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有女长孙-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这个时候也不禁擦掉额头的汗珠,一脸无奈地走下来拍着房玄龄的肩膀安慰说:“房爱卿,连朕的皇后都站向你家夫人那边,这个下子朕也帮不了你了,结果是你自己选择的,以后受苦受难朕也实在帮不上忙了。”
“臣明白,谢皇上。” 房玄龄怔愣答道。
房夫人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这时候她才猛烈感觉到从喉间传来的醋酸味道。刚才那一刹那的感觉就如同醉酒一样恍惚,脊背冷汗划落。
房家夫妻相视而笑,双双谢别皇上夫妻,相互搀扶着离开皇宫。
至此,夫妻二人甚是和谐,房夫人强悍的脾气也收敛了许多。
“朕突然羡慕起房爱卿来,夫妻两人能够相互恩爱到老,有时候还真是让人嫉妒呢。”李世民望着被夕阳余辉包裹住的房家两人,突然有种感慨万分的心情。
虽然房夫人表面上再强悍无理,心中对待自己丈夫却是矢志不渝;房玄龄虽然惧内,但是却是对妻子的一种尊重;这样的夫妻关系外人实在是无法理解的。
“他们就像三国中的周瑜与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之娴微笑地目送着逐渐消失于金色光芒的两人;也忍不住开起玩笑来说,“莫非皇上也羡慕起他们夫妻间的生活方式不成?”
“啊,呵呵。之娴,你真是喜欢开玩笑,朕只是说说而已。”李世民忽然觉得,若是妻子真的变成像房夫人一类型的人,那自己不就成了隋朝文帝的翻版不成。这样的妻子还是留在别人家放着好。
之娴也不再说,掩嘴而笑。
第九十五章:秋灾(一)
长安城的这几年有更加繁荣的迹象,街道边古玩店,越来越多西域出产的新奇物品。
秋意渐寒,空气中的不安成份却开始鼓动顽劣起来。
人来人往的城门口突然拥入大批身着破烂衣裳的人们,他们一看到在长安城中略穿富丽衣裳的人就紧巴着不放,双眼放光般直盯着人家的腰带看。
“将这些人全部赶出去!”看守城门的人突然这样宣布着,士兵一拥而上,将所有难民打扮的人全部赶出长安城门。
哀号声不决于耳,人们无奈全部蹲坐在城外,一个紧抱着一个,借此抵御秋夜的寒风。
“怎么今年的寒风中带着如此凄凉的哭诉?”之娴望着空中暧昧不明的月色,不禁皱起眉头,长叹一气总觉得心中很是不安。
“皇后娘娘是过分忧心了。”云雀为之娴披上厚衣宽慰着。
风吹进房间,让人不忍打起寒战,云雀连忙走到前面关起窗户。
“夜风寒冷,我这边也没什么事了,你先去休息吧。”之娴双手抓着衣角,垂起眉看着云雀。
她并不是过分忧心,只是按照以往的感觉来说,这次一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才对!她只希望不要太严重才好。
“是!”云雀点头跟随着。
天一亮,早朝的大臣们便陆陆续续来到殿内。
“有事奏上,无事退朝。”内侍依如往常,喊着相同的话,十年如一日,或许是不觉得厌倦,又或许是不敢厌倦。
“臣有事。”这时候,房玄龄站出来,跪地而述,“皇上,北方几省今年粮食欠收,数目庞大。”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今年那几处地方不是全说称是风调雨顺,甚至还预知粮食可大丰收,怎么会突然说什么欠收?
“这是怎么回事?”李世民大吃一惊。
“这个目前地方尚未上书上来,只说虫害严重,谷物全被吃尽。”房玄龄答道。
“虫害?前几天不是还说什么风调雨顺,怎么一下子就有虫害?那些地方上的大臣究竟在做什么?”李世民很生气,前几天还接到谷物丰收破例的消息,突然又这样传来坏消息,那些人简直就像是在耍他玩!
“请皇上尽速下令撤查,并让地方将灾情一事迅速上书陈请,以免耽误民生。”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长孙无忌走出来,跪地说道。
“就这样做吧。”李世民理不出一条头绪来,只能暂时采纳长孙无忌的意见。
只是没想到几天过后,地方的陈书不但没上报来,城外的灾民反而是有增无减。守城的兵士很担心这样一来,再也掩盖不住城外之事,整个京城人心惶惶。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世民将临省唯一上来奏折往台阶下一扔,大声斥责。
在场众人没人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全部都在害怕皇帝的怒气,只敢远远望着那本摔破一边的折子,没人敢去拿起来看看究竟。
前几天受到风寒,头还在微微发热的李世民紧揉着太阳穴。
头好痛,好热。
这么突然,就在几天前发生的事情,竟然没有一点预兆。连傻子都知道这些地方官员先前的报数全部是在欺上瞒下,实在是胆大妄为!一想到这里,他的头就越加头疼,性子就越加火暴。
底下的大臣们,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谁也不敢多动一步或是咳嗽一声。他们很清楚李世民的性子,万一多事说错了一句,自己岂不是无缘无故成了炮灰对象。
就在众人静止不动的时候,一个缩小的身影冒出众人的视线向中央走来,他便是魏征。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魏征从容不迫地拾起那个坏了一边的奏折,就好象故意似的,他高声念了起来。
原来是那份奏折是地方官臣在哭诉有关于难民暴动的事。也难怪李世民会龙颜大怒了。
“魏征,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世民刚好正为没人出来而生闷气,恰好出来的人是魏征,于是他没好气地问道。
“怎么回事?当然是官逼民反。”魏征觉得李世民这没脑子的话有些好笑,不过这也难怪了,身处王宫的他有很多事情不清楚也不是怪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十六章:秋灾(二)
“官逼民反!朕何时亏待过他们了?”李世民很显然十分不满意魏征的说词。自从登基后,他哪天不是日日辛苦为国事在忙碌,而今却为了这么句就打发了,与情与理,他都心有不甘。
“自然是该问那些父母官了。”魏征镇静地答李世民的问话。
这句话马上堵住李世民的思路,让他一时间回答不上来。魏征说得对啊,那些父母官究竟是怎么回事,连最基本的上报灾情都不会,他到底是在做什么东西?
