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755年:中国历史盛衰之交-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时,不但不管事,还整日以与将官赌博、饮酒、弹琴为乐,而普通士兵却连饭都吃不饱。玄宗派人慰劳军队时,士兵反映缺少衣服,玄宗特意做了10万战袍赐予军队,但哥舒翰却压住不发,以至兵败之后,衣服仍藏在库中。士兵冒着生命危险征战,却连最根本的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自然心中充满怨恨,由此导致了上下离心。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哥舒翰统兵“用法严而不恤,士卒皆懈弛,无斗志”。有威无恩,正是哥舒翰后来失败的原因之一。
二 潼关内讧(5)
就在哥舒翰固守潼关、与杨国忠明争暗斗的这段时间,战场的形势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激起当地百姓的无比愤怒,大失人心。平原太守颜真卿、常山太守颜杲卿等率军民奋起抗击叛军,河北多郡相继响应。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先后率军出井陉,入河北,在九门、嘉山等地,接连大败史思明部,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范阳老巢之间的交通线。叛军东进、南下又被张巡、鲁炅阻于雍丘和南阳。安禄山前进不得,后方又受到威胁,军心动摇,打算放弃洛阳撤回范阳。战争形势出现了明显有利于唐军的转机。
这期间,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曾向玄宗建议:发兵北取范阳,迫使潼关、洛阳一带的叛军主力回师援救范阳,以减轻潼关叛军重兵临关的巨大压力。这是非常高明的战略,能够唐军使实现转守为攻。但玄宗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没有同意郭子仪的建议。
自从安禄山叛乱开始的一刹那,玄宗便开始一杆子打死地不相信手握重兵的将领,这就是他为什么不分青红皂白地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的根本原因。之所以重用哥舒翰,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为哥舒翰有多么能干,有多大的威名,而是因为哥舒翰是安禄山的死对头,他绝对不会转身跟安禄山联合。对人事的任命竟然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足以证明玄宗本人完全失去了盛唐时期的英锐。而郭子仪本人后来的几经沉浮,也充分说明皇帝们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生怕统兵的将领们兵权和功劳太大,以致出现第二个安禄山。这也直接导致了唐朝廷开始任用宦官来执掌兵权,成为后来唐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哥舒翰在潼关始终采取了固守的策略,据守天险,阻叛军于潼关之下。叛军主力徘徊潼关于之下,长达半年之久,却始终无法逾越天险,西进一步,成为令人难堪的胶着状态。哥舒翰担心玄宗怪他不肯出战,之前多次向玄宗上言,强调自己固守的策略:“禄山虽窃河朔,而不得人心,请持重以弊之,彼自离心,因而翦灭之,可不伤兵擒兹寇矣。”(《旧唐书·卷一百零四·哥舒翰传》)
