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大学怎么读-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理对这个女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道:〃这两块钱是什么意思?〃
女孩说:〃给没有录取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电话费,请您一定打。〃
第66节:把努力变成一种习惯(2)
经理听完微微一笑,说:〃请你把两块钱收回去吧,我不会打电话的,我现在就通知你:你已经被录取了。〃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想〃出人头地〃,很多人都想顺顺利利找到一份工作,但是许多人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了,缺乏坚持的信念,也没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这位女孩如果不坚持走下去,那么她的这次行程肯定已经到了终点。殊不知,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路上不断奔走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行走,才能让不安分的因子推动思想或者行为的前进,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同样需要一种新的尝试。
功成名就的俞敏洪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而且一直有着超前的眼光和明确的方向,他的理想似乎从未止步于他所得到的结果。他说,我将用后半生的时间,去创建一所真正意义、非营利性的私立大学,让贫困学生也能上得起大学,使它变成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
而年轻的我们,当看到俞敏洪在路途上奔跑的身影时,是否也做好了在路上的准备?
2。两点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
一位成功学教授被邀请到一所高等学府为同学们演讲。面对台下喧闹的同学,这位教授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什么?〃
很多同学听了这样一个问题后很不以为然,甚至有点嗤之以鼻,心里想:〃这算什么教授,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说得出口!〃
一位同学站起来有点不屑一顾地说:〃这个问题连小学生都知道,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就是直线吗?〃
教授铿锵有力地说道:〃错!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有可能是直线,也有可能是曲线!〃
看着同学们一脸的震惊和迷惑,教授接着解释了所谓的距离: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距离?距离是路程的远近吗?距离是直线的长短吗?都不是。真正的距离是从起点成功地到达终点所经历的一切,无论受挫还是顺利。从几何学角度来说,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确实是直线,但从现实生活中来说,这条直线不一定能够把你从起点成功地带到终点。这样的距离看起来最短,实际上很长,甚至会把有可能的事情变成不可能。
俞敏洪说:〃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直截了当就把事情做好。我们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合作,有时需要技巧。我们做事情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硬挺、硬冲,我们可以选择有困难绕过去,有障碍绕过去,也许这样做事情更加顺利。〃
王海是06年毕业的大学生,计算机专业,品学兼优,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了两年半时间,业务上一直是公司的骨干。可是,由于人太老实,不善于人际交往与沟通,所以,没有什么提升与加薪的机会,他感到很委屈,今年春节决定跳槽。没想到09年是就业高峰年,加上经济危机,竞争十分激烈。尽管凭着简历上的工作经验,他拿到了三次面试机会,可是由于不会推销自己,也不会巧妙地回答问题,结果与工作多次失之交臂。王海很是困恼,只好向好友小李诉苦,并将自己的面试经历如实告诉了小李。
面试官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公司这次没有录取你,但过一段,被录取的人中有没能渡过试用期的,腾出位置来,再通知你,你还会再来吗?
王海的回答:现在没有录取我,说明公司没有看好我,我来了也没有意思。
第67节:把努力变成一种习惯(3)
面试官的第二个问题:你在公司里工作,如果同办公室里的一个人,能力没有你强,但工资却高于你,你会不会有想法,心理能平衡吗?
王海的回答:如果公司对待员工是这样的不公平,肯定企业文化有问题,这样的公司只有走人。
小李听完后,看着王海一脸痛苦的表情,微微一笑,说:〃你这样回答问题,肯定不会得到别人的满意。如果换作我,我可能会用另一种方式委婉地表达。比如第一个问题,我也许会这样回答:能给一个强队当'替补队员',也是很光荣的事,我肯定会高高兴兴来。再说,'主力队员'都是从'替补队员'干起来的。只要我今后工作努力,肯定会从'替补队员'升为'主力队员'的。至于第二个工资问题,我会这样回答:工资是员工最敏感的问题,公司一般都会尽量处理好,如果哪个同事的能力不如我,工资还高于我,肯定是他在其他方面强于我。或者,他能为公司解决一些我不知道的问题,所以,老板给他定了高于我的工资。在公司里,我不想与别人横着比,因为这里面有许多我不知情的东西。我喜欢把自己与自己竖着比,只要自己比自己过去升值了,就有成就感;只要认为公司给我的报酬与我的能力匹配,心理就不会不平衡,还会感到干得挺有奔头。〃
经过小李的开导之后,王海又参加了一次面试。这次,他显得非常专业,而且游刃有余,终于找到了一家心仪的单位。
其实小李的回答并算不上圆滑,只是绕开了问题的尖端,用另一种方法巧妙地解析了原本很敏感很尖锐的话题。这正如俞敏洪所说的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并不一定是直线,有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有困难绕过去,有障碍绕过去,也许这样做事情更加顺利。在中国这个复杂的社会里,绕着圈子走路其实也是一种智慧。
虽然我并不是很赞同这一条〃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但我还是不得不说它无情地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现实。在这个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里,有时候做某些事情你还真不能一步到位,也许我们要走很多弯路才能到达目的地或实现目标。这其中不乏善意的谎言、违心的恭维、利益的交换……刚出社会的你或许还是有棱有角,但有时候为了立足这个社会,你不得不被这个社会打磨圆滑,或许这也可以说是成长的悲哀。但是,我们在处事圆滑的同时,一定要记住一个根本:为人诚实,诚信为本。这也是做人应有的原则,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做一个圆滑的老实人,处事灵活而心态成熟。在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度的弹性,把握说话的分寸,学会婉转而保持平衡的人际关系。面对想要干的事,既要执著,又要会变通,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明智地推脱掉与自己不相干的事,而且一定要为人善良,避免伤害他人。
从现在起,我们必须明白: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我们要的是最有效的距离。做好一件事情,到达一个目的地,有些过程,有些距离是必需的。
3。永远比别人做得好一点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总是渴望成为优秀和成功的人,可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人人都在努力的时候,我们凭什么比别人更优秀?