“皇上,事已至此再过问也与事无补,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先处理眼前之事。”长孙无忌这刻倒不怕李世民的盛怒,忙出身禀奏道。
“恩,那些官员的事情朕过后再慢慢和他们算。现在最重要的是如此处理那些暴动的百姓们。”李世民点点头,把问题抛给下面那些低着头的大臣们。
“皇上,再这样下去暴动之人必将增加,还是先逮捕那些带头生事之人,让他们不攻自破!”大臣中,有人如此提出道。
“不好,不好!皇上,民有安定自然不会暴乱,而现在是灾情不断,食物缺乏才会如此。如果贸然行动只怕会让好事之人借故生事啊!为今之际,还是先惩处地方官员平息众怒为佳。”又有人出列这样说道。
“大人此言差异。民以食为天,百姓们不过是要一丝温饱,你惩处那些官员还不如多分发点食物救急来得好些!”
“难不成我大唐的骁勇军队还怕他们不成!”
众人中,你一言我一语,各说各理。坐在上面的李世民是听这个人说的也不是,听那个人说的也不是;再看看那群大臣们,各个为了一件事情争执得面红耳刺的;他们的声音就好似一只只无头苍蝇乱飞的鸣叫,让他的脑袋越发昏沉郁闷。
“够了!”李世民郁闷得一股气没地方发泄,只得狠狠拍椅而起,怒视众人。
毕竟是皇帝的声音大点,本来吵得和菜市场没什么差别的大臣们,再听到他怒语而斥的声音后马上就变成一个幽静的山谷一般,无人敢再多发一言。
“长孙无忌。”李世民理了理情绪再次坐了下来。
“臣在。”
“朕命你先去清点下国库粮食,之后再点一半先用于发放灾粮之用。其他事情,等你们各自回去拟订好奏折,明日全部交上来,省得你们一人一话,一点大臣风范都没有。”李世民犹豫再三,下起命令。
“臣等遵命!”
内侍接获李世民示意,再次步出高喊声‘退朝’。
于是,挤满人群的热闹殿堂再次冷静下来。后整的宫人们在这个时候出来,整理下其他东西,转身又将殿堂之门合上。
“皇上今天上完朝回来,心情好象相当不好。”
立政殿中,杨婉凤与之娴两人在院中散步。
秋风萧瑟,金菊却显得十分灿烂。
“你遇到皇上了?”之娴问。
“恩!我正好要过来的时候看到的。”杨婉凤担心地回忆着,刚才遇到李世民经过的时候,见他怒气挂脸不发一语的样子实在吓人。当而她出于礼节的拜见,他也是应付式地点头离开,那是从未有过的。这样只能说明他一定是刚才被某人激怒了。
之娴不免担心起来,该不会又是在朝事上出了什么问题,才会……
“对了,上次真是麻烦皇后姐姐了。”杨婉凤指的是上次杨珪媚的事情。虽然后来在之娴的示意下得到解决,可是杨珪媚与李世民两个人却完全形同陌路,有好几次李世民都被她气得步出宫院,好在有之娴帮说好话才做罢了。
“杨妃也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子,说起来也是元吉的那事让她无法释怀。”之娴不由得叹着气。她也没想到杨珪媚竟是倔强到这个地步的人,原先是认为她是个在乎面子的女子,可后来与李世民的事情让之娴察觉后,又觉得不像。她的命运也算是多加坎坷的女子,无论跟着什么人始终无法如心所愿。
“我也劝过姐姐好多次,可她在口头上还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我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事情。”杨婉凤就更看不出杨珪媚的心思了,也只是无奈的叹气唏嘘。
“杨妃是个聪明的女人,我想她应该知道怎么做的,你也不必太过挂心。”之娴温和地安慰着杨婉凤说道,“我听说上次恪儿在书院写文,获得先生赞赏,真是让人安慰呢。”
“恪儿总喜欢学些文人风雅之事,越是风趣文雅之文帖,他反而是越喜欢了。”每次一谈起李恪,杨婉凤总露出母亲慈爱的笑容。她的孩子越长大倒是越像他父亲温文尔雅的那一面,举止彬彬有礼、不骄不躁。好几次都差点将他误认为是幼年那时所见的李世民呢。
岁月匆忙,一晃眼就是多年之后,想当初那点童心般的少女冲动,在今时看来却是真诚的可贵。
“娘娘,有位自称为曼罗夫人的女子求见!”就在这个时候,云雀突然走过来打断两人的谈话。
“曼罗夫人?”之娴刹时愣住,一时间想不起这是何人,等那个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的时候,她才猛得想起那个身份诡异的女人。
