵折将,把多年以来积存的粮草、 武器全都丢光。

童贯为了逃避失败的责任,暗地派人请金军攻燕京。金军一举拿下了燕京,不肯还给北 宋。童贯只好答应把燕京的租税每年一百万贯钱献给金朝,才把燕京赎了回来。这一来,北 宋王朝的腐朽可让金朝看穿了。公元1125年,金太祖的弟弟金太宗完颜晟(音shèn g)派辽将追杀辽天祚帝,灭了辽朝。接着发兵南下,把进攻矛头转向北宋王朝。

上下五千年

200 李纲守东京

金太宗灭了辽朝之后,借口宋朝收留了一名辽朝逃亡的将领,分兵两路进攻北宋。西路 由宗翰(又名粘罕)率领,攻打太原;东路由宗望(又名斡离不,斡音wò)率领,攻打燕 京。

两路大军约定在东京会师。

前线的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到北宋朝廷。金太宗又派出使者到东京,胁迫北宋割地称 臣。满朝文武大臣吓得不知该怎么办,只有太常少卿(掌管礼乐和祭祀的官)李纲坚决主张 抵抗金兵。

西路金兵攻下燕京,宋将郭药师投降。金将宗望叫郭药师做向导,领兵南下,直取东京。

宋徽宗看到形势危险,又气又急,拉住一个大臣的手说:“唉,没想到金人会这样对待 我。”话没说完,一口气塞住喉咙,昏厥过去,倒在床上。大臣们手忙脚乱地把他扶起,把 太医请来灌药急救,总算把他救醒过来。他向左右侍从要了纸笔,写下了“传位东宫”的诏 书,宣布退位。不久,他带着二万亲兵逃出东京,到亳州(今安徽亳县)避难去了。

太子赵桓即位,就是宋钦宗。宋钦宗把李纲提升为兵部侍郎,并且下诏亲自讨伐金兵。 其实,宋钦宗并不比他父亲强多少,他做了一番表面文章,心里却七上八下没主意呢。

宋军在前线接连打败仗,东京吃紧起来,宰相白时中、李邦彦两人劝宋钦宗逃跑,宋钦 宗也动摇了。

李纲得知这个消息,立刻求见宋钦宗,说:“太上皇(指宋徽宗)传位给皇上,正是希 望陛下能留守京城,陛下怎么能走呢?”

宋钦宗还没开口,宰相白时中先搭了腔,说:“敌军声势浩大,哪能守得住?”

李纲驳斥说:“天下的城池,没有比京城更坚固的。再说,京城是国家的中心,文武百 官集中在这里,只要皇上督率抗战,哪有守不住的道理?”

旁边有个宦官也嘟嘟囔囔说东京的城池不牢固,抵挡不住金兵进攻。宋钦宗叫李纲视察 城池。李纲去了一会,回来说:“我视察过了,城楼又高又坚固,护城河虽然浅狭一些,只 要安下精兵强弩,不愁守不住。”接着,他还提出许多防守措施,要钦宗团结军民,共同坚 守,等各地援军到来,就组织反攻。

宋钦宗还有点犹豫,说:“那么,谁能担当守城的重任呢?”

李纲把目光向大臣们扫视了一下,说:“国家平时用高官厚禄供养官员,就是为了危急 的时候要大家出力。白时中、李邦彦身为宰相,应当担当起守城的责任。”

白时中、李邦彦在旁边听了,急得直翻白眼。白时中气急败坏地嚷道:“李纲你说得好 听!你能打仗吗?”

李纲神色从容地说:“如果陛下不嫌我没有能耐,派臣带兵守城,臣甘愿用生命报答国 家!”

宋钦宗看李纲态度坚决,就派他负责全线防守。

白时中等和一批宦官并不死心,等李纲一走,又偷偷劝钦宗逃跑。第二天一早,李纲上 朝的时候,只见禁军列队在皇宫两边,车马仪仗都已经准备停当,只等钦宗上车出发。

李纲大为恼火,厉声对禁军将士说:“你们到底愿意守卫京城,还是想逃跑?”