答案是:永远比别人做得好一点!
〃永远比别人多做一点〃是无数成功人士极力秉承的理念和价值观,被许多著名企业奉为圭臬。〃永远比别人多做一点〃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比别人看得更远一点、做得更多一点、动力更足一点、速度更快一点、坚持的时间更久一点。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人:他们不仅能很好地完成份内的事,还会想尽办法比别人多做一点!
第68节:把努力变成一种习惯(4)
俞敏洪创办英语培训班的时候,全国已经有好多家类似的英语培训班,但为何唯独新东方能脱颖而出,因为俞敏洪提倡了〃比别人做得好一点〃的文化理念和做事方式。
而这种〃比别人做得好一点〃的思想,早在俞敏洪大学时代已经深入到他的人生哲学中。
俞敏洪刚进北大的时候,因为浓厚的江苏农村普通话而被〃边缘化〃,对于一个学习英文的学生来说,缺乏沟通和交流是学好英语的最大障碍。老师曾经这样批评他:〃你除了'俞敏洪'三个字能听懂外,恐怕再没有什么能听得懂了!〃可想而知,俞敏洪当时是何等的自卑。
但是,他是一个不甘心被忽略的人,他决心改变现状。后来,他每天戴着耳机,在北大语音实验室废寝忘食地练习英文听力;他从小书店里买了一套《新概念英语》,抱着大录音机,钻到了北大的小树林里,开始了他的疯狂之旅。
俞敏洪几乎一天十几个小时狂听狂背,经过两个半月的魔鬼训练,他不仅能听懂任何人所讲的任何英文,而且成了会听英文、会说英文的人。
后来,创办新东方后,他就把新东方定位为对人的培养和成长的教育,不是单单对英语水平的教育。他说:〃搞教育不能纯粹以赚钱为目的,赚钱是教育的副产品……如果把服务做好了,教育的发展资金自然就来了。〃所以,新东方这两点超过了别人。当时办培训班的不少都是赚到一点钱以后就不肯放手,而俞敏洪把前两年赚到的钱全部返还到学生身上去。
正因为比别人多做了一点点,做好一点点,俞敏洪的新东方才在浩瀚的英语培训班里乘风破浪、独领风骚。
永远比别人多做一点,是一种勤奋主动的精神,是一种永不言弃的毅力,是一种永远向上的努力,当然,这也是走向成功的至理名言。今天你比别人多做一点,明天你的希望就会比别人多出许多。
现代社会处处充满竞争,如果我们只是把完成任务做为自己的工作目标的话,就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成功。人只有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才能持续成长,而生命也会在持续的成长中不断完善,最终走向成熟。如何实现自我超越呢?我们不能满足于完成任务,而是要比别人所要求的多做一点,比自己所能做的再多做一点。尽管我们这样做了之后也未必就能成为最好的,但至少我们已超越了自己。
永远比别人多做一点点,你就是优秀的!