安禄山见强攻不灵,便命部下崔乾祐事先将精锐部队隐蔽起来,率4000名老弱病残的部队屯于陕郡,想诱使哥舒翰弃险出战。但哥舒翰不为所动。他心中非常清楚,尽管他手握所谓的20万大军,但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人多而不精,且全无斗志,所以他坚持闭城。但哥舒翰忘记了,在他背后,还有一双虎视眈眈的眼睛在盯着他,正寻找机会除掉他。
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玄宗接到叛将崔乾祐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皆羸弱无备”的情报,此时满朝文武正为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取得的大捷而兴奋,玄宗乐观地估计了战局,求胜心切,下令哥舒翰转守为攻,立即出兵,收复陕郡、洛阳一带。为此,玄宗还特意卜了一卦,卦相显示说:“贼无备,可图也”。
哥舒翰闻讯大惊,立即上书玄宗,认为:“安禄山久习兵事,现在公开叛唐,欲攻长安,不可能不设防。一定是用羸弱之兵来引诱我们,如果出兵,正中其计。再说叛军远来,利在速战,我军据险扼之,利在坚守。何况叛军残虐,失去人心,兵势日蹙,将有内变,那时乘机攻击,可不战而胜。现在诸道兵还未集,形势对我们并不十分有利,应该缓以待之。”
从奏表上看,哥舒翰与当初高仙芝、封常清二人守潼关时的观点完全是一样的,都是主张坚守潼关,然后派朔方军北取范阳,占领叛军老巢,促使叛军内部溃散,这一据守险要、持久疲敌、伺机出击的策略在当时是切实可行的。
不仅是哥舒翰,就连身处河东前线的朔方军主将郭子仪、李光弼也持相同的观点。二人在奏书中说:“翰病且耄,贼素知之,诸军乌合不足战。今贼悉锐兵南破宛、洛,而以余众守幽州,吾直捣之,覆其巢窟,质叛族以招逆徒,禄山之首可致。若师出潼关,变生京师,天下怠矣。”(《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哥舒翰传》)主张派大军直捣安禄山老巢范阳,俘获叛军妻子以为人质,叛军内部必溃。颜真卿也上言道:“潼关险要之地,屏障长安,固守为尚。贼羸师以诱我,幸勿为闲言所惑。”其它反对哥舒翰出战的奏章也如雪片般飞向玄宗的案头。
二 潼关内讧(6)
就在玄宗迟疑不决的关键时刻,杨国忠却怀疑哥舒翰不肯出兵是意在谋己,为了调虎离山,立即对玄宗说:“贼方无备,而翰逗留,将失机会。”(《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玄宗久处太平盛世,不懂军事,于是轻信了杨国忠的谗言,连续派遣中使催促哥舒翰出战,以至往来使者“项背相望”。不久,又下手敕严厉指责哥舒翰说:“卿拥重兵,不乘贼无备,急图恢复要地,而欲待贼自溃,按兵不战,坐失事机,卿之心计,朕所未解。倘旷日持久,使无备者转为有备,我军迁延,或无成功之绩,国法具在,朕自不敢徇也。”并派宦官边令诚前去督战。玄宗已经完全失去了年青时的精明头脑,急于求成,对敌我力量对比作了错误的判断,加之听信谗言,刚愎自用,驱使唐军自寻死路。
备受压力的哥舒翰见皇帝降旨严厉切责,知道势不可止,于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初四领兵出潼关。出关前,哥舒翰似乎已经预料到此战必然失败,不禁抚膺恸哭。兵法云:“将能而君不驭者胜。”而现在哥舒翰处处受到朝廷的掣肘,明知不该轻易出关,却因被诏命所迫,不得不出战。可以说,他是怀着视死如归的悲痛心情踏上了征程。从根本上说,失败将不可避免。唐军主帅的阵前痛哭,昭示了一个王朝无可奈何的没落。
六月初七,哥舒翰军与叛军崔乾祐部遭遇在灵宝西原(在今河南省西部)。六月初八,两军交战。灵宝南面靠山,峰峦陡峭;北临黄河,波涛汹涌;而中间是一条70里长的狭窄山道,可谓是用兵的绝险之地。崔乾祐预先把精兵埋伏在南面山上,自领老弱病残兵与唐军交战,且战且走,以为诱敌之计。
哥舒翰与行军司马田良丘乘船在黄河中观察军情,看见崔乾祐兵少,就命令大军前进。王思礼等率精兵5万在前为前锋,庞忠等率10万大军殿后,哥舒翰自己率领3万人在黄河北边的山头上观战,并击鼓助威。两军一交战,叛军故意示弱,偃旗息鼓而逃。