将士们齐声回答说:“愿意保卫京城!”

李纲和禁军将领一起进宫,对宋钦宗说:“禁军将士的家属都在东京,不愿离开。如果 强迫他们走,万一半路上逃散,敌人追来,谁来保护皇上?”宋钦宗一听逃跑也有风险,才 不得不留下来。

李纲立刻出宫向大家宣布:“皇上已经决定留守京城,以后谁再提逃跑,一律处斩。” 兵士们听了,激动地欢呼起来。

李纲稳住了宋钦宗,就积极准备防守,在京城四面都布置好强大兵力,配备好各种防守 的武器;还派出一支精兵到城外保护粮仓,防止敌人偷袭。

过了三天,宗望率领的金兵已经到了东京城下。他们用几十条火船,从上游顺流而下, 准备火攻宣泽门。李纲招募敢死队兵士二千人,在城下列队防守。金军火船一到,兵士们就 用挠钩钩住敌船,使它没法接近城墙。李纲又派兵士从城上用大石块向火船投掷,石块像冰 雹一样泻了下来,把火船打沉了,金兵纷纷落水。

宗望眼看东京城防坚固,一下子攻不下来,就派人通知北宋,答应讲和。宋钦宗和李邦 彦一伙人早想求和,立刻派出使者到金营谈判议和条件。

宗望一面向北宋提出苛刻条件,一面加紧攻城。李纲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金兵用 云梯攻城,李纲就命令弓箭手射箭,金兵纷纷应弦倒下。李纲又派几百名勇士沿着绳索吊到 城下,烧毁了金军的云梯,杀死几十名金将。金兵被杀死的、落水淹死的不计其数。

正当李纲指挥将士拼死抵抗的时候,宋钦宗的使者带来了金营的议和条件。

上下五千年

201 太学生请愿

金将宗望提出的议和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他要北宋赔给金朝大量金银、牛马、绸缎;割 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土地;宋钦宗尊称金皇帝为伯父;还要派亲王、宰相到金营作人 质。宋钦宗、李邦彦一心求和,准备全部接受。

李纲听到朝廷准备接受这些丧权辱国的条件,肺都气炸了。他竭力反对赔款割地,主张 跟金人拖延谈判时间,只等四方援兵一到,就可以反攻。

宋钦宗不耐烦地说:“你只管带兵守城,和谈的事,慢慢再说吧。”

过了十天,各地救援东京的宋军陆续到了城外,共有二十万人。东京守军士气振奋。围 城的金兵只有六万。宗望一看形势不妙,赶快把人马后撤,龟缩在堡垒里。

援军大将种师道、姚平仲都支持李纲的抗战主张。种师道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主张长 期相持,等敌人粮草接济不上被迫退兵的时候,再找机会反击;但是姚平仲心急,主张派一 支人马乘黑夜偷袭金营,活捉宗望。这个偷袭计谋偏偏又被泄露了出去,金军得到情报,事 先作了准备。姚平仲偷袭没成功,反而中了金军伏击,损失了一千多人马。

这一来,一批投降派大臣就幸灾乐祸,大肆造谣,说援军已经全军覆没,还攻击李纲闯 了大祸。宋钦宗听信投降派的话,惊慌失措,一面派使者到金营赔礼,一面把李纲、种师道 撤职。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东京全城骚动,军民个个气愤。特别是太学里的学生,群情激昂。 太学生陈东,是个爱国热情很高的年轻人。东京被金人围攻以后,他曾经带领太学生三次上 书宋钦宗,要求钦宗处斩蔡京、童贯、朱勔等六名国贼,震动朝廷内外,逼得宋钦宗不得不 把六贼惩办。陈东和李纲素不相识,但是李纲的坚决抗战的行动使他们十分钦佩。

这一天,陈东带领了几百名太学生,拥到皇宫的宣德门外,上书请愿,要求朝廷恢复李 纲、种师道的原职,惩办李邦彦、白时中等奸贼。他们在请愿书中恳切地说:“罢免李纲的 命令一下,全城军民痛哭流涕,都说这样下去早晚要当亡国奴。这不是正中敌人的计吗?”

