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怎样帮助孩子考大学-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和孩子交流
这段时间,孩子在家中独处,又不能放松思绪,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题做得顺利心情就好一点,题做得不顺利就容易胡思乱想。针对这一普遍现象,家长能做的就是,休息时和吃饭时多和孩子说说笑话,也可以在晚饭后用20分钟到半小时与孩子一起出去散步,聊些轻松的话题,消除孩子内心里“如临大敌”的错觉。
有些女生由于紧张会导致月经失调,这是比较常见的所谓“躯体化现象”,即心理紧张在身体上的表现。女孩阅历浅、经验少,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会背上思想包袱,既怕影响身体又怕影响高考。
家长,尤其是母亲首先要告诉孩子,这不是“病”,不要害怕,考完试以后随着心情的放松会自然而然恢复正常。第二,不要给孩子去买什么药或进行什么调理,顺其自然最好。第三,帮助孩子做一些物质上的准备,备有充足的用品,让孩子在必要时能及时处理。
第19节:6月6日帮助孩子做什么
6月6日帮助孩子做什么
6月6日是高考前最后一天。这一天,考生的表现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一类考生恨不得在一天之中再把第二天要考的两门课程从头到尾复习一遍。还有些难题没做,还有些试卷没来得及温习,万一考那里面的内容,自己没看不就亏了吗?另一类考生则完全乱了阵脚,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了,什么都抓在手里看,什么都没看进去。
6月6日,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做什么?有这样6件事情。
帮助孩子生活富有节奏感
有的家长说,明天就高考了,今天放松放松吧,出去玩一玩,游泳,打篮球,越痛快越好,玩累了晚上睡得香。甚至有的人提出,考前三天什么都不做,就是玩,就是疯,一点儿也不提高考的事。
其实,这是一种很不正确的观点。完全放松,等于把孩子从备战状态拉到另一种状态了。尽管只是一两天的功夫,等到孩子再上考场时,往往会感到很疏远,有陌生感。别人已经开始答题了,他还要花一些时间来找回感觉,显然将自己置于不利地位。
案例1
有一位姓田的父亲,高考前五天就告诉儿子,该学的都学得差不多了,把所有的负担都卸下来,彻底放松吧。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真的照办了。整整五天都在上网玩游戏,满脑子是游戏里的人物和情节。到了6月6日,心里直发毛,跟爸爸说:我怎么觉得对高考没信心呢?满脑子都是游戏里的打斗场面。
6月7日,孩子上了考场,觉得状态很糟,本来很熟悉的东西却一时从脑子里提不出来,思维不流畅,写字也手生,解题思路全乱了,效率很低。第一天没考好,心情坏透了,第二天也没考好。
高考成绩公布了,比他的平时成绩低三四十分,勉强考上了第三志愿。他自己说,第一志愿已经报得比较保守,没有特殊情况肯定能考上。没想到听了我爸爸的话,一下子降到了第三志愿的学校。咳,我爸爸也是为了我好,哪知道帮了倒忙。
为此,我建议6月6日的作息时间要和原来基本保持一致,学习、吃饭、睡觉、休息的规律都不要改变。让孩子的身体保持固定的生物节律和心理节律,在考场上才能稳扎稳打。
做做题,练练手,热热身
6月6日,有些家长出于爱护,怕孩子太累,就让孩子这一天不要再做题,翻翻笔记就行了,明天轻松应考。
其实,6月6日这一天特别需要做题。做题的目的就是练手、热身、找感觉,第二天在考场上可以马上进入状态,正常发挥。
有的考生甚至高考前一星期都不做题,仅仅每天看教科书,看笔记本,看习题集,以为只要记住、理解,自然能做出题来。这个道理放在平时当然不错,可高考不同。高考是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之内要求考生正确解出相当数量的题目,仅仅会做是不够的,还得做得快,做得熟。
有一个考生,平时模拟成绩始终在670到680分之间,高考却只得了630多分。据他自己总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考前一周只动脑,而没有动手,“手生”是特别致命的。
那么应该做哪些题呢?我建议,以做过的题目为主,不用做得太多,关键是一做就会,一会就有信心。另外,通过练手,使自己一直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之中,头脑敏捷,能够迅速启动、迅速反应。就像百米赛跑预备,如果不做好预备姿势,而是站着东张西望,发令枪一响却冲不出去,不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吗?