王思礼见四周地势险要,不敢贸然前进,只是步步为营,节节推进。叛将崔乾祐竟带着羸兵前来挑战。他们队列不整,东一堆,西一簇,三三五五,散散漫漫,简直就像从未习过队列的百姓。唐军土兵见此境况,不由地发起笑来。不待王思礼发令,唐士兵就抢先突进。眼看追及叛军,叛军却马上偃旗退避。王思礼于是挥兵直追,庞忠等接应部队亦随后跟进。于是两军争先恐后地拥入山峡,只见两旁都是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条越来越窄的隘路,令人毛骨悚然。王思礼感到不妙,停下观望。
此时,哥舒翰一见地形,便立即发现中了崔乾祐的奸计,想要摆脱困境,却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他乘浮船在黄河中流指挥战斗。当时制高点为叛军所占领,情况十分危急,唯一的出路只有奋勇向前,冲破前面叛军的堵截,杀出一条血路。哥舒翰见崔乾祐兵马不多,便督促将士奋勇前进。由于山道狭窄,唐军如同滚竹筒中装满的豆子,只能一个挨一个前挤后拥地向前滚。
此时,叛军伏兵突起,居高临下,从山上投下滚木擂石,唐军将士全部拥挤在隘道,兵力难以展开,死伤甚众。哥舒翰急令用毡车在前面冲击,试图打开一条通路。为了活命,唐军将士开始夺路冲锋,队伍一下子全乱了套。哥舒翰指挥失灵,人心涣散,士无斗志。
到了下午,天气骤变,东风劲吹。崔乾祐眼见时机到了,急令部下将几十辆装满干草的大车纵火焚烧,堵塞通道,使唐军无法前进。顿时烈焰腾空而起,浓烟弥漫,唐军被烟焰迷目,看不清目标,还以为叛军在浓烟中,便乱发弩箭,直到天黑时矢已射尽,才知道烟雾中并没有敌人。
这时,崔乾祐命同罗精锐骑兵从南面山谷迂回到唐军背后杀出,唐军腹背受敌,首尾不能相顾,顿时乱作一团,互相排挤践踏。有的弃甲逃入山谷,有的被挤入黄河淹死,号叫之声惊天动地,一片凄惨之状。唐后军见前军大败,不战自溃。而守在黄河北岸的唐军见势不利,也纷纷溃散,几乎全军覆没。哥舒翰只带数百骑得以逃脱,从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西面渡过黄河,进入潼关。当时潼关关外挖有三条大堑壕,均宽二丈,深一丈,逃回的唐军人马坠落壕沟中,很快就将沟填满,后面的人踏着他们得以通过。
二 潼关内讧(7)
灵宝一战,唐军出关将近20万军队,逃回潼关的只有8000余人。到了此刻,即便有潼关天险,唐军也无足够的兵力可守。六月初九,崔乾祐率兵攻陷潼关。此时,离哥舒翰痛哭出关不到5天时间。
由于此战的失败及潼关的失守,人地两失,使平叛战争的形势急转直下,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其他战场唐军的失利。此前,由于潼关驻有唐朝近20万大军的牵制,尽管河北史思明连吃败仗,安禄山也不敢大量抽调部队增援,南阳、雍丘唐军也得以固守。哥舒翰大军失败后,叛军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大量抽调精锐支援其他战场。在河北战场,郭子仪、李光弼部被迫退出河北,河北诸郡得而复失,叛军后方得以巩固。唐军的士气也因为灵宝之战的失败而大受影响。之后,唐军在各战场之间难于互相呼应与支援。自灵宝之战后,唐军完全陷于被动的局面。
哥舒翰逃到关西驿站后,张贴告示,收集残兵败将,打算重新夺回潼关。然而,其部下蕃将火拔归仁等人见唐军大势已去,便暗中商议劫持哥舒翰以投降安禄山。之后,火拔归仁率百余心腹围住驿站,进去对哥舒翰谎报说:“叛军已到,请你上马。”哥舒翰上马出驿站后,火拔归仁率部下叩头说:“你所率领的20余万大军被叛军打败,有何面目去见皇上。难道看不见高仙芝、封常清的下场吗!我们还不如向东投降安禄山。”哥舒翰不同意,说道:“我宁可像高仙芝一样死。”说完便要下马。火拔归仁立即将哥舒翰的双脚捆绑在马腹上。凡是不愿意投降的将领,也都捆起来。此时,叛军将领田乾真赶到,火拔归仁顺势投降了他,与哥舒翰等人一起被送往洛阳。