东京城的军民听说太学生请愿,不约而同地来到宣德门前,一下子就聚集了几万人。这 时候,李邦彦正好从宫里退朝出来,群众一见到奸贼,眼都红了,指着李邦彦的鼻子痛骂, 有的还从地上捡起瓦片、石头,向李邦彦劈头盖脑地扔去,吓得李邦彦抱头缩颈,赶快逃进 宫去。

宋钦宗在宫里听见群众闹了起来,吓得要命,连忙派个官员传旨,说:“李纲用兵失 败,朝廷不得已把他罢职;等金兵一退,马上让他复职。”

群众哪儿肯答应,大伙儿愤怒地冲进朝堂,拼命敲打那里的“登闻鼓”(有急事上奏时 候敲的鼓),把鼓面也打破了。抗议的呼声震天撼地。

开封府知府赶来,威胁太学生说:“你们怎么能够胁迫皇上呢?”

太学生高声回答说:“我们用忠义胁迫皇上,总比奸臣胁迫皇上卖国好吧。”一面说, 一面又要把那知府揪住,吓得那知府灰溜溜地逃走。

禁卫军将领一看事情闹大了没法收拾,进宫劝宋钦宗答应大家的要求。宋钦宗没法,只 好派人召李纲进宫,并且当众派人宣布,恢复李纲、种师道的职务。群众还不放心,这时 候,种师道正乘车赶了来。大家掀开车帘,一看果然是种老将军,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欢呼 声,才陆续散去。

太学生的请愿终于得到胜利。李纲复职后,重新整顿队伍,下令凡是能够英勇杀敌的一 律受重赏。宋军阵容整齐,士气高涨。宗望看到这种情况,也有点害怕,不等宋朝交足赔 款,就匆忙撤退。

上下五千年

202 两个皇帝当俘虏

由于东京军民的坚决抵抗,金将宗望被迫退兵。种师道向宋钦宗建议,在金兵渡黄河退 却的时候,发动一次袭击,把金兵消灭掉。这本来是个好主意。但是宋钦宗不但不同意,反 而把种师道撤了职。

金兵退走以后,宋钦宗和一批大臣以为从此可以过太平日子了。他们把宋徽宗接回东 京。李纲一再提醒宋钦宗要加强军备,防止金军再次进攻,可是每次提出来,总受到一些投 降派大臣的阻挠。宋钦宗也嫌李纲噜苏。

哪料到东路的宗望刚退兵,西路的宗翰率领的金兵却不肯罢休,加紧攻打太原。宋钦宗 派大将种师中带兵援救,半路上被金兵包围,种师中兵败牺牲。投降派大臣正嫌李纲留在京 城碍事,就撺掇宋钦宗把李纲派到河北去指挥战争。

一些正直的大臣认为朝廷不该在这个时候让李纲离开京城,但是宋钦宗却硬要把李纲调 走。

李纲明知道自己遭到排挤,但是要他上前线抗金,他也不愿推辞。钦宗拨给他一万二千 人,他向朝廷请求拨军饷银、绢、钱各一百万,朝廷只给了二十万。李纲想做好准备工作再 走,宋钦宗嫌他拖拉,一再催促,李纲只好匆匆出兵。

李纲到了河阳,招兵买马,修整武器。但是朝廷却命令他解散招来的新兵,立刻前去太 原。李纲调兵遣将,分三路进兵,但是,那里的将领直接受朝廷指挥,根本不听李纲的调 度。三路人马没统一指挥,结果打了一个大败仗。