第69节:成功必须练就三种忍受能力(1)
第三节
成功必须练就三种忍受能力
忍受孤独的能力是成功者的必备条件;忍受失败的能力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忍受屈辱的能力是成就大业的必然前提。这三种能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如果不具备这三种能力,一个人最终难成就大业。
1。学会孤独
在北大,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既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吹拉弹唱,无论是谈吐或见识,都远远逊色于城里的孩子。这种学习环境最终导致了俞敏洪成了一个被北大遗忘的人。他的大学时代,基本上是〃一个人的大学〃。
回首当年的大学生活,俞敏洪非常感慨:〃我是农村来的,普通话讲得不好;极易产生自卑情绪。所以除了跟宿舍几个人认识外,跟北大的任何一个人都不认识。我在大学的最大损失之一,就是没有参加任何大学生的活动。后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大学生的活动实际上是很重要的。它对一个学生锻炼自己的心态,锻炼自己开朗的个性,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没有学到这些东西。所以说,我在北大的5年,过了一种比较痛苦的生活。〃
孤独是痛苦的,也是寂寞的。在你没有成功之前,你永远是孤单的,只有孤独地奋斗,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大学时代,俞敏洪因为孤独,常常产生自卑情绪,不敢追求女生,也无法体味爱情的甜美和浪漫。但是,孤独也有许多好处,它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英语和读书上,用在一些问题的思考上,用在百折不挠精神的培养上。那时,为了能在英语系站住脚,俞敏洪疯狂地练习听力和口语;为了弥补自身匮乏的人文素养,他拿出一半的生活费买书;可以说,如果没有大学时代承受孤独的经历,俞敏洪很难成就后来的事业。
创业之初,俞敏洪经常一个人满大街贴招生广告,冬天实在冷得受不了,他就掏出揣在怀里的二锅头喝上一口,以此取暖;1995年,新东方做大的同时,俞敏洪也感到了内心的孤单,于是去美国找到了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跟他一起创业;2000年,新东方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许多股东对俞敏洪的改革动机产生怀疑,认为他是在〃杯酒释兵权〃、〃明分暗收〃,俞敏洪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时间几乎四面楚歌,众叛亲离;巨大的孤独如潮水般袭来。他此时的处境,真如陈天桥所说的那样:〃真正的创业者内心都是孤独的,时刻面临着不被理解的痛苦。〃
历史上,大凡有思想的人都有过孤独的感受,苏格拉底是孤独的,康德是孤独的,叔本华是孤独的,尼采是孤独的,纪伯伦是孤独的,王国维是孤独的,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更是孤独凄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青年时代,我最喜欢的作家路遥,他在创作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告别了鲜花和掌声,告别了城市的喧嚣和红尘的纷扰,把自己封闭在陕北深山老林里的一个煤矿里,几乎与世隔绝。在极度的孤独寂寞中进行高强度的创作苦役,晚上与他陪伴的只有一只老鼠。
〃每到深更半夜,听到远处传来火车的鸣叫,常常一个人陷入遐想,臆想某个人会坐着火车来看自己。〃可见,他当时的心境是多么苍凉和孤寂。但是,他以宗教般虔诚的意志战胜了内心的荒凉,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终于完成了这部百万字的鸿篇巨制。
后来,他在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说道:〃独享欢乐是一种愉快,独自忧伤也是一种愉快。孤独的时候,精神不会是一片纯粹的空白,它仍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情绪上的大欢乐和大悲痛往往都在孤独中产生……孤独中,思维可以不照逻辑进行,可以使人的思想向更深远更深邃的地方伸展,也能使你对自己或环境做更透彻的认识和检讨……孤独常常令人感到无以名状的忧伤,而这种忧伤有时又是很美丽的……〃
当代散文家赵丰先生在其散文《孤独的散步者》中更是精彩地道出了孤独的内涵:〃孤独不是无所作为的自卑,不是厌世绝望的哀怨,不是失意滋生的忧伤,不是孤芳自赏的清高,那些只能叫无聊,与孤独无关。孤独是一种情感体验,更是一种境界,它让人的思绪向灵魂的深处飞去,使人在浮华底下看取生存的真实性。孤独是睿智地、深邃地、从容地、真实地审视人生、反省自我,它与冷漠、空虚、浅薄的无聊没有共通之处。孤独往往伴随着精神的独立、人格的高尚、情操的高洁。〃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只有要学会忍受孤独,才会成熟起来。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的一代,和〃70后〃、〃80后〃相比,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前几代优越许多,进入大学后,他们远离了自己的亲朋好友,远离了曾经熟悉的环境,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时不知所措,连个可以倾心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这时,千万不要浮躁,要学会静心思考,学会忍受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不要因为寂寞而乱了方寸,去做无聊无益的事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第70节:成功必须练就三种忍受能力(2)
忍受孤独是走向成功的必然道路,越是孤单的人,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才走得越快。因为他知道沿途的美景即便再美,也不会为他带来胜利。
勇敢地面对孤独,享受孤独吧!你会发现,当你把孤独当成一种习惯的时候。那一刻,你也真正长大了。
2。赢在失败
许多大学生,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都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最优秀的,总是第一名。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似乎永远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