安禄山见到哥舒翰后,骂道:“你平常看不起我,现在如何?”此时的哥舒翰,不过是一个风霜残雪中的老人,饱受了病痛的折磨、权臣肘制的愤怒、皇帝不信任的寒心,心中的愤懑无处可泄,已经气慨全无,面对多年的仇人,再无半分锐气与争雄之心。为了活命,当即伏地谢罪说:“臣有眼不识圣人。但现在天下还未平,李光弼在常山,李祗在东平(今山东郓城),鲁炅在南阳,请让我写信招之,他们就会投降。”安禄山听后大喜,立即拜哥舒翰为司空、同中下门下平章事。火拔归仁自夸其功,安禄山大怒说:“你叛主,不忠不义。”将其斩首。
哥舒翰果然写信招降其他将帅。但诸将接到书信后,都复书责骂哥舒翰不死节,有失国家大臣的体面。安禄山早知道哥舒翰招降其他唐将不会有什么效果,只不过要借此炫耀征服哥舒翰的胜利而已,便把哥舒翰囚禁于禁苑之中。
哥舒翰屈节求生,也仅仅多活了一年。至德二年十月十月(757年),安庆绪为唐军所败,逃跑时将哥舒翰等30余名被俘的唐将全部杀死。
哥舒翰晚节不保,令无数人无比惋惜。史书上因此评价他说:“丑哉舒翰,不能死王。” (《旧唐书·卷一百零四·哥舒翰传》)但他是胡人出身,对汉人所谓的气节之类并不是特别看重。无论如何,瑕不掩瑜,哥舒翰依旧是天宝中后期出色的军事将领,他早年战功赫赫,无人能及,所以同时代大诗人李白认为名将卫青与他相比都黯然失色。正因为如此,唐朝廷也没有因为哥舒翰被俘投降而将他一棍子打死,为哥舒翰追赠太尉,谥曰武愍。唐朝廷为哥舒翰追谥一事,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大唐开放、宽宏、博大的精神。然而,安史之乱后,大唐这种一览天下的气质便逐渐远去了。
潼关失陷了。纵观潼关内讧的经过,几乎就是大唐王朝衰落的一个缩影。
此刻,日已西落,险峻如铁的潼关模糊了刀剑的铿锵和马嘶,只剩下死者的浓血,生者的眼泪。关墙巍峨,在群山拱卫之下显得雄壮而悲凉。在它怜悯的目光中,似乎已经看到长安华丽的金宫银殿,即将化作一捧焦土。开元的千秋伟业,将要一朝烟消云散。自古多难的山河,又开始了万千哀愁。
三 仓皇出逃的大唐天子(1)
潼关是京城长安的门户。唐朝制度,从潼关到长安,每30里设一烽堠,日晓日暮,各放烽火一次,称为“平安火”。哥舒翰驻守潼关后,每晚都在关头燃起烽火,通过沿途的烽火台一座接一座地传到长安,以报潼关尚在,长安“平安”。这平安火,自安禄山起兵南下以来,便成为京城中人人翘首以盼的烽火。
潼关失守后,关内再无险可守,长安门户大开,京师沦陷只是个时间问题。因此潼关到长安之间的河东,华阴、冯翊(今陕西大荔)、上洛(今陕西商县)等郡防御使皆弃郡逃走,唐军守兵也斗志全无,纷纷弃城逃命。长安已经是危在旦夕。
潼关失守的当天,主帅哥舒翰的部下到长安报告潼关情况危急。当时唐朝廷对前线的战况还不十分了解,玄宗还没有意识到大难已经临头,竟然没有召见信使,只是草草派李福德等人领监牧兵开赴潼关增援。到了晚上,一天都没有看到报告平安的烽火,玄宗这才感到惧怕。平安火不燔,显见不平安。这不是官方所能掩盖得了的事实。于是,长安城中开始人心浮动,人人感受到山雨欲来的沉闷,开始心神不定地交换着道听途说的种种传闻。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初十,从潼关溃败的唐军已经逃回长安报信,说哥舒翰军全线败逃。玄宗吓得魂飞天外,急召宰相杨国忠商议。杨国忠因为杨家出自蜀地,在那里有大批产业,便劝玄宗逃到蜀地去,还洋洋自得地说:“我曾经兼任剑南节度使,安禄山反叛后,即命令节度副使崔圆暗中准备物资,以防备危急时到剑南使用。眼下远水难救近火,不如先去蜀地暂避。”堂堂大唐天子出逃,必将是千古笑话。玄宗踌躇了很久,才说:“明日再议!”
杨国忠回家后,连夜通知妹妹韩国夫人和虢国夫人收拾一切细软,准备西逃。同时派韩国夫人和虢国夫人进宫面见杨贵妃,由杨贵妃出面,劝说玄宗到蜀中去避难。
六月十一,杨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