李纲名义上是统帅,实际上没有指挥权,只好向朝廷提出辞职。投降派又攻击他专门主 张抗金,打起仗来却损兵折将。宋钦宗把李纲撤了职,贬谪到南方去了。

金朝君臣最怕李纲,现在李纲罢了官,他们就没有顾忌了。金太宗又命令宗翰、宗望进 攻东京。

这时候,太原城已经被宗翰的西路军围困了八个月。太原守将王禀率领军民坚决抵抗。 金兵用尽一切办法攻城,都被王禀打退。日子一久,城里断了粮,兵士把牛马、骡子杀了充 饥;牛马吃完了,就把弓弩上的皮革煮来吃。老百姓天天吃野草,糠皮,没有一个人投降。 最后,太原城终于被金兵攻破。王禀带着饥饿的兵士跟金兵巷战之后,自己跳到汾水里牺牲。

太原失守之后,两路金兵继续南下。各路宋军将领听到东京吃紧,主动带兵前来援救。 宋钦宗和一些投降派大臣忙着准备割地求和,竟命令各路援军退回原地。

这时候,在黄河南岸防守的宋军还有十二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宗翰的西路军到了黄河北 岸,不敢强渡。到了夜里,他们虚张声势,派兵士打了一夜战鼓。南岸的宋军听到对岸鼓 声,以为金兵要渡河进攻,纷纷丢了营寨逃命,十三万宋军一下子逃得精光。宗翰没动一刀 一枪,就顺利地渡过了黄河。宗望率领的东路,也攻下大名(今河北大名),渡河南下。两 路金兵不断向东京逼近,把宋钦宗吓昏了。一些投降派大臣又成天向宋钦宗嘀咕,说除了求 和之外,没有别的出路。宋钦宗只好派他弟弟康王赵构到宗望那里去求和。

赵构经过磁州(今河北磁县),州官宗泽跟赵构说:“金朝要殿下去议和,这是骗人的 把戏。他们已经兵临城下,求和又有什么用呢?”

磁州的百姓也拦住赵构的马,不让他到金营去求和。赵构害怕被金朝扣留,就在相州 (今河南安阳)留了下来。

没有多久,两路金军已经赶到东京城下,猛烈攻城。城里只剩下三万禁卫军,也是七零 八落,差不多逃亡了一大半。各路将领因为朝廷下过命令,也不来援救东京。这时候,宋钦 宗再想召回李纲,已经来不及了。

宋钦宗急得束手无策。京城里有个大骗子,名叫郭京,吹嘘会使“法术”,只要招集七 千七百七十九个“神兵”,就可以活捉金将,打退金兵。一些朝廷大臣,居然把郭京当作救 命稻草,让他找了一些地痞无赖,充当“神兵”。到金兵攻城的时候,郭京和他的“神兵” 上去一交锋,就全垮下来。东京城被金兵攻破。

宋钦宗眼看末日来到,痛哭了一场,只好亲自带着几个大臣手捧求降书,到金营去求 和。宗翰勒令钦宗把河东、河北土地全部割让给金朝,并且向金朝献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 锭,绢帛一千万匹。宋钦宗一一答应,金将才放他回城。

钦宗回到城里,向百姓大刮金银,送到金营。金将嫌他太慢,过不久,又把宋钦宗叫到 金营,扣押起来,说要等交足金银后再放。宋钦宗派了二十四名官吏帮金兵在皇亲国戚、官 吏、和尚道士等家里彻底查抄,前后抄了二十多天,除了搜去大量金银财宝之外,把珍贵的 古玩文物、全国州府地图档案也一抢而空。

公元1127年四月,宗翰、宗望和他们率领的金军,俘虏了宋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和 皇族、官吏二三千人,满载着搜刮去的财物,回到北方去。从赵匡胤称帝开始的北宋王朝统 治了一百六十七年,宣告灭亡。

上下五千年

203 宗泽三呼“过河”

北宋灭亡以后,原来留在相州的康王赵构逃到南京(今河南商丘)。公元1127年五 月,赵构在南京即位,这就是宋高宗。这个偏安的宋王朝,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历史上称做南宋。

宋高宗即位以后,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把李纲召回朝廷,担任宰相。但是实际上他 信任的却是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个亲信。

李纲提出许多抗金的主张。他还跟宋高宗说:“要收复东京,非用宗泽不可。”

宗泽是一位坚决抗金的将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