“好久不见了!给皇后娘娘请安。”还是那一贯的妖媚语气,还是一贯身穿着的酒红色长裙,还是那样美艳动人的容貌。
“夫人请起。”之娴万万想不到,还会在这个时候遇到这个奇特的夫人,一双眼睛直看着她那没有改变的容颜。
“既然皇后有事,那么我就先告辞了。”杨婉凤狐疑地看了眼那个气质妖媚的女人,连忙起身告退。
“恩!云雀,你送送杨妃。”之娴点头吩咐云雀送杨婉凤。
“是。”
第九十七章:秋灾(三)
一盏茶,两个杯子,茶香阵阵。
“我一直很挂念着你,能看到你如今母仪天下,实在是荣幸。”曼罗夫人说话起来没了之前的随意,反而显得格外的客气。
“当日多谢夫人相助。”之娴这时不由得想起当初的那件事情,这位夫人做的可是稳胜的交易啊。
“我谁也没帮,只不过是与当时的秦王做了交易而已。”原来当时,曼罗夫人之所以放弃帮助王世充是因为他失信,没有将原本说好的地面交还出来。后来才会选择李世民,并且说好了,只要不插手这事,战事胜利后就答应将本来应该是属于曼罗夫人族人居住的土地交还给他们,他们只需按时交纳贡品即可。
这次,曼罗夫人是突然兴起,想来拜访下多年不见的之娴,才会跟随在晋献队伍中,也因此看到了让她吃惊的一事。
“我有一事斗胆请问皇后。”曼罗夫人的语调依旧那种懒洋洋的样子。
“夫人请说。”之娴不知她要说什么事情,忙把思绪抽回专心听讲。
“请问皇后娘娘,大唐的皇上是如何看待他的臣民们的呢?”
“这个?”之娴不明白她为何问这种语重心长的话,忙把疑惑的目光望向她。
“在来时的路上,我看过一件很好笑的事情。有很多大人正拿着石头扔向一只和他们身高差不多的蝗虫玩呢。”曼罗夫人说得事不关己,一脸的玩笑意味,“我还在城门口还看见一群身穿破烂衣裳的百姓聚集在城门外学着孩童们玩扮家家的游戏呢。没想到你们汉人中还有如此好玩的大人呀。”
“……”之娴震惊不已,她很清楚曼罗夫人的话中带话,只是身处于皇宫的她竟然连这件事情也不知道。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她才恍然明白古人所谓的一入宫门深似海的意思。
“既然皇后贵为国母,想必也是得知这件事情了。灾难无情,人有情,民虽举事却是无奈,可安抚可压制,且在一念之间。”曼罗夫人说着,起身告辞。
经转之地,曼罗夫人停止住脚步。
“夫人为什么把事情只告诉皇后娘娘?”跟随前来的侍女不明白刚才她那席话究竟是为了什么,只好好奇地问道。
“你是想问我为何不把事情直接告诉皇帝,而是只跟皇后提起对吧?”曼罗夫人举目远望,神情开阔。
“是的。”侍女点点头。
“有些事情与其道听胡说,还不如眼见为实,亲自印证。长孙皇后如果做不到这点的话,就谈不上为后者。”想来曼罗夫人这番事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事情真有她说得那么严重吗?
“云雀,我决定出宫一趟。”之娴来回走动,思虑再三。她终于还是下决心亲自前去了解事情的状况。
“皇后娘娘,这样好吗?京城中虽然比邻近几省安定些,可谁也不敢保证不出意外啊。”云雀还是觉得担心,虽然没有任何消息指出京城中有杂乱人士。可这样贸然出去,要是惹上什么居心不良之人……
“我只是出去看看而已,没事的。”之娴不在多说,转身更换便衣。
第九十八章:秋灾(四)
秋日凄凄,秋夜如冰。
丝绢细衣,轻纱扶墙,举步登楼。
之娴与看守城楼的兵士们点头致意,转身牵着长女丽质走向城楼边。
丽质是自愿跟来的。她在宫中阁楼上有看见母亲的身影,所以下来请安,看见母亲一副不同往日的打扮就可知道她要出宫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也打算跟着出宫,而她的母亲却担心她年幼会多事,无奈丽质只好拿出‘将要出嫁,理应多学宫外之事’的理由,终于让她母亲答应让她跟随。
“你出门后,需跟在母后身边,不要贪玩独自跑开。”这是之娴对她的要求。正如丽质自己说的,身为公主不能只知道呆在宫中享受富贵荣华,要时刻明白身为一个公主的自知以及体会身上所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