第20节:帮助孩子晚上睡好觉
适当休息
6月6日,家长要提示孩子注意休息,保持平静和愉快的心情。不要看大喜大悲、忽起忽落的电视节目,也不要玩枪战、打斗等情节激烈的网络游戏。
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但绝对不能过于剧烈,篮球或游泳都不可取。毕竟在复习的重压下,身体很长时间没有经过正经的锻炼,一下子玩猛了,第二天肯定肌肉酸疼、精神疲惫。更严重的就是受伤,轻则在考场上一边答题一边承受身体上的痛苦,重则根本上不了考场,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落实物质准备
所谓物质准备,主要是指考试所需的铅笔、橡皮、尺子等,家长要让孩子亲自去做,不要代替。代替往往会漏掉一些东西,或者大人和孩子互相依赖,结果谁都没有做。不过家长一定要督促孩子,还得进行必要检查。
建议孩子把高考应该准备的用品写在纸上,一一落实,落实一项画一个钩,不能只凭脑子想。而且,这些准备工作不要等到6月6日才做,之前就应该逐一落实。考试前一天,家长要尽早对照准考证或“考生须知”上的要求帮孩子检查,万一有准备不足和漏掉的东西可以马上补救。
有一位考生,6月6日晚上妈妈提醒他,准备2B铅笔了吗?孩子这才想起来应该买却忘了。当时已是9点半,商店都关门了。一家人连忙四处向人求援,一个多小时后才从附近一个同学家借来两支,急出一身冷汗。
家长们要知道,看起来好像根本不可能忘记的事,比如铅笔,明明是考试时最最基本的用品,可是事到临头一慌乱起来,孩子难免犯些荒唐的错误。清楚了这一点,父母就千万不要和孩子一起大意了。
帮助孩子晚上睡好觉
高考是孩子18年以来所面临的最大一次挑战,恐慌、害怕、担心、焦虑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作为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平时几点睡就几点睡,不要提前。有一种看法是,“早点睡”能够休息得更充分,但实际上人的生活作息都遵循一个“生物钟”,什么时间处于什么状态,已经成了习惯。平时每天11点睡觉,这一天突然提前2个小时,肯定翻来覆去睡不着,反而更加心绪不宁。而按照平时的钟点作息,也许一开始仍然因为焦虑轻微失眠,但在生物钟的调节下会很快入睡的。
第二,不要给孩子吃安眠药。有些家长6月6日晚上见孩子睡不着觉,特别是到了凌晨一、两点钟还在辗转反侧,就没了主意,在束手无措的情况下选择给孩子吃安眠药。
这一做法要特别反对。我甚至提出一个口号:“宁可6月6日晚上不睡觉,也不要吃安眠药。”因为孩子在药物作用下虽然可以很快入睡,但如果到了早上药物作用还没有消除,考试时也是迷迷糊糊的,不是吃了大亏吗?
大家都知道,十七八岁的孩子有时候玩的兴头很大,比如上网,即使通宵达旦,第二天也很清醒,甚至继续玩下去也不成问题。我不是在提倡这种做法,只是想说明,孩子的精力、体力比成年人旺盛,偶尔一晚上不睡觉对第二天的效率的确会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所以万一睡不着觉也不要当成一件特别可怕的事。
2001年高考重庆市理科状元杨禅灿就是一个例子。她在高考前一夜未眠,想事情。我问她想些什么,她说顺其自然,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惟独不去想“现在睡不着觉明天考试怎么办”。就着样,第二天上午的语文考得也不错,中午睡了一小时后,下午的化学也考得很好。
第三,采取一些安全有效的方法。睡前喝一杯热牛奶、用热水泡脚10到15分钟,都有助于孩子入睡。第三种办法是自己用大拇指按摩脚底的涌泉穴(脚心凹下去的地方),顺着一个方向缓慢地有节奏地按摩72次。还可以数数,从一数到一百,反复地数,不慌不忙,情绪很快会平稳下来。
有时候,孩子睡不着觉可能是对记忆中的某一个情节比较兴奋,甚至会忍不住地想象考试不利的场面。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尽量回忆过去考试成功的经历,用良好的情景印象去压倒和抵消、减弱不良想象的刺激。
帮助孩子作好应急方案
应急方案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因故被堵在去考场的路上怎么办?到了考场却找不到考号怎么办?发下的试卷有缺页和空白怎么办?考试用具出现问题怎么办?准考证遗失怎么办?
尽管这些问题出现的机率很小,也要尽可能地有所准备。一旦有所准备,即使遇到麻烦也很容易解决。反之可能误了大事。
第21节:孩子高考,家长五要
孩子高考,家长五要:
情绪要稳定
家长的稳定情绪常常使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平衡的作用,反之亦然。
有一位家长在考前听说,自己孩子填报的第一志愿学校今年报考人数特别多,竞争将会十分激烈。他一下子慌了神,整天托熟人打探小道消息,想证实这个说法可靠与否。
其实,这个孩子本来功课复习得不错,也比较有信心,可是看到爸爸那副紧张兮兮的样子,整天念叨“这么多人报名,怎么办怎么办”,搞得他也敏感消沉起来,还没上考场就好像注定了考不上似的。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每一位家长都要引以为戒。无论听到什么或看到什么,可信还是不可信,都不能用一种慌张的态度去面对孩子,影响孩子。
情绪要愉快
在任何一个家庭里,父母以饱满而愉快的情绪生活着,孩子的性格通常也会乐观开朗。高考前更是这样。比如有一位考生家长,在孩子备考期间也像平常一样,吃饭前放一些孩子爱听的轻音乐,孩子休息的时候就让他听听相声,全家一起说说笑笑。在这样一个氛围下,孩子就不会感到高考像一道过不去的“鬼门关”,而6月也不会是“倒霉”的6月,“不堪回首”的6月。
2001年,我在高考第一天来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考场,看到很多家长在外面等着孩子。其中有一位妇女满嘴是泡,我凑过去问她:“大姐,你的嘴怎么了?”
“咳,别提了,高考前半个月我们单位有些同事请假回家照顾孩子,我本来觉得没必要,可是一看人家都回去了,我还在这里上班,别人会不会认为我不关心孩子?我也就请了假。可我这个老三届的初中生,学习上的事都弄不明白,眼看孩子每天紧张,我心里干着急,一急就嘴上起泡。我儿子还问我怎么回事,我也不敢告诉他呀,就说是辣椒吃多了。我儿子却说,妈,你就别蒙我了,你这是着急上火呢。其实,你心情不好我心情也不好,你郁闷我也郁闷。你瞧,到头来,孩子倒做起我的思想工作来了。我这哪儿是照顾孩子啊?整个儿就是给他添乱呢。”
只要孩子尽力就行
有些家长唠唠叨叨,特别是母亲,没完没了地说,嘱咐这个,嘱咐那个。“不要马虎,要仔细。”翻来覆去的就是那些话。
有的考生向我抱怨:王老师,从小学一年级起我妈就跟我说这些话,到现在还是老一套,你说烦不烦呀!
考入北京大学的广东省状元许顺说,我爸爸妈妈在高考前就跟我说了一句话:“孩子,只要尽力就行。”
的确,父母和考生除了生活上的交流以外,关于高考,只说这一句话就好过唠叨一百句。简简单单几个字,孩子却能从中感受到父母的支持,父母的理解,还有信任和体谅。大人这样说,孩子就像吃了定心丸,有了主心骨。
而且,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因为父母说了这句听上去有些“纵容”的话,就真的松懈下来了,不思进取。18岁的年轻人,已经能够辨明是非和轻重,父母的信任会让他们卸下那些无谓的思想包袱,在梦想面前更加义无反顾。
确保孩子身体健康
尽管高考不会直接考核身体素质,但是孩子良好的身体状况是他正常进行高考的体质基础。家长怎么确保孩子身体健康呢?
首先,要保证孩子吃得好,吃得卫生。注意饮食平衡,素食和荤食相结合。只吃素怕营养跟不上,过量的大鱼大肉又不适合夏日进食,热量太高,也不好消化。
为了让孩子食欲好,一般情况下他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用刻意限制。另外吃饱也很重要,牛奶、鸡蛋等高蛋白食品要每天补充。因为高考复习要消耗很大的体力,热量和营养跟不上,脑子也没活力。
饮食卫生很重要,不能使孩子发生胃肠疾病和消化系统紊乱,尤其注意不要吃隔夜的食物。孩子自己在家复习功课时,父母要帮他安排好三餐。如果午餐只能出去吃,就帮孩子在附近选择一家卫生条件好的餐厅。
夏天温度高,容易出汗,家长要叮嘱孩子多喝水,保持体内充足的水分。凉白开水是最好的,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冷水不能喝,容易头疼、胃疼。
第22节: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
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
高考无小事。孩子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家长给予必要的监督和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关于考前文具等的准备。建议考生在6月4日就把必要的考试物品,铅笔、钢笔、准考证、橡皮等,都准备好,装在一个透明袋里,便于检查。
对待高考的“平常心”,还体现在考试用品上。不要特别准备一些新的、特别的文具。有些家长高考前给孩子买了新笔,其实没必要,原来用的笔只要写得流畅,就应该用原来的笔,因为用习惯了写起来比较顺当。有些新的钢笔和圆珠笔,孩子也没有试过,直接拿到考场上来用,天热可能会漏水、漏油,污染了卷面就非常麻烦了。
准考证一定要放在透明塑料袋里的明显位置,6月7日早上出门的时候再看一眼。有的孩子忙忙叨叨,可能考试前一天从塑料袋里取东西,顺手把准考证拿出来搁在别处,过后又忘了放回去,上考场时还自认为带了。
北京就发生过一件事情,特别值得考生和家长从中吸取教训。一个考生和母亲一起去考场,都以为准考证在对方那里,其实谁也没带。这种事情每年都在强调,又每年都在发生。
发现准考证没带后,连忙返回家取,再打车回来。由于路远堵车,到考场已经过了九点半,考生下了车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考场大门,门卫都没拦住。可是当他跑到考场门口,还是没能进去……按照当时的规定,考试正式开始半个小时以后,考生不得进入考场。
知道这件事,他妈妈瘫在出租车里下不了车。为了今天的高考,辛辛苦苦12年,一时的疏忽却令前功尽弃。
第二,关于考试时间的把握。手表是用来掌握时间的,可因为手表误事的例子也有不少。我在前面讲过一个典型例子。一个考生的爷爷年老眼花,将孩子戴着上考场的手表调快一小时,弄得孩子感觉特别仓促,根本来不及思考就慌张作答。等到后来发现时间还有富裕,很多答错的题目已经没有办法改了。
2001年高考,一个来自山西吕梁地区的孩子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他告诉我,他原本是能上清华大学的。怎么回事呢?因为家庭贫困,他从来没戴过手表,考试前妈妈想方设法帮他借来一块。考理科综合的时候,表停了,但他不知道,以为离交卷还有很长时间,后面剩下的